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2016-04-13

物理通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钩码滑轮弹力

杜 展

(淮北市天一中学 安徽 淮北 235000)



改进“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杜 展

(淮北市天一中学安徽 淮北235000)

摘 要:传统教学上的“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所得到的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图像不够准确,得到的结论牵强附会.本文介绍利用力和位移传感器改进实验,方便准确,结论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传感器数据采集软件弹簧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弹力”的第二课时,是学生学习弹力的产生、有无的判断和常见几种弹力方向之后的一个探究性实验.为胡克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机会.

1传统的实验局限性

如图1为传统实验,它的局限性如下.

图1

(1)受弹簧自身重力影响——弹簧在伸长时,测量的伸长量与实际值有偏差.

(2)弹簧长度读数误差较大,实验只能选取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

(3)钩码标值不准确,实验精度低——钩码的放置时间,直接影响重力的变化,而我们处理弹力时按照钩码标值来处理.

(4)受弹簧劲度系数、弹性限度和钩码的单个质量影响,采集数据不多——在弹簧的下端只能悬挂有限个钩码(往往4~5个).

(5)增加钩码,弹簧出现振动,需要手动控制后,才能进行实验.

(6)实验数据处理过程缓慢,课堂反馈时间漫长——学生的好奇心未及时得到满足.

2改进措施

2.1实验器材

计算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发射和接收),待测弹簧,一端带滑轮的木板(或带自锁式手摇滑轮的木板).

2.2操作步骤

图2

(1)使力传感器、接收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木板的两端(如图2).

(2)将弹簧的一端连接位移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发射位移传感器.

通过细线连接发射位移传感器,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重物或自锁式手摇滑轮.两个位移传感器之间距离的减少量就是弹簧的伸长量.保证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弹簧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3)利用旋转滑轮对弹簧施加力的作用,打开传感器软件,通过数据采集器将传感器数据显示在计算机上,显示力F,位移s示数,将其初始状态力与位移传感器示数消零.若最大位移消零,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为负值,建立函数X=-s,式中X即可代表伸长量.

(4)点击软件中建立表格,自然生成记录表格.

(5)转动滑轮,点击记录数据,表格记录对应数据.

(6)重复步骤(5),记录8~10组数据,通过记录的数据,点击软件中绘制图像,即可得到F与X的图像,通过图像即可得到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3实验特点

(1)基本消除弹簧自身重力影响,测出形变量与实际值接近.

(2)位移和力传感器测量数据较为准确,数据误差小.

(3)实验中可以测量劲度系数较小的弹簧.

(4)记录数据的组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数据充分,结论具有说服力.

(5)实验原理和操作简单,也可以更换弹簧重新操作实验,加深对弹簧劲度系数的理解.

(6)学生可以分组在传感器实验室进行操作,记录、分析、处理快,能够及时反馈实验结果,体现科学的无穷魅力.

4改进点

(1)细线通过自开的限位槽连接发射位移传感器,另一端通过带槽滑轮连接重物,牵引发射位移传感器运动,这样可以保证在测量中,两个位移传感器、弹簧在同一条直线上,位移传感器的距离减小量就是弹簧的伸长量,

(2)保证发射位移传感器运动中不晃动,保持稳定性,可在其上侧增加配重.

(3)发射位移传感器在细线的拉力、静摩擦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在测量区域内处于静止状态.

(4)利用自锁式手摇滑轮来牵引发射位移传感器,实验更加方便.

在本节实际教学中可以适用以小组为单位,先后操作传统与创新实验,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分析能力,进而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

(收稿日期:2015-10-14)

猜你喜欢

钩码滑轮弹力
例谈极值法的应用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改进反思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
如虎添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