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猴年趣

2016-04-13邓绍彬

饮食保健 2016年2期
关键词:母猴羊倌笔筒

文/邓绍彬



猴猴年趣

文/邓绍彬

猴年将至,愿几则猴趣能成为您茶余饭后的开心果。

山大王猴:

我国四川峨眉山上的猴子一向以不怕人著称,但并不是所有的猴群都与人类接触。猴群中与游客接触的主要有三群,分别活动于九老洞、洗象池一带。它们一般不伤害人,只是有点山大王作风,“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钱”。若游客没带吃的,只要两手一摊,翻出口袋,它们也就不死死纠缠了。

观众猴:

海南岛的南湾半岛上有个哨所,战士们常在工作之余打篮球,猴子也成了热情的“观众”,它们或远或近,有的攀在树枝上,有的蹦跳于岩涧。

墨猴:

在我国广西阳朔地区,生长着一种拳猴。浑身金黄闪亮,两眼烁烁有光。拳猴极小,能够装入笔筒,因此常在筒内盘曲而睡。主人常常将它连同笔筒置于案旁。如果叫它磨墨,只要把笔筒轻叩三下,它就飞快地跳出来,跪在砚台旁边,先用前爪捧墨,然后慢慢地磨。直到主人叫它住手为止。有趣的是,主人写字时,它一直趴在砚台旁静候,有时发现桌上出现蚊、蝇、蚂蚁一类的小昆虫,它即奋力扑去,捉住吃掉,待到主人离去,它又伸舌将砚中余墨舔个精光,然后跳入笔筒里睡大觉。由于它能磨墨、舔墨,所以人们形象的称它为“墨猴”。

乞丐猴:

印度北部有种奇特的猴子,它们不怕人,经常三五成群地跑到火车站伸“手”向旅客要钱。讨得钱后,还会以一笑向旅客致谢,然后到附近的食品摊或水果店“购买”糕点或果品。猴子不管给多少钱,只要拿到一样食品就离开,绝不贪多。

保姆猴:

索马里哈格萨的街道上和居民家里,到处都可以看到猴子与人和睦相处的情景。猴子会替主人看家、上街买东西、抱孩子,就像家里的保姆一样。

扳道猴:

南非有个铁路扳道工,因火车事故轧断了双脚而无法工作。他见猴子很聪明,便让一只小猴熟练掌握了扳道工作,至今已帮主人十多年了,从未出过差错。

向导猴:

在印度一些旅游区,每当游客迷失方向时,训练有素、身穿红背心的猴子便出现在面前。它热情地携着手,领着游客走出困境。如果游客拍拍肚子,它就会领去餐厅就餐;如果把手放在脑后做睡觉的样子,它就会领去旅馆住宿。服务完后,猴子便伸手要钱,最后挥手告别。

摘果猴:

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有种黄毛猴,经过训练,能爬到极高的树上摘椰子。先是用手摇摇,如有响声,表明果实成熟,就采摘;如无响声,就不摘,其工作效率要比人高出15倍。

邮递猴:

尼日利亚贝喀萨一带,有一种邮递猴。事前,人们让母猴、小猴分居两地,然后放出小猴去寻母猴。久而久之,小猴学会了按原路来到母猴身边。当地人把信放在竹筒里,绑在小猴身上,放它出笼,就会把信送到母猴所在的地方,采用这种方法送达率很高,极少出差错。

羊倌猴:

英国牧民托米训练了一只帮他放羊的猴子。小猴头戴牧人帽,身穿牧人衣,骑着牧羊犬,不知疲倦地执行任务,俨然一个地道的“羊倌”。

护士猴: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训练了两只卷尾猴,让它们帮助瘫痪病人料理日常琐事,如倒开水、送报纸、开关电灯、端尿盆、放唱片等。猴子干出了名,想请其当护士的瘫痪病人日益增多。

猜你喜欢

母猴羊倌笔筒
远行大吉
自制笔筒
我们未必是“头羊”,却更可能是“瘸羊倌”
——读申平小小说《头羊》
“鼠来宝”笔筒
小羊倌
做一只怪魚笔筒
小羊倌
跨越物种的母爱
斗猴
让我们学会肌肤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