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对其税收负担的影响
——基于企业案例分析
2016-09-07王鲁宁
王鲁宁
(国家税务局税务干部进修院,江苏扬州225100)
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对其税收负担的影响
——基于企业案例分析
王鲁宁
(国家税务局税务干部进修院,江苏扬州225100)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从融资成本和资本结构的角度进行考虑,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融资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的资金成本。就税收负担而言,融资方式的选择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税收效应。本文从资本结构与税收负担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来探索企业不同的融资方式会造成不同的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进而从企业融资差异化的角度对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供一些建议。
企业融资方式;税收负担;案例分析
The key words:The corporate financing approach;Tax burden;Case analysis
企业融资主要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方式,外部融资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提高自身财务方面的流动性而对外寻求资金的行为,主要手段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此外除了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就是企业的资产证券化融资[3],该种融资方式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内部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寻求其内部资金,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筹资和企业自我积累两种方式,例如企业通过多提取盈余公积的方式来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该方式即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产生影响。由于不同的融资方式所带来的税收政策具有差异性,无论是从会计还是税法的角度,都会对企业的税收负担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欲通过案例分析来探究企业融资方式的差异对其税收负担所造成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
不同的融资方式,无论是从会计角度还是税法角度都存在政策性差异,特别是对于融资成本会计处理的差异性规定会对企业的计税依据产生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税收负担,这方面的理论有很多,其中主要的理论为:
(一)税收和资本结构理论
早在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4]。该理论首先提出了米勒模型,该模型在没有考虑个人所得税影响的情况下,通过估算负债杠杆来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该模型认为:在企业融资结构中,由于对内借债所占比重较高,个人所得税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个人从投资中所获得的利息收入,造成个人借贷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提高,会降低企业内部融资的积极性,迫使企业扩大外部融资的比重。后来MM理论又进行了修正,将公司所得税影响的因素引入米勒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如果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造成股权资金成本会随着融资比例的提高而上升,主要原因是由于股权利息相对于债务利息要高,特别是当企业所得税法允许债务利息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的规定下,股权融资利息对企业所得税的抵税效用小于负债利息对企业所得税造成的抵税效用,因此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负债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越高,对企业的税收负担影响越大,该理论认为:在极端情况下,即企业负债占其资本结构的比重为100%的时候,企业的收益乃至企业的价值达到顶峰;之后MM理论又进一步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就是负债增加带来的减税效益等于两种成本现值之和,因此从长期来看,当公司负债比例超过某一界限之前,举债的抵税效应将会超过股权资本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但是随着负债比例的上升,举债的抵税收益与股权资本金的增加会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会进一步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二)“税负利益—破产成本”的权衡理论
后来又有学者在修正的MM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税负利益—破产成本”的权衡理论,从融资来源和结构方面对企业的融资成本问题进行了探索,该理论认为:企业融资的最适合结构比例应当是在负债价值最大和债务上升带来的财务拮据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进行选择,即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是权衡债务利益和成本后的结果。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我国上市公司2008至2013年的权益性融资比例分别是45.76%、50.57%、51.69%、53.3%、53.67%、54.10%,而债务性融资比例分别为54.24%、49.43%、48.31%、46.7%、46.33%、45.9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性融资比例均值为51.52%,而债务性融资的比例为48.48%,小于权益性融资的比重,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资本弱化——税收理论
所谓资本弱化(Thin Capitalization),又称资本隐藏、股份隐藏或收益抽取,通常是指企业投资者为了少纳税或为了其他目的,在投资于企业的资本中降低股本的比重并提高贷款的比重,以贷款方式替代募股方式进行的投资或融资[5]。企业通过加大债权性融资而减少权益性融资的比例增加税前扣除成本,在税收上,税前成本表现为税前扣除的利息,通过增加税前扣除的利息达到降低企业的税负。因为根据企业所得税原理,权益资本以股息形式获得报酬,在企业利润分配前,要先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债务资本的利息以及与企业筹借生产经营所需要资金而发生的费用,作为是企业取得收入所发生的正常支出,可以列为财务费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减少企业的应交所得税,由此可见债务资本没有税收负担,但是权益资本则要求缴纳所得税,承担一定的税负。特别是在息税前利润固定的情况下,债权融资的实际有效税率比股权融资要低,因此,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可能更加倾向于选择在关联企业之间寻求更多的债务融资来降低企业整体的税收负担。一般情况下,跨国公司往往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进行资本弱化处理来规避税收,运用这笔贷款使得公司整体取得了对所得税的抵免,进而降低了公司整体的税负、提高了企业的价值。
二、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对税收负担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规定,企业借款利息中债务利息支出部分可以作为利润总额的扣除项,计入财务费用,这样就减少了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6],因此,从融资成本的角度考虑,在筹资率和股息率相等的时候,如果将借款和发行债券的资金成本率与股票融资成本率相比前两者的融资成本更低。如果从集资的时间跨度来看,通过自我积累实现企业的融资规模,需要特别漫长的经营期,而且这些资金是企业长期经营活动的成果,但是这些资金一旦再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税负要由企业自身来承担。负债融资与企业内部融资相比,其融资周期较短,并且投资收益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并且债务利息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企业偿还利息后,应税所得会有所降低。
因此对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而言,融资方式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会导致企业税收负担产生较大的差异,归其原因主要是债务融资产生的利息费用可以直接在所得税前扣除,在进行税前扣除的过程中形成了抵税效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债务融资如果用于资本支出,则其产生的利息支出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税负。
通过大量的企业融资的实践表明: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企业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的方式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最差。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尽管取得的净收益较少,但是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因此可以降低其税负;而企业发行股票融资,净收益相对较大,而其承担的税负却也有所提高。此外企业负债过高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即一旦出现管理不善和经济波动,可能会对投资者、企业、所属行业、地区甚至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由于存在资本弱化的影响,的确会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因此如果通过资本弱化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资本弱化对税负产生影响需要有两个根本性的前提:一是资金在关联企业之间流动;二是资金必须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且存在税负流动的条件下流动。尽管企业会考虑何种方式能够影响其税收负担,但是还要考虑融资成本的大小和企业未来经营的基本目标综合考虑。
三、企业融资方式差异税收负担的案例分析
本文仅以企业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为例,来分析比较两种方式下的税收负担差异大小(不考虑其他税种情况,仅以企业所得税为例)。
例如某企业计划融资2000万元资金用于某科技生产线研发,分别制定了A、B、C三种融资策略,该三种策略的年借款利率均为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三种策略息税前的年利润为200万元。
A方案:全部都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募集资金,每股计划发行价为4元,共计500万股
B方案:采用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即一方面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1000万元,另一方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25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仍为4元。
C方案:依然采用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相结合的方式,融资比例与B方案不同,向银行借款1600万元,向社会发行股票50万股,每股计划发行价格为4元。三种方案的投资利润率如下表所示:
?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发现,随着债务融资的比例的提高,企业税负呈现递减的趋势,从A方案的25%降低为B方案的18.75%,再减为C方案的15%,因此可以说明债务融资具有降低企业税负的效用。
根据企业融资无差别点理论的观点,企业会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之间可以选择一个平衡点,在该均衡点下普通股每股净收益相等时的税前利润点(荆新等,2002),因此这个税前利润点就是融资无差别点,该均衡点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例如将方案B和C中的数据带入上述公式得到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无差别点为:87.5万元,即当项目的预计息税前利润为87.5万元时,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每股净收益相等,当项目的预计息税前利润大于87.5万元,如假设100万元时,债务融资比权益融资更为有利,其融资方案的税收负担较小;当项目的预计息税前利润小于87.5万元时,权益融资比债务融资更为有利,其融资方案的税收负担较小。
以上案例说明了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于企业资本结构、税收成本及企业利润的影响。然而企业在进行融资方案的设计时,一方面需要考虑融资成本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股权融资时股票的发行价格问题,如果股票发行定价越高,其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无差别点就越大,同时企业在运用债务融资方式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政策方面的问题,例如:借款利息超过了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息不得扣除;需要资本化的利息不得税前扣除,要计入资本成本、折旧、摊销,如果是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方可以在税前扣除等问题。
四、企业融资建议
通过设计合理的融资方案,既能节约企业成本,降低企业的税负,同时还能实现企业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建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以做如下思考:(1)针对于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两大类,由于这两类融资方式的税收待遇不同,因此其所造成的税收负担不同,为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从目前的实际操作来看,债务融资已经成为各类公司融资的主要手段,债券发行筹资相对于股权融资更容易,另外,由于债券的持有人数众多,分散了债务风险,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平均分担,避免利润过于集中所带来的较重的税收负担。(2)通过债务进行融资,需要明确融资的期限。负债融资一般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两种不同的时间期限意味着融资成本的差异,期限越长融资成本越高。(3)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化解资金短缺的难题,同时也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从节税的角度来看,融资租赁既有租赁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融资的特点,在融资租赁的方式的选择上,杠杆租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应用最为普遍,在国际租赁市场上应用较多,因此,国内企业也可以借鉴这种融资方式,以获得最佳的融资效果。
[1]解宏.《企业纳税案例策略与案例解读》[M]北京:化学工业工业出版社,2009
[2]经庭如、阮宜胜.《税收筹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荆新、王化成等.《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钱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与有效性研究》[J]《企业经济》,2012年第2期
[5]邢乐成、韦倩、王凯.《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司: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6]希卫群.《我国企业资本承担所得税实际税负的测算》[J]《财经研究》2005年5月。
编辑:林军
The Effect of Enterprise financing choice way on its tax burden——based on the enterprise case analysis
WANG Luning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cadres of the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225100)
The choice of enterprise financing ways mainly consider the structure of the financing cost and capital,the different financing ways will form different financing structures,and then form different capital cost of taxation burden.In terms of tax burden,the different choice of financing will make different effect of taxation.From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tax burde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ways of financing effect the firm tax burden by means of case,and then providing some advice to reduce the tax burden from the enterprise financing differential angle.
F27
A
2095-7327(2016)-01-0054-04
王鲁宁(1982-),男,山东泰安人,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税收理论与政策、纳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