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刍议

2016-04-13欧阳国亮

教育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导学案学案探究

文/欧阳国亮



ShiJianZheShuo·实践者说

“导学案”刍议

文/欧阳国亮

何谓“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按照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设计,侧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流程、学习检测等几部分。其特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做到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任务问题化,实现了教案、学案、练案的“三案合一”。

如何编制“导学案”

导学案编写的原则 一是课时化。按课时编制导学案,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问题化。要有目标,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设计;要有梯度,设计问题应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层层推进;要联系社会生活。三是层次化。问题设计要充分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

导学案编写的步骤 一是个备。集体备课的第一步是个人研究,写初稿;二是集备。先由主备人主讲,然后在备课组内进行针对性的讨论;三是主备人修订。将集体备课的合理修改意见落实到导学案上,形成正式的导学案;四是备长审定。备长要从导学案的内容到形式认真把关;五是课后反馈。课堂实施导学案教学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六是整理成册。

何谓“导学案”教学

“导学案”教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作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的成效

一是解放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问题探究为核心,通过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解放教师。教师由传统的霸占讲台的“讲者”,变成了“导者”,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习促进者”;由“学习管理者”转化为“学习引导者”。三是解放课堂。课堂由原来的“讲堂”变为现在的“学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的发展方向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围绕导学案的“存”与“废”也出现了对立的意见。有人认为,导学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导致课堂同质化,应该退出课堂。也有人认为,导学案是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材,是教师集体备课的载体,应该发扬光大。

笔者认为,导学案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教学智慧结晶,是多种教育资源整合的“教学产品”。对“导学案”要“扬弃”而不是“抛弃”,要扬长避短、优化改进、寻求突破。导学案的升级方向应该是:编制方法由“重视知识、问题为主”转化为“重视方法探寻、思维训练为主”;编制主体由教师编制为主转化为学生编制为主;编制趋势由纸质导学案转化为电子导学案。

随着导学案的不断升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材料、学习场所、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导自己的学习,实现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检测、自主评价、自主发展,最后达到让学生自己做主、自主教育的目的。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使用导学案要在继承中发展,在“扬弃”中创新,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青春,充满生机和活力。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励志、笃行、快乐”育人模式下导学案六步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研究》(编号:2015YQJK012)、广州市教育局2015年教学成果培优项目《学生学会学习、拓展潜能、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编号:M2015A08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猜你喜欢

导学案学案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