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北第一祠庙园林

2016-04-12余燕杨在君

南方农业·上旬 2016年7期

摘 要 阆中张飞庙又名汉桓侯祠,系纪念三国蜀汉大将张飞之处,是川北最早的祠庙园林,也是四川三国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之一。该园占地面积约12000 m2,祭祀空间主要由祠庙和墓地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是一组明清时期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筑群,构成四重递进式的园林艺术空间。植物配置简洁雅致,突出了祠庙纪念区的庄严肃穆,营造出园林休憩区的宁静清幽。

关键词 张飞庙;建筑布局;空间组织;植物配置;张飞;四川省阆中市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9.018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60805.0855.030.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8-5 8:55:00

阆中张飞庙,又名汉桓侯祠,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西街北侧,是埋葬三国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张飞的地方,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张飞,三国时涿郡人,字益德(又作翼德)。据《三国志》载,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定益州,以飞领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在镇守阆中7年间,张飞保境安民,发展农桑。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张飞遇害,身葬阆中,追谥为“桓侯”。“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能御大灾,能捍大患,则祀之。是知古之忠臣烈士,生而建功于当时,殁而被泽于后世,则国家崇德报功,而封谥之有加,褒恤之有典,庙祀之有所,又岂可少哉! ”“侯之为神,神之于兹,以有庙祀之修也宜哉。”自蜀汉始,墓前建阙立庙以祀之。“自侯之死,迄今五百余年,土宇几更,墓田如故” “……张侯之冢,至今千有余年,而庙祀不废。嘉佑中……率钱治其庙,大而新之”。明孝宗弘治中,典膳黎重在侯墓周围筑墙四十七丈,武宗正德年间续修,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重修,越二年落成。

张飞庙,唐以前称“张侯庙”,唐代建张侯祠专祀,明代称“雄威庙”。清嘉庆年间,张飞列入国家祀典,始称“汉桓侯祠”,俗名“张飞庙”。由于长期兵火,张飞庙曾数次焚毁又数次培修。张飞庙经建国后的三度培建,翻修殿宇,塑换金身,焕然一新。张飞庙为一组明清时期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筑群,由祠庙和墓地两部分组成,占地6600 m2,建筑面积2200 m2。2007年扩建了寮园、东园和南园,分别作为张飞个人展示区、旅游休闲区和服务功能区。至此张飞庙的总面积增加到12000 m2,建筑面积达8500 m2。

1建筑布局

祠庙部分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碑坊及厢房、大殿、后殿组成。山门和敌万楼均为明代建筑。大门两侧塑有石刻碑记和石狮子。敌万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由四根镶以梅花瓣的大方柱支撑,施重顶,出象鼻昂,斗拱繁复,檩柱粗大(图1)。“敌万”二字盖取张飞“力敌万人”之意。楹联“刑马盟天地,死愿同年,一生转护汉家鼎;挥戈伐楚吴,变兴子夜,千载空余敌万楼”为现代书画家戴则明先生撰写。敌万楼前檐上下各悬“万夫莫敌”“灵庥舄奕”金匾一块,后檐为清代顺治年间四川提督李国英所题之“虎臣良牧”金匾,其上为“雄威”匾额。敌万楼左右各有木牌坊一座。两侧厢房,左为张飞事迹群塑厅,右为阆中古文化陈列室。正殿为清同治时重建,阔五间,为歇山式大屋顶,砖雕拼合屋脊(图2)。檐下有清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的“刚强直理”、民国四川督军熊克武所题的“义烈足式”、国民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所题的“吾见刚者”等匾额。殿外廓上置巨鼎,左有张飞“立马勒铭”,右立《重修庙记》古碑。殿内正中塑有2米多高的张飞文像,头载冕旒,身着黑蟒袍,手捧玉笏。左有张苞执蛇矛,右有马齐捧丹卷。张飞文像两边有一对联:“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不仅总结了张飞一生的英雄业绩,而且说明张飞文武双全,他不仅勇武过人,而且是书法家,善“八分书”。正殿左侧为碑廊,陈放着数十道著名碑记。在2007年的扩建、改建工程中,碑廊得以修缮,并增加了众多出自阆中的各类碑记。碑廊之北原为阆中市文物管理所,后因园内建筑密度过大而迁置别处,现为园林绿化。正殿与后殿之间由过厅连接,左右有水池假山各一。

墓地由墓亭和墓冢两部分组成。墓亭位于墓头正前方,由廊与后殿相连,古老简朴,肃然卓立(图3)。柱联云:“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两川称帝业;剩残躯付诸荒冢,春来冬去,人犹千古吊忠魂”,道出张飞一生的戎马生活。明人《谒桓侯祠》云:“桓侯古墓依江滨,生气还如敌万人。遗憾化为祠上雾,至今重叠镇松筠。”墓冢高十余米,方圆百余米,古木参天,坐北向南,头枕蟠龙山,面向嘉陵水。

张飞庙的建筑空间布局为四进四合院,山门、敌万楼、正殿、后殿及墓亭、墓冢由南至北依次排列于中轴线上,两侧牌坊、厢房左右对称,构成祠庙园林的基本空间格局,主轴突出,左右均衡,严谨规整,气势恢弘,营造出庄严肃穆的祭祀气氛;各建筑物的高度体量与空间尺度和建筑功能相互协调,十分考究,建筑形式丰富多样,各具特色,沿主轴线自南向北展开,在平面和立面上形成协调而极富节奏感的韵律变化。牌坊、厢房、碑廊、门洞、围墙等附属建筑亦设计精妙,或分隔,或联系,或围合,形成自由变幻的围合空间。张飞庙的整体布局呈前整后零的格局,既重视整体规划,突出主体,主次分明,又兼顾细节设计,开合有致,富于变化(图4)。

2空间组织

2.1拓展空间尺度,满足功能需求

张飞庙建在古城密集的民居当中,对面是一字排开的民房,入口前的街道十分狭窄。随着阆中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接待量大大增加。昔日街道两侧紧凑的建筑和狭小的街道已不能满足游客集散的功能需求,常常出现严重的拥堵现象。在2007年的扩建工程中,拆迁了祠庙入口街道对面的民房,扩建出一个长40 m、宽25 m,总面积为1000 m2的集散广场。此举不仅改善了祠庙入口的拥堵现象,而且开敞的空间使张飞庙显得更为宏伟壮观,同时也为游客欣赏与摄影创造了良好的观赏视距。

为进一步充实张飞庙的文化内涵,同时改善园内建筑密度过大、游客参观拥挤的局面,增强张飞庙的游客接待能力,在祠庙左侧扩建了寮园、东园和南园。使张飞庙的占地面积增加了5400 m2,景区建筑面积增加了4500 m2。扩建的3个园区分别作为张飞个人展示区、旅游休闲区和服务功能区。

2.2烘托纪念氛围,突出园林主题

张飞庙的整体布局主次分明,主题突出。通过四重递进式庭院空间的组织确立主轴线,强化主体纪念空间。主轴线上的每一进院落以其建筑体量变化,空间尺度大小、光影明暗、旷奥开合的交替处理,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与节奏感,以此彰显出敌万楼、正殿及墓冢三者的重要地位。随着庭院空间的递进,通过空间的艺术处理,祭祀氛围逐渐浓烈,使张飞庙的纪念主题“勇猛、刚直、义气、悲壮”循序渐进,步步升华。

第一进院落由山门、敌万楼及左右牌坊围合,空间狭小局促,观赏视距极短。左右厢房之间的宽度(W)为20 m,入口大门至敌万楼的进深距离(L)为4 m,敌万楼的高度(H)约7 m,L与H之比约为1∶2,从大门进入祠庙后,仰望敌万楼的仰角大于60°。通过宋代郭熙在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到的“三远”之“高远”,以显敌万楼“万夫莫敌”之“雄威”与世人“高山仰止”之崇敬。

第二进院落由敌万楼、正殿及左右厢房围合,空间豁然开朗,阔达明亮。左右厢房之间的宽度(W)为20 m,敌万楼至正殿的距离(L)为12 m,正殿及基础台层的总高度(H)约9 m,L与H之比约为1.5∶1,观赏仰角约为35°。通过视野的开阔,明亮的空间,高大的建筑,以显正殿“刚强直理”之威仪,正如张飞胸襟豁达、光明磊落、行事果敢、举义四方的人格魅力。

第三进院落自正殿到后殿,以长廊相连,围墙界定,空间狭长幽暗。庭院长为8 m,宽15 m(长廊居中,宽5 m)。正殿后侧雪白的影墙上面书写着一个以“张飞”和“关羽”四字耦合而成“義”字。硕大漆黑的“義”字在这封闭、深邃而幽暗的空间里震人心魄,发人深省,莫不令人扼腕叹息。

第四进院落后殿至墓亭,以内廊连接,院墙围合,两侧开圆洞门。过度空间长约(L)7 m,宽13.5 m(内廊居中,宽4.5 m)。空间较封闭,光线昏暗,以表“灵奥无边”之追慕。墓冢紧接着墓亭,呈椭圆形的土丘,背北头枕蟠龙山峦之仁爱,面南守望嘉陵江河之情义。

张飞庙祠庙建筑部分的空间组织,极其精妙,以建筑的语言和园林的艺术讲述了张飞波澜壮阔的一生(表1)。张飞生性勇猛,刚直不阿。敌万楼是他征战沙场,戎马一生的写照,高山仰止,令人膜拜;“刚强直理”正殿,建筑宏伟,空间豁达,正如其为人正直,行事果敢的人格魅力;大义以对天下,小义忠于兄弟,为百姓血洒疆场,为兄弟肝脑涂地。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建功立业,忠肝义胆,泽庇后世,轰轰烈烈,终归于一抔黄土。追慕古人,见贤思齐。

3植物配置

张飞庙的植物种类丰富,配置方式灵活,很好地服务于各园区的功能与性质。四重递进式主体建筑群构成祠庙主要的祭祀空间。前两进院落是展现张飞生前的戎马生活,为彰显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猛和“刚强直理”“义烈足式”的性情,植物配置数量较少,形式对称,简洁明快。敌万楼前的院落空间十分局促,植物配置不宜使用乔木和较高大的灌木,因此仅在楼前左右各置金弹子盆景3株、苏铁盆栽1株、南天竹盆栽1株,右侧原有桢楠1株,后被移走。敌万楼与正殿之间的院落空间较大,为使其显得更为宽阔,亦不宜栽植高大乔木,在中轴空间仅以6株蜀柏对称配置,两侧厢房前各间置罗汉松、南天竹盆栽共4株。正殿跟前左右各有1花台,栽植2株修剪整齐的黄杨,黄杨之间植苏铁1株(图5)。

后两进院落为祭祀空间,主体建筑部分由院墙进行二次围合,院内空间狭小,仅左右各有一小型假山水池,其上配有少许植物。与此相反,院外的游览休息区植物配置则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形式灵活,植物配置方式紧密结合空间布局,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隔窗绿意透,石榴桂花香,红墙芭蕉绿,古木可参天;迎春才将春意闹,棕榈亭亭夏日好,银杏又添秋景致,蜡梅来把寒岁扫(表2)。

4结语

阆中张飞庙,无论其规模的大小,祠庙的高矮,墓冢的精陋,作为祠庙,它一直发挥着重大的意义,即“追慕古人,见贤思齐”。同时,张飞庙作为一处纪念性的祠庙园林,当初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建筑空间的把握和园林植物的配置,将每一进院落空间的营造与主人翁的生平事迹和人物性格紧密结合,营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空间氛围。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园林规划设计者学习的。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