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2016-04-13吕小艳文衍宣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工程能力

吕小艳, 文衍宣

(1. 广西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4;2. 广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吕小艳, 文衍宣

(1. 广西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广西 南宁530004;2. 广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广西 南宁530004)

社会对地方高校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不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结构与企业的需求不契合。立足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了影响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提升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立足现代工程教育时代要求,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增加教学资源经费投入,加强实践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拓宽学生工程实践活动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

地方高校; 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对策

我国的大多数地方高校位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撑,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且具有较好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2]。因此,立足于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优势所在,也是多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定位的必然选择。

提升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我国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础和关键教学环节的要求[3]。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对策。

1 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1.1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系统性不强

从1996年国家教委批准《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开始,地方高校就更积极地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有几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对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理论知识不断完善和补充,许多学校的相关教师和专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社会对工科学生要求,对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和缺陷、新形势下当代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许多较深刻的认识和建议;二是在培养计划上适时调整,很多地方高校开始将工科学生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区域经济需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提升为主线, 着手课程体系改革,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4];三是许多地方高校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如普遍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改革了实践教学内容,并补充与提升实践能力训练的相关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6];四是成立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仿真实训中心、演示实习基地等,校内实践教学得到了加强;五是建立了互利共赢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以项目的形式在本科生中实施科研实践训练项目,设立“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探索,激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多种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六是对实践教学日常管理更加关注和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考核制度日趋完善。

地方高校对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逐步形成共识,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方面系统性不强,还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地方高校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考虑得较多的是在传授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尚未能满足现代工程领域技术的需求。正如有学者认为,高校的工程教育,不仅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还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的培养,缺乏诸如有关经济、管理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来培养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等[7]。多数地方高校对于如何培养和提高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措施都还较为零散,还很不完整,且缺乏系统性。

1.2社会对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不高

与“985工程”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不乐观。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工科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认可度较低,对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不高。在工程研究开发方面,地方高校学生研发能力较差,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产品研发方案的设计工作方面创新性思维不足。在工程项目设计方面,项目的整体规划能力欠缺,对项目分步实施计划的制定以及完成项目环节的技术实施构想都较难以达到工程实践的要求。在工程应用方面,对相关材料、设备、产品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在技术不确定时缺少应变能力。在工程操作能力方面,对使用现代化的工程工具和设备、对实验或工艺流程操作能力较弱。工程沟通能力尚待提高,特别在系统阐述工程问题、陈述设计方案及关键问题、理解客户需求方面能力不强。工程商务能力较差,有关经营、管理、技术发展思维能力、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知识产权知识、合同相关知识,特别欠缺。

2 影响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2.1与企业的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养计划不完善

人们对现代工程的内涵认识越来越深入,美国工程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在就提出了 “大工程观”教育思想,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备受重视,高校工程教育开始关注科学、技术和人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迎合现代工程的实际需要和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8]。我国的地方高校对工科工程实践能力的结构与内涵认识与企业的需求契合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工程操作能力和工程商务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偏差[9],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不全面、不系统,制定的培养计划不完善,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工作的需求。地方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内容比较陈旧,课程体系设计并没有实现与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标准的对接。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理论课程量过大,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联系不够密切,理论课程中很少为学生安排实践性的项目,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学时较少,不具备学生自由探索、主动实践的环境;实践课程内容缺乏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较为零散,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沟通、衔接尚待提高,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课程里的实验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缺乏必要的整合,这样的培养现状也显然难以达到企业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可。

2.2教学资源和实践资源短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工程实践锻炼

顾秉林院士指出,高校本科工科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素质的养成,要强化实验环节,也要加强工程技术训练的综合性培养环节,工程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验和工程实训、工程研究项目的参与和工厂企业的实习等3个部分[10]。以上3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地方高校都相当薄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学资源和实践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工程性实践锻炼,严重削弱本科工程教育中实践环节的实施。经费不足和师资缺乏则是影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两个主要因素。

开展实践教学的费用和繁琐程度无疑远远高于理论教学,其要求显然与地方高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办学条件很不相称。尽管近年学校投入到实践教学方面的经费逐年增加,但实践教学开支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到外地企业实习的经费显得更加不足。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地方高校的校内实践基地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的需求。由于资源有限,专业实践都受到影响。教师带的学生数量多,专业的设备有限,有时只能由教师演示给学生看一下,动手操作的机会都没有。学校教师工程研究项目经费不多,本科学生能参与其中的机会很少。关于工厂企业的实习,许多工厂企业都表示目前接受学生条件不够完备,同一时间段到工厂企业实习人数太多会影响学生实习的质量。许多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接收学生实习意愿不强,学生参与实战性训练机会偏少。

2.3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不高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队伍力量比较薄弱,许多学校把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列为教辅人员,在实验室工作教师学历相对较低、理论功底不够,知识结构和能力相对单一,诠释实验现象能力受限,对学生的指导效果难以保证,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整个实践教师队伍的质量来看,具有较好工程背景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如凤毛麟角,多数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实践经验都需要提升。近年来,地方高校工程实践教师队伍吸纳了许多从学校毕业的博士或硕士,他们虽然接受过相当多理论性知识和学术训练,却很少有企业工作或参与大型工程项目的实际经验。他们虽然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工程意识较薄弱,工程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自身对工程活动、现场问题研究不深,在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的工程知识有可能不系统和全面,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11]。在工程实践师资培养方面,学校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都较弱。

3 提升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

3.1立足现代工程教育时代要求,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工程教育也在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地方高校应该立足于工程教育的时代要求,做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工作。关注企业和行业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适应社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完整育人功能。

地方高校工科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重在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在基于“整体工程观”视域下构建工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安排应以培养在当下和未来工程实践工作中能够发挥成效的工程师为目标。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理顺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课程安排既要认识学科理论知识的地位,又要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性,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课程内容必须注重各具体工程专业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深度应用,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有一定的宽度,要提供比较宽阔的大工程背景课程供学生选择;三是在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符合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尽早参与到工程实践系列活动中,分层分段的实践活动要具连续性和贯通性,特别是在毕业设计中要体现与工程实践问题的无缝对接。

3.2增加教学资源经费投入,加强实践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地方高校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瓶颈,要切实开展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课程的启动资金和经费投入要有保证。经费不足必然会导致实践场所、学习空间、设备、耗材等资源的缺乏。目前,地方高校在以下方面急待加强经费投入,更新和增加实践教学设备设施。

一要加强各专业实验室建设。专业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之一,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环节。目前,有的高校一些专业的实验基本上以观摩为主,学生动手比较少。这种状况下,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都难以保证,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影响不言而喻。二要完善校内实习基地。地方高校校内就业实习基地不多,规模较小,功能不全,综合性能差,接纳学生人数相当有限,在这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是当务之急。学校要着重抓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打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培训平台。学校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必须让学生了解整个的生产流程。由于资金投入不够,地方高校在这方面配套设施相当滞后,多数没有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三要建立和增加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地方高校校外实习基地数量相对紧张,能接纳学生数相当有限,这与高校近年扩招有关,也与学校经费投入相关。由于学生迅速增加, 学校对教学实习费的投人就相对不足,压缩了实习时间,实习效果难以保证。实习过程流于形式,一些企业也因成本的上升对参与学校实习教学渐渐失去了兴趣。地方高校要重视上述现象,加大投入,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在迈入社会之前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

3.3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拓宽学生工程实践活动渠道

地方院校要积极展开与政府、企业界、科学研究机构的有效互动,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拓宽学生工程实践活动的渠道。一是学校要取得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在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给予政策支持和舆论引导。高校具备理论和科研优势,企业具区域、行业、资金优势, 如果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在新项目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能达成共识,达成校企合作双赢局面。政府在鼓励校企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如能为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相关激励措施,企业才能更积极地参与高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制定工作,提高为社会培养工程师的责任感,促使项目设计、专利发明、技术研发等产学研合作中实现协同创新。二是学校要与企业共同打造“工程教育中心”,力促“ 产、学、研、用”相结合,积极探索“ 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新机制,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学生推入到企业实际生产中去锻炼,在生产现场学习,才能深入了解作为工程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管理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工程实践学习渠道,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主动与相关企业联系和沟通,通过主动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了进一步探索将社会优质资源为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的新途径,我校与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共同成立了“广西大学-天瑞仪器中心”,其中天瑞公司负责提供仪器设备,我校负责提供场地和运行服务,配合公司进行产品宣传和推广。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不仅可使用“广西大学-天瑞仪器中心”的仪器进行分析实验,而且还可到企业进行实习。企业也可通过提供免费仪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心通过4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校企共建面向本科生的工程教育实践平台是一条实现企业与高校双赢的有效途径。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

从事工程教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乏会严重影响工科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普遍忽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队伍整体水平相对不高,学校要以政策与制度为导向,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从相关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要切实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必须有相应政策和制度来激励和引导。学校要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的政策制度有助于教师在工程实践教学中付出的努力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比如,学校教师非常看重职称评定,教师工程实践水平与成果在职称评审中得到认可,必能引导教师主动去提升与之相应的能力。大连理工大学要求在企业实践半年以上的教师才可申请提升副高级以上职称,这对教师主动到企业学习工程实践有积极引导作用[12]。同时,学校要创造培养工科教师的平台,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如设立工科教师产学研培训基金和项目,资助教师进行企业学习培训, 由学校帮助教师联系单位,安排他们到企业或工厂去锻炼,帮助教师获得参与企业大型工程项目的机会,以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总之,地方高校对工科教师培养平台的构建,要从政策和制度出发,为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提供明确的保障措施。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则是提升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地方高校同时具备教学能力强、专业操作技能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多,直接从企业聘用一批实践经验和工程能力超强的工程师和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管理人员到高校任教或兼职教学,并促成他们与高校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师合作教学,以弥补当前师资力量的不足。此外,学校要注重工程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发挥高水平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让团队中高水平、有经验教师来组织观摩教学、经验交流,在各种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

References)

[1] 阳朝, 吴晓蓉. 地方大学与大学区域性关系刍议[J]. 现代教育科学,2005(6):16-19.

[2] 宋卫琴.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大学法学教育教学资源区域性共享探索[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204.

[3] 林健.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4):15-17.

[4] 谭平.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93-96.

[5] 李焱斌,黄玮,赵恒华,等. 地方高校提升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67-169.

[6] 文衍宣,吕小艳,龙云飞. 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2):38-41.

[7] 张维,王孙禺,汉丕权.工程教育与工业竞争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 余晓,宋明顺,张月义. 产业视角的工程人才实践能力框架及其产学契合度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36-40.

[9] 范文曜.大工程意识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2008(7):164.

[10] 顾秉林.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5-8.

[11] 张泳. 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3(9):72-74.

[12] 惠晓丽,吉莉,徐鹏,等. 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3(9):72-74.

Strategy research on training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ü Xiaoyan1, Wen Yanxuan2

(1.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2.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The evalu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high, because their ability cannot fully meet the demand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situation and the main factors,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are provided to enhance the training of the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improv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creasing fund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ion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enhancing the teacher team developments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ability in the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countermeasure of cultivation

DOI:10.16791/j.cnki.sjg.2016.01.004

2015- 06- 25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校企共建分析检测中心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2012JGA107);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GXTSZY142)

吕小艳(1972—),女,广西桂林,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研究.

E-mail:479817169@qq.com

G642.0

A

1002-4956(2016)1- 0013- 04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工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工匠精神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数学建模对工科学生的影响
子午工程
抄能力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