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油田企业降低成本的路径探讨
——以大庆油田为例
2016-04-13范英
范英
(大庆市大同区经济和发展改革局,黑龙江 大庆 163515)
供给侧改革下油田企业降低成本的路径探讨
——以大庆油田为例
范英
(大庆市大同区经济和发展改革局,黑龙江 大庆 163515)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行业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是“两会”关注的焦点。同样在今年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能源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针。通过分析当前油田企业在成本控制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油田企业应该着力降低企业经营中的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性水平。
油田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思路
1 背景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总体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2016年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被正式提出。供给侧改革,主要目的是提高供应质量,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调整要素配置不当,增大有效供给量,调整供给结构,使其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全面提升各部门生产率,使其满足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最终达到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能源关联的信息很多,与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执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化过剩产能,提高油田企业经营效益。二、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三、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其中涉及到能源项目十余项。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五、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以扩大内需为中心,扩大产能,消除库存和杠杆,降低生产成本,从短板下手进行补充。从生产领域入手来提高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来增强供给体系的适应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和需求相匹配。
2 现状分析
刚刚过去的2015年,国有三大石油公司利润创近年来最大降幅,从高油价时期的顺水赶潮,到低油价下的水落石出,这轮油价下跌暴露出的是我国石油企业在发展、改革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当前国有石油企业以生产确定市场发展的旧理念需要改变,资源严重浪费,企业成本高涨,利润不停地下降,难以进行可持续发展。在油气资源探查方面,勘探开发并不注重效益,大部分油田仍然以三级储量评价机制为主,评价过于单一,然而储量经济是否有效可采的评价却常常被忽视。在炼油化工方面,单纯注重是否产品是否大而全,直接导致产能过剩,产品缺乏技术含量,附加值较低,完全忽视市场需求却只顾着完成生产要求计划。
大庆油田于1959年9月26日发现,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大庆油田的产量占我国石油产量比重大。目前大庆油田单位成本管理的问题有:
2.1 主要费用过程管理粗放
2014年之前,油价高涨,企业对于成本控制重视程度不高,只重视生产经营,忽视成本管理。大庆油田公司是国有企业,年度计划原油产量执行中石油总公司年度生产计划,下属各采油厂的每年生产任务由大庆油田公司在年初统一布置,油田企业预算指标核定采用单一的产量法,一般按照上年度各区块吨油操作成本来进行,而各区块的油藏开采成本受制于油气资源复杂的自然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开采技术,不同的含水率,开采的成本也不一样,因此单一的成本管理不够精细,对于采油业务、注水业务及处理业务三大流程上发生的成本费用没有进行细化。
2.2 大庆油田成本费用投资不够合理,经营分析的管理和方法落后于时代
目前大庆油田的成本管控体系并不完整,因此在整体运行过程中存在成本费用控制不够合理的现象。大庆油田各采油厂的成本分析,只是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简单的数字罗列和文字描述,成本比较、趋势分析等流于浅薄,没有深层分析成本发生变化的实质性原因,不能对后期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真正的借鉴作用。
2.3 低产低效,吨油成本高
大庆油田目前各采油厂平均单井产量较低,常采用陈旧工艺及技术稳产增产,导致吨油成本高涨,大庆油田的原油生产成本为280元/吨,远高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例如壳牌石油公司为210元/吨,标准石油公司为260元/吨)。各采油厂高含水、低效益油井不关停,运行维护费用投入较高,导致大庆油田吨油成本居高不下。
实施成本控制的是实现企业目标和保证大庆油田企业发展的现实途径,当今石油企业面临国外市场难以开拓,国内需求偏弱双重困境。企业的目标是长远发展,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创造收入和经营效益的双重能力。收入-成本=利润,成本控制得当,盈利能力也可以提升。成本领先可以让企业取得竞争领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 油田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3.1 生产盈利能力低生产成本难以控制
近年来,包括我国大庆油田企业都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效益空间减小,生产成本难以下降双重矛盾,因原油生产量执行中石油总体生产计划,原油销售价格也是由国家确定,若想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大庆油田只能进行降低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同时减少企业经营支出。大庆油田接续油气资源不足,剩余可采储仅为1.97亿吨,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到92.31%,主力油田厂己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从2015年开始实施每年130万吨减产计划。因此,油田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对长垣水驱进行精细挖潜,确保油气资源接续。另外,随着多年油田开发,管理层的人数也逐渐增长,人力价格上涨,有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开支也逐渐增大,因此加大了人力成本,物价上涨同时也带动着原料价格的高涨不下,因而,最终导致了油田企业的效益空间缩小,生产成本降不下来的局面。
3.2 成本的编制和运用脱离实际
尽管油田企业将成本预算管理用来衡量油田企业经营水平情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成本预算管理形式重过内容和实质。实际上在成本预算的过程中,编制方法有所进步但实际的执行和控制过程却存在重大缺陷。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摆脱不掉“增量预算”的痕迹。同时,油田企业成本预算大多为财务部门编制,涵盖的内容大多注重财务收支等指标,因没有生产部门有效参与,不能对生产形势进行客观反映,未来将发生的交易事项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估计不足,缺少现实的指引意义。
3.3 油田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和成本控制信息不平衡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油田加强成本控制需要依赖成本控制信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营效果,成本控制信息需要和生产经营信息对等,才能使油田企业的成本控制合理、科学到位,和实际更好的配合。但是实际上,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发展方式过于粗放,采用的成本方式过于片面,只从总成本和总产量两个方面进行成本控制,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成本监控上,对生产过程中的无效工作和低效工作缺乏关注,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作业量调整时成本不能进及时动态调整。因油田企业财务部门在月、季、半年等时点进行成本核算,下属厂矿、小队为完成成本目标往往会忽略与成本控制信息的相关数据,直接进行硬性摊销。
3.4 预算体系不完善致使成本时常超支
油田企业的预算体系并不简单,整个预算体系应该涵盖企业经营的所有方面。而油田企业在预算方面存在不足,预算数据较为局限,涉及的方面不多,预算体系不完整,同时预算指标粗糙并且不规范。同时,油田企业缺乏对于预算的定期分析,不能较好地把握和分析某一固定时期内的预算情况,同时对于月预算、季度预算、年预算的结果并未进行分析检查和核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也并未安排专门的部门监督考核,及时纠偏,因此在预算核算时才发现企业成本过高,成本超支情况时常存在。
3.5 预算执行的考核方式不科学
首先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预算执行时僵化,一旦有了变化不能及时修改。难以追究预算超支的原因。某些下属小队班组对预算执行硬性兑现,为了通过成本考核,只能简单人为压缩工作量来保证预算不超支。但是这种短期短视行为却严重背离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其次,油田企业成本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单独决策,对于企业全局的利益缺乏考量,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监控措施松散,对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缺乏,使得成本预算方案变成纸上谈兵,无法有效执行。
4 油田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方式
针对目前“现状,企业应该进行内部改革,加强成本管理,实现成本控制。油田企业的成本组成相对复杂,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包括制造成本、资金成本、财税成本、人力成本,企业隐形成本则包括腐败寻租、垄断和管制。要降低成本、改善盈利应该从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下手,改善企业盈利水平。
4.1 降低设备原材料成本
在整个石油行业中,80%~90%的成本都是设备成本,抽油机、特种车辆、管、杆、泵、闸门、地面管线等设备原材料费用高,造成石油产品成本高,降低产品成本需要降低设备原材料成本降低原材料成本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控制企业生产材料采购;二是加强备存资金,生产资金的管理;三是对于采购物资的基本质量应该控制,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四是降低材料费用中与采购无关的管理费用。
4.2 降低人工成本
油田企业依靠人力进行生产经营,人工成本也是导致成本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减少工资就要减少员工人数,同时提升个人劳动生产率。目前,原油产量大幅度递减,企业员工过多不利于企业发展,我们只能从降低成本、提升内部潜力开始,尽量把成本降下来,唯一途径是减员,才能降低人工成本。
4.2.1 减员增效
妥善安置多余人员,进行多种经营,同时加强现有人员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依据能力给予工作机会,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企业人员成本的同时,也可以让有能力的人各展所长,帮助企业发展。
4.2.2 控制工资发展总额
企业职工工资的决定应该由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由此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效率。让员工明白职工和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不可分割。
4.2.3 严格油田人员招聘
在前些年油价高涨时,油田企业的人员招聘过多,造成现在油田工作人员过多。在今后,进行适当裁员,不再进行过度的人员招聘。
4.2.4 进行养老保险体系改革
油田作为国有企业,进行养老保险体系改革是有效降低油田人工成本的必要举措。首先适当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当前退休年龄存在差异的情况,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办法,化解风险。同时做实个人账户,将账户中的资金进行合理运营,进一步完善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系统等。
4.3 减少筹资成本
油田由于生产需要,常常需要进行大额贷款,因此油田的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支出,因此降低资金成本主要是减小财务费用。从企业的角度而言,要集中资金管理,杜绝多头开户,减少现金浪费,全油田的资金要统一使用,仔细测算企业资金缺口,衡量企业贷款额度,减少不必要贷款;在管理好资金的前提下,加快销售货款的回收以及欠债回收,特别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对于欠款要及时追讨;严格把握投资关,对于投资项目要进行仔细考虑。要逐步计算资金回报和利润率,选择不同的借款种类,及时归还贷款,降低筹资成本。
从国家角度来说,在供给侧改革下,为了最大减少各国有油田的筹资成本,应该及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减少资金筹措困难,最后企业和国家政策改革双管齐下,降低筹资负担。
4.4 降低财税成本
油田企业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等多种税种,现仅以增值税为例进行说明。油田企业适用税率为17%的增值税,但是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风险高,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成功率在25%-30%,存在70%-75%高投资风险损失,而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法对勘探风险损失没有免税的规定。同时油气开发是一个连续的作业过程,从油气勘探到油气开发,最后得到油气输送,大部分的材料物资投入用在油气井投产之前的固定资产投资,按增值税规定:勘探开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能抵增值税扣进项税。油田企业的税收成本比重占总成本比重较大,也在降低油田企业的利润。因此,要降低油田企业成本,其财税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争取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向国际大多数国家看齐,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油田企业的抽油机、电潜水泵、集输管线等设备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较大比重,建议国家对大型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设备升级和技术进步。
4.5 减少企业隐性成本
由于大庆油田公司是国有企业,寻租性腐败、垄断、管制常常带来石油企业的隐性成本,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任人唯亲、因人设岗等国企弊端在大庆油田企业均有体现,在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改革下,油田企业隐形成本降低也是重要一环。加大国企改革攻坚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破除行政化,取消无关的流程和臃肿的管理机构。放开石油行业国企垄断,打破经济性进入和体制性进入双重壁垒,通过海外并购、离岸金融、投融资合作等方式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借国家简政放权的东风,放松对油田企业的管制和不当干预,斩断寻租性腐败、垄断、管制等增加企业附加性成本的土壤。
5 结论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油田企业应该通过内部改革,着力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2方面入手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孟毅.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经验探讨与分析[J].西部财会,2015,(3):56-59.
[2]杨东伟.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工业未来发展[J].中国工业评论,2016,(1):16-21.
[3]潘忠.石油企业如何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J].会计师,2011,(6):63-64.
[4]张彦平.油田企业成本控制误区的原因和改善方法[J].商业会计,2014,(16):111-112.
[5]牟雪江.供给侧改革助力提质增效——透过“两会”能源提案议题看石油石化行业转型升级[J].中国石油企业,2016,(3):28-33+2.
[6]罗阿华.国企改革:油气行业剑指提质增效[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6,(4):9-11.
[7]皇甫慧宇.石油企业成本控制措施的构成与选择[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8-79.
[8]刘东亮.供给侧改革有望改善资产荒[J].债券,2015,(12):45-49.
[9]付敏杰,张平.供给侧改革中的财税制度[J].税务研究,2016,(2):12-17.
Discussionon theWay toReduce theCost of Oil Field Enterprises Under theReformof Supply Side --TakingDaqingOi l f ieldas AnExample
FAN Ying
(Datong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form Bureau,DaqingHei long jiang163513)
Our country is a major energy consumer. A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ergy industry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two sessions”. In the“two sessions”thisyear, government work report presents the main lines of the energy industry supply-side reform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issues about the cost control existing in the oil busines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of the reform about supply-sid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oil companies should strive to reduce business costs in explicit and hidden costs, improve the profitability.
Oil Companies; Cost Control; Problem; Thinking
F407.23
A
1672-2094(2016)06-0013-04
责任编辑:张隆辉
2016-07-06
范英(1979-),男,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市大同区经济和发展改革局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