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怀家族墓志看唐代高丽化汉人的地位
2016-04-13刘梦娜
刘 梦 娜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从李怀家族墓志看唐代高丽化汉人的地位
刘 梦 娜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李怀家族为辽东李氏的一支,其祖上自十二世祖李敏始定居于辽东襄平,属于高丽化的汉人。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亲征高丽,并下令寻访李敏之孙即晋尚书令李胤的后裔,李怀的曾祖李敬凭借其祖上的荣光得到征召,其家族成员才得以回归中原王朝。以李怀家族为代表的高丽化汉人在婚姻对象的选取、对唐朝的认同态度以及入唐后的任官途径上都和归唐后的其他高丽移民有较大差异。从李怀家族的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平等政策,这使得入唐后的高丽化汉人能够积极地融入唐朝社会,并能在各个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入唐;高丽化汉人;高丽移民;李隐之;李怀
高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迁入高丽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原生活在中原王朝统治地区的汉人,他们迁入辽东地区后与高丽人相互融合。这部分迁入辽东地区的汉人及其后裔又重新回归中原王朝,其祖上虽为汉人,但因其长期生活在高丽并接受高丽文化的熏陶,可视为高丽化汉人①*① 拜根兴先生在其著作《唐代高丽百济移民研究——以西安洛阳出土墓志为中心》中,将这类原生活在辽东地区,唐初又迁回中原地区的汉人统称为高丽化汉人。,唐代的李怀家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李怀家族本为汉人,自其十二世祖李敏避难至辽东,后其曾祖李敬得到唐太宗的征召,整个家族才得以入唐。李怀墓志[1]821于1928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陈庄村,现藏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该墓志拓片及录文见于《千唐志斋》《唐代墓志汇编》等书中。其父李隐之的墓志[2]10-11为近年来新发现者,现藏于洛阳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馆。李怀及其父李隐之的墓志反映了其家族成员入唐后任职、婚姻、子嗣等情况,对研究高丽化汉人入唐后的起居生活、婚姻交游、精神生活及其所受到的政治待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 从李怀家族墓志看高丽化汉人入唐后的政治待遇
唐太宗即位后,出于加强政权建设的需要,广泛搜罗因隋末战争而流落在唐周边地区的人口。《旧唐书·太宗本纪》载:“以金帛购中国人因隋乱没突厥者男女八万人,尽还其家属。……七月甲辰,遣使毁高丽所立京观,收隋人骸骨,祭而葬之。”可见唐太宗十分重视那些被迫生活在少数民族统治下的汉人,并极力促使其回归故土。李怀墓志中记载唐太宗“东幸海关,访晋尚书令李公之后”,查询到晋尚书令李公(即李胤)的后裔李敬等人尚在,于是“尽室公行,爰至长安”[1]821。李怀的十世祖李胤是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的大臣,历任乐平侯相、尚书郎、宝丰太守、从事中郎、御史中丞等职。其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公正廉洁,得到了西晋皇帝的认可,晋武帝诏曰:“故司徒李胤,太常彭灌,并履忠清俭。”[3]卷四四,1254李胤声名远播,直至唐朝时期仍为时人所赞扬。当是时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唐太宗十分欣赏那些清正廉洁的有志之士,听闻晋尚书令李胤的事迹后,遂征召其后裔入唐,李怀家族得以回到中原王朝。李怀家族虽是汉人,但他们一家自李敏这一代之后长期生活在辽东地区,与高丽人没有差别,唐太宗将他们安置在长安,开高丽移民迁居长安之先河[4]。
李怀的曾祖李敬定居长安后不久就辞世,其祖父李直未享受到过多的家族荣耀。李隐之墓志中写到:“祖敬,父直,或孝德动天,驰名于乐浪,或忠勤济物,誉表于扶余。”然而,其二人入唐后均未受到重视。直至李怀这一代,才得到唐朝统治者的认可。李怀为人至善至孝,为友诚信有嘉。李怀原为李隆基的侍从,墓志文中记载唐中宗仙逝后,韦氏叛乱,李怀遂“告难皇邸,剪除无遗,国祚中兴,实赖先觉”。皇帝念其护国有功,于是封赐其为“游击将军行右卫扶风郡积善府左果毅”。后恰逢皇帝祭天,加封李怀为“宣威将军”,又改任为“左威卫河南洛、汭府折冲”。不到五年,又追加为“忠武将军”。唐玄宗授予他为“左龙武军翊府中郎将”,仍留任“东京左屯营检校”。当时李怀的母亲不幸染病,李怀衣不解带地侍奉左右。其母仙逝后,仍守孝于灵前,李怀感到有愧于自己的职责,于是多次请求圣上削除他的俸禄,玄宗念其至诚遂不同意他的请求,并加授他为“云麾将军”[1]821。李怀在平定韦氏叛乱中立下大功,得到了唐玄宗的器重,其家族始为皇帝所重用。李隐之墓志中还记载其次子李怀德曾任左骁卫翊府右郎将,少子李怀敏曾任代州阳武镇将,李怀家族此时得以承袭其先祖李胤的恩荫,在唐朝被委以重任,得以光耀门楣。可见,归唐后的高丽化汉人并未受到唐王朝的区别对待,在政治上甚至还享受一定的优待。
二、 从李怀家族墓志看入唐后的高丽化汉人与高丽人之差异
唐太宗曾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5]卷一九八,6247可见唐朝统治者不轻视高丽移民,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唐朝开明的政治政策使得入唐的高丽人得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军事、经商、文学、医学等才能,其中有能力的高丽贵族成员还得到了显赫的政治地位。然而入唐的高丽化汉人与高丽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婚姻对象的选取、对唐朝认同度以及入唐后任官途径上[2]11。
其次,入唐高丽化汉人祖辈属于汉人,民族归属感较强,相比高丽移民能够更快地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李隐之墓志中记载其“厌海堧之风,慕洛汭文化”[2]10,表明他从内心深处渴望学习中原汉族文化。高丽化的汉人在当时唐朝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很快适应了唐朝的朝野环境,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政治上的抱负,得到了唐朝统治者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对于刚入唐的第一代高丽移民来说,唐政府摧毁了其赖以生存的家园,灭国之恨难消,部分人士心生怨恨,反抗斗争不断。例如,高丽末代王高藏被俘入唐后,唐高宗授予其“司平太常伯”。仪凤年间,高宗又授予其“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都督,封朝鲜王”[8]卷二一一。虽然唐王朝摒弃前嫌,礼遇原高丽王族成员,但是高藏怀恨在心,仍不忘反抗,在入唐七年后即仪凤二年(677年),暗中与靺鞨勾结,意图谋反[5]卷二〇二,6382。可见高丽移民在入唐之初,仍然意图恢复高丽王朝,不可能诚心诚意地接受唐王朝的统治。随着高丽第二代、第三代逐渐融入唐朝民族共同体之中,对于他们的子孙后代来说,出身高丽民族只是一种符号而已[9]151-160。高丽人对唐朝的认同态度经历了一个由被迫接受到主动接受的过程。
最后,高丽化汉人入唐后较容易受到唐王朝的接纳。李怀因为参与平定韦氏叛乱受到皇帝赏识,被授予“游击将军(从五品下)行右卫扶风郡积善府左果毅”,后不断加官进爵。唐玄宗念其忠孝至嘉,后拜为“云麾将军(从三品)”。李怀去世后与夫人王氏合葬于洛阳县平乐乡。李怀长期在京师长安任官,并在长安地区拥有私第,去世后得以迁往东都洛阳,可见李怀通过参与宫廷政变赢得了皇帝的信任,李怀辞世后“二京名流闻之,莫不垂泣”[1]821。而高丽人在汉人的眼中仍属于“外人”。唐长安地区虽然也有部分高丽贵族迁入,例如泉男生、泉献诚、泉毖等,他们都在长安、洛阳地区拥有私第,但是唐王朝将他们安置在两京地区多是出于便于加强控制的目的。唐王朝同时又忌惮他们在两京地区扩张势力,往往令他们镇守原故土辽东,既可以限制其发展势力,又可以通过原高丽贵族的统领引起辽东地区人们的共鸣,达到控制地方、加强封建统治的目的。例如,高丽权臣泉男生于唐麟德二年(665年)入唐,于总章元年(668年)被唐王朝授予“使持节辽东大都督、上柱国、玄兔郡开国公”,仪凤二年(677年),又奉命“存抚辽东,改置州县”[6]669。唐王朝希望通过泉男生镇守辽东地区,以削弱高丽人的反抗,进而建立国泰民安、现世安好的封建大帝国。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唐志斋》藏志(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拜根兴.新见入唐高丽移民墓志的新探索[C].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5.
[3]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拜根兴.朝鲜半岛古代史关联金石文的现状[C].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03.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18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8]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拜根兴.高句丽百济移民关联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
[责任编辑:岳 岭]
2016-05-10
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河南现存宋金元碑刻研究”,项目编号:教社科[2014]436号。
刘梦娜(1992— ),女,河南省洛阳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考古。
K242
A
1002-6320(2016)06-0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