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视角解读中国“第一夫人”新闻报道
——基于《人民日报》女性读者的深度访谈
2016-04-12朴鸿远
谢 晨,朴鸿远
(1.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2.韩国釜山国立大学,韩国釜山 609735)
从女性视角解读中国“第一夫人”新闻报道
——基于《人民日报》女性读者的深度访谈
谢晨1,2,朴鸿远2
(1.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0;2.韩国釜山国立大学,韩国釜山609735)
摘要:中国“第一夫人”的相关新闻报道不断增加,引起了越来越多女性的关注。她们对“第一夫人”新闻报道的解读不仅可以反映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同时也透露了中国女性对自我身份的构建趋势。通过对以“滚雪球”的方式选取的12名《人民日报》的女性读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质性分析发现,女性对于“第一夫人”新闻报道的解读可以总结为“政治上的犹豫”“成功观念的转变”以及“矛盾的自信”3个方面。这种结果让我们发现,中国当代女性的新身份构建仍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解读;报纸;女性;第一夫人;身份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大众媒介的报纸,尽管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作为构成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深刻度和可信度依然备受肯定。对于报纸,男性常被约定俗成地视为其主要读者,而一些政治性较强的报纸更是如此。这从侧面再次说明,政治领域向来是“男性为主”的领域[1]。可见,性别不仅影响着阅读群体的范围,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报纸内容的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后,整个世界媒介都开始关注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是她的穿着打扮都会吸引着媒介的关注。《人民日报》作为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在此之后关于“第一夫人”彭丽媛的相关新闻也不断增多。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内《人民日报》上关于彭丽媛的报道达100条之多。在这样的媒体关注度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拿起报纸,关注第一夫人的动态。
本研究试图探析女性受众对于《人民日报》上“第一夫人”相关新闻的解读。通过她们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夫人”是如何切实影响了中国当代女性的。事实上,“第一夫人”的话题在国外的学术界并不陌生,但我国对于“第一夫人”的相关研究还是很少。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来解读“第一夫人”的相关新闻。这种文本研究主要注重媒介内容本身,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众的能动性。而不可否认的是,受众解读是理解“第一夫人”相关新闻深度含义的一种直接途径。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探析女性受众对中国当今“第一夫人”相关新闻的解读,可以说为我们理解当今中国女性的真实状态,以及今后中国女性的身份构建等问题开拓了一个既新颖又独特的角度。
二、文献回顾
丹尼斯·麦奎尔(Danis McQuail)在1997年的《受众分析》(AudienceAnalysis)中将受众描述为传播活动中“信息接受者”的总称[2]。这个定义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众的能动性。而肖恩·莫斯(Shaun Moores)也指出媒介受众并非是一个和谐的群体,仅仅通过观察和文本是不太容易进行分析的[3]。换而言之,受众分析作为站在受众的角度来解读媒介内容的方式,才是真正可以了解受众内心世界的途径。
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在1980年揭露了文化表征过程中“编码(encoding)”和“解码(decoding)”的概念,并通过区分“主导的符码”“协商的符码”和“对抗的符码”来谈论文化表征领域中的意义争夺问题。而戴维·莫利(DavidMorley)的《“全国范围”的观众》(1980)可以说是将编码与解码的方法运用到受众分析的一个早期实例。在他的研究中,他试图解释受众的社会地位是否能够影响他们的解读方式与角度。通过研究,他也进一步地肯定了以受众为角度来研究媒介内容和媒介类型的方法。
在受众研究中,女性主义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发展。部分女性主义学者坚持认为媒介一直在维系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又通过各种媒介作为渠道不断强化给大众,进而加深了刻板印象的形成。戴维·莫利(David Morley)也认为,这些性别差异并不是由生理特点决定,也不是男性女性与生俱来的,这种差异更多的是根植于社会对男性与女性身份的构建习惯[4]。简而言之,文化身份的构建会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而对于文化身份,霍尔一直认为其是一个既存在而又在变化的问题。这种变化也影响各种文化身份在媒介表征过程中的特点呈现。例如,中国女性在媒介表征中的特点也是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女性在具体时代下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现状,同时,女性对某种媒介表征文化的解读,也蕴藏着她们对自我社会身份的认知,又或预示着对其自我社会身份的重新构建。在传播领域中,对新闻的解读实质上也是对社会文化的一种再解读,对某种社会身份的认知与内化的过程。实质上,女性对媒介内容的解读不仅是对“我们现在是什么”的认知,更多的是对“我们可能和应该成为什么”的思考[5]。
三、研究方法
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本研究选取了12名《人民日报》的女性读者进行深度访谈。25%的受访者是未婚女性,75%的受访者为已婚女性;25%受访者的文化程度为中学,75%受访者的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41.7%的受访者年龄为21~30岁,33.3%的受访者年龄为31~40岁,25%的受访者年龄为41~50岁。受访者的职业范围较广,涉及教师、公司职员、医护人员、家庭主妇、学生等多个行业和身份。
访谈主要是通过网络视频和见面交流两种方式进行。每次访谈进行1~1.5个小时,对个别访谈者进行了针对性的二次访谈。整个研究过程从2015年4月22日持续至7月9日。
四、结果分析
通过与12名女性读者的深度访谈我们发现,她们在解读“第一夫人”相关新闻时显示出三大共性,即政治上的犹豫、成功观念的转变以及矛盾的自信。
(一)政治上的犹豫:关注度增加,参与度不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女性在政治上仍处于边缘位置。女性在参与政治工作时,大部分被安排在“女性工作”的范畴[6]。鉴于女性相对弱势的政治参与度,她们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和关心度都持续处于一种“不足”的状态。访谈得知,随着权威媒体对“第一夫人”报道的增多,女性对于政治的态度发生了一定转变,这种转变也折射出了当今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一种尴尬身份。
1.对国际政治新闻的关注度提升。传统上,中国媒介给予“第一夫人”的关注度并不高,以至于很多普罗大众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印象也并不深刻。然而,这种“印象淡化”的趋势如今有了明显的改变。众所周知,国事访问是国家主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此期间,各大主流媒介会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跟踪报道。因此,国事访问也是塑造中国政治人物媒介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
绝大部分的女性受众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关注都是从彭丽媛于2013年3月22日陪同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展开国事访问开始的。在此期间,中国“第一夫人”的相关新闻报道量和大众阅读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很多从不关注政治新闻的女性也开始关注相关报道。大部分的受访女性都提到,彭丽媛在媒体中几近完美的形象给她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她们产生了一种自豪感。她们从阅读彭丽媛相关新闻的兴趣点出发,从而逐步形成了对国家政治和中国发展的关注。她们相信,彭丽媛作为中国“第一夫人”的形象正在逐步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女性以往的一些刻板印象,并且将中国女性自信、大方、优雅的形象传播出去。
2.政治参与的踌躇。伴随着国际政治新闻对中国“第一夫人”关注度的提升,中国女性在政治参与上的热情也应当有所提高。但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的女性受众对于政治的关心度仍停留在对相关政治新闻阅读的层面,而政治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并没有得到提高。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女性受众这种意识与行动的不同步归因于对于“第一夫人”相关报道的再解读。沃森(Watson)将“第一夫人”的类型分为5种:合作伙伴(full partners)、部分合作伙伴(partial partners)、幕后合作伙伴(behind-the-scenes partners)、婚姻伴侣(partners in marriage)以及非合作伙伴(non-partners)[7]。部分女性在访谈中谈到,虽然“第一夫人”在新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以“彭丽媛”为主体的新闻多半与教育、艺术、医疗、时尚等主题相关;在政治领域的相关新闻中,“彭丽媛”几乎还是以“婚姻伴侣(partners in marriage)”的姿态出现。换而言之,彭丽媛虽然在政治新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其身份仍然是从属性质的。因此,她的出现虽然让女性受众提高了政治关注度,但并不能在实质上激发她们的政治参与度,反而让她们形成了一种“踌躇”的政治参与状态。
(二)成功观念的转变:职业观念的强化,女性气质得到肯定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里,男性的社会地位自然比女性高。而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男女平等的思想在不断被强调,但是大众在界定“成功”这个概念时,往往会落入“女性只有获得与男性相同的成就才是成功”的传统思维模式。
1.职业:“与成功无关”到“成功的要素”。20世纪早期,“贤妻良母”是完美女性的代名词。没有事业企图心,认真对待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丈夫和孩子的女性,就是大众所界定的“贤妻良母”[8]。可以说,贤妻良母的代表就是1991年热播电视剧《渴望》中的“慧芳”的形象。这部电视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强调了家庭生活对于一个女性的重要性,女性个体的价值远远低于对于家庭的价值[9]。换而言之,传统观念中,职业生活对于女性并不重要,家庭才是女性价值体现的最重要领域。
“以家为主”的观念限制了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主动性,又或者说,这种将女性限制在私有领域的观念恰恰推动了男性在公共领域中的发展。公私领域的不同分工也塑造了男性和女性对于“成功”不同的界定:男性在事业上的成功叫作成功,女性在家庭上的成功才叫作成功。这种观念的认知,从本质上限制了女性在公共领域的活动,将女性成功的定义狭隘化了。
在受访过程中,大部分女性受众认同稳定的工作是现代女性成功必备的条件。她们强调了彭丽媛作为歌手的这个身份,并肯定其歌手身份对现在的“第一夫人”工作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受访者中的几位家庭主妇都谈到后悔放弃了工作,为家庭、孩子、丈夫牺牲了自己的事业。访谈发现,女性普遍对自身工作发展的要求不高,但认为一份稳定独立的工作是她们人生价值的一个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参与已不再是男性的专属特权,当代女性已然将职业看成是成功的一个要素。
2.女性气质:“成功的绊脚石”到“成功的垫脚石”。成功的女性总是被习惯性地称为“女强人”,甚至兼有“女超人”的含义。很多媒介也习惯于把成功女性塑造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特例。例如,很多女强人时常被刻画为“行事果敢和坚强的女性”等具有强烈男性气质的女性,更甚之,媒介喜欢夸大很多“女强人”私生活中的不幸,例如,未婚或离婚等。本质上,这种媒体再现就是在渲染一种男性至上的思想。按照这种理论,女性若要成功,就意味着要放弃女性的自身特质,具备大量传统观念上的男性品格,又或者说,成功的女性多半在婚姻或家庭生活上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牺牲了家庭或婚姻生活才有可能获得所谓的成功。“温柔”“随和”“顾家”等词汇与女性的成功无关,甚至渐渐成为女性“成功的绊脚石”。
中国“第一夫人”大幅度的新闻报道让不少女性开始思考究竟何谓“成功”。新闻文字或者图片中都在展示着彭丽媛从容的谈吐、得体的着装、优雅的体态,可以说,在她的身上集结了中国传统女性所有美好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并没有影响对于彭丽媛作为一名成功女性的界定。因此,彭丽媛的相关新闻报道让女性群体认识到,女性的特质并不是束缚女性走向成功的不利因素,反而应该是女性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三)矛盾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心在提高,对女性群体的自信心仍不足
性别意识除了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外,还影响着广大女性的认知方式。即使是女性本身,也会将很多状况的形成归结为性别因素。通过对这12名女性的深度访谈,我们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矛盾自信心正在女性受众中产生。
1.国家自信心不断增强。很多女性对于彭丽媛相关新闻的阅读停留在图片的阅读上。这种图片式的新闻阅读方式,让她们对于“第一夫人”的着装及使用的产品投入了很大的关注度。在新闻报道中,提及彭丽媛所使用的产品均为国产品牌,这让很多受访者对国产品牌感到自豪,对国家经济,乃至国家形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很多女性甚至会自然而然地将这些品牌或者具体的款式总结为“丽媛款”。作为强大消费群体的女性大众,“丽媛款”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她们的购物导向。在这种导向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女性大众对国家自信心的不断增强,而这种自信心与“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休戚相关。
2.群体自信心踏步不前。在国家自信心得到强化的同时,女性作为一个群体的自信心却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提升。男性的判断和男性的肯定,仍是很多女性注重并追逐的目标。通过对12名女性的访谈,我们发现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虽然私下多与自己的女性朋友谈论彭丽媛的相关新闻,但是她们更希望同男性或者丈夫来谈论彭丽媛的相关新闻。谈话中不难发现,她们希望与男性友人或男友、丈夫来谈论“第一夫人”的相关新闻,不仅是一种“扬眉吐气”的姿态,更希望能够获取男性对彭丽媛相关新闻的关注与肯定,从中得到满足感。简而言之,她们希望男性也能与她们一样来关注优秀女性的发展与成功。
在本质上,这是一种自信心不足的体现。自身的肯定与欣赏并不能给她们带来充分的满足感,男性大众的认可和肯定才是她们衡量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第一夫人”的相关新闻强化了女性对于国家的自信心,但是对于女性本身的群体自信心的提高影响并不显著。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父权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态。而当今社会虽然赋予了女性很多自由与权利,但是男性主导的基本社会形态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动摇。在意识形态的理论中,媒介仍然被视为一种霸权机构,它总是企图将父权意识塑造成为一种大众普遍接受认可的意识,甚至将这种意识形态转化为普通常识(common sense)[10]。
通过女性受众对《人民日报》中“第一夫人”相关新闻的解读发现,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她们的平等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中国“第一夫人”的相关新闻对于广大女性而言,犹如一次精神的洗礼,让她们提高了对政治新闻的关注度,重新思考对成功女性的界定,并提升了她们对于国家的自信心。但是,这些都不能掩饰目前女性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困境。比如,她们的政治意识在转化为政治行动时仍然充满了迟疑与犹豫,她们对于自身群体仍然没有充分的自信心。可以说,中国新时代女性身份的建构仍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本研究在未来的后续研究中,将会进一步增加受访对象的数量并扩大受访区域,从而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在研究方法中,将尝试增加焦点小组访谈(FGD)作为补充方法,这会为研究带来更多的角度。总之,探析女性受众对第一夫人相关新闻的解读来揭示当今中国女性的真实状态,以及研究其对今后中国女性的身份构建等相关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角度。
参考文献:
[1]Ahn, Sook-Young.GenderandPoliticalSpacewithaFocusontheRhetoricofFemalePoliticians[J]. Women’s Study, 2014, 30(2): 203-231.
[2]McQuail, D.AudienceAnalys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22-34.
[3]Moores, S.InterpretingAudiences:TheEthnographyofMediaConsumption[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93. 48-53.
[4]David,Morley.TheNationwideAudience[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80. 78-92.
[5]郝永华.Representation:从再现到表征——论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1(6): 73-80.
[6]L .Edwards.ConstrainingWomen’sPoliticalWorkwith“Women’sWork”:TheChineseCommunistPartyandWomen’sParticipationinPolitics[J]. Chinese Women -Living and Working, 2004, 28(2): 109-130.[7]Watson, R. P.FirstLadiesandTheirInfluenceonPolitics,Policy,andthePresidency[J].Women in Politics,2000, 24(4): 210-225.
[8]E.Honig,G. Hershatter.PersonalVoices:ChineseWomeninthe1980s[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3-46.
[9]L.Rofel.Yearnings:TelevisionLoveandMelodramaticPolitics[J]. American Ethnologist,1995, 21(4): 700-722.
[10]Zoonen, Liesbet Van.FeministMediaStudie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4. 59-71.
(责任编辑赵莉萍)
Decoding the News about China’s First Lady from a Female Perspective: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emale Readers of thePeople’sDaily
XIE Chen1,2,Hong Won Park2
(1.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0, China;2.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 Pusan 609735, Korea)
Abstract:The news about China’s first lady Peng keeps increasing recently, and attracts lots of attention from the female public in China. Through decoding such news, we can understand women’s social status and thei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present China. In this research, we select 12 females as the interviewees in the way of snowball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female readings of the news about the first lady in People’s Daily reflec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women’s political hesitance, change of their view on success and contradictory confidenc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omen’s new identity.
Key words:decoding; newspaper; female; the first lady; identity
收稿日期:2016-04-21
作者简介:谢晨(1986—),女,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传播理论研究; 朴鸿远(1958—),男,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播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838(2016)04-0079-05
·女性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