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感恩、人格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2016-04-13强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宜人神经质开放性

强健

(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大学生感恩、人格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强健

(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为了解大学生感恩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现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林业大学及哈尔滨师范大学四所学校的65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感恩问卷》、《大五人格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感恩总分与神经质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及社会支持总分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在开放性、外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之间对感恩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并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感恩;人格;社会支持;大学生

1 研究背景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感恩已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感恩方面的词汇,大多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 ia”,意思是恩惠、仁慈、令人愉快的,他们都与“仁慈、慷慨、礼物、给予和接受的美等”有关[1]。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很多学科都从各自学科研究的视角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针对各学者对感恩从不同的角度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感恩是一种多层次的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定义。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共同的看法: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它和个体的主观感受,如满足、快乐、幸福有密切的联系;个体是在认识到自己得到了他人无私的帮助或恩惠后,才会产生的一种情绪;感恩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得到他人给予的恩惠之后,感恩可以激发他做出善举以作回报[2]。因此认为,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在心里的认可,并希望回馈且将其传递下去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在这里,他人、社会、自然即施惠者,指提供恩惠的人或物。自己即受惠者,指接受恩惠的人。恩惠和帮助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非物质的。回馈即受惠者针对施惠者产生的,而传递是指受惠者将这种行为施予施惠者以外的人或物。

影响大学生感恩水平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个体的内部因素来考虑,不同的人格特征可影响个体对感恩的认知和理解,由于个性差异,面对同样的事件,有的人可能体会到感动,有的人则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漠视帮助他的人。而社会支持可作为影响感恩的外部因素。社会支持主要是指来自家庭、亲友和社会其他方面(老师、同学、组织等)对个体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慰藉、关怀、尊重和帮助。得到不同程度社会支持的人,其感恩水平也会有相应的差异。由上述可知,感恩与人格和社会支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大学生的人格、社会支持到底对感恩有着怎样的影响呢,现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本研究将在继承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大学生感恩的现状和特点,同时探讨感恩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旨在关注影响感恩水平的内外因素,希望能为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水平提供资料和依据。

2 大学生感恩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

为了解大学生感恩水平与人格、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现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林业大学及哈尔滨师范大学四所学校的大学生为被试,专业涉及农林经济、人力资源、自动化、计算机、法学等。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64份,回收有效率为86.8%。其中男生289人,占51.2%,女生275人,占48.8%。调查问卷为自编《大学生感恩问卷》,问卷由3个维度构成,包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共有2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的方法,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的感恩水平越高。问卷总分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9,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69、0.80、0.85。调查人格的问卷为Costa和Mc-Crae根据大五人格结构理论编制的《大五人格问卷(简化版)》简化版,共包含60个项目,测量个体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等五项特质。在本研究中这五个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4、0.78、0.65、0.68、0.80。调查大学生社会支持发展水平的量表采用的是姜乾金等人修订的Zimet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由12个题目构成,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源例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在本研究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全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76、0.85、0.75和0.88。研究所得数据结果运用SPSS21.0和Amos17.0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

2.1 感恩与人格、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为了解感恩、人格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感恩的3个因子(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得分求和,得到一个感恩水平的总分,得分越高表示其感恩水平越高;将社会支持的3个因子(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得分求和,得到一个社会支持总分用以表示其社会支持状况,得分越高,表示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再对感恩总分与大五人格的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及社会支持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感恩总分与神经质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r=0.12),而与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及社会支持总分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 35,0.30,0.25,0.34,0.41)。

2.2 中介效应检验

从上述的相关结果可以看出,感恩与大五人格各因子和社会支持存在着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对这几个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探讨大五人格和社会支持对感恩的影响。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人总结了已有的各种检验方法,提出了一个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认为中介变量是自变量X对因变量Y发生影响的中介,是自变量X对因变量Y产生影响的实质性的、内在的原因,即自变量X通过中介变量M对因变量Y产生作用,假设Y与X的相关显著,意味着系数c显著,在这个前提下考虑中介变量M[3]。

按照上面的检验程序,使用AMOS1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首先建立大五人格对感恩的回归模型。结果发现人格中的开放性、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对感恩总分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9、0.25、0.16、0.17和0.23,且回归路径系数均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说明大五人格中的五因素与感恩有极其显著相关,基于此,将社会支持纳入到模型中来,探讨人格影响感恩的中介因素。

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神经质到感恩总分的路径系数为0.16,达到显著水平,而到社会支持的路径系数为0.03,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根据中介变量检验程序,对其进行Sobel检验,检验结果为0.75,小于0.97(p<0.05),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社会支持在神经质与感恩之间没有中介效应。

将神经质到社会支持的路径删除后,再次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宜人性到社会支持的路径系数为0.07,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按照中介变量检验程序对其进行Sobel检验,检验结果为1.38,大于0.97(p<0.05),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社会支持在宜人性与感恩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删除了神经质到社会支持路径后的模型拟合指数表,χ2/ df为0.35,该模型拟合较好。通过模型可得出,社会支持在开放性、外倾性、尽责性之间对感恩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通过Sobel检验得到,社会支持在宜人性和感恩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3 分析与建议

3.1 感恩与人格、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通过调查大学生人格与感恩的关系发现,感恩与大五人格的各个因子呈显著相关。其中感恩与神经质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神经质得分越高的人,其感恩水平越低。感恩与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他们得分越高的人,感恩水平也越高,证明大学生的人格和感恩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大五人格的定义可知,外倾性得分高的人爱好交际,通常表现得较乐观、友好;开放性得分高的人倾向于寻求新鲜事物,不落俗套;宜人性得分高的人是乐于助人的、富有同情心的;尽责性得分高的人做事严谨,责任心强;而神经质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有过多的要求和冲动,易出现极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感恩作为一种正向、积极的情绪,必然也会受到这些人格特质的影响。如果个体表现的较为友好、乐于助人,那么个体就较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容易产生感恩的情绪体验,并在他人需要时,及时主动的帮忙,进而提高了感恩水平[4]。

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主要是一种认知过程,强调的是个体自己对社会支持的主观认识和评价后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领悟社会支持与感恩的相关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得分高的人,其感恩水平也高。一个人只有先感知到生活中有父母、老师和他人的帮助与支持,才会在内心产生一种被认可的情感体验,进而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所以领悟社会支持对别人给予自己帮助行为的理解有着重要影响[5]。

3.2 中介效应分析

通过对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感恩之间中介效应的检验发现,社会支持在开放性、外倾性、尽责性、宜人性与感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一方面,大学生的人格可直接影响其感恩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人格又通过社会支持系统间接作用于感恩。

开放性得分高的个体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兴趣广泛、较易接受新观念,是个不落俗套的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兴趣广泛,思维灵活,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主动寻求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另外这种类型的人对美好的事物比较敏感,所以他们更易觉察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与恩惠,进而产生更多的感恩情绪。

外倾性得分较高的人具有好交际、健谈、精力充沛等特点,日常生活中更易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此类型的人一般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交朋友,拥有更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当个体有能力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时,就感到自己被别人尊重、支持和理解的水平越高,就越能正确认识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越容易产生感恩之情。

尽责性是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己冲动的方式,这种类型的人有较强的责任感,凡事按规矩办事,做事态度严谨,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一个比较尽责、自律的人在生活中自然会赢得更多家人、朋友或老师的信任和支持。当他需要帮助时候,其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对他提供有利的帮助,责任心强的人会将他人对自己的帮助铭记于心,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回报的行为。

宜人性高的人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乐于助人的,他们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更受欢迎,因而一般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及社会支持系统。这种类型的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所以如果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同样会获得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中他人众多的支持,他们也会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拥有积极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在内心上感受到的、拥有的社会支持更多,也更善于利用社会支持,进而感恩水平更高。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没有在神经质与感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神经质主要指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得分较高的人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他们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比较差,情绪波动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们社会支持水平的高低,他们都不去关注,而更多体验到的是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对社会支持的主观体验能力较弱。所以社会支持在神经质与感恩之间没有起到中介作用。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支持在人格对感恩的作用间只是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就意味着,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响因素来进一步认识人格与感恩的关系,而这就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1]Pruyser P W.The Minister as Diagnostician:Personal Problems in Pastoral Perspective[J].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1976.

[2]刘建玲.感戴:心理学新的研究领域.河南大学[D],2005.

[3]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4]徐金英,孟勇.医学生感恩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6)::924-927.

[5]刘亚楠,张舒等.感恩与生命意义: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模型[J].中国特殊教育.2016,4: 79-83.

责任编辑:邓荣华

C912.6

A

1672-2094(2016)06-0021-03

2016-10-18

强健(1984-),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宜人神经质开放性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社区睦邻点的“宜人温度”
大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秋食养生 炖补宜人
此处宜人(精卒)
此处宜人(精卒)
神经质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