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明代画家吴伟研究述评
2016-04-13徐晓庚XUXiaogeng王圆圆WANGYuanyuan1华中师范大学武汉430079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430070Wuhan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430070Wuhan
徐晓庚XU Xiaogeng 王圆圆WANG Yuanyuan1.华中师范大学,武汉430079(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430070 Wuhan).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430070 Wuhan)
21明代画家吴伟研究述评
徐晓庚1,2XU Xiaogeng 王圆圆2WANG Yuanyuan
1.华中师范大学,武汉430079(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430070 Wuhan)
2.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430070 Wuhan)
吴伟是明代重要的画家之一,因此将学界对他的研究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吴伟与吴伟的画作,二是以吴伟为中心的“浙派”以及相关的问题。通过梳理现有研究,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系统而全面的个案研究,二是反复使用同一文献,发掘力度欠缺,无法引出新的观点见解,三是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其生平经历依然模糊,四是对吴伟在浙派中的地位探讨不够,五是较少涉及吴伟与同时代画家的交往以及交往的价值。
吴伟;浙派;述评
吴伟是浙派健将,也是江夏派的重要创始人,美术史家对其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吴伟和吴伟的绘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吴伟的艺术个性、艺术成就和创作问题;二是吴伟与 “浙派”的关系。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吴伟和吴伟的作品
20世纪八十年代,学界研究的重点是吴伟以及吴伟的画作,并且普遍关照了吴伟的个体性。重要的研究者有皮道坚、单国强等。
1.对吴伟的综合性研究
对画家综合性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皮道坚的《吴伟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2期)、武佩圣的《吴伟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成就》(《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5期)、金延芬的《理想与现实:吴伟对南京的依恋》(台湾省台北艺术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等。
皮道坚接受了丹纳《艺术哲学》思想的影响,从环境、社会、政治和时代的角度研究吴伟,而且是综合性、系统性地探讨。作者对吴伟生活的时代、作品的风格、艺术个性以及吴伟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武佩圣对吴伟的个性魅力予以了极高评价,认为吴伟一生的“好运”和放纵不羁的个性魅力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金延芬则以吴伟的交游为主线,探讨了吴伟进入宫廷以实现理想,并在宫廷残酷的生活环境中不断醒悟,而后返回金陵寻求自由的人生经历。
2.对吴伟画作的研究
以风格研究和形式分析为主,对吴伟的《溪山渔艇图》、《雪渔图轴》、《仿李公麟洗兵图》、《词林雅集图》和《长江万里图》等进行探讨的学者有单国强、朱万章、李青阳、刘英贝等。
单国强的《吴伟和〈溪山渔艇图〉》(《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2期)、陆晓明的《吴伟的〈仿李公麟洗兵图〉》(《艺苑掇英》,1981年第14期)、单国强的《吴伟及其作品》(《中国画》,1983年第1期)等,对吴伟的生平以及人物画、山水画风格进行了评价、分类;雷鸣的《吴伟及其〈雪渔图轴〉》(《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蒋建飞的《浙派主将——吴伟》(《艺术家》〈台湾省〉,1984年总第111期)、刘宇的《浙派画家吴伟和他的〈柳岸闲步图〉》(《迎春花》,1986年第1期)、张敏的《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轴》(《文史知识》,1987年第12期)、单国强的《吴伟〈词林雅集图〉卷考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4期)、李青阳的《南宋赵芾与明代吴伟的“江山图”之比较》(《文艺争鸣·艺术史》,2011年第5期)、朱万章的《明吴伟〈洗兵图〉鉴藏考》(《荣宝斋》,2012年第10期)等都是对吴伟单幅画作的研究,因此研究有相当的深度。此外,刘英贝的《吴伟人物画风格研究》(台湾省“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2008年硕士论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吴伟的人物画成就;陈琳的《游走于“隐”与“乐”之间——吴伟〈溪山鱼艇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2015年硕士论文),从微观处着手研究了吴伟“隐”与“乐”思想在其绘画中的反映。
二、“吴伟”和“浙派”
对“浙派”的研究相当宽泛,其中较多涉及“浙派”的关键性人物吴伟。如中国美术通史、中国美术断代史、“浙派”文献资料汇编以及对“浙派”群体性的探讨和海外研究者的著作就是例证。重要的研究者有穆益勤、单国强、石守谦、铃木敬、高居翰等。
1.中国美术通史、中国美术断代史
1913年由日本学者中村不折和小鹿青云合著的《中国绘画史》已专列“浙派”一节,以五百余言的篇幅探讨了“吴伟与江夏派”,介绍了吴伟的生平,并评价说浙派晚期虽然存在弊端,但绘画技艺的自由是同时代吴门画家所不能企及的。该书经郭虚中翻译,193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发行。民国时期,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潘天寿的《中国绘画史》、陈衡恪的《中国绘画史》、刘思训的《中国美术发展史》等著作都曾介绍过吴伟的画作、画风。
此后,中国的美术通史或者美术断代史对“浙派”的评论基本沿袭了民国时期对“浙派”以及吴伟美术史价值和地位的观点及看法。如俞剑华的《中国绘画史》、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王朝闻、邓福星的《中国美术史》即是代表。
2.关于“浙派”的文献汇编
文献类:1962年,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明代院体、浙派绘画陈列”展。该院研究员穆益勤在陈列展的基础上,编撰了《明代院体浙派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出版),收录了明清史书中有关吴伟的生平行事、传世的绘画作品名目、作品的纪事简表等,是研究吴伟不可或缺的资料。此外,穆益勤还于20世纪八十年代撰写了《戴进与浙派》(《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4期)、《明代的宫廷绘画》(《文物》,1981年第7期)等论文。其主要观点为:浙派重要的画家戴进、吴伟与宫廷画家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地将他们视为宫廷画家;戴进、吴伟与浙派的后学者是有着根本不同的。同时指出在戴进与吴伟的关系中,二人没有直接的师承,但吴伟却受了戴进的影响,并且认为江夏派应该是浙派的重要分支。
画集类:1983年故宫博物院编纂、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代宫廷与浙派绘画选集》,收录了90件存世之作,可谓是浙派绘画作品的首次结集出版;2000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明戴进 吴伟画集〉》,2006年杨卫华编纂、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戴进 吴伟》,200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根据馆藏浙派作品举办了“追索浙派”的专题展览,之后编辑为《追索浙派》由“国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社出版(2008年)。
3.对“浙派”群体性情况的探讨
上海书画出版社的《朵云》第61期(2004年)以“戴进与浙派研究”为主题,收录了海内外部分学者对浙派研究的重要论文。其中单国强的《20世纪对明代“浙派”的研究》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对吴伟的综合研究的相关情况,具有文献综述的性质。
2012年“浙派集英——明代浙派绘画珍品特展”开展并举办了浙派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浙江博物馆据此编纂成《明代浙派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该论文集对浙派的艺术传统、浙派兴衰的原因、浙派与明代中期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浙派研究相关论文包括:顾平的《论浙派兴衰及其深层原因》(《翠苑(民族美术)》,2015年第1期)、靳向红的《明代院体、浙派绘画与南宋院体绘画之异同》(《美术向导》2012年第5期)、杨卫华的《明代“浙派”民俗绘画研究》(《民族艺术》,2010年第4期)、吴敢的《与明代“浙派”相关的一些鉴定》(《荣宝斋》,2012年第11期)、年冬的《从宫廷到民间——论明代“院体”与“浙派”的发展及其关系》(《美术学刊》,2010年第3期)等。
此外,学界对明代浙派其他画家也有研究,如倪龙娇的《浅谈杜堇的画坛地位》(《新美术》,2007年第3期)、卢素芬的《从蒋嵩追索狂态邪学派》(《故宫文物月刊》〈台北〉,第305期,2008年8月)、王振德的《明代浙派画家张路的艺术成就及其价值》(《北方美术》,2001年第4期)等,其中就有论及吴伟对浙派后期画家影响的问题。
4.海外学者的研究
对吴伟研究较具影响的海外学者有日本的铃木敬、美国的高居翰、班宗华、宋后楣以及中国台湾的学者石守谦等。
铃木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继发表了《明代“浙派”绘画研究》(《新美术》,1989年第4期)、《明代浙派绘画的先行样式——元代李、郭派山水画研究》(《新美术》,2012年第4期)等论文,对“浙派”的含义、浙派的师承及渊源、浙派各个画家的风格差异、变革与发展等问题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戴进与吴伟在师承与画风继承上存在着断层问题,但因缺乏足够的文献资料,而只能停留在推论的层面。
高居翰的专著《江岸送别——明代初中期的中国画》完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点探讨了浙派各家的相互关系、风格特点、笔墨成就和画史意义,还认真研究了吴伟的交游与赞助人等情况。通过对吴伟生平的考察阐述了画家与赞助人间的关系。甚至认为,“吴伟作风的新颖之处,在于他将种种不随流俗的画风与在宫廷的服务,以及对于民间各阶层赞助人的仰赖,取得相互的协调。”[1]
宋后楣的《元末闽浙画风与明初浙派的形成》(《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6卷4期、第7 卷1期,1989、1990)从“社会地位和身份论”视角描述了“浙派”,进而论及浙派风格的形成缘由以及笔墨传统。
石守谦的《浙派画风与贵族品位》、《浪荡之风——明代中期南京的白描人物画》认为浙派的衰落源于文化环境的改变,是当时两种不同艺术品味群体间势力竞争的结果。强调了金陵的皇戚、勋贵乃至内官家人对吴伟绘画水平的提高和画作的流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从艺术创作心理机制的角度关注了吴伟的创作,“吴伟这种即席创作的方式,便不只是职业画家单纯为观众所做的表演,其所含带的,在创作内在需求的意义”[2]。这种见解在此之前对浙派及吴伟的研究中是未曾出现过的。
班宗华于20世纪九十年代组织“明代浙派画展”、编辑《明代浙派绘画目录》,举办“浙派国际学术研讨会”,使浙派研究出现一个高潮。他对浙派的成就给予了极高评价,对浙派“受压抑的潜流”的解读,尤其是将劲健画风阐释为一种人格理想的象征,是从艺术创作心理的角度实施的,因此对浙派及吴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由上述介绍可见,近代以来学界对吴伟的研究渐趋深入,因此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四十年代之前美术史层面的再发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风格分析与泛梳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多元化视角的新解读。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前所述,学界对吴伟的研究主要有三种倾向:第一,侧重绘画流派,将吴伟置于浙派视域,论吴伟而言及浙派;第二,基于风格分析,结合吴伟生平,对吴伟画风进行研究;第三,基于艺术社会学中的艺术赞助,研究金陵贵族对吴伟的影响。
有关吴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亦有问题存在。
第一,对吴伟缺乏系统、全面的个案研究。吴伟的美术史价值毋庸置疑,对深入理解和评价明代美术史具有重要意义,囿于探讨视角即散点式的研究方式,因而缺乏宏观以及动态的美术史视野。
第二,穆益勤《明代院体浙派史料》是研究吴伟的重要资料,但由于该著作成书时间较早,因此有较多纰漏,即有不少对吴伟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没有收录。
第三,研究吴伟的生平行事,多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立、严谨的考证。对吴伟的生平或因袭旧说,或含糊其辞,也就决定了有关吴伟传记的作者、吴伟进入宫廷的原因及其时间、吴伟晚年的境遇等有助于阐释、理解吴伟绘画亦即创作风格、艺术个性等问题的研究探讨无法深入也难以细致。
第四,很少人关注吴伟绘画中的创造性变革。吴伟在浙派发展史上具有双重角色,即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更有对浙派传统的“立”与“破”。学界大多关注的是吴伟对浙派传统的继承,但对其打破传统、创造性变革并独成一家的问题,却鲜有人涉及。
第五,没有认真研究吴伟与同时代重要画家之间的关系。在考察吴伟与同时代画家的关系时,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囿于传统美术史的偏见,以对立的思维模式审视吴伟与吴门画家的关系,包括画风的大异、区域的竞争等;二是基于艺术赞助的视角和艺术市场的需求,吴伟与吴门画家存在着合作关系,于是成了研究的热门。笔者认为这两种倾向皆有片面性,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将吴伟置放于明代中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以及文人画家职业化趋势下重点审视吴伟与文人画家、社会名流之间的多元关系和深层信息。
四、结语
吴伟在明代画坛上具有重要地位。针对上述研究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吴伟在中国美术史中的价值有待于研究者的进一步提升;吴伟的研究应该摆放在明代广阔的历史文化情境之中,将重心从浙派的群体性泛化研究转移至个体性的细致考察,如结合画家的生平、画作、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以及交往的社会群体,以考察吴伟对浙派传统的继承与突破、对明代画坛产生的影响以及何以成为明代中期在金陵一带最受欢迎的画家等问题。
[1] 高居翰.江岸送别——明代初中期的中国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56.
[2] 石守谦.浙派画风与贵族品位[M]//卢辅圣.戴进与浙派研究.朵云:第61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23.
Research Review of Wu Wei: an Art Master in Ming Dynasty
Wu Wei is an important painter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study on 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Wu Wei and Wu Wei's paintings, the other one is Wu Wei centered Zhe School and related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ffi rming the achievements, fi ve aspects of shortages are indicated: one i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case study, the second is the repeated use of the same document which is unable to elicit a new point of view, the third is no in-depth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his life experience is still vague, the fourth is that the study on the status of Wu Wei in the Zhe School is not clear, and the fi fth is less involved in Wu Wei and contemporary artists communication and the value of the communication.
Wu Wei;Zhe School;Research Review
J023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6.04.021(0126-04)
2016-06-01
徐晓庚,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圆圆,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