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

2016-04-13周海霞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周海霞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

周海霞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250100 )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力高低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因素,并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力;就业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历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中间段位,虽然也不乏较高的就业率,但就业现状普遍不尽如人意,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降低

1.为了获得就业机会,“骑驴找马”观念增强。部分毕业生到了临近毕业还没找到合适的单位,就在离校前匆忙找个单位就业,尽管不满意,但考虑积累一定经验以后还可再调换合适的单位,只是临时过渡。

2.只要有工作不管做什么都可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可以和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甚至跨专业较大,这部分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吃苦精神较好,家庭条件较差,出来上学就是为了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

(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降低伴随工作质量下移

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不仅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招生数量在增加,本科生、研究生的数量也在增加,接受高等教育人数逐年增多,而单位用人理念发生转变,一些企业的现代化、机械化程度提高,降低了对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数量的需求,迫于就业压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更加务实,比如本科生进车间屡见不鲜而且数量逐年增加,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在同样的用人成本下,往往对较高素质的人才更加感兴趣,这无形中增加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得不下调就业期望值,岗位走向单位的更基层。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近几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白领”、“蓝领”到更多人成为“没领”。

(三)从事服务行业的毕业生人数增加

国家鼓励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所以服务业每年都增加很多的就业岗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数增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行业岗位空缺较多,吸引了更多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加入。近几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每年可以吸纳几十万人,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各个行业,发展前景比较广阔,毕业生加入到服务行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服务行业招聘员工要求相对较低,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受学历水平的影响,进入大企业从事管理岗位的机会很少,但在服务行业却可以获得管理岗位,比如在酒店行业、物流企业,努力工作两年左右,基本都可以做到主管职位。

(四)毕业生中不就业人数增加

1.继续学习深造考取专升本。平时爱学习,特别是因为高考失利才选择读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个比例达到20%左右。

2.独生子女较多,不能吃苦受累,年龄偏小,是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碰到小挫折就会轻易放弃,或者就业期望值太高,但现实却不理想,也会选择不就业。

3.因个人就业力太差找不到工作,求职过程中始终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样的学生主要表现为生活上自我封闭,态度羞涩,表达不清,心理上太过稚嫩或者思维逻辑不清等,从而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二、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力的原因

(一)政府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1.灵活度不够

第一,政府对高校的评估主要是以硬件设施、教师数量、课程评价、学生数量为主,就业率近几年才成为了一个考核指标。

第二,教育部对于不同层次高校都有相应的培养计划、教学要求及授课内容要求,但是在制定各项要求时高职院校与专科学校的层次基本一致,没有突出高职院校所应有的特色。

第三,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支持不够。随着院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需要相应增加硬件设施,而这部分资金只能来源于学费,于是就形成“学校扩招-增加学生-学校发展-硬件、软件设施不能满足要求-再扩招”的局面,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

第四,以文凭为主要用人依据的机制。目前单位用人大多以学历文凭为主,这就无形中把高职院校大学生阻止在很多单位的门外。其实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上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2.政府对企业监管引导工作不到位

第一,政府对企业把关不严,有些企业连注册手续都没有,竟然可以到招聘会上公开招聘。

第二,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企业过分看重新招聘员工的工作经验,忽视对员工的培养。

第三,企业用人随意性太强。部分企业存在不跟学生签订正式合同、延长试用期、不缴纳相关保险费用等问题。

(二)高校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高职院校虽然在近十年得到较快发展,在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上增加很多,但是在体制改革方面、教学方面、专业设置方面明显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的提高。

1.高职院校体制上的弊端

第一,学科设置因素。只有符合市场需求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一些高校的学科结构、专业设置调整出现滞后,他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要和就业前景,缺乏可行性规划,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

第二,教师因素。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高中的学习模式,喜欢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学习,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习惯于传授书本知识,而对于实践、应用方面侧重不够。

第三,专业特色不明显。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大都是传统专业加上热门专业,几乎没有自身的特色,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上也是大同小异,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都大同小异,就业时难以体现学生的优势。

第四,实践课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时安排不够。实践课的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够,到了工作岗位需要接受再培训。

2.对学生缺乏职业性的指导

第一,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职业成熟度的具体指导,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就业而且要就好业,而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一般只重视怎么就业,而忽视了学生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第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偏重于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生源统计、档案整理核查等,缺乏科学、有效的就业观指导,很多学生的就业观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短期行为和功利化倾向严重。

第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缺乏实用性。自2008年以来高职院校逐渐增加了就业指导课,但是教材基本都是本校负责就业的教师编写,内容上有很强的局限性,课时20个左右,以辅导性为主。就业指导课教师缺乏、力量薄弱。

(三)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能力、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方面显示出很多个人就业力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1.职业目标不明确且无明确的职业规划

第一,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过程中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今后职业发展更是没有明确的认识与规划。

第二,有些学生虽然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也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但自身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加之不能全面自我评估,就业期望值高,目标与现实脱钩。

2.学习经历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太好,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校或者专业的认同感弱。部分学生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不清楚毕业以后能做什么,没有重视对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缺乏应有的理想和抱负。

3.竞争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高竞争不过本科生、研究生,低竞争不过农村和城市的剩余劳动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两面夹击”的困难处境。

4.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人际关系淡漠,缺少团队的合作意识,导致部分学生在与他人沟通时,表现出职业能力欠缺现象。

三、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涉及高职院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就业力低下,亟待培养与提高。本人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因素很多,要改变就业难的现状还需要高校、社会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以提高就业力为基础的高职院校教育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在对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作为高校要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重视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群建设,并注重教师的培养,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问题。

2.加强学生管理,包括课堂秩序、学风学纪、考风考纪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使同学们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建设与实践有关的硬件设施,增加学生的实践课课时;二是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三是组织各种培养实践能力的竞赛;四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做兼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4.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从大一入学开始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二期间开设就业指导课指导学生制作简历、筛选招聘信息、掌握求职技能等,大三期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咨询。

(二)高职院校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互动

高职院校加强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实习就业建立了稳定的就业渠道。

1.探求适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争取每个专业建立一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一方面学校能够为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2.学校加大校内实践基地的投资和规模,使同学们有更多的校内实习机会。校办企业对学生的实习培训更有针对性、专业性,它本身就是学校的实践培训基地,所以说学校要重视校办企业,争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

(三)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更应该从自身角度作出改变,积极提高自身的就业力。

1.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课,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课堂上学生们要认真听课,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门课的作业。课下增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借阅图书或相关资料主动学习课程外相关知识,充实课堂中学习的不足,增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把握。

2.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认真上好校内实践课,二是参加校外实践活动。

3.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在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职业的了解少之又少,在求职过程中自然没有优势,因此,作为在校生要注重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了解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并分析其优缺点;三是掌握求职技巧。

4.学会人际交往。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性格比较强势、孤僻,不能吃苦耐劳,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独立性,养成良好的性格,树立自信心,待人接物有礼貌、大方得体,这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5.提高品德修养。当代大学生除了重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重视自身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比如说要诚实守信,要有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要顾全大局,等等。

参考文献:

[1]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8):15-18.

[2]傅进军.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2-80.

[3]刘学林.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J].职业时空,2005(14).

[4]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8):46-49.

[5]夏鹏.创造与企业接轨的大学生就业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1(2):11-13.

(责任编辑:李爱民)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Status and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Haixia

( Shando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chool,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

Abstract: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the influence on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powe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alyzed.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 employment force; employ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85(2016)01-0053-04

作者简介:周海霞(1980-),女,山东巨野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13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