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与长镜头比较研究
2016-04-12雷钢
雷 钢
(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蒙太奇与长镜头比较研究
雷钢
(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蒙太奇与长镜头是影视创作的两种方式,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叙事观念、抒情方式、剧情结构、构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对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影视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蒙太奇;长镜头;比较研究
影视语言同文学语言一样,有一套独特的语言元素和规则。在影视语言众多元素中,蒙太奇和长镜头显得十分特别,它们既对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影视作品既可以用蒙太奇来创作,也可以用长镜头来创作,影视作品创作方式不同,艺术效果就有很大区别。
一、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涵义
蒙太奇(Montage),法语音译词,原意为“安装、组合、构成”之意,即按剧本或影视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画面),然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画面)有机地组接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等效果,从而组成一部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完整影视作品,这些构成形式与艺术方法就是蒙太奇。[1]蒙太奇是一种影视叙事、抒情的方法,是影视技术发展的必然,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性。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把蒙太奇归纳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节奏蒙太奇三大类别。蒙太奇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蒙太奇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同时,影视的广泛应用也助推了蒙太奇的发展。
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最早对蒙太奇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从文学、绘画以及中国文字等多方面为蒙太奇追根朔源。同许多其它艺术一样,蒙太奇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忽略一些次要、重复的内容,并不会影响内容的完整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并不总是集中于一点,往往来回跳动于“远景”、“中景”、“近景”和各种细部的“特写”之间。同样,人眼也不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同一事物,同一事物不同时段的景象可以在人脑中形成连贯的映像。
长镜头(Long take),与蒙太奇相对应,指用摄像机不间断地拍摄来表现一个事件或段落,更有甚者是一部影视作品。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时间标准,单个长镜头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但时间长短并不是长镜头的本质涵义,它的本质是不用或少用镜头的“安装、组合、构成”。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韩小磊把长镜头归纳为景深长镜头、镜头内部蒙太奇式长镜头、段落长镜头、主观长镜头、静观长镜头、舞台纪录式长镜头、纪实性长镜头7种。长镜头既是一种拍摄方式,也是一种叙事、抒情方法,它通过摄像机与被摄体的运动来变换时间、空间,也就是利用场面调度的方式展现剧情的发展、变化。可以这样说,长镜头虽然外部没有进行拼装,但镜头内部却在进行拼装,是镜头内部的蒙太奇。
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是长镜头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电影的基础是摄影,而摄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巴赞片面强调电影的客观性,主张“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电影应该真实逼真地还原现实世界。长镜头能够保持影视画面时间、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使得画面显得更真实、自然,十分符合纪实美学的特征。长镜头并不反对运动变化,它通过场面调度的方式来实现镜头内部的蒙太奇。
二、蒙太奇与长镜头的联系
蒙太奇与长镜头同为影视构成的方式,二者出现的时间不同,应用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在原生态(1895年)电影作品中,长镜头成为单一的电影构成形式,如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都是单个的固定镜头拍摄的影视片段,这是由当时的电影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电影最初只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以纪录现实活动的形象,而不是一种叙事手段。魔术师乔治·梅里爱是蒙太奇的开创者,他在1899年拍摄的电影《灰姑娘》时,创造性地应用了停机再拍技术,创造出了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身上那套破旧衣服一下子变成绚丽的晚礼服。蒙太奇从它诞生的那天起,技术就获得了快速发展,应用十分广泛,在影视创作中占了主导地位。
直到20世纪50年代,巴赞发表了长镜头理论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创办《电影手册》杂志,为电影带来真实美学的新气息,长镜头理论被广泛运用在电影创作中,如《公民凯恩》、《罗马11时》等。长久以来,西方理论界在谈及长镜头时会说它是与蒙太奇相对立的影视艺术表现手段,仿佛长镜头与蒙太奇是冤家对头,水火不容似的。其实,这是强加在巴赞与爱森斯坦身上的一场“莫须有”的对立论争。人们可能看见巴赞对于爱森斯坦提出的某些蒙太奇观念的批判,但人们忘记了巴赞的批判是建立在大家过于崇拜蒙太奇的基础上的。当人们过于崇拜蒙太奇,并将其神化,这就需要有一种理论或实践手段来让所谓的电影理论家和实践家头脑清醒。[2]
关于蒙太奇与长镜头的争论,其实就是如何反映客观现实和还原真实,并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影响观众的思想。 蒙太奇与长镜头是影视创作的两种手法,是影视理论的双生花,孰优孰劣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影视作品的真实与否,并不在于使用哪一种手段或技巧,而在于能否找到并使用既符合影视作品思想传达需要,又能贴近观众心理感受的艺术形式。在影视创作中,很多优秀作品都同时应用了蒙太奇和长镜头两种手法,如《鸟人》、《匹夫》等。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遵循艺术的规则。艺术倡导多元,忌讳单一,像《俄罗斯方舟》(90分钟一个镜头)这样的长镜头作品,只是少数另类的实验,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像希区柯克的《夺魂索》一样,让观众感到拖沓冗长,沉闷乏味。
三、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差别
蒙太奇与长镜头作为影视语言的两种元素,虽然有许多的共同点,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叙事观念上的不同
在叙事观念上,蒙太奇遵循艺术反映现实的美学原则,是对现实世界的艺术性加工。蒙太奇通过对现实生活素材的选择、提炼、概括、拼装等程序使之富于美感,它为了更好地符合创作者所要完成的叙事过程,会对时间和空间进行较大的分割处理。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开头一场戏里,敌军官讲:“上校冯迪斯已经到达萨拉热窝”,接着便是萨拉热窝的俯拍全景,随着一声画外音,上校冯迪斯入画。在《非诚勿扰》中,女主人公(舒淇)想让男主人公(葛优)陪自己去见情人,葛优一连说了几个不去,以至于舒淇怒目问:“你到底去不去?”葛优回答:“不去!”然而,下一个镜头却是葛优走在舒淇的背后去见她的情人。这样一来,人物出场不用通名报姓,既介绍了人物,又转换了场景,剧情也有了变化,省略了其间一切不必要的过程,艺术效果极佳。
长镜头遵循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美学原则,强调影视的纪实性或纪录性。影视创作者大多以旁观中立姿态出现,去意识化,去人工化,追求原汁原味的影视世界。长镜头多用标准镜头,与人的视角相近,多采用自然光效,尽量避免人工光的痕迹,并注重同期现场录音。长镜头十分注重画面时空的统一和延续,通常以场面调度的方式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和动感。实际上,镜头内部蒙太奇仍然在起作用。在俄罗斯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创作者大量使用了长镜头素材,力求客观、中立、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影视艺术效果虽然欠佳,但真实性极高,足以感染观众。
(二)抒情方式上的不同
像所有的艺术一样,影视不仅要承担叙事的任务,也要具备抒情的功能。在抒发情感上,蒙太奇与长镜头有很大的不同。蒙太奇通过将相关情绪的各种镜头组接在一起,造成对比、象征、隐喻或联想,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情感或意境,这种方法可以成为“枚举法”。抒情蒙太奇主要有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和杂耍蒙太奇三种。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军号》中,将起义水兵把反动军官一个个扔下海的镜头与蛆虫一个个从肉块上掉落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用以比喻反动军官为肮脏腐败的寄生虫。隐喻蒙太奇的关键是前后画面有着情节上和环境上的联系,使得比拟自然。郑君里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将张忠良与王丽珍在重庆跳舞的脚与正在践踏祖国大地的日本兵大马靴的脚组合的对比镜头,对比蒙太奇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李玉导演的《万物生长》序幕“解剖考试” 一段,厚朴夸张膝跳反应打破了解剖缸,引起了一场事故,该段把辛荑、黄芪、厚朴的个人生平画面组合在一起,节奏轻快,诙谐搞笑。杂耍蒙太奇在内容上可以随意选择,不受原剧情约束,夸张与突出的特点十分明显。
长镜头由于没有镜头的切换,不会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的事件连续性,不得不使用在一条时间线上的“情绪推进法”。巴赞认为真实的画面是复杂多义的、含糊的和不确定的。长镜头利用构图、景深、景别、角度和焦距等的变化,特别是一些象征性环境和细节与人物、环境关系的呈现,引导观众参与其中,去发现内在的丰富信息,创造出符合自己情感和思想需要的解读内容。电影《小武》中有一个6′4″的静观长镜头:小武为小梅买了热水袋后并排坐在床上,小梅问小武为什么这么有钱,小武说自己是手艺人,并展示自己的右手。小梅问小武为什么不会唱歌却老上歌厅,并为小武唱了首《天空》歌曲,小梅唱了一半便伤心地唱不下去,伏在被子上哭泣。过了一会儿,小梅安定了情绪后,要求小武唱一首歌,小武掏出打火机奏出“致爱丽丝”音乐,小梅听着听着便慢慢倒在了小武的怀里。这个长镜头在叙事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小武为什么为小梅买热水袋?小梅为什么喜欢《天空》歌曲还会唱哭了?小武为什么给小梅听“致爱丽丝”音乐?小梅为什么会倒在小武怀里?
(三)剧情结构上的不同
影视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具有二维性。影视剧情既可以依时间展开,也可以依空间展开。根据剧情的叙事时空结构,影视结构可以分为时空顺序式和时空交错式两大类。时空顺序式是影视创作中基本的剧情结构,它依照事件进程的时间顺序组织情节的时空,推进剧情。时空交错式是不按照事件进程的时间顺序排列场面,而是打乱事件进程的时间顺序,以某种逻辑再把它们组织起来。
蒙太奇在剧情结构选用上灵活自由,既可以采用时空顺序式,也可以采用时空交错式。如《贫民窟中的百万富翁》采用的剧情结构就是时空交错式,该片大量使用倒叙、闪回、回忆、幻境的穿插,来形成时空的有机交错,将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生历程浓缩在一个紧张的戏剧结构和情境当中。长镜头在剧情结构选用上比较单一,主要采用时空顺序式,很少采用时空交错式。公益片《妈妈的等待》1′18″的长镜头,导演利用摄像机的横移,人物的出画与入画,前后景的变化,长卷画式地展现了一个妈妈把一呀呀学语的孩子抚养成人的历程,这种复杂的场面调度对导演和演员都是极大的挑战。
(四)构图方式不同
蒙太奇被称为是“强制”的艺术,强调用镜头控制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蒙太奇运用拼装来完成影视的构成,影视作品所表达的是导演或剪辑人员的创作意念。在观赏影视作品时,观众只能跟着影视创作人员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选择,这种构图称为封闭式构图。如电影《红高粱》开头“颠轿”一段,十几个轿夫和吹鼓手,蒙太奇多次聚焦在轿夫头领(主角)一个人上,强调突出主体。
长镜头则是“非强制”的艺术,强调拍摄时进行场面调度,控制摄像机、主体和前后景的变化来实现镜头内部的蒙太奇。长镜头是将记录的事实在屏幕上展现出来,并不强迫观众必须选择那个信息,最多只是提示观众去选择。观众根据所提供画面信息比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影片的丰富内涵,自己解读影片,而非创作人员的控制,这种构图称为开放式构图。如电影《四百击》结尾长镜头,安东万跑到海边时先是站着看,然后出画,过了一会儿又重新入画。这个开放式构图为安东万到海边后发现依然无路可去埋下了伏笔。
(五)演员、导演的作用不同
蒙太奇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了演员与导演的工作,演员的表演与导演的调度都可以分解进行,而不必一次完成。普通的人员也可以通过剪辑的形式进行高难度的表演,如一些明星演员在警匪片、武侠片中夸张动作,逼真而有感染力。同时,由于蒙太奇镜头的时间较短,导演进行场面调度就好控制,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电影《藏龙卧虎》中武打镜头,蒙太奇的运用恰倒好处,既显得真实又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长镜头展现事件几乎是一镜到底,这对演员和导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镜头往往还依靠演员的即兴发挥,演员的表演很大程度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同样,导演的作用也关键,场面调度的难度大大增加。电影《鸟人》由15个长镜头组成,给观众的感觉几乎是一镜头到底。《鸟人》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主角(迈克尔.基顿)的精彩表演和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高超艺术。根据长镜头的要求,演员们通常需要一次完成长达15页剧本的内容,并且按照严格的走位,不能有丝毫差池。[3]
四、结语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蒙太奇和长镜头确实存在着相当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足以说明孰强孰弱。蒙太奇与长镜头各有千秋,是影视语言多样化的具体体现。当表现纪实的内容,如新闻、纪录片,人们往往借助长镜头来表现事件的客观、真实,这比什么都重要。当表现某种情绪或意境时,人们多采用蒙太奇来体现诗意与浪漫。
参考文献:
[1] 袁金戈,等. 影视视听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6-58.
[2] 陈吉德,等. 影视视听语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63-64.
[3] 杜仲. 揭秘15个长镜头的突破[EB/OL].[2015-02-15].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317947.html.
[责任编辑范藻]
收稿日期:2016-01-13
作者简介:雷钢(1968—),男,四川达州人。教授,主要从事多媒体与影视语言研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6)04-0064-0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ntage and Long Take
LEI Gang
(Culture and Media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Abstract:Montage and long take are two way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reation. They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but also a big difference. These difference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spects of narrative ideas, lyrical way, plot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so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ntage and long take could improve people's appreciation on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Key words:Montage; long take; a comparativ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