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亳州二夹弦艺术受众的田野考察研究

2016-04-13鄢秀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亳州剧种剧团

鄢秀丽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关于亳州二夹弦艺术受众的田野考察研究

鄢秀丽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亳州二夹弦是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戏曲精品,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人民性,深受当地百姓喜爱。亳州二夹弦的传统受众多是一些50岁以上的人,但随着亳州二夹弦申遗成功,社会各界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它的受众面在不断扩充,有了许多新的拓展。对亳州二夹弦艺术受众进行调查研究,对促进这一地方小剧种的发展意义重大。

亳州二夹弦;艺术受众;田野考察;濒危剧种

亳州地方戏二夹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稀有濒危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如今已被列入重点抢救的人类文化遗产项目。亳州二夹弦是独具地域文化风采的戏曲精品,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人民性,深刻反映了皖地亳州的风土人情,深受老百姓喜爱。

社会发展的诸多迹象表明,地方小剧种如亳州二夹弦,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生命危机。它们因经费短缺、剧院衰落、后继无人、农村人口锐减等原因,正面临着严重的受众流失问题,这一诞生于农耕文明的地方戏剧,经历了繁华后,正渐渐无法找到自己的生存土壤,无力承担自己独特的文化使命了。艺术受众的流失,急需我们采取新措施来挽救亳州二夹弦。

亳州二夹弦目前的传统受众,主要集中于50岁以上的人,年轻人一般不太喜欢。随着2007年亳州二夹弦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再次被社会各界认可。广大青年学子、旅游公司、演艺公司、政府机构,甚至是外国友人都纷纷聚力于挽救它。

如今的二夹弦对于亳州人民来说,已经不只是一个剧种,她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的传统精神文化象征,其艺术受众有了新的拓展,亳州二夹弦也正经历着风雨之后的发展期。

一、亳州二夹弦曾经辉煌的艺术受众构成

亳州是安徽西北部的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公元前16世纪商汤在此建都称为“南亳”,它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自清朝末年起,二夹弦就广泛活跃于皖北地区,亳州二夹弦是皖北的一支艺术奇葩。

亳州二夹弦属于“南戏文”形态,它的演唱题材多是民间日常的传说,属于南方的民间生活戏曲类,其艺术风格也偏向于委婉、悠长、亮丽、自然,其唱腔活泼优美、朴实清新。它的艺术受众面曾经非常广泛,除了当地百姓,居民,甚至国家领导人也非常喜欢听。只是到了近代在通俗音乐的冲击下,年轻受众不太喜欢它,也不了解这一濒危地方剧种了。

1959年,亳县为了贯彻“双百”方针,进一步发掘各类民间瑰宝,正式成立了二夹弦剧团,这是我国第三个专业二夹弦剧团,河南开封和山东菏泽还各有一个。当时亳县二夹弦剧团专门从山东请名师传授,通过“口传心授”培养了一批演艺骨干。那时,越南有一个考察团到亳县考察蚕厂,听了汪志新、王云谋、田芬等人演出的二夹弦后十分夸赞,此事当时在亳县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后来,亳县二夹弦剧团到南京演出,本来演出期为七天,可第七天谢幕时,观众通过经久不息长过15分钟的掌声,拒绝演员下台,结果剧团又演了七天。

1961年,毫县二夹弦剧团在当地的核桃林场演出时正值寒冬腊月,许多当地百姓看戏时胡茬子上都结冰渣子了,也不肯回家取暖。他们去淮南演出时,当时的生产队长这样激励大家,“谁的活干好了,谁就去看二夹弦,干不好的就别去看了”。当时农村流行的顺口溜是,“割完麦,收起镰,赶进城去听二夹弦,听了它,大人小孩都给钱”。

当时亳州二夹弦是农闲唱,农忙散,非常机动自由,它也没有特别严格的科班制度,表演体裁多为民间的爱情故事等,这些优势让它在农村和小城镇拥有广泛的受众群。

二、亳州二夹弦艺术受众构成的现状及分析

从文艺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一种艺术作品或艺术流派,其形成及发展规律一般会受种族、风俗、时代三个要素的影响。亳州二夹弦一度辉煌的艺术受众构成,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本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老演员退休、新生力量培养受阻等原因,其艺术受众面急剧减少,二夹弦演出也渐渐淡出当地老百姓的视线,趋于濒危灭绝的险境。

经过实地调查,亳州农村当时的一些二夹弦戏班,经常是在农民赶集会时,常常在集会旁搭上一个破旧的台子,上面有面带妆容、身着戏服、头带配饰的演员。台中间摆着极少的道具如两把普通、陈旧、暗沉的椅子,由两三个人拉着乐器唱着二夹弦。台下看戏的是不收取门票的,只是零零散散地坐着几个老人,其间穿插着一些孩童跑闹、嬉戏,观众区空置很多,周围再远一点却多多少少站了一批看客,也有一些青壮年和就近的小摊贩。这一批人每次曲终台上人员下来收钱时,他们就一溜烟走散了,等下一曲开始时又重新围上来。

九十年代中后期农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毕竟不像城市观众物质上的宽裕。而且,当时农村的青壮年多在外面打工,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并没有多少钱来看戏。如果不花钱能看戏他们还是很乐意的,但在“村民逢场看戏不给钱”的劣性循环下,只会使这些非正规的二夹弦剧团慢慢走向灭亡。

此外,通过一些实地调查也发现,近几年亳州的一些专业二夹弦表演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比如近几年亳州举办了二夹弦大赛,来自河南等省份十多个夹弦剧团齐聚亳州,献上了精彩的表演。有一位家住亳州谯城区牛集镇的李大爷,比赛期间天天骑着电动车赶到比赛现场看演出。李大爷表示要不是离家远,真想继续看晚上七点后的比赛。亳州还有一位叫安娜的洋媳妇,也特别的喜欢亳州二夹弦,她时常穿上戏服在公园里唱上一段二夹弦。

由上可知,亳州二夹弦的艺术受众面虽然变窄了,但专业的亳州二夹弦剧目还是有观众缘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小剧种,还是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

三、亳州二夹弦艺术受众面变狭窄的原因

随着现代外来文化艺术的涌入,年轻人对传统戏曲感兴趣的并不多。亳州二夹弦起源于村落场院,是特定时代的艺术财富,当年的时代赋予它繁荣的机会,群众也赋予了它旺盛的艺术生命,它能够流传至今,还有部分传统受众,就是因为其核心艺术魅力依旧存在。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众多原因,全国仅有的几个二夹弦剧团相继消失。目前,二夹弦的生存空间是非常狭窄的,虽然申遗的成功、政府和社会支持,能够组织一批人员时常搭台演出,但其生存前景依旧堪忧,后继无人是其最大的困扰。改革开放后,虽然有部分健在的二夹弦老艺人一直致力于挽救亳州二夹弦,不断地组台演出,但随着他们相继离世,这一剧种的发展还是渐渐势微。

1988年前后,伴随着电视、电影、现代歌舞的流行,这一传统地方戏曲再次受到巨大的冲击,受众流失问题非常严重。戏剧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亳县二夹弦剧团和梆剧团被迫合并,很大一批演艺人员开始“下海”挣钱,剧团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二夹弦的传承出现了严峻的问题,许多用了多年的服装、道具、布幔一直无法更换,演出质量也大打折扣,这些原因和因素都导致了受众的持续流失。

直到1994年之后,文化体制改革逐步走上正轨,亳州二夹弦才有了新的生机,渐渐收复了一些流失的受众。1997年至今,亳州二夹弦剧团积极参加地、市、省等各类比赛和演出。像当代著名亳州二夹弦艺术家付红伟,就曾在新的文化体制下,于1999年在安徽省小戏折子戏调演中,表演二夹弦《西湖公主》获得一等奖,2000年在省第六届艺术节调演中因《刎经堂》获得表演一等奖,2003年在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戏曲表演大赛中,因《杜鹃花》荣获金奖和“十佳演员”的称号。如今她的每一场表演也是粉丝云集,很受观众欢迎。

四、拓宽亳州二夹弦艺术受众的新途径

亳州二夹弦艺术由于时代、社会、自身的原因,现已成为一种濒危剧种,但其本身蕴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发掘并传播。如今在亳州各界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开拓了更宽广的艺术受众面,一些新途径值得各地二夹弦艺术团借鉴,具体如下。

(一)举办全国型的二夹弦表演大赛

亳州近年来举办了一些全国型的二夹弦大赛,如2013年9月举办的中国·亳州二夹弦艺术节,有来自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全国15个院团,共136名演员的参加,该艺术节为当地老百姓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同期还举行了二夹弦戏曲艺术论坛,从专业角度提升二夹弦的表演艺术水准,创新二夹弦戏曲的音乐魅力,使其更容易赢取当代艺术受众的心。

(二)拓宽传统二夹弦的艺术受众面

目前亳州的谯城区梆剧团能熟练表演的二夹弦剧目已达三十多个,足够剧团日常中小型的演出。此外,他们也邀请知名编剧或自己主创了一系列的新戏。如2010年该剧团排演了《诺言》,以亳州的老八路军凌长风为故事原型,讲述了一场忠贞的爱情生死恋。2011年的《东汉丞相》等新剧目都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新戏都为亳州二夹弦赢得了大批新粉丝。

(三)亳州二夹弦走进高校被列为新课程

亳州二夹弦属于稀有濒危剧种,被列为文化遗产抢救的重点项目。目前,它已被一些学校积极地引入课堂,使之能在广大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展。2011年11月,亳州二夹弦艺术研究所在亳州师专成立,该校专门聘请了付红传、马天军等知名艺术家为指导教师,定期到学校演出、开展讲座、指导教学。2012年该校开设了二夹弦选修讲座课,2013年该校正式将二夹弦列为选修课。亳州二夹弦的受众扩展到青年学子中。

此外,由亳州市委宣传部安徽职业艺术学院联合开办的“二夹弦”戏曲表演和音乐表演大专班也开始招生,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高校的二夹弦专业,使亳州二夹弦“后继有人”。

(四)亳州市政府政策层面上的各种扶持

2013年亳州市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的主题活动,组织了一批民间艺术搞特色巡演,亳州二夹弦就作为一项政策福利被送进了千家万户。2015年4月,亳州谯城区举行了“送戏进万村”农民乐开怀的活动,谯城区梆剧团的演员为当地20多个敬老院及261个行政村,进行了每村每院的巡回演出活动,50多个备选节目和500多场的演出,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乡村群众戏曲的需求,也极大的扩展了二夹弦的艺术受众群。

此外,亳州市的一些演艺公司也常常在市区广场,如魏武广场的天幕剧场演出一些二夹弦经典剧目,引得众多市民前来观看。市民可免费享用戏曲文化大餐,非常愿意捧场。

2015年1月,亳州市谯城区检察院创新普法形式,也收获了大批的二夹弦受众群。随着喧闹的锣鼓声响彻亳州各乡镇的田间地头,下乡普法活动也和二夹弦艺术牵手了。为了达到最好普法宣传效果,该检察院与梆剧团合作,以二夹弦这一群众喜欢的载体形式排演了一曲《罢宴》,将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职能编成唱词,此唱词易学易记、旋律简单,许多农村朋友听过即会哼唱了,甚至连小孩都会唱了,传播效果非常好。

综上所述,安徽的地方剧种亳州二夹弦的艺术受众面,是可以在各种新手段、新途径下得到迅速拓展的。亳州二夹弦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极度凝聚的中原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和精神品质,理应以更自由、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呈现于更广泛的艺术受众之中。

[1]鄢秀丽.“二夹弦”文场音乐与武场音乐特色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02).

[2]赵静,王文静.二夹弦剧种受众调查研究[J].美与时代,2013(06).

[3]张红霞.稀有剧种——亳州市二夹弦的调查研究[J].中国音乐,2009(04).

[4]付红伟.浅谈非遗亳州二夹弦剧种的艺术成就[J].大舞台,2010(6).

[5]刘红洲.安徽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唱腔音乐审美要素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

编辑:冯惟榘

Field Study On the Two Clip Art of Bozhou

YAN Xiuli
(Department of Music and Dance,FuYang Teachers College,Fuyang Anhui 236041)

Bozhou two clip string is a uniqu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era boutique,it has a profound mass foundation and strong people basic,being loved by the local people.Bozhou two clamp string of traditional audience is the elderly over the age of 50,but with Bozhou the success of its inscription,and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ts audience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new development.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Bozhou two Jiaxia art audienc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local opera.

Bozhou two clip string;Art audience;Field investigation;Endangered Opera

F326

A

2095-7327(2016)-01-0133-04

鄢秀丽(1973-),女,安徽淮南人,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阜阳师范学院2014年度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二夹弦田野考察研究”(2014SK034);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安徽地域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亳州二夹弦考察研究”(B2015014)。

猜你喜欢

亳州剧种剧团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居· 文化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