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课程的改革

2016-04-12董晓玲

视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案例课程课堂

□ 董晓玲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课程的改革

□ 董晓玲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采访课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点措施:建立健全校园媒体实践平台;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师生共同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

新闻采访课程;新媒体时代;采访实践

新闻采访是一门强调实践的课程,从新闻学诞生起这门课程就从不缺位。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入,新闻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采访课程的教育必然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新闻采访课程面临的困境

(一)教材案例陈旧,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笔者曾选用了新闻采访学的三本教材,分别是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蓝鸿文《新闻采访学》、张征《新闻采访教程》。选用的教材都是最新版本,据统计,罗以澄教授书中案例少且陈旧,90年代及以前案例占到89%;蓝鸿文教授书中案例也较陈旧;张征教授是研究新闻采编的专家,但所选的案例2000年前的也占到54%。同时经统计还发现教材涉及到的案例都是传统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的案例,新媒体的案例几乎没有,不能体现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闻业的一个特点是“新”,教材选用案例陈旧,必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大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采访课程只是纸上谈兵

新时期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大部分新闻学专业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没有任何实践经验。新闻业的特点是“新”,当今的新闻业界正在发生着巨变,传统的新闻业务被打破,新概念层出不穷,如:数据新闻、机器人写作、传感器新闻等,教师如果没有新闻实践经验就没有敏锐的嗅觉紧跟时代的发展,也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

(三)新媒体时代,学生对传统采访课程理论关注度下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我国网民达6.88亿,手机网民达6.2亿。现在大学生都是90后,从高中时就开始使用手机,大多数学生使用手机长达5年以上,属于“数字原生代”,①每个学生每天接触手机至少两个小时。但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都是单向传播,一个教师,一本固定的教材,课堂模式单一,课堂教学内容陈旧,采访理论很少涉及新媒体,所以课堂上既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四)采访实践存在困境,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新闻采访是一门实践型、应用型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识和理论。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就要给学生增加外出采访的机会,但由于学生外出采访面临许多困难,诸如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学校一般不主张在校期间外出采访,所以实践一般在寒暑假期间。笔者所在的运城学院位于运城地区,有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和运城日报社等传统媒体,也有新媒体,如运城新闻网。运城新闻网是运城日报社的官方网站,但只是将报纸内容照搬到网站上,与大的一些门户网站无法相提并论。但这几家传统媒体吸纳实习生数量有限,因此,学生实践基本上都是在传统媒体,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只能自主实习。由于实践与课堂脱离、寒暑假自主实习不易管理等问题,导致实践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

二、新闻采访课程建设思路

国内一些高校针对采访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较著名的是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课程”,让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去体验新闻。李希光教授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另外清华大学教学资源丰富,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的机会,所以一般院校不能效仿。笔者观摩了武汉大学新闻采访精品课程,它将这门课程分为两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理论授课,另外一个是实践环节,主要有:做一期新闻采访策划、召开模拟新闻发布会、做一期人物专访、写新闻观察日记等,学生课下准备,课堂上进行展示。这个实践教学有一定指导性,但同时也有它的弊端,采访实践大多只是情景模拟采访,无法达到实战的效果。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才能不被时代抛弃,借鉴国内外高校改革经验,结合新闻业的两大特点,一个是“新”,一个是“实践”,再结合地方高校自身的特点,笔者提出了以下教学改革思路。

(一)建立健全校园媒体实践平台

新闻教育不能脱离新闻实践,但由于寒暑假的新闻实践脱离课堂及传统媒体容纳不了太多的实习生,所以学生采访实习只能另辟蹊径。

首先,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校内进行采访实践。学生外出采访有困难,但校内有很多采访机会。如每年学校的大型运动会、重大会议、大型招聘会、毕业季等及学校每年评选的模范师生等都可以进行采访。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去采访,采访完立即进入写作环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提前做的策划并不符合实际、在提问时问的问题并不专业、从新闻采访到写作还有距离、写出来的作品不像新闻等,但也能很好锻炼学生的采访能力,学生只有一次次地实践积累才能对采访有切身的体会。

其次,依托学校校报、广播、电视台、学院网站等建立学生实践平台。新闻系领导可以和学校媒体负责人进行沟通,促使学校媒体和新闻系的师生进行长期合作,任课教师可参与学校媒体工作做兼职负责人,新闻系学生争取在学校媒体做学生负责人。每个学生每学期内在学校媒体上发表作品,并进行专业竞赛,从发表作品的数量、作品的点击率等方面进行评比,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并将之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二)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

新闻采访课程主要涉及的理论有新闻采访步骤、采访选题等。如果就理论而去讲课,那理论会非常枯燥,如果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去领会这些理论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下文是笔者就如何选择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选用“经典”的案例。选择这类型的案例很有典型性,但如果教师自己去寻找、归纳,往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近几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致力于新闻学课程改革,建立了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并被评选为全国精品课程,成功开发了许多新闻学经典案例,并出版了“新闻传播学经典案例”教材,可以作为参考书目借鉴。②

其次,在案例选择上注重“新”。新闻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如果课堂上经常引用陈旧的案例,学生自然会对听讲失去兴趣。作为任课教师应经常关注新闻,特别是重大的、引发社会舆论的新闻。如2016年4月北京颐和如家酒店发生一名女子遭一陌生男子袭击事件,该事件一经微博发布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包括网络上的,电视上的,然后通过案例向学生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并比较不同媒介报道的优缺点。

最后,选择既“新”又“经典”的案例。中国新闻奖至今已举办26届,关注每年的获奖作品,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获奖作品的选题、角度、报道中遇到的困难等,作为课堂上的案例。如2012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课后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课堂上提出问题,如:这是什么类型的采访、片子里有多少个细节、片子主题是什么、你认为它为什么能获奖等问题。

一般来讲,每节课选用的案例不用多,以100分钟的课堂为例,最多选用3个案例。基本流程是课后让学生观看音频、视频、文字资料,课堂先提出问题,学生再展开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概括相关理论。

案例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性,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提前查找大量资料,提炼资料,并概括总结。

(三)师生共同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

当前人们处于一个新媒体的环境中,这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全能型的记者不仅会采访、写作,还会编辑、摄影、多媒体制作及推送等。因此,新闻采访实践也要体现时代的特点。任课教师可以申请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将这个公众号作为学生实践平台。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周的新闻推送,每周至少推送三个新闻,以自己采写新闻为主,并用多媒体的形式发布新闻,也可以编辑发布热点新闻。通过参与,提高多媒体使用能力,也能提升学生对新闻采访课程的兴趣。

三、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开设得较多,各个院校发展情况、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课程的改革上既不能相互效仿,也不能各自为政,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注释:

①吴猛,田丰.“数字原生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研究[J].青年研究,2014(02).

②蔡雯.新闻传播教育的十年探索——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总结与思考 [J].国际新闻界, 2014(04).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中文系)

运城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601。

猜你喜欢

案例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