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探析

2016-04-12韦联桂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维权共青团优势

韦联桂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3)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探析

韦联桂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促进与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是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本文就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有益探索,积极拓展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服务的新路径。

关键词: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新常态化的发展以及就业难题的异常凸显,鼓励大学生以创新引领创业、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最强音。它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影响到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热潮下,促进大学生创业创新、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高校工作的重心;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推动高校科学、跨越发展,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所在。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优势

高校共青团是一个以服务广大学生群体为己任、极具中国特色的专门组织机构。相对于其他组织,它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工作方面独具自身的职能优势:

(一)组织优势:组织网络体系完备

高校团组织拥有学校→二级学院→年级→班级的完备的四级组织网络体系,从班级团支部、年级团总支、二级学院团委到学校团委,从学校、二级学院到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各个层面都较为完善、自成体系,组织结构清晰、严密有序,覆盖面极广。且有一批政治素养硬、业务素质高、贴近学生、乐于奉献的团干部队伍,动员广大学生迅速、及时、有效。它特有的联系、凝聚、引导以及服务青年的特色及其优势,是高校共青团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的组织保障。

(二)阵地优势:校园文化阵地充足

校园文化活动场地充足及其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最明显的优势。“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典型讲座等一批参与面广、影响大、质量高的创业实践活动早已经成为培育创业者的摇篮。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将创业创新教育的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当中,组织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的创业创新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活跃他们创业创新思维,增强他们创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三)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丰富

高校共青团组织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可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更为实际的资源。作为地方团委、各行业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与地方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沟通与联络的桥梁,高校共青团组织依托这一优势来掌握与开拓创业创新方面的社会资源,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争取社会各界资金的大力支持、政策的有力倾斜、法律的及时援助以及技术的有效指导,为广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提供便捷服务。

(四)载体优势:工作载体丰富

高校共青团组织有着丰富的工作载体。共青团牵头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挑战杯”系列竞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与地方各级团组织密切合作,互联共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创业就业见习实践基地及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开展创业创新志愿服务、就业创业实践和大学生实岗挂职锻炼等活动,都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有效载体。通过载体与基地建设,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创业创新技能,进而增强他们创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五)维权优势:维权体系完善

高校共青团组织具有代表和维护大学生具体利益的职能优势,可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合法权益提供全方位保障。共青团组织完善的维权工作体系,可确保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得到有效监督与落实;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维权行动,收集和反映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权益诉求,依法及时处理各类投诉请求;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一起动员法律职业群体及专业志愿者,共同维护大学生创业创新合法权益,形成维权强大合力,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法律政策维权服务与保障。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路径选择

(一)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优化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组织构架

围绕高校育人的核心目标,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优化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组织构架:一是学校设置由党政一把手牵头,学校领导全面负责,教务处、学工部(处)、校团委、招就处、科研处等主要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等多部门组成与协作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整体负责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服务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二是二级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分团委书记和辅导员任成员,负责创业创新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年级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工作站”,由分管教学的院领导、相关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组成,负责普及创业创新教育、跟踪辅导与服务;四是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主题研讨、参观调研、组建团队、项目策划等丰富多彩的创业创新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创业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学生的受益面,形成完善的学校—二级学院—年级—班级的四级网络组织构架,有力保障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服务的高效运行和落实。

(二)利用共青团阵地优势,强化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培训

发挥共青团阵地优势,强化创业创新教育与培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效性:一是利用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其中,开办“学业与人生”讲坛,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举办“知名创业家与青年面对面”大讲堂,积极传播创业理念,传授创业技能,提供创业指导,搭建创业者与成功人士的交流平台;二是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相关政府培训项目等阵地,广泛组织开展创业萌芽培训班、大学生成功创业导航计划培训班、CYB创业培训班、SYB创业培训班、KAB创业培训班等各类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创业创新教育培训项目,提升广大学生创业创新技能;三是成立由校内外著名专家和成功创业家组成优势互补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采用“一对一”导师带徒模式,定期对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技能培训和辅导,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与指导;四是利用校园广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媒介阵地,汇集、整理国家、省市关于推动、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文献、制度措施,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传播教育,并广泛宣传大学生创业创新优秀典型,宣扬创新精神、倡导创业理念,强化校园创业创新主旋律舆论氛围。

(三)发掘共青团资源优势,搭建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平台

按照社会化运作模式,整合与发掘校内外资源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是依托现有省内各类高新科技园、经济开发区、大型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姻,采取校政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模式,建设大学生创业创新综合实践基地,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地方政府、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二是联合校内相关部门,建立“创想家”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园以及创业创新教育园等实践平台,提供教育培训、政策咨询、项目评估与资金扶持等服务,鼓励与吸引广大学生入驻园区孵化项目,建构一个集政策理论研究、创业教育培训和综合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体系;三是牵头建立创业创新教育基金会、创业或创新型协会等组织,为广大学生提供创业创新实战练兵场,运用项目化运作手段,确保学生有效开展创业孵化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四是依托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造层次多、覆盖面广的大学生创业创新信息(或微信)服务平台以及创业创新项目库信息网络平台,让大学生获得时效性强的创业创新权威性资讯。

(四)发挥共青团维权优势,改善大学生创业创新政策环境

发挥共青团维权职能优势,健全维权工作体系与机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提供更为广泛的创业创新维权服务:一是收集与整理创业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措施,通过形势分析会、政策报告会、政策讲解课、网络短信和编印手册等办法,帮助广大学生了解、理解和运用政策;二是加强信访工作力度,畅通维权途径,全面收集和理性反馈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权益诉求,依法监督有关部门落实大学创业创新的法律法规,执行维权权利;三是建设专职维权队伍,加强团的权益工作干部配备,动员法律专业群体和行业志愿者加入大学生创业创新维权工作的行列,打造维权专业化团队;四是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维权行动,开设12355维权律师热线,举行“维权岗行动月”等活动,坚决维护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合法权益,形成维权合力,齐抓共管,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政策服务和环境保障。

(五)依托共青团载体优势,打造校园创业创新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是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即可整合校内校外各方资源,加强与学科专业有机结合,重点打造诸如以莲湖经济论坛、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对抗大赛以及广告大赛等“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为主导,以学生会与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为依托,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以及大学生文化艺术展演等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社会实践是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发展学生创创新业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即可以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深入山区乡村,走进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美丽中国·清洁乡村”、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系列活动;组织实践服务队,赴全区各地开展以“勤学修德青春志明辨笃实中国梦”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骨干到基层开展“实岗挂职”锻炼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实践服务中获得真知、学会创造,强化学生综合实践创业创新能力。

三、结论

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现实需求,创新工作机制和手段,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核心竞争能力,真正做到为党政分忧、为青年解难。

参考文献:

[1]姚彤.共青团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服务作用研究——以湖南为例[D].中南大学,2010.

[2]张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困境与优势[J].文教资料,2011(07).

[3]雷园园.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探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简介:韦联桂,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共青团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和措施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编号:2015LSZ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2-114-02

猜你喜欢

维权共青团优势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维权去哪里?
矮的优势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画与话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