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老总走玉门

2016-04-13贡华彰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24期
关键词:油矿玉门朱德

○ 文/贡华彰

朱老总走玉门

○ 文/贡华彰

朱德视察玉门油矿,对建成我国第一个大型石油联合企业给予高度评价。

汽车奔驰在老君庙油田地带,绕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山上、山下,到处矗立着井架、油罐和各种建筑物。1958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副主席朱德来到玉门参观注水厂和注气厂以后,到了采油厂。刚走进高大的三层楼,采油厂党委书记宋振明和总工程师王贞益便迎了出来,请朱德到会议室去休息。

争上游

朱德因为要在10点钟赶到体育场给工人讲话,他看了看表,就向采油厂干部发问了:“这个采油厂建立了多少年了?”“12年。”王贞益答道。

“生产成绩怎样?”“这几年进步得很快,比接管前提高了十几倍。”“工人增加了多少?”原来有职工500人,现在有4100多人。宋振明回答说。

“全套采油设备都有了吗?”“都有了。注水厂和注气厂是1955年新建的。”“你们在赶英国吧?”我们正在赶,而且还要在钢铁生产上同他们竞赛。“宋振明回答着朱德的询问。

“在石油生产上,英国不在话下。我们早已超过英国了。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赶美国。”陪同朱德参观的玉门矿务局局长、党委副书记焦力人自豪地说。

“样样都要赶,采油只算一门。”朱德接着又问:“以前的老工人不多了吧!”“不多了。老工人都担任了领导生产的职务。现在的工人大多数是转业军人。”“他们都学会采油了吗?”“有一些,大多数做地质勘探和钻井工作。”“有学徒吗?”“有。技工学校是半工半读,不但完全自力更生,而且有上交利润。”玉门市委书记刘长亮笑着说。

“社会主义世界就是这样,进了学校又来劳动,劳动了又进了学校。学到老,做到老。人们都在随社会前进,共产主义时代,时时刻刻都在前进。”朱德用手轻轻拍着沙发的扶手,又说:“我过去学少了,现在要学,非学不可。不懂就得学,学就学会了。我参观过一个合作社办的大学,这个社一共有2300人,其中就有100多人在大学里读书。他们一面种地,一面学习。他们把行知统一起来了。工厂更集中,更好办一些。这是中国的创举,人人要多才多艺,要做多面手,专行当然也要紧。”

“工人做主人,工人管世界,什么事都好办。资本主义是要灭亡的,工人一定要站起来,要创造新世界。中国6亿人口,跃进起来劲头大得很,连老年人的劲头也起来了。”“是的。我们的锅炉队长已经60岁了,但是他的心还很年轻。最近,他担任了歌咏队长。”宋振明说着说着笑了。大家也都为这位老青年而欢乐地笑了。

厂长周明伦陪同朱德参观了化验室、裂化装置,边走边汇报。朱德听周明伦说在鸭儿峡还建了个小炼油装置,决定要去看看。看完小炼油装置,没想到鸭18井发生了井喷。石油部部长余秋里考虑井喷现场油气弥漫,不让他去看。朱德笑着说:“我到玉门就是来看油的,现在见了油,怎么能不看呢?”井喷现场,几十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头戴铝盔,身穿橡皮工作服在奋力压井;泥浆车、压裂车、消防车、救护车响彻山谷;地层大气压把原油直射到40多米高的井架上空,又洒落下来,形成一道道油流,顺着山坡流向山沟。

朱德站在离井架几十米远的山坡上察看,询问身边的同志:“这油还有没有用?”刘长亮说:“能用,可以炼油。”井场干活的工人热情地跑来向朱德问候。他关切地问:“井喷能制服吗?什么时候能制服?”工人肯定地回答:“下午就能制服!”朱德握着工人们沾满油污的手说:“祝你们成功!”

●1958年7月15日,朱德视察玉门油矿,与职工亲切握手交谈。

朱德驱车又来到鸭6井。宋振明现场指挥。当工人把井口阀门打开时,一股乌黑的原油像喷泉似的直冲云霄,油珠从高空飘落下来。不料风向突转,朱德躲闪不及,天空的油珠散落到他衣服和帽子上。他笑着说:“没关系,留点玉门的纪念也好。”

听召唤

朱德看了看手上戴的表,短针已经指着10点,他说:“时间到了。该回去了。”从采油厂回来的时候,他们看到成群结队的石油工人,正沿着宽阔平坦的马路涌向体育场。当朱副主席在体育场看台上出现的时候,四五千人热情地向他鼓着掌。一群天真活泼的红领巾跑上台去,把一束鲜花献给他老人家。

朱德戴着草帽,坐在椅子上。当扩音器传出“同志们”这个字眼的时候,石油工人们的心沸腾起来了。人们知道朱德是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来看望石油矿工的。他的话是对玉门市6万矿工的召唤,每一句话都都大动了人们的心坎,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朱德非常高兴,夸奖玉门的石油工人真正做到了多快好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要求。他强调指出:石油工业在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年轻的工业。没有石油工业,其他事业就跃进不起来。他号召玉门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带头引导广大群众跃进再跃进。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多快好省地发展石油工业。要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全民大办石油工业,做到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同时并举。县、乡、农业社都要建立小型炼油厂。要以最高的速度赶上工农业跃进的新形势。

接着,朱德谈到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他说:“你们还要农业生产,山上有水,还有广阔的荒地,你们要利用工余时间,自己种菜、养鸡、养鸭,自己修房子,克服困难,改善生活。”

“工人同志们:你们要有志气!下决心,征服气候,征服风沙,征服戈壁滩,要把西北变成江南,把玉门市这块地方建设得比上海、北京还要好。”朱德越讲越有劲,足足讲了一个半钟头。最后他老人家把手大大地一挥,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报告。

“啊……毛主席……朱副主席……”工人们此起彼伏地高呼口号,四山响起了洪亮的回声……

做典型

朱德到了石油矿工之城时,山上山下亮起了万盏灯火。油矿党委的负责人马上要向朱德汇报工作。大家匆匆走进会议室。屋子里已经坐满了人,静悄悄地等待朱副主席发问。朱副主席穿着一件白衬衫,安祥地坐在沙发上,沙发前面的茶几上摆着一张蓝色图纸,那就是玉门油矿的平面图。他看看图纸,又看看大家,问道:“都到齐了嘛!那么,谁先来谈谈吧!刘长亮第一个汇报了玉门市和玉门油矿情况。

“玉门市是1955年秋季建立的,1958年全市有61900多人口,面积3160平方公里。最早发现和开采的油田是老君庙,这块地方总称酒泉盆地,东至高台,西至赤金,南至祁连山,北至马鬃山,面积有7900平方公里。嘉峪关以东叫东部盆地,以西叫西部盆地。解放以后,我们接受了老君庙油田,共钻井25000米,生产原油52万多吨。几年来,我们又找到了3个新油田,那就是白杨河油田、石油沟油田和鸭儿峡油田。鸭儿峡油田比老君庙油田还大,可采量约有6000万吨。”

“从1950年到1958年玉门油矿共钻井725000多米,共生产原油2994000吨。如果用解放前微小的产量和1959年相比,简直如同用小河来比大江。”“今年打多少井?”朱德问道。“百十个井,30万米。”玉门矿务局局长、党委副书记焦力人回答道。朱德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1958年,我们开发了两个油田,还扩建了炼油厂。新油田的开采,今年以前大部分用洋办法,现在还用土办法。在浅油层,用辘轳绞油。开采油还可以挖坑道,简单的办法也能打一、二百米。鸭儿峡打深井1米200元,浅井1米用不到10元钱。技术不难,成本也低,便于普及推广。“看样子,刘长亮对土法采油很重视,而且很有兴趣,他一再向朱德宣传土法采油的好处。

●视察期间,朱德向欢迎群众挥手致意。

“你们现在能生产出多少油呢?”“52种,已经投入生产的25种,并且还在继续试验制作新的产品。”“你们有几套本钱?”朱德把身子向前一仰,一只手按着茶几上的图纸,一只手指点着在座的人。

“有地质勘探公司、采油厂、炼油厂、油田建设公司、水电厂、基本建设工厂……”刘长亮斜着头想了一想,立刻补充道:“还有研究所。”他转过头来,把手向右一伸,给朱德介绍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曹祖根。

朱德问曹祖根:“你们有多少人啊?”“153人。”“相当大的队伍了!”朱副主席笑着说。他喝了一口茶,向刘长亮问道:“有多少职工,多少技术人员?”

“现在共有职工2200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906人。这几年来,给新疆、柴达木、四川等地共支援了1900多人。”刘长亮答道。

“在技术革命里技术人员的劲头很大吧!”“八大二次会议以后,我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了总路线,接连出现了3个高潮:第一次有1万人出动,第二次2万人,第三次3万人。现在,又开展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运动,并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接着刘长亮述说这里技术革命的特点。他说:“技术革命的来头大,面广,七手八脚,大家一齐上。今年1月到5月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7743件,6月份一个月就提出了25000件。”

立标杆

“生产指标提高了多少?”“都有很大的跃进!钻井原计划13万米,现在已经达到25万米。原油生产原计划70万吨,现在已生产100万吨。已经超额完成了上半年国家规定的任务。”刘长亮没有忘记朱德询问的关于技术人员的情况,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翻了几下,然后说道:“许多技术人员的表现都很好,他们和工人一起搞创造发明,许多外行也大搞创造发明。一个支部书记创造了钢丝绳,代替了抽油杆,具有国际水平。”

“这种潜力只有用技术革命的办法才能挖掘出来。过去,有些工程师和老工人想留一手,这么一启发,就都不留了。过去我们使用他们多,但启发得少;现在一抓,他们就搞出新的东西来了。”朱德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大家都笑了起来,朱德也笑了。

“除了这些,你们还搞了些什么?”朱德非常有兴趣地问。“8月1日全市要消灭文盲。新建的专业和业余学校有64所,大学8所。现在正着手搞工业大学。”刘长亮继续说道:“今年、明年准备,后年做到粮食、蔬菜、肉食三自给。地方工业也要快马加鞭,工人、干部、家属和学生一齐动手,准备建立重点厂子200多个,产值达到1亿5000万元。明年搞3万锭的纺织厂一个。”

“还是依靠你们的6万多人?”“是的。现在就是缺少些人。”“人少,就要更好地组织劳动力。“朱德又告诉大家说:“不过,你们还得搞农业,否则,还是一条腿走路。”

“我们已经把家属组织起来开荒,今年计划开荒17000亩,已经开了2100亩。”刘长亮挥动着手说:“我们已经普遍进行动员,今年每个人要搞到一吨钢,一吨油。我们的口号是:穿透祁连山,战胜戈壁滩,快马加鞭吐鲁番,玉门关上立标杆。”

朱德重复地一边问,一边把这个战斗口号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放下钢笔笑着说:“你们要是松一口气,别的地方就会超过你们。”“我们不能睡觉,我们不甘愿落后。”焦力人很有信心地说。“要欢迎别人超过自己,要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欢迎别的人更先进。”朱德刚说完这句话,房屋便又激荡起一阵笑声。

链接

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

1957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基本建成,成为拥有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机械修配、油田建设和石油科研等部门的大型石油联合企业。

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牵挂着玉门油矿的建设。彭德怀、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先后视察玉门,对玉门油矿的发展和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玉门油矿建成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后,就立即担负起了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人才、出技术、出经验、出设备的使命,充分发挥了石油工业摇篮的作用。

比光荣

刘长亮继续介绍他们推动大跃进的具体措施。为了生产更多的石油,玉门油矿要做到深浅并举和土洋并举,即在油层深的地方打井,既用洋方法,也用土办法。在油层浅的地方将广泛地推广密集打井。要自己制造许多生产工具,譬如500到1000米钻机、马达等等。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钻速,降低成本。总之,要满怀信心地要把技术革命搞深搞透。他说:“关键是发动和组织群众,我们准备组织群众性的钻探队,广泛发展投资75块钱就能投入生产的炼油厂。最近就要派几十个地质钻探人员到各县去,帮助地方发展石油工业。”

朱德笑了。他对刘长亮说:“这很好。成绩应该算你们的。”刘长亮微笑着说:“玉门油矿的前途很大,直到现在鸭儿峡油田的储油量还没有彻底弄清。”

“这地方的油还很多,有很大的希望。有希望就得靠你们尽力去做。你们的技术高、有底子,要注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朱德指着茶几上的蓝图,他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人说:“我们国家要搞几亿吨油,总会有这么一天。过去有一种迷信,认为中国没有油,现在四川、克拉玛依、柴达木都打出油了。中央早就下了决心,今年决心更大了。有油、决心大,办法就出来了。”朱德停顿了一下,又说:“再进一步就搞煤炼油,搞1000万吨、2000万吨、3000万吨。你们说说技术问题解决了没有?”

“还没有完全解决。”“有把握解决吗?”“有把握。”“我们的办法是不单靠天然油,而是样样都要搞。群众干劲大得很。他们需要油,便会自己想办法搞。”朱德接着又说:“75元的设备就可以炼油。这很好。这样就把炼油的迷信打破了。明年一定会有很多单位向你们订货。”

屋里很静,大家静静地倾听着朱德的指示。“这地方的宝贝很多,要靠你们把它拿出来。怎样拿法呢?首选要把这地方建设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有两条腿,有农业,又有工业。你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还要发展农业生产。现在看来,农业是落后了,要迎头赶上去。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是完全可以的。有水,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再说,农垦部、省委、地委都会帮你们一手。”

甘肃省委书记雷维德和张掖地委书记安振两人点了点头,坚决地接受了朱德给予的任务。“你们把这个地方搞出大世面,能养活很多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搬到这里来!”朱德把右手一挥,随后又接着说:“酒泉把学生发动起来办工业,劳动力就增加了。知识分子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改造思想,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这就叫做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是的……”

“其次,降低成本是个很大的问题。成本低了,才能开动更多的飞机、汽车和拖拉机。”“我们一定努力……”

“政治挂帅很要紧。我们有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能吃苦。这就是政治挂帅。同时,还要来几个同时并举,工农业同时并举,大中小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每个地方都应该人人有事做,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朱德把笔记本揣在口袋里,和蔼地望着刘长亮说:“你们把内外结合起来,发展前途就很大。以石油为主,其他方面也都迅速发展起来,这个地方就会变成先进地区了。”已经是深夜了,朱德结束了他的谈话。

齐跃进

在祖国遥远的西北,在嘉峪关外海拔2400米的山冈上,山上山下一片繁星似的灯火,那排列成行的是林荫道旁的路灯,那像发光小山似的是那巨大的厂房,高峙的炼塔像是光芒四射的星云,闪耀着红丝色彩的是工人住宅区的灯光。

恰好在这样的时刻,刘长亮说,他代表6万石油工人想请朱副主席给玉门油矿题几句话,留作纪念。朱德马上应允了。朱德向大家谈起他所看到、听到的一切,深深地被6万石油工人的冲天干劲感动了。他征询大家的意见:“题几个什么字好呢?”

“您把嘉峪关上做的那首诗题上吧!”有人这么建议。朱德没有表示什么。他在屋子里来回踱了几步,然后坐到桌前拿起笔,蘸饱了墨,顺手写来,那字写得苍劲、有力、非常匀称。至于题词的内容,却是他老人家的即兴之作,全文是这样的——“玉门新建石油城,全国示范作典型;六万人民齐跃进,力争上游比光荣。”玉门市委把题词印成三角形的小红布旗,发至基层作为开展流动红旗竞赛的标志,插在油田职工的各个岗位上。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点 评

炽热火焰 点燃斗志

在共和国经济建设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重要的时刻,不仅改变历史的进程,而且对发展和变革产生深刻和久远的影响。新中国建设在共和国领导人的心中酝育,告别“洋油”更是共和国领导人一心想做的一件紧迫的大事。

中国必须摆脱“洋油”,要有自己的工业之血!共和国领导人倾情关心石油工业的发展,鼓舞人心。在石油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多次深入石油石化基层企业,谆谆教诲,寄予厚望,给石油石化职工巨大鞭策。

年轮厚重,抹不去我们心中温暖的记忆。春风吹拂马蹄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如炽热的火焰,点燃了职工昂扬的斗志,令人激动和难以忘怀,催人奋进和精神振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似春风,吹开了花朵,吹拂着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新希望。

猜你喜欢

油矿玉门朱德
我的玉门关
我国首位女石油地质勘探队员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这里是玉门
叩问玉门
彭德怀视察玉门油矿
优化“油矿地质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油气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我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