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渝北区建设都市田园小镇的构想与措施探讨

2016-04-12罗勇段继红曾令玲魏文军

南方农业·上旬 2016年1期

摘 要 分析重庆市渝北区建设都市田园小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渝北区都市田园小镇建设的理念、定位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美丽乡村;休闲农业;都市田园小镇;建设构想;重庆市渝北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45-04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60126.2255.01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1/26 22:55:4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更加向往乡村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与宽敞的空间;城里的白领小资要静心、疗伤、怀旧、发呆与晒太阳,也要去景色怡人的乡村漫游与小住。重庆的石柱黄水、武隆仙女山、万盛黑山谷,以及湖北的利川、贵州的习水在休闲度假小镇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很多市民成群结队到黄水、仙女山等地去买休闲度假的居所。近几年,渝北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没有形成规模,城市人想生活在桃花、李花中的愿望没有实现,农民的收入增长仍处于瓶颈,农民的综合素质仍然较低。因此,渝北区必须创新思路,将休闲农业同地产嫁接,引入城市资金和人才,建设都市田园小镇。

1渝北区建设都市田园小镇的重要性

1.1 建设都市田园小镇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目前由于渝北区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仅有的土地又零散,土地规模经营程度低,要靠种地提高收入相当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从国内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看,只有盘活土地,注入城市资金,才能实现农村土地价值的升值,让农民在土地增值中增加收益。建设都市田园小镇,真正启动广大乡村市场,农村土地不仅能增值,还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城市人群到美丽的农村去度假、休闲、养老、居住,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这种高品质乡村市场的启动,还可以使广大农民和大学生在乡村就业与创业,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城乡相融、社会和谐的“美丽中国”终极目标。

1.2建设都市田园小镇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措施

古路镇草坪村李家湾巴渝新居是渝北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但仍有很多顽症难以解决,比如有外地人及各级领导要去参观学习巴渝新居的建设,有关部门要求农户做好室内室外清洁卫生时,个别农户素质低,要求政府给钱,如果政府不给钱就不做清洁卫生。这种现象很普遍,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素质问题,将会对农村城镇化乃至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至今为止,学界对农村城镇化的概念并没有一致的界定,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城镇化是指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集中于城镇的过程”这一说法。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的本质是既能享受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及交通等综合优势,又能享受到农村的优美环境。现在中国乡村最缺的不是产品,不是家电,而是缺少人才、缺乏文明、缺乏文化,这就更需要大量的城市人到农村去,调整人口素质结构。随着城市人的到来,农村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会得到改变,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也是得到改善,特别是文化传承,一定会给广大的农村带来很好的发展。

1.3建设都市田园小镇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和城市是两个现实社会实体,城市里的市民与工业化,农村里的农民与农业化,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但事实上,二者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解放初期,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和城市建设的主要资源都是来源于农产品的“剪刀差”,当时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随着工业的发展壮大,工业对整个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农业在维持社会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对国家的贡献相对弱化,才出现了取消农业税这样的历史性事件。“三农”问题,实践证明已经无法在“三农”内部自行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建设都市田园小镇,正成为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选择。现如今,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处于强势地位的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乡统筹关键是城市带乡村,如果没有城市精英人群与城市资本的大规模下乡,单靠现在普遍贫穷的农民来启动想象中的“庞大农村市场”,是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建设都市田园小镇能够综合提高渝北区城乡统筹度,成为渝北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

1.4建设都市田园小镇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当生活贫穷的时候,人们千方百计涌入城市,而当人们的财富积累与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就会出现向乡村回归的现象,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穷奔市,富奔乡”。现在我国社会也出现一大批富裕起来的城市富人、白领与小资开始“奔回乡村”的现象。乡村有美丽的风景、开阔的视野、美好的传统、宽敞的住房、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活水、自然的田园、茂盛的植物、盛开的野花、安全的食品、舒缓的节奏、宁静的氛围和温暖的阳光等,国外上至总统与富豪,下到中产家庭与农民都生活在乡村,他们可能工作时生活在城市,但是一到下班、度假与休闲的时候,都纷纷回到乡村。乡村生活已经成为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一场由都市精英参与的大规模新下乡潮流正在酝酿之中,城里人下乡当农民将成为一种都市生活时尚。建设都市田园小镇正顺应了时代的这种要求。

2渝北区建设都市田园小镇的可行性

2.1区位优势独特

渝北区地位特殊,地处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和重庆主城区范围,是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坐拥西南地区三大航空枢纽之一的江北国际机场,同时又是两江新区的主战场。渝北区地势开阔,腹地纵深,发展空间较大。在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规划面积5473 km2范围中,渝北区占1452 km2,占比达26.5%,在重庆主城区2737 km2范围中,渝北区占456 km2,占比达16.7%。到2020年,重庆主城区面积将达到800 km2,渝北区将增加250 km2的城区面积;重庆主城城市人口将达到800万,渝北区将增加20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

2.2交通便捷

渝北区是重庆市贯通东西、承接南北的咽喉,是重庆市通向川东南地区的北大门,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大交通枢纽的重要辐射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坐落境内,渝怀铁路、重庆“二环八射”中“二环五射”贯穿区境,渝长、渝邻、渝合、渝涪、渝黔等5条高速公路在渝北区境内交汇,西南最大的龙头寺火车站位于渝北区内,长江、嘉陵江环绕渝北区东西南,寸滩集装箱码头紧邻渝北区,重庆城市交通规划的6条轻轨线有4条通过境内。独特的地理区位为渝北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交通便利,也将促进渝北区临空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2.3自然环境优越

2.3.1 自然风景优美迷人

渝北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御临河、温塘河、后河、黑水滩河、朝阳河等,这些河都有上游水流平缓、下游多裂点瀑布的特点。区内处于川东平行岭谷区,主要地质构造有龙王洞背斜、江北向斜。这样的气候及地质条件造就了渝北区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例如千姿百态的华莹山石林,幽深莫测、瀑布飞溅的御临河排花洞,集山、水、林、泉、洞、峡、寨、古堡和天池为一体的“武陵仙境”统景风景区,以群山茂林、雄关古寨、溶洞阴河交织而成的享誉西南的张关—白岩风景区,峰含玉润,蔚然深秀的玉峰山森林公园等。

2.3.2 特色高效农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渝北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木耳镇白云山桃花、茨竹镇放牛坪梨花、统景镇印盒李花被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玉峰山旱土村“玉峰山百果红风情生态沟”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百果红妆”鲜果包装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包装创意金奖;统景镇印盒村歪嘴李通过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创建成为全国第三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重庆第四个乡村旅游国家AAA级景区,并入选重庆市首批市级特色旅游景观名村。此外,渝北区还成功举办第三届统景印盒“李花节”、伏季采果节和首届玉峰山风情葡萄文化节,接待游客观存在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00万元以上。“玉峰山醉美风情葡萄沟”、“渝北区草统路乡村旅游环道”、“渝北210沿线乡村旅游带”成为重庆市休闲农业精品路线。以林果、蔬菜、花木、畜禽四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建成了柑橘、无公害蔬菜、肉兔、小家禽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以慈孝文化为主题的古路镇草坪村李家湾巴渝新居,注重居民文化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得到了市民的肯定。

2.4政策环境宽松

为加快推进生态涵养区发展,渝北区政府已经制定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涵养区发展的意见》,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建设重庆统筹城乡示范区的要求,将龙兴、石船、木耳、古路、玉峰山、王家、两路、双龙湖、双凤桥等9个镇街的74个村、852个社定为生态涵养区,幅员面积362 km2。《渝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将茨竹、大湾、统景和大盛4个远郊城镇,确定为渝北区都市生态涵养功能区和生态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基地,土地面积45545.88 hm2,占渝北区土地总面积的31.3%。同时,渝北区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区临空都市农业战略的重要内容,整合打捆交通、水利、国土、林业、农综、农业产业化、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北部新区专项补助、一事一议、民营经济、农村环境、新农村、金融、业主自筹等项目资金,并把美丽乡村纳入区级涉农部门、相关镇街年度目标考核。

3渝北区建设都市田园小镇的理念及定位

都市田园小镇是新都市田园人居理念,打造出以住宅为主、度假为辅的品质生活小镇,是古老与新生并存、城市和乡村共融、时尚与科技共生的现代田园城市,是美丽乡村的风景之一。都市田园小镇建设要按照“绿色、生态”的理念,“宜商、宜游、宜居”的定位,围绕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依托山水景观、田园意境的环境优势,每个小镇拥有1个特色的主题园区配套,每个园区包含1个主题小镇的开发模式。统筹农业、旅游度假和居住地产,使其得以共生发展。

4渝北区建设都市田园小镇的构想

综上所述,渝北区有广阔的山、林、水、溶洞、绿色生态农业、古镇和航空等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正迎合了现代都市居民回归自然山水的渴望和需求。渝北区应抓住机遇,破传统小镇建设局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具有渝北特色的都市田园小镇。

4.1依托产业平台,建设生态田园小镇

依托渝北区的特色产业基地,围绕山水、田园两大资源,建设统景印盒、茨竹、大湾、大盛等都市田园小镇。1个小镇1个农业主题,重点打造统景印盒李子、茨竹梨子、大湾、大盛药王谷等一批极具自然特色和田园情趣的农业主题乐园。小镇具有居住、养生、旅游接待等多项功能,小镇居民可以有城市人,也可以有当地居民和农民。同时,小镇居民可以租用农田自己耕作种地,体验农耕生活,发展农业生产。

4.2依托空港平台,建设幸福田园小镇

按照《渝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古路、兴隆镇未来将依托空港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现代农业园区,承接主城产业扩散,发展成为以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为特色的城郊工业镇。因此,将兴隆、古路确立“生态立镇、产业富民”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工贸型现代田园风情小镇。小镇既有现代化的工厂,也有美丽的田园风光,

4.3依托温泉平台,建设统景温泉小镇

据了解,统景温泉小镇已经引进了企业将其打造成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内一流的温泉风情小镇。正在建设的统景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约340亩,其中包括五星级酒店、温泉中心、会议中心、水乐园、广场、新建桥梁及道路。高消费会可能会制约统景温泉小镇的发展,如果借鉴丽江的做法,配套建设宜居住宜休闲的功能区,将使统景温泉风情小镇建设如虎添翼。

5渝北区建设都市田园小镇的措施

5.1高起点规划,确立都市田园小镇发展方向

建设都市田园小镇不能随意而为,需要编制详细的规划。规划要具有综合性、科学性、长远性。都市田园小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要善于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挖掘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使小镇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的魅力,既提升和展现乡村的文化品位,也让绵延的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还可以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镇一景,充分彰显小镇的特色和韵味。

5.2制定灵活的开放投资政策,广泛吸收各种私有资金

都市田园小镇建设资金由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的公路、筹资建设小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开发商则负责小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

5.3加快设施建设,夯实都市田园小镇基础

统筹城乡建设,达到城乡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共享。科学合理安排城建项目,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按照全域渝北城市理念,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5.4优化产业布局,做强都市田园小镇物质支撑

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档升级万亩杨梅、万亩柑橘、万亩歪嘴李、万亩高山设施蔬菜、“醉美风情葡萄谷”等建成基地,加快建设“七彩香村”、“花漾渔村”、“十里荷花走廊”等在建基地,全力建设210国道沿线蓝莓、明月山“药王谷”等新建基地,做强都市田园小镇物质支撑。

5.5创新工作思路,强化都市田园小镇建设保障机制

依托不断提升的城市品牌,制定优惠政策,拓展引进渠道,在全国范围高密度引进高端人才,为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小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