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二级工会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问题初探

2016-04-12金保德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归属感青年教师

宋 静,金保德

(1.辽宁警察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6;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高校二级工会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问题初探

宋 静1,金保德2

(1.辽宁警察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6;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人类动机(需求层次)理论和群体认同理论为内在逻辑进行分析,高校二级工会在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高校二级工会该作用还没有引起学界关注。高校二级工会的这一作用应通过弱化组织行政化特征、吸引青年教师开展多种活动、改良组织氛围等形式体现。高校二级工会应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院系民主管理水平,积极营造民主和谐、极具吸引力的组织氛围,提升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归属感,以稳定师资队伍,吸引高端人才,助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校二级工会;青年教师;归属感

高校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高校管理、教职工维权、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因此,高校工会应从脑力劳动者比较集中的特点出发,创新工作思路,探究更好发挥工会作用的更优路径,推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落实。作为在高校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高校院系二级工会,由于其成员构成来自于本学院、系所,比较而言,在工会作用发挥方面,二级工会具有很多具体的和微观的特征,在高校下设学院、系所青年教师中更加具有亲和力。

我国各类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殿堂,同时也是人才最集中的教学科研机构,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和使命。高校的发展依靠高层次人才,未来则决定于青年教师群体的层次与实力,因此各大高校纷纷推出吸引青年教师的引智计划,将人才引进的焦点放在青年教师群体上,以期引领高校的未来发展。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挖掘增强青年教师吸引力的积极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且已成为各大高校急切研究的重大课题。高校二级工会作为各院系青年教师的“教职工之家”,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塑造者、青年教师工作之外最直接的活动组织者,同时也是青年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只有归属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才可能得以实现。因此,高校二级工会因其在提升教师归属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成为高校增强对青年教师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CNKI数据库相关研究主题的海量文献(2000年-2016年3月)进行分析,我国工会研究成果(以“工会”为研究主题的科研论文)虽然较为丰富——科研论文达到17万篇之巨,但与之相比,以“二级工会”为研究主题的科研成果仅有264篇,“高校二级工会”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成果则更为稀少,且呈现出来源期刊级别不高、参与研究的高层次科研人员较少的特点。因此探究如何发挥高校二级工会提升青年教师归属感的途径和表现形式,不断增强高校二级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充分发挥高校工会职能和作用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同时,对高校二级工会“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加以研究,也是丰富我国高校二级工会理论研究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高校二级工会“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的内在逻辑

高校二级工会能够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这主要是基于社会学特别是社会认同理论对社会群体的思考。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高校二级工会是教师参与学校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成员的高知识特点并不妨碍群体特征的表现,也符合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理论的论述。

(一)需求层次理论

归属感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需要之一,它与个体生存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的人类动机理论中关于需求层次的论述,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类需求的重要层次,是生理、安全需要这些生存基本要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层面的最基本需要。作为社会人,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有归属感,这就是群体生活的本质[2],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个体由于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友好关系的内在需求暨亲和动机(Affiliation Motive)的需要[3]。

青年教师群体作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其成员构成包括工作一定年限的青年教师、实验技术系列人员、新入职的博士和在站博士后等。这一群体刚刚完成或正在进行着由年轻学者向成熟学者、由研究生或博士后人员向青年学者的角色转变;活动范围或环境也由求学所在学校、科研院所到工作单位的转变。陌生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从未接触过的同事关系,以及工作后由于高校所提供的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等因素共同作用,根据需求层次理论,青年教师迫切需要归属感的满足。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这样的人会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做出努力。”[4]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迫切需要寻找组织或群体,融入其中,以满足其归属感的需求。

(二)社会认同理论

群体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会自动地将人进行社会分类,并明确自己所属的群体,以所属群体身份定义自我[5]。群体认同的部分过程也是内群体(In-Group)即“我们的”人所组成的群体的形成过程。内群体的存在,代表“外群体(Out-Group)”即无法令人们产生归属感的群体或类别[6]被个体排斥。当群体与外界发生冲突或受到其他外来压力时,这种认同会表现得更加强烈[7]。

竞争与合作是群体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一个群体可以因为和其他群体的关系,而对其成员产生某种特殊意义和感情,同时也会对其他群体产生其他消极情绪乃至偏见。何时以及如何减少跨组织间的偏见,至少是从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1897-1967)加以研究以来一直是群际关系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8]。在高校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各院系二级工会之间也存在这一群际交流方式。由于高校工会活动组织的内容和形式(运动项目、各类比赛),导致学校内部各二级工会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在工会活动中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在校工作期间参与活动主要由工会引导开展,所在组织(二级工会)与其他院系二级工会在交流中存在着竞争关系,且由于学科、研究领域不同导致的学术交流鸿沟,各院系二级工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交叉学科会有所不同),因此,极易在本学院二级工会中产生群体认同,同时对外群体也就是其他院系二级群体产生疏远而无法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高校二级工会“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的外在形式

(一)组织的非行政化特征

高校教师属典型的知识型员工,这一特性决定其管理必然要选择人性化管理的模式[9]。二级工会不同于高校校级工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行政化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管理机构的非实体性、管理成员的兼职性和活动参与的非强制性。院系二级工会“管理机构”不同于高校工会的管理机构,即不设行政办公室、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处理二级工会的各类行政事务。二级工会的管理成员(委员)由院系全体教职工选举或推荐产生,是教职工群体内部经民主程序产生的,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兼职)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群众推荐工会干部更多的是看重其工作热情、奉献精神、年龄以及文体特长等[10],而非仅仅是管理能力和处理行政工作的能力。因此,二级工会不具备行政化或者行政化特征较为弱化。

另外,二级工会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决定了非行政化或弱行政化的组织特征。作为高校工会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二级工会是非行政性的基层群众组织,其开展的工作也是非行政性质的[11]。高校各院系二级工会是在高校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主要意义就是以教职工为本、代表教职工的利益,具备高校工会组织所具有的维护教职工权益、为教职工谋利益、维护基层民主监督权利等的主要职能。面对教职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职能的实现无法完全依赖行政管理和制度约束,而是需要充分动员教职工广泛参与其中,这也是高校人性化管理的应有之意。

高校二级工会的非行政化组织特征在高校教师群体作为群体参与人的背景下,容易消除陌生感和个人对组织的排斥感,防止出现青年教师群体对二级工会的组织偏见,获得青年教师的认同及对组织活动的积极参与。

(二)活动内容的亲和性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校际之间人才流动的加快、海外高端人才的回归、教学科研压力的增大等因素叠加,高校教师群体因面临较大教学科研压力、工作环境的相对固定以及考评体系带来职称评审压力,因而较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身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同时也将教师事业与激情碾碎进而影响教师群体的职业素养与教学科研效果。因此,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早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

关于如何消除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相关领域的学者探索了多种途径,如提升和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优化考评体系等方式,这些都有利于减少教师职业倦怠感。研究表明:参与休闲体育的高校教师要比不参与休闲体育的教师主观幸福感高,长期性地参与休闲体育对提升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是有帮助的[12]。作为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高校二级工会在消除教师身心压力、缓解职业倦怠方面也应结合自身组织特点和职能,通过组织休闲体育活动等方式发挥作用。

高校二级工会在组织活动、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同时,也同样孕育了群体归属感形成的组织环境。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青年教师在心理、思想、情感等方面对组织所产生的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等,最终都会内化为对群体和组织的归属感[13]。与高校工会相比,高校院系二级工会在面向本院系教师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通过灵活的组织方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可以最大可能地动员教师参加活动,并且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群体的主体是青年教师,面临同样的职业倦怠危机,以致他们的共同语言更多,隔阂更少,人际关系也更加融洽,更容易产生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院系二级工会在构建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方面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减轻教学科研压力更大的青年教师群体的身心俱疲状态。二级工会在影响青年教师工作环境过程中推动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群体成员归属感的形成,进而减轻职业倦怠现状,使青年教师身心更加健康与积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和谐的组织氛围

高校教师满意度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工作生活等需求状况的评估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内在看法。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满意度差异较大,35岁以下教师对目前收入水平、住房不满意率均超过65%[14]。青年教师群体具有如此高的不满意率这一现象本身就应该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和研究。

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诸多困难,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工作经验的缺乏、教学科研压力大、生活中诸如经济压力与子女入学等困难,是影响青年教职工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压力。这些压力中,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繁重的科研任务、较多的教学任务和低经济收入,其中第一项是最大的压力来源[15]。特别是教学科研压力大的困难直接影响到青年教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影响到青年教师组织忠诚度与归属感的培养。

青年教职工工作、生活压力的产生有多重诱因,而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并强化。较强的教学与科研压力影响工作环境与学术氛围进而影响职业发展,而这些压力又最终影响教师的心理,产生诸如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低、对单位和组织的归属感降低甚至产生离职倾向等问题。正是由于青年教职工的压力产生是系统性的,压力源来自多个方面且存在多种诱因,高校工会特别是院系二级工会在影响青年教职工工作与生活方面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无法消除所有压力。

国外研究表明,学校组织氛围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6]。因此,高校院系二级工会可以从改善院系内部组织氛围为切入点,通过发挥二级工会活动组织、权益维护等组织行为,改善组织氛围,增强组织归属感,进而提升青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三、高校二级工会“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的局限性

高校二级工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作用的释放和发挥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归属感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个体对群体满意度的一种体现。归属感对于群体和个人都十分必要,群体中的个体如果没有了归属感,群体就失去了活力和价值,群体内部也会变得冷漠。但就归属感的成因而言,影响归属感的因素非常多,很难有一个组织或某种方式能够根本解决归属感提升问题,这就是组织机构本身的局限性。另外,从组织层级着眼,高校二级工会作为高校工会的有机构成,要在高校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组织的性质和规模决定了其活动组织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经费与活动规模层面也具有较大限制。由于工会委员的兼职性构成导致活动筹划层次与水平的不足,因此,二级工会组织的活动,其内容、形式和活动吸引力能否真正起到动员、吸引进而影响青年教师的作用,其效果大小也难以保证。诸如此类问题,对能否吸引青年教师并借此提升该群体对学院和学校的归属感存在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另外,就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而言,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青年教师面对活动的组织主体、类型、规模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对二级工会的不同职能也有不同的需求,这是影响二级工会所组织的活动能否实现其初衷的根本因素。

虽然高校二级工会在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方面存在着上述不确定性,但并不能否认其在影响青年教师归属感方面所具有的作用,也不应放弃对其作用发挥机制与路径的探索。各院系二级工会应该根据本院系青年教师特点并结合院系实际,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院系民主管理水平,积极营造民主和谐、极具吸引力的组织氛围,提升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此基础上,提升青年教师群体的归属感,以稳定师资队伍,吸引高端人才,助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荣,鲁峥嵘,蒋奖.工作场所排斥与员工角色内外行为:归属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5):1176-1180.

[2][美]约翰·J·麦休尼斯.社会学[M].风笑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96-197.

[3]华红琴.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242-243.

[4][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7-28.

[5]殷融,张菲菲.群体认同在集群行为中的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5,(9):1637-1646.

[6][美]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M].刘鹤群,房智慧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54-156.

[7]黄平,罗红光,许宝强.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33.

[8]HedyGreijdanus,TomPostmes,ErnestineH. Gordijn,MartijnvanZomeren.SteelingOurselves: Intragroup Communication while Anticipating Intergroup Contact Evokes Defensive Intergroup Perceptions [J].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2015,(6):131-149.

[9]刘长英.高校教师人性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J].科学与管理,2009,(3):79-80.

[10]彭细珍.新时期高校二级工会作用发挥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6):28-32.

[11]林王荣.切实加强高校二级工会的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6):85-87.

[12]农彬彬.高校教师参与休闲体育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长江大学,2013.

[13]李海峰,邸俊燕.归属感——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J].继续教育研究,2012,(2):68-70.

[14]郝文斌.高校教师满意度差异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5,(1):83-86.

[15]刘小萍,周炎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高教探索,2006,(1):124-128.

[16]Ghavifekr Simin、Pillai Nova Sheil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s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Malaysian experience [J].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16,(17):87-106.

(责任编辑:王友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2016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校局合作平台实战化教学为指引的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7-63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科学计量方法的高校体育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及演进路径分析”(项目编号:DUT16RW008)、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工运理论和工会发展研究课题“高校工会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功能分析”(项目编号:DGGH2015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3—0019—04

收稿日期:2016-04-06

作者简介:宋静(1985-),女,山东临沂人,大连理工大学2014级教育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辽宁警察学院助理研究员。金保德(1983-),男,山东枣庄人,行政管理硕士,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师。

猜你喜欢

归属感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止勘集团工会: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归属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