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研究
2016-04-13张倩张莹
张倩 张莹
(哈尔滨金融学院管理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研究
张倩张莹
(哈尔滨金融学院管理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大学生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大学生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备的心理品质,在创业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创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创业的热情和勇气,需要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也需要创业者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高校需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创业心理教育主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意志能力为基础,要注重从多渠道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
对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给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正确的导向,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为此,高校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内涵
(一)理性定位创业目标。创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挑战,创业是团队的合作,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己、他人、社会要充满信心,掌握科学的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和素质,做好创业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大学生需要树立理性的就业观,与时俱进看待就业问题,培养自己树立科学的创业观,通过创业也可以实现就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在创业初期自我价值的实现容易单纯体现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这容易导致创业斗志的消失,大学生需要正确处理获取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树立切实可行的创业目标。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创业意志,当机立断和明辨是非,克制冲动情绪,消除创业的心理障碍,注重完善创业人格。
(二)具备良好意志品质。当前的宏观创业环境已经具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日渐成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人们所推崇和重视,许多高校也虽已建立起了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培训课程。大学生创业的客观条件虽已经具备,但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自身是否具也较强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大学生创业之路会有机遇但是也会伴随着挑战。所以,培养我国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对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助力大学生创业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有效而及时的创业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找到战胜创业过程中的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大学生在创业之路上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能力,敢于抓住创业中的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助力大学生实现创业理想。
(三)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要充分发挥创业榜样和成功创业人士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大学生是有理想的青年人,但是大学生较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抗挫折能力和意志力比较弱。因此,要努力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创业中的挫折,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创业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创业情怀。大学生要主动拓宽视野,多接触社会,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完善自身的创业心理素质。要把书读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将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高校可以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心理教育,指导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离不开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综合作用。
(四)利用创业优惠政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关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方面的资金支持。大学生要关注国家最新的创业政策,在创业中积极争取优惠政策,为创业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在创业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重要因素是资金,大学生要主动寻求政策方面的资金支持,努力减少创业过程中的阻力。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勇于开拓创新,拼搏进取,自信果敢,持之以恒,乐观开朗,团结合作。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期待自我实现,但是创业成功需要资金、经验、能力和人脉等多方面的条件支持,创业是一个过程,不能够急于求成,大学生要将外部的创业条件和自身的创业能力协调起来,循序渐进进行创业。因此,大学生要合理设定创业目标,不能操之过急。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求职者,而是首先应该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的创业政策和环境机制正在建立健全的过程中,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机遇和政策方面的支持。部分大学生往往倾向于稳定性较高的工作,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等,缺乏创业的勇气和精神。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在创业教育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业心理教育,是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的。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大学生创业更是大势所趋,有许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是创业的现实要求。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也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迫切要求,也是大学生创业成功必备的内在心理素质和重要的人格力量。创业对人的能力素质的要求是很全面的,在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创业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创业意识,开拓创新的能力较弱。面临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需要多接触社会和参加实践活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许多学生都有创业的梦想,渴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心理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主动适应创业,提高创业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创客。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是就业的必然趋势。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是严峻的,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多方的广泛关注,创业也因此成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多元化就业的途径之一。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心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群体进行以学科教学形式开展的创业教育,已经满足不了现实中大学生对创业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往往倾向于对创业领域、创业机会和创业项目等方面的创业教育和培训指导,而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教育较少。开展创业心理教育是高校改革的新趋势,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充分认识到创业心理教育在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对之进行探索和研究。
三、基于职业生涯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对策
(一)丰富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辅导模式。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了解自身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爱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制定具备操作可行性的创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的心理教育辅导,能有效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建立科学的创业认知模式,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之进行心理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自身也要有意识地塑造自身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新创业心理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多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讲座等方式方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大学生学习创业心理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创业心理教育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创业不仅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知识,也需要创业者具备较强的创业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大学生有必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掌握自身的内在条件,提升创业能力。高校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创业心理教育课程要多类型、有层次,可以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创业专题知识讲座等方式,使大学生接受形式新颖的创业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创业目标和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要逐渐渗透创业教育,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例如,可以开设《创业心理学》《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的陶冶》《职业生涯规划导论》等课程。积极设置与“潜能挖掘”“大学生创业心理和技能”“人际交往”等与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的教育课程设置。
(三)优化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社会环境。创业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政府要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创业政策,完善相关的制度规章,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政策支持。高校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社会创业实践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可以逐渐渗透到大学的各个年级,实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心理教育的全程式服务,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创业的现实要求。企业可以增加与高校的合作,为大学生创业积极提供便利条件。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与团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政府、高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形成教育合力。
(四)注重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制度创新。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教育提供宏观上的指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心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创业心理教育的支撑,创业心理教育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引,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心理教育需要统筹进行,充分发挥二者在促进大学生创业中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创业和做好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在创业的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大学生要具备能够承担风险的良好心理素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约束,依法处理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要密切结合当前的创业实践,从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出发,在相关的创业心理教育制度上要有所创新,以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提供制度支撑。
总之,创业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条件,需要创造条件以实现创业,需要创业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机遇,克服困难。相信在我国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创业能力,充分挖掘自身的创业潜力,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1]徐华平.创业素养: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Z]. SXLLJY,2004.
[2]刘旭.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3]车丽萍,李守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4]徐双俊,董红燕.创业心理品质的界定与培养模式构建[J].价值工程,2010(34).
[5]朱丽翔.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心理[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0).
[6]世界高等教育会议.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Z].1998.
[责任编辑王占峰]
G645
A
2095-0438(2016)08-0124-03
2016-05-20
张倩(1983-),女,黑龙江绥化人,哈尔滨金融学院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育。
2015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互联网+进行时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构建研究”(GJD1215059);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心理疏导价值干预研究”(15YJC710067);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青春校园——‘美丽计划’服务社”(10245201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