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回归
2016-04-13范建华
◎范建华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回归
◎范建华
电脑(多媒体)的应用、文字规范法令的颁布、课型模式的探究,从表面看来语文教学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但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语文课堂的实质应该是真实,而真实的关键则表现在思想的多样与统一、地位的平等与人性的复杂、内容处理的灵活与不变三个方面。
语文教学;新课程;教学手段;真实思想
1950年8月1日,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及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令》的公布,语文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庄严诞生。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手段越来越高级,从粉笔的语文走向电脑(多媒体)的语文,由原始到高级无疑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而文字规范法令的颁布又让语文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文字的字形与声音;应试教育盛行的同时引起一大批有识之士的谴责,批评不能把学生当作容器,学生的主体与个性应该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引起课型模式探究的热潮。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总结起来不外就是从粉笔(原始手段)的语文走向机器(多媒体手段)的语文;从文字(字形)的语文走向声音(统读)的语文;从教师(传授)的语文走向学生(表演)的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真实,而真实的关键则表现在思想的多样与统一、地位的平等与人性的复杂、内容处理的灵活与不变三个方面。
一、思想的多样与统一
《左传》记载,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在论语中有很多地方都表达了孔子自己持身立道的观点,《论语卫灵公》中记载了较多这方面的内容,如“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些都表明孔子在课堂上拥有自己强大的思想。可是,作为教师的孔子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不生硬地强求做到如自己一样,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但是孔子努力用自身的言行感化学生,由此可见,孔子的课堂思想是自由的,大家都没有顾忌可以大胆地表达,孔子自己也毫不隐瞒,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的交流就这样毫无障碍地达到深层次的沟通。
这种沟通不仅体现在双方的互动上,更主要的是作为教师的孔子还引导学生往思想的深刻性上挖掘。孔子在义利观上具有非常高深的见解。他以义制利,反对不义而富且贵,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同时又看到求利有合理性的一面,“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甚至在《论语·述而》中提出要主动求利,“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在见利思义的前提下,孔子对子贡赎人而拒收垫付金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而对子路救出溺水者接受回报(一头牛)的行为进行了肯定。只要能让更多人向义的方面发展,再多的利也可接受。孔子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两位学生的行为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真实的语文课堂在于让语文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如果砍掉了这些主干,单一追求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获得、方法的训练,语文课堂就会失去她的魅力及生命,最后只能枯萎而死。
二、地位的平等与人性的复杂
真实的语文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的地位平等,这是前提。如果缺乏平等的地位,必然出现专制。那么,教与学双方就没有办法互动,或者出现的只是伪互动——缺乏直接(与教师)真正精神层面的交流,则必然缺乏间接(与文章书本作者)的理解与判断。
学生与教师的平等不仅体现在身份、地位上,更体现在感情上。师生之间在感情上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就是孔子的死和孔子学生的死。或许古代确实有礼制的约束,但是师生之间的感情毫无疑问是真挚的。这种感情的表达往往也是多样的:子路对教师的不满直接表现在脸上,而孔子对学生各自志向的不满也直接用语言表达,甚至讥笑(夫子哂之),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不合师德的,但是“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语)。也许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算得上真正平等,而语文课堂也才能真正跳出狭隘的课堂观回归真实的、自然的课堂。
三、内容处理的灵活与不变的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日趋完善,新课程标准注重开发本土课程资源来对现行课程进行补充完善。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教学内容在某个角度上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三个部分,偏重社会大事,他的教材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但是偏重文事。
毫无疑问,孔子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吻合“生活即语文,社会即学校”的教学观,语文教学的真实性应植根于生活的真实,应该要达到“在语文中找见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课文的身影”这种境界。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设身处地地创造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情景,语文课堂不仅仅在四堵墙壁的教室,更应该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教材不仅仅是书本,更应该是场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回归到人的培养,教学相长,人文合一,才能避免孔子所说的“今之学者为人”,回到“古之学者为己”的正道。追求真实的课堂,联系真实的生活,培养真实的学生,展现真实的教师风采,语文教学之路在新课程标准下才会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342300)
G633.3
A
1992-7711(2016)1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