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期对杂交水稻‘金优99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16-04-12罗招等肖春光张家洪谭美林吴平华韩华武

南方农业·上旬 2016年5期

摘 要 采用分期播种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对杂交水稻新品种‘金优990’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金优990于4月8—15日播种能获得较高产量;不同播种时期对金优990的结实率、穗实粒数影响较大。因此在生产上可以适当调节该品种的播种时间,使其在更有利的环境下抽穗扬花,进而提高结实率保证产量。

关键词 杂交水稻;金优990;播种期;生长发育;产量;贵州省安顺市

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3-005-03

“秋风”导致的低温等对贵州中高海拔地区杂交籼稻的生产有严重影响。贵州省目前杂交籼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5%左右,其中,900 m以上中高海拔地区的稻田面积约占50%。中高海拔地区水稻易受“两害”危害,即前期(育秧期)低温“倒春寒”和后期(孕穗至灌浆期)低温“秋风”影响;以“秋风”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它是影响杂交水稻产量及结实率的主要原因之一[1]。

我国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是结合杂交水稻生育特点和生理生态特性,本着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产量的宗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由于水稻品种特性的不同,其感光性、感温性都有较大的差别,当在不同区域种植时即需要安排不同水稻适宜的种植时间,达到促进水稻生长期内干物质的积累,避免抽穗扬花期低温的影响,从而获得高产稳产的目的。对此,广大农业工作者进行大量不同品种分期播种的研究[3-5]。‘金优990’是安顺市农科院选育并于2014年成功、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的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其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目前研究报道还不多,本次主要以‘金优990’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适宜播种期为研究内容,完善其栽培技术体系,为扩大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杂交水稻新品种‘金优990’,安顺市农科院选育。

1.2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4个播种时期处理:A1(4月1日)、A2(4月8日)、A3(4月15日)、A4(4月22日) ,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3 m2,小区间隔40 cm,走道间隔50 cm。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Excel和DPS7.5数据处理系统进行。

1.3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4年4—10月在安顺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地位于东经105°55′,北纬26°15′,海拔1400 m,年平均气温13.9℃,无霜期283 d,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1360 mm。

采用湿润育秧方式育秧。秧田前作为绿肥,绿肥鲜草还田,每667 m2施腐熟猪粪500 kg,机耕3次。播种分4个时间处理分别进行,播种前2 d进行种子消毒浸泡催芽,小拱棚盖膜,三叶一心期揭膜炼苗。5月8日秧田追施尿素10 kg/667 m2,喷“毒螨+乐果+三环唑”防治病虫害。5月20日一性移栽大田。本田黄壤,肥力中上等,667 m2用鲜草绿肥1000 kg、猪粪500 kg、撒可富15 kg做底肥。6月14日667 m2追施撒可富15 kg、尿素7.5 kg,6月28日喷施功夫预防虫害,6月30日中耕除草,7月2日667 m2追施尿素7.5 kg。10月9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种期对‘金优990’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见表1),在试验的4个播种期中,金优990能获得较高产量的播种时间为4月8日,这个时间内播种,667 m2可得到678.50 kg的产量,其次是第三期,最后一期即4月22日播种时,金优990的产量最低,只有519.00 kg。

用DPS系统对小区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见表2):区组间F值F0.01,说明不同播种时期对金优990的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做方差分析得出,不同播种时间对金优990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影响。为了明确金优990在不同播种期间所获得产量的差异,再作多重比较得到(见表3),在0.05水平下,4月8日播种所获得的产量与其他3个时期播种获得的产量都存在显著差异,4月15日播种与4月1日播种时,金优990的产量没有差异,4月22日播种时,金优990的产量与前三期播种时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在0.01水平下,4月8日与4月15日播种金优990的产量没有差异,4月1日与4月15日播种金优990的产量也没有差异,4月22日播种与前三期播种时间金优990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得出,金优990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8日—15日,早播或晚播都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特别注意不能晚播。

2.2播种期对主要经济性状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当金优990在4月8日和4月15日播种时,其分蘖最好,最高苗比较多,虽然成穗率较其他2个时期播种的低,但能得到更多的有效穗。结实率随着播种时期的延迟,出现降低的趋势;穗粒数除了第三期即4月8日播种时比较多外,在其他三期播种时的穗粒数没有明显的变化,都在170穗左右;千粒重也没有明显的变化,都在26 g左右。

从表5可以明显看出,金优990的成熟期、齐穗期和始穗期都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滞后;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前三期播种时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缩短,到第四期播种时这3个性状又都增加。

对主要经济与农艺性状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表6,从表6中可以看出,千粒重的标准差最小即偏离中心值最少,说明千粒重相差不大,其次为穗长,再次为株高。变异系数最小的是千粒重,然后是株高、营养生长期和穗长;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穗粒数,其次为有效穗数。由此可以得出,金优990不同时期播种对千粒重、株高、穗长、营养生长时期的影响不大,对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的影响较大。水稻产量构成的三要素中,由于播种期的不同而严重影响到其中的2个要素(穗粒数和有效穗),因此金优990的产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结论与讨论

在贵州省安顺市的试验表明,杂交水稻‘金优990’在4月8日和4月15日播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最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8—15日;金优990不宜晚播,特别是不能在4月20日以后播种。

在不同时期播种,金优990的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3个性状最容易受到影响,千粒重、株高、穗长变异不大。这与汪继发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如果要使金优990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推广种植该品种时应结合本地区生态气候特点,通过调节播种日期达到有效地避免“秋风”危害,得到较高的结实率、较多的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

播种期影响水稻的生育期,生育期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本次研究结果与栾素荣等的研究结果一致[6]。金优990的产量在4个不同时期播种表现为两头低、中间高。由于农作物生长受当地当年的生态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本次试验研究是于2014年在安顺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据安顺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14年8月8日—31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下的共有5 d,没有出现连续2 d及2 d以上低于20℃;2014年9月1日—31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下的共有11 d,其中在9月17—25日出现连续9 d的低温,这可能是造成第四期结实率较低的原因。据8月和9月的气候资料说明,今年安顺市没有受到“秋风”低温的影响,所以第四期播种的产量虽然较其他三期低,但仍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

参考文献:

[1]杨昌达,黄宗洪,阮仁超,等.贵州稻作[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0.

[2]颜振德.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J].杂交水稻,1994(3-4):71-74.

[3]汪继发,宋昌云,吕孝林,等.水稻丰两优1号分期播种对生育期及产量结构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3):369,372.

[4]张元虎,张晓芳.水稻不同品种分期播种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1995(2):13-16.

[5]赵磊.王成嫒,张文香,等.分期播种、分期插秧对水稻制种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J].种子世界,2008(9):22-23.

[6]栾素荣,王占廷,王艳芝,等.承德地区谷子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2(10):38-40.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