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邓廷桢在疆谪戍之交谊——以林则徐谪戍新疆诗文为中心
2016-04-13方华玲
方华玲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军史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林则徐与邓廷桢在疆谪戍之交谊——以林则徐谪戍新疆诗文为中心
方华玲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军史系,江苏 南京210003)
林则徐与邓廷桢之间的友谊,是广为人知的历史佳话。道光年间,他们曾并肩战斗在广东禁烟抗英的前线,后又同罪被清廷戍发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在与邓廷桢唱和的谪戍诗文中,非常诚恳而坦然地去面对自我内心深处的念想,表达自己对于革职流放、谪戍边疆的无奈与悲伤。二人在事业上相互支持、理解,相似的患难经历更添彼此信赖。
废员;林则徐;邓廷桢;癸卯日记;壬寅日记
有清一代,清廷曾将为数众多因罪因过、不忍刑杀的官员,以革职流放远方以示惩儆。林则徐与邓廷桢就曾因领导广东禁烟抗英运动,而先后被清廷寻罪革职,以“废员”身份发往新疆效力赎罪。林邓二人在新疆共同度过了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九日(林则徐抵戍),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闰七月十七日(邓廷桢奉旨离开)为期“大半年”的谪戍生活。
此前学界有关清代官员流放新疆的研究成果颇丰,亦不乏专门针对林则徐或邓廷桢等著名废员所进行的个案研究。[1]然专门围绕林邓及其家庭成员在新疆谪戍期间,于日常生活、节庆假日及公务往来等方面的论述,却并不多见。以下,笔者将从林邓二人当时的唱和诗文入手,辅之以林公日记所记,以期还原他们在新疆患难与共的“废员”谪戍生活,丰富清代新疆废员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邓廷桢代为林则徐寻觅寓所
尽管林则徐与邓廷桢二人同因禁烟抗英被清廷革职流戍伊犁,但由于林则徐曾在赴戍途中被改命在黄河治理水患,①林则徐从得旨革职遣戍,到正式赴戍伊犁,因其原职之高、罪由牵强等原因,导致其间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清帝以两广总督林则徐查办鸦片“时逾两年,不但未绝根株,转致该夷赴近畿呈诉冤抑”等因,将其以“误国误民、办理不善”罪名,著照部议革职。(参见《清宣宗实录》卷339,道光二十年九月乙未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月,复赏林公四品卿衔“,命由粤驰赴浙江听候谕旨,著裕谦酌量相当差使”。(参见《清宣宗实录》卷349,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庚戌条。)五月,清帝降旨,著将林则徐“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以为废弛营务者戒”。(参见《清宣宗实录》卷352,道光二十一年五月癸亥条。)是年七月至次年二月,林则徐在东河工次“襄办文案,稽核总局其办工一切”。(参见《清宣宗实录》卷354,道光二十一年七月乙卯条;卷360,道光二十一年十月乙巳条。)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寅时,东河河工告竣,清帝谕令“,已革两广总督林则徐,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至此,林则徐才正式踏上前往伊犁的赴戍之途。(参见来新夏《林则徐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3页。)因此,邓廷桢是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夏,先于林则徐抵达其戍所伊犁惠远城的。
在邓氏等候林则徐抵戍期间,二人常有书信往来。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初七日,林则徐即将出关时曾“夜作嶰筠②邓廷桢,字维周,又字嶰筠,号嶰翁。前辈书,由富制军处寄去”③参见林则徐《壬寅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七日所记。。在《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中,林则徐充满深情地表达了对未来谪戍伊犁能有邓廷桢作伴的生活期待,“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仍期促膝谈”[2]471。十月十三日,当他行至近乌鲁木齐巩宁城时,便收到邓廷桢来自伊犁的回书,知晓邓已为自己“觅定寓所矣”。此寓所之地点,就在南街鼓楼前东边第二条巷,亦名宽巷。④按《壬寅日记》所记,十一月初九日抵戍时,林公入城拜见布将军、庆参赞后。“即至新寓,在南街鼓楼前东边第二条巷,亦名宽巷。略为布置。”屋主为伊舒亭。⑤依据《壬寅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所记“修屋。皂乐亭、开子捷及屋主人伊舒亭俱来晤”而推之。十一月初八日,林则徐行至绥定城,邓嶰筠遣丁驾其坐车来迎,林公则随即坐其车入城,答拜众员。
二、林则徐与邓廷桢在戍交往密切
抵戍后,林邓二人的交往是非常密切的。其具体表现可大体分为二人于日常生活的彼此关照中、于节庆假日两个家庭的相邀聚会中以及共同辅佐伊犁将军布彦泰处理新疆军政公务等。
(一)日常生活中的彼此关照
如林则徐“闻嶰翁有感冒”,便随即前往探视。并且,随着邓氏病情的反复,林则徐多次前去,按《癸卯日记》所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五月十九日,第一次前往探视后,二十九日闻病情加重,甚至一天两次前往。直至六月五日,见“其疾已大瘥矣”,方心安。林则徐还在闰七月给暂居西安的郑夫人家信中提及此事:“此翁今夏大病,几于不起,我日日视之,其本底极结实,是以尚支得住。”①参见林则徐《癸卯日记》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九日、六月五日、《又次〈病起〉原韵》等。此间所流露出的正是林则徐与邓廷桢在伊犁共戍期间,待彼此似亲人的真情。
而人们之间个人情谊的交往,是极易渗透到彼此家庭成员之间的。在《壬寅日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二月八日中,林则徐记有:“嶰翁昨有一诗赠枢儿,末云:‘不碍士龙多笔疾,老夫甘作晋司空。’盖因好笑而调之也。今日命枢儿和之,余亦和一首。”可见,林则徐与邓廷桢的友谊已悄然渗入延续到各自家庭成员之间。林则徐对此之欣喜心情也是溢于言表的。他著诗以孔融与李膺相媲,对两家关系的良好发展寄予祝福。“荀陈敢拟星辰聚,孔李相期水乳融。但得新宫铭共草,谪居何事枉书空。”[2]486
(二)节庆假日里两家人的欢聚
在谪戍新疆的日子里,每逢节庆假日,林邓会两家或再集众好友一起备办,此皆有文字为记。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灶王节,是夜,林则徐于寓中祭灶,和嶰翁祭灶诗七古一首,即《和嶰翁祀灶原韵》。②参见林则徐《壬寅日记》道光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复如岁末除夕佳节里,壬寅除夕所作《伊江除夕书怀》,诗中林公因“三年漂泊居无定”,念及时光荏苒,自己转眼已近花甲之年,在感慨“百岁光阴去已多”的同时,坦然表达了对自己遣戍异域,祈盼早日释回东归的殷切愿望。“新韶明日逐人来,迁客何时结伴回?……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③参见林则徐《壬寅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林则徐著,郑丽生校笺《伊江除夕书怀》,《林则徐诗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00页。
再如立春时节,因前一日“五鼓忽起北风,随即落雪,至今日午间而止,积有五六寸”,邓廷桢作诗一首后,林则徐亦以“自是丰年之瑞”,而“即依韵和之”。故见有《和嶰筠〈立春前一日雪〉韵》一首,寄语高洁似雪之品格,表达盼家人团聚而不得的愁苦。④参见林则徐《癸卯日记》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五日;林则徐著,郑丽生校笺《和嶰筠〈立春前一日雪〉韵》,《林则徐诗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02页。事实上,二人诗雪唱和的作品并不乏见,另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七日,旧历“人日”,因“午后复有微雪,随落随融,不成分寸。嶰翁归后,复以诗来,又和一首”,即《又和人日雪诗》。[2]503
还有上元节当晚,在寻常的应酬之后,林则徐在“月色如昼”的美景下,“与嶰翁诸人踏月出游”。因见市上有演台阁、唱秧歌者,遂在二鼓归后,作诗《元夕与嶰筠饮,遂出步月,口占一律》。可见,当时因由满街花灯热闹情境的感染,林公也暂时忘却了谪戍西域的愁苦,而也正因此间的释怀,才有了“任将逐客愁怀对酒消”[2]504的洒脱与逍遥。中秋时,因忆及己亥中秋与公及关滋圃同登虎门炮台望月,作《又和中秋感怀原韵》诗以怀旧。[2]512七夕时,邓廷桢曾邀林则徐、文沖、豫堃等废员于其戍所小聚。次日,邓廷桢“以七夕诗索和”,林则徐遂作《七夕此嶰筠韵》,“依韵答之”⑤参见林则徐《癸卯日记》道光二十三年七月七日、八日。。
(三)共同辅佐布彦泰将军处理公务
在公务上,林邓二人曾共同协助时任新疆军政最高长官伊犁将军布彦泰“商拟稿件”,促成了伊犁镇总兵的复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初七日,林则徐晨起后,布将军来邀早饭,赴之知晓,时军署接到兰州来文,知前奏伊犁镇缺,不宜裁撤,拟改撤西安镇之议,已奉谕旨允准。
查时任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的李星沅,同年正月二十八日的日记:
得海帆制军书,以伊犁将军布彦泰复奏兵部,议裁伊犁镇总兵不便者五……查布将军原奏甚明妥,疑为嶰少两翁手笔。又附片关外三镇伊犁、巴里坤、喀什喀尔,或以喀什喀尔总兵与领队大臣同城亦可议裁,设想甚周备。[3]476
当时以废员身份谪戍伊犁的林则徐与邓廷桢,在镇总兵复置问题上对布彦泰将军的幕僚式佐助,清廷的高官们是默认知晓的。并且,通过李氏文末“设想甚周备”的评价,可见其对此事的态度是肯定的。
三、林则徐送邓廷桢先行东归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闰七月,当邓廷桢即将奉旨归释内地时,林则徐还特意家书嘱托时居西安的郑夫人,“理应出城一接”。
嶰翁于闰七月十七日自伊犁起身,沿途不致耽搁,计至十月中旬,必可行到西安。此番同在伊犁大半年,比在广东又密得多,几乎无日不见,其次嗣子期(名尔颐)并其亲戚严吟仙(名煜),亦晨夕过从无间。到西安日,理应出城一接,不独见酬应之周,亦是亟询戍所情形之意也。从这段家书中,我们首先可以明确,林邓二人同在伊犁遣戍的时间约“大半年”——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九日林则徐抵戍,至邓廷桢奉旨离开伊犁的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闰七月十七日。这个时间的断限,是笔者于文章首段即已陈述了的。
从前林邓二人因同在广东禁烟抗英,于公务上合作频繁,见面颇多。此番谪戍伊犁,二人包括各自子嗣间的接触交往,“比在广东又密得多”,已经达到“几乎无日不见”的亲密程度了。当然,造成谪戍期间的林邓二人交往频繁密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新疆地处极边,日常生活本就较内地单乏,没有过多的消遣娱乐活动选择,也没有再多的朋友,交往对象及交往方式较之从前是大大受限的;另一方面,林邓二人在广东任职期间就相交甚好,事业上的相互支持与理解,交谊的情感基础原本就不错,再加之此番同被罢黜,远戍异域,相似的患难经历更添彼此信赖。
伴随邓廷桢赴戍的随行人员中,至少还有其子邓子期、邓家亲戚严吟仙。此二人在伊犁与林则徐也是有频繁交往的。否则林则徐也不会在家书中称,与他们“亦晨夕过从无间”,嘱其妻在邓氏一行“到西安日,理应出城一接”。如此一来尽“酬应之周”,亦可细询戍所的各项情形与细节,毕竟他们如此交好,是最为了解林则徐在戍日常生活点滴的人了。
而由此家书中的几点叮嘱,笔者以为,于公,林则徐是中华民族抗英禁烟的民族英雄;而于私,亦可从字句中体会到他为人夫、为人父的体贴与细心之处。
我们在林则徐为送别邓廷桢释归所作的七言《送嶰筠赐环东归》诗中,可以见得:
送嶰筠赐环东归
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
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天山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
诗中首句即以“一鞭先著喜公归”恭贺邓氏得旨东归,将结束流放生活比喻为“脱围”,有道是“得脱穹庐似脱围”。同时,正面提到了他们被发遣新疆的罪由是站不住脚的,所谓“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而自己身为迁客,今天再送客东归,心中既是有千言万语之感慨,也只能“无言”以对,但幸好他们彼此又都相信,凭着彼此多年共事经历以及患难与共的边塞谪戍生活,必然能明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百味心情。[2]508
四、结语
通过对林则徐于谪戍新疆时期所著述诗文的梳理与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林则徐的诸多谪戍诗文中,也只有在与邓廷桢唱和时,他才会非常诚恳而坦然地去面对自我内心深处的念想,表达自己对于革职流放、谪戍边疆的无奈与悲伤。
林邓二人此间情感的交织,不仅仅源自于他们同为因罪受牵、无辜遭遣、革职流放的“废员”身份,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追溯到他们背后那张联系彼此的“最有威望的网”——经科举考试和官僚体制结成的,那些既是学者又是官员的人们,因与人共享一种共同的精英文化,通过彼此类同的学术、文学和欣赏趣味,找到朋友、盟友和恩眷者。[4]47-48正是因为出身相近、志趣相投、政见相合,身份背景的旗鼓相当,才促使林邓二人在疆谪戍交谊密切,还连带两个家庭成员之间往来愈加热络。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缘何林则徐与邓廷桢在谪戍伊犁期间,会情愿敞开传统士人内敛的心怀,彼此尽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殇情了吧。
[1]林国平,林静.近十年林则徐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5,(5):239-245.
[2]林则徐.林则徐诗集[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
[3]李星沅.李星沅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美]韩书瑞,罗友枝.十八世纪中国社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程铁标)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n Zexu and Deng Tingzhen in Their Exile Time in Xingji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Poems
FANG Hua-ling
(Department of Military History,Nanjing PLA Political Institute,Nangjing,Jiangsu 210003,China)
The friendship between Lin Zexu and Deng Tingzhen is well-known and left an unforgettable legacy in our history.During the reign of Daoguang in the Qing Dynasty,they fought shoulder to shoulder for the ban on opium-smoking and the opium trade in Guangdong province but failed,then they were exiled to Xinjiang.Because of their common experience,the literary association between Lin and Deng was valued in their Xinjiang period.These poems could help us to know more about their exiled life:their inner thoughts,their helplessness and their grief.Their similar sufferings and experiences brought them more trust on each other.
disgraced official;Lin Zexu;Deng Tingzhen;Guimao diary;Renyin diary
K207
A
1673-1972(2016)05-0061-03
2016-06-25
方华玲(1988-),女,安徽芜湖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西北边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