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的全新诠释与小说史书的独特撰述
——由《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史》引发的思考
2016-04-13岳凯华
岳凯华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农村题材的全新诠释与小说史书的独特撰述
——由《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史》引发的思考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在学术研究理论和学术视角日益多元化的当下,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段辉煌的历史被不同时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体例进行各种各样的不同书写。有学者曾对已经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表的各类型中国现代文学史做过统计,约达500多部,其中尚不包括各种内部印行的史著。在这份统计目录中,文学史体例大约有通史、断代史、文体史、阶段史、区域史、文学思潮史、流派史等,这大体符合当前学术界的文学史写作状况。但是,在众多文学史中还有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类,那就是现代中国文学题材史。其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作实践中,已经出现过各种不同题材的文学史,如蒋风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现代部分)、朱德发主编的《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陈继会的《中国乡土小说史》、王维国的《河北抗战题材文学史》、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朱小平的《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史》、王向远等人的《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等一系列各种不同题材的小说史,而以农村题材为关键词的各类型文学史书尚未见到,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缺失。因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历史相当悠久,农村的历史变革和农民命运的变化就成为社会发展、国家兴衰变化的关键。就文学创作而言,即使在急剧的城市化浪潮中,农村题材依然是现代中国作家笔下非常重要的领地。自1917年已降的中国现代文学,在鲁迅先生关于“未庄”和“阿Q”的叙事中就早已开始了有关农村的述说。此后三十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长河中,农村题材小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关注农民和农村始终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村题材对于创作者和研究者而言,已不再是一个讨巧和热门话题,在新时期的各种文学史中亦鲜有集中关注农村题材的文学史书写,而程凯华教授却怀着赤子之心,秉承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对农村题材小说进行不懈的整合研究,取得累累硕果。他与李婷的新著《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史》如今已摆在我的案头,沉甸甸的,透着馨香。
打开墨香浓浓的《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史》,第一印象是主题定位非常清晰。这是一部评析从1917年文学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史。该著对“农村题材小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所谓农村题材小说,是以农村的现实、历史和农民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这类小说通常描写独具地方特色的农村环境、农民的劳作、斗争、心理和民间生活习俗,刻画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有典型意义的农民形象,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农民的命运、理想和追求,揭示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动向、经济形势、阶级对立和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凸现农村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某些本质,歌颂农民的优秀品质和艰苦创业精神,也暴露其特定生产方式和认识范围的局限性。”根据这一定位可清晰地看出该著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和历史观对进入文学史书写的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作家作品进行研究。在文学史的出版物中,有学者关注到“农民”和“乡村”,比如前面提到的陈继会的《中国乡土小说史》和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但在这些文学史专著里面,著者着眼的视角是“乡土”而非“农村”。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就首次提出“乡土文学”概念:“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则用“农村小说”或“农民小说”的提法。“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二者之间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其界限有待澄清。有学者认为,“乡土”和“农村”的共同指涉对象都是中国乡村,但不同的称谓却意指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从字面上理解,“农村”中的“农”是对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的强调,“乡土”中的“乡”则凸显出一种情感的指涉。二者针对相近对象的使用,大致可以视为前者倾向于理性的分析,而后者则近于一种感性的把握。程凯华就是以一种理性的把握方式来统筹三十年的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史。
其二,该著编写体例新颖,开创了一种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书写方式。专著分为三大部分,按照学术界公认的三分法将1917年到1949年期间的农村题材小说分为三个十年进行研究,这本无新意,但该著的每一部分在具体作家分析之前都有一个“概述”,概括描述该历史阶段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全貌,相当于每一个十年的农村题材小说简史,这就大大方便了读者在阅读学习之前对于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史全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理清头绪。三节“概述”串起来阅读,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发展简史。在概述之后,又分章分节具体深入地评析了自鲁迅开始的系列经典农村题材小说作家,包括蒋光慈、茅盾、叶紫、叶绍钧、王统照、王鲁彦、柔石、罗淑、丁玲、王统照、萧军、萧红、赵树理、孙犁、沈从文等几十位重要作家,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他们经典之作的思想意义、艺术成就、创作个性、艺术风格、美学价值及其深远影响,也不讳言某些作家作品的局限和缺陷,眼光独到,视野开阔。这种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书写体例使得整部文学史脉络清晰,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使得整部著作呈现出全面性与系统性。
其三,内容详实,观点鲜明。一部以1917年到1949年期间的农村题材小说为研究对象的小说史,关涉内容非常厚实丰富。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中,选择哪些作家作品进入文学史,体现了史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视角,对于进入文学史的作家作品持一种怎样的批评态度,更显史家的学术功底和涵养。许怀中先生曾说“著文贵新奇,著史须稳健”,本专著则是“新奇”与“稳健”并重,在每一部分的“概述”中,著者力求“稳健”,线索清晰,在具体作家作品论述中,则“稳中求异”。在《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史》里面,著者对于所选作家作品都有自己清晰明确的观点。首先认为入选文学史的作家作品必须是“经典传世之作”。其次重要作家重点分析。比如鲁迅、赵树理、沈从文等都列专章来分析,观点鲜明、新颖。比如评价鲁迅先生为“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开拓者”,赵树理为“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鲁迅、赵树理等作家的创作侧重现实和客观世界,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沈从文等作家的创作则注重表现人性和内心世界,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这两大类农村题材作品形象地反映了新旧之交旧中国农村的历史变革,真实地表现了新旧之交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
其四,研究方法得当。全书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将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相似或相异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并且从中提炼出某些艺术创作规律,把作家研究与作品欣赏结合起来,具体到本专著,则可以看到著者既有纵向比较研究又有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可以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譬如农村题材小说研究必须要涉及农民形象的分析。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也会不断地发展,农民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与发展。比较20世纪20年代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30年代左联时期以茅盾与叶紫为代表的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以及40年代解放区以赵树理、孙犁为代表的作家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可清晰看到新老农民随时代发展出现的更替、发展和变化,并借此把握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研究同一时期同一题材现象中不同作家的不同叙事特点。比如文学研究会的“乡土文学派”,茅盾、叶紫、叶绍钧等人的“丰灾”小说,柔石、罗淑的“典妻”小说。通过横向比较研究这些作品的异同及其独特性,既可以看出这些作家的独特贡献,也可以看出研究者独特的研究视角。
其五,治学严谨,令人钦佩。大部分人在退休后的岁月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关注养生和健康,本专著第一作者程凯华教授退休以后,先后主编了《中国新文学史》和《中国新文学作品选》两部教材,还出版了专著《璀璨的巨星——中外名家论名家》。事隔三年,又带着青年学者李婷一起出版了这部30多万字的《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史》,可以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他一直活跃在学术研究的前沿,给学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据我所知,他的书稿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在电脑上用一指法敲出来的,因为治学严谨,不愿假人之手。在初稿出来后,又用了一年多时间反复修改,补充资料,尽管年事已高,但为让书稿精益求精,不断查找第一手资料的事情是时常都有的,甚至为了一个观点反复求证,或和同仁讨论,这种治学态度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人仰止。在书的样稿出来后,他亲自校对,出版社规定至多只能校对两次,他却校对了六次,以求尽量减少差错,同时还就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等出版事宜同责任编辑反复斟酌,但求精益求精。
站在新世纪回望过去的岁月,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进程随着挖掘机的阵阵轰鸣在快速推进,农村和城市的界限慢慢模糊,农村成了很多人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农村题材小说在当下已经不再是一个热门话题,用一本文学史记录曾经辉煌的历史,无疑是对这段岁月一个最好的纪念。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程凯华教授定将继续老当益壮,继续带给我们惊喜,展现他的老有所为“花样年华”!
作者简介:岳凯华(1967—),男,湖南新邵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产学研用平台的搭建——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例”;湖南师范大学教改项目“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收稿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