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2016-04-12谭培清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内科

谭培清

重庆市巫山县高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市巫山县 404700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谭培清

重庆市巫山县高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市巫山县 404700

偏头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是临床常发的原发性周期性头痛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侧搏动性头痛,同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其他的临床症状,较大的影响患者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健康。当前临床尚未研究出根治偏头痛的治疗方式,一般采用的是西药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长期服用西药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总体治疗效果不佳,此次研究中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临床体会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中重度头痛症状,所有患者均是依据《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诊断偏头痛的标准进行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疼痛症状;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所有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5.7±7.3)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4±4.3)年。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给予患者辨证治疗。肝郁气滞型患者给予珍珠母30g,紫丹参、川芎各15g,白芍12g,柴胡、郁金、醋元胡、白蒺藜各10g,全蝎末5g。肝肾阴虚患者给予土茯苓25g,山药、枸杞子、熟地各15g,山茱萸、丹皮、天麻、菊花、白蒺藜各10g。血瘀阻络患者给予葛根、生牡蛎、生龙骨、丹参各30g,川芎、川牛膝、桃仁、赤芍、酒洗地龙、佛手各10g,红花5g。风阳上扰患者给予石决明、生牡蛎、珍珠母、麦芽30g,佛手、天麻、川牛膝、钩藤、僵蚕各10g,炒栀子9g,全蝎末、生白芍各5g。加水煎煮,1剂/d,早晚分服,持续治疗2-3个月。

3 疗效判定及其结果

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评价,控制: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反复发作;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头痛中医积分下降50%以上;有效:患者治疗后头痛中医积分下降20%-50%,头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无效:未达上述标准[1]。治疗总有效率=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改善,其中40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有20例,控制率是50%,显效14例,显效率是35%,有效5例,有效率是12.5%,无效1例,无效率是2.5%,总有效率是97.5%。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占2.5%,过敏反应1例,占2.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5%。

4 体会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多在女性中发病。患者常出现搏动样、中重度头痛症状,易反复发作,可表现为单侧发作,也可表现为双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该病会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反复的发作,患者在较为安静、周围环境较为黑暗或者睡眠状态下症状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患者在头痛发作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和精神功能障碍,给患者和或者家属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引发偏头痛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患者体内的激素发生较大的变化,患者因为某种疾病长期服用药物导致,天气变化不稳定,使患者适应不了忽冷忽热的气候,食用过多的具有食品添加剂含量过高的食物或者引用饮添加剂过多的饮料,使患者的神经受到一定的刺激,患者的运动量过大或者过于激烈,患者长期睡眠不足,作息时间不合理,长期工作压力过大,用脑过度,长期情绪低落等[2]。

当前临床尚未研究出偏头痛的根治方法,以减少患者疼痛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和目的。西药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临床采取西比灵治疗时,主要依靠钙离子拮抗剂与脑血管平滑肌高异性位点结合,促进细胞膜去极化,从而有效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抑制血管收缩,减少患者疼痛,但采取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多,治疗安全性不高。此次研究中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中医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中医将偏头痛划为四种类型,给予肝郁气滞型患者疏肝理气,止痛解郁治疗;给予肝肾阴虚患者滋补肝肾治疗;给予血瘀阻络患者活血化瘀、通络祛阻治疗;给予风阳上扰患者通络熄风、护肝潜阳治疗,对患者辨证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减少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改善,进而改善患者血管运动中枢,改善血管功能,减少患者疼痛,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中医内科的方法对所有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到97.5%,在用药期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反应或者过敏反应,采用中医内科治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间接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物的安全性,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诶科学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采用。

[1]张雄文.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5-16.

[2]代国泽.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0):55-55,57.

猜你喜欢

偏头痛头痛内科
头痛应该灸哪里?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