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楚廷“人主义”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2016-04-12蒋己兰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读后感哲学大学

蒋己兰

(湖南女子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4 )

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舞台上,张楚廷先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资深的大学校长,而且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享誉全国的著名学者。迄今为止,他已出版学术著作111部(其中独著81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301篇,诗作1208首,出版诗集8部,累计达2000多万字。尤其是2007-2015年三卷本《张楚廷教育文集》先后出版*2007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套(1-10卷),201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套(11-20卷),2015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三套(21-32卷)。集中展示了先生的教育智慧,彰显了先生在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高深造诣。

一、“人主义”:一种真正面向人的教育

张楚廷先生首创了“人主义”这一理论,并将其深深嵌入进了他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从理论到实践,无不深深地折射出张先生所主张的教育是一种真正“面向人的教育”。

(一)凸显“人本”

在张楚廷先生心里,人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接受教育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人这个根本,教育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是本,其他是末,不能本末倒置,舍本求末。

(二)讴歌“生命”

张楚廷先生对生命的赞美与讴歌,对生命的珍重与关爱,体现在其字里行间,贯穿于其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张先生认为,人在大学“求学问”与“做学问”,为的是提升其生命品质,彰显其生命活力,并不断超越自我生命。这里的生命含义,不仅包括自然生命,更重要的是指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张楚廷先生从事教育活动,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为的就是让“人”焕发光彩,实现“生命”的理想与价值。

(三)彰显“自由”

在张楚廷先生看来,人本自由,自由是可以发展、可以创造的。思想的自由是宝贵的,思想越是自由,创造力越强大,对社会所作贡献就越大。张先生指出,越是高水平的大学,就越是自由的大学; 同时,越是自由的大学,其自治程度也越高。因此,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更是大学基业常青的保障。

总之,张楚廷先生的“人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真正面向人的教育思想,体现出对人的无比尊重与热爱,对生命的无比珍惜与爱护,对自由的无尚迷恋与向往。张先生的文章为我们展现出一首首充满深情的诗词歌赋,一部部意蕴深长的鸿篇巨著,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唯美画卷,给人以力量和勇气,催人奋进。其对人类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定将载入史册,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知识宝藏,值得后人深入探索。

二、研究成果:“人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刻解读

由于张楚廷先生的教育思想影响广泛,因此研究者甚多,目前已有两个版本的《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面世,另有大量研究文章在各刊物出版。据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多次检索并参阅相关资料(虽经多次检索,但不免存在遗漏),共搜索到113篇有效文献、4篇硕士论文和9篇博士论文。

《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目前已有两版。一版由燕良轼、刘宇文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共收录论文52篇,分为六个篇章:综述篇(6篇)、教育理论篇(16篇)、教育哲学篇(11篇)、教育管理篇(6篇)、叙事研究篇(4篇)、随笔与札记篇(9篇)。另一版由刘铁芳、高晓清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共收录论文47篇,包含综述篇(7篇)、大学治理篇(14篇)、教育哲学篇(17篇)和素质教育篇(9篇)。这两版论文集当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其它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所以与中国知网上的有些文章重复。

分析检索到的硕士、博士论文以及其他文章可知,研究者们大多聚焦在张楚廷先生的大学理念、大学管理、大学课程观、大学人文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智慧等方面。这些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教育学到哲学,对张楚廷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探究,取得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读者从不同的视野和领域探索、领悟张楚廷的教育思想。这些成果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读者研读张楚廷的著作后发表的读后感;另一类是对张楚廷的整体或部分教育思想进行的解读和评述。

(一) 读后感:独抒性灵,凸显人文

读后感类的文章中,即有对某一本专著的读后感,也有对张楚廷系列著作以及《张楚廷教育文集》的整体感想,还有对某个讲座的听后感想。这些读后感主要集中在张楚廷先生的几本重要著作:《课程与教学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学导论》、《校长学概论》、《校长叙论》、《教育基本原理——一种基于公理的教育学》等。

1.《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该著作深具科学性和独创性,填补了我国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在该著作的读后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篇研究文章分别是:徐继存的《走向哲学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读张楚廷先生的〈课程与教学哲学〉》、张传燧的《课程哲学:课堂生活里自然流淌着的生命——读张楚廷教授新作〈课程与教学哲学〉有感》、燕良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评张楚廷教授的新著〈课程与教学哲学〉》、胡绪阳在《美好:一种崇高的教育期待与追求——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读评》。

从作者自身认识出发,徐继存阐述了张楚廷先生《课程与教学哲学》的核心思想: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1]徐继存认为,这部著作不仅展示了张楚廷先生基于自身亲历的一些体察和感悟,而且展示了其广阔而又深入的研究视野,真切的反映了一个中国当代学者的厚重学养与成熟心性。

张传燧认为该著作“堪称中国第一的《课程与教学哲学》”,弥漫着“理性、抽象、逻辑色彩”。[2]著作源于张楚廷先生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活以及二十多年的理性思索,具有批判性、人文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理性与智慧交融的佳作。

燕良轼认为,该著作是“完整、准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代中国教育具体问题相结合的典范,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典范”,[3]充分显示出了张楚廷先生灵活机智的思维方式,对我国的教育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

2.《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作为我国首部高等教育哲学专著,该书甫一问世即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阅读后纷纷发表评论,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九篇,分别是魏饴的《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与发展——中美两部〈高等教育哲学〉之比较》、刘旭和郭婷共同撰写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教育研究——再读张楚廷先生名著〈高等教育哲学〉有感》、邱德雄的《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术专著——读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周光礼的《守望大学的形而上品格——张楚廷先生高等教育哲学解读》、何云辉的《生命哲学视角的本土高等教育观——对张楚廷教授〈高等教育哲学〉的思考》、钟勇为的《把大学的“根”留住——读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李峻的《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个性特征——读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沈小姣的《布鲁贝克和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比较》、伍运文的《哲学之思,理论之美——评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等。

魏饴认为,张楚廷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第一部,也是系统的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开山之作”。[4]该书以人本为主线,从正面涉及了三个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课题:高等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如何发展高等教育,凸显的是一个大大的“人”字。

何云辉认为,张楚廷的《高等教育哲学》是“对高等教育自由思索的结果,也是深入感受时代精神的结果,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著作。”[5]以生命论为基础,直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害,针砭时弊,开出医治良方,充满真知灼见,闪耀智慧的思想火花。

李峻则认为,该著作“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在环环相扣的剖析与真知灼见的陈述中”体现出作者的大智大慧与灵动的教育思想,字里行间“勾画出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个性”。[6]基于“生命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充满情感与理性、趣味而又整全的生命,因而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哲学思想的主体所在。

3.《教育哲学》读后感。《教育哲学》这本著作通篇见“人”,是一首“人”的颂歌,自从著作问世以来,很多学者都发出了相同的感慨。现以周德义的《人的教育与教育人的深层思考——张楚廷〈教育哲学〉述评》、娄小明的《从‘人’的视角看教育——读张楚廷〈教育哲学有感〉》为例进行说明。

周德义认为,该著作“较好地解决了教育哲学应当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有教育’或教育的存在与起源的问题,‘教育是什么’或教育的本质与性质的问题,‘怎样实施教育’或教育的实践层面的问题。”[7]因而,该著作从人出发,是一部人的颂歌,自觉遵循教育自身规律,观照中国教育现实,折射出了张楚廷先生闪耀的教育智慧。

娄小明认为该书是“一部有关‘人’的哲学”,[8]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思想的窗户。它不仅从“人”的视角来透视教育的特性,以“人”的视域来构建教育公理,以“人”的名义来演绎教育生命,而且用“人”的追求来保护教育自由,彰显了人的本性,启迪着人的教育智慧,诠释着人的教育意义。

4.《高等教育学导论》读后感。这是一部全新的高等教育学力作,令人耳目一新,激发着学界的研究热情。研究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篇论文分别是:辛继湘的《让思想自由流动起来——读张楚廷先生新著〈高等教育学导论〉》、李碧虹的《游刃于形而上下之间——读张楚廷先生〈高等教育学导论〉》、段慧兰的《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高等教育学导论〉评介》。

辛继湘认为该著作“新颖独到的见解、清晰深刻的论证、意味深长的思考”,[9]不仅呈现出先生自由流动的思想,而且见证了先生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良好的学术素养以及作为思想者开启新思想、新智慧的深远而又卓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洞察力。

李碧虹的论文认为该著作是一本“全新的著作”,有利于“促成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走向成熟”。因此,作者认为该著作与《高等教育哲学》等一样,“为高等教育的研究带来里程碑式的探索”,[10]不仅能够在“形而上、中、下”中穿梭,而且是学科与问题共生关系的美妙呈现,更是一种严谨逻辑中的自由思维,平易中显高深,朴实中见智慧。

5.《校长学概论》和《校长叙论》读后感。张楚廷撰写的有关校长的书籍同样获得了学界好评,专门为此撰文的有谭容培的《一部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研究专著——评张楚廷教授〈校长学概论〉》和姚晓峰的《一位校长的心路历程——读张楚廷校长的〈校长叙论〉》。

谭容培的论文从“校长学学科体系建构的首创性及系统性”、“校长教育观念及管理思想的深刻性与时代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与科学性”[11]等三个方面对《校长学概论》进行了评介,凸显了张楚廷先生杰出的管理智慧。

姚晓峰的文章从“大学理想的追求者”、“高瞻远瞩的决策者”、“‘官本位’的消除者”、“人文精神的关怀者”、“合理制度的建设者”、“非凡业绩的创造者”[12]等六个方面来阐述张楚廷校长的伟大人生,直陈其伟大的教育智慧。

6.《教育基本原理——一种基于公理的教育学》读后感。邓小华的《多方位创新的研究成果——评张楚廷教授新著〈教育基本原理〉》认为,这部著作“是一部多方位的创新力作,是真正在讨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对人的深刻关注,对科学方法的精妙应用,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恰如其分的批判,以及论述时所表现出来的本土化情怀。”[13]因此,该著作是一部真正的关于人的教育学,是科学的教育学,是富于批判的教育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更是一部饱含教育智慧的教育学。

7.《张楚廷教育文集》读后感。已经出版的《张楚廷教育文集》第一套(1-10卷)和第二套(第11-20卷)反响热烈,学界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其中以陈昕的《上天之下的教育追问——〈张楚廷教育文集〉(十卷本)阅读札记》和朱业宏的《我读张楚廷》最为突出。

8.对某个讲座的听后感想读后感。如李先国的《对于创造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张楚廷教授〈创造无名〉讲座有感》,从我国高校的创造教育现状出发进行追问,到底是什么在妨碍着我们的创造教育?作者基于报告进行了再思索,认为只有树立一定的创造教育观念,建立一批具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运用一定的创造性教育方法,完善好创造教育运行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校创造教育的顺利实施。”[14]149-153

(二) 解读与评述:面向“人”的研究

除读后感类文章之外,对张楚廷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和评述的论文也极为丰富。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即关于张楚廷的教育人生研究、教育思想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哲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研究。

1.张楚廷教育人生研究。在大多数人看来,张楚廷的教育人生成功而又完美,充满着传奇色彩。许多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来解读张楚廷的教育人生,较为有代表性的论文有17篇,分别是:赵雄辉和古舍合著的《张楚廷和他的教育人生》、文东茅的《人本自由——张楚廷先生治学与为人之道》、邹烨的《教育家式大学校长的成长——以张楚廷校长为例》、周庆元的《感悟张楚廷校长》、张应强的《思想自然流淌的教育思想家》、于源溟的《做仁人,行实事,求真学——张楚廷学术道路探微》、鞠晨曦的《朴实无华始见真——张楚廷的待人、治学和治校方略》、孔春辉的《论张楚廷的学术个性》、伍运文的《师大与大师》、李钊的《张楚廷与涉外》、李海萍的《从注释看张楚廷校长研究风格的渐变》、张传燧的《张楚廷印象》、魏小琳的《有一种力量叫人格》、颜中玉的《永远的风范——我的导师张楚廷先生》、樊希国的《博士缘,师生情》、王智敏的《先生印象》、张沉香的《学者与智者,二者兼备》等。下面仅以其中的两篇论文为例解读张楚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孜孜不倦、富含人格魅力与尊严的人生篇章。

赵雄辉和古舍合著的论文饱含深情的勾画出了张楚廷的人生轨迹,从成长的时代背景与学术背景到人生的理想与不懈追求,深度剖析了张楚廷与众不同的教育家人生。文章认为,张楚廷是“中国杰出的富有治校成就的集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于一身的教育家”,是“当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15]对张楚廷先生的传奇人生充满了赞美与推崇,对其教育智慧赞赏有加。

张应强的文章对张楚廷先生的教育人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张楚廷先生创造了两个神话,一是把湖南师大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带入到全国有影响的大学行列”;二是著作等身,为教育学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创造了中国教育学界的神话”。因此,作者认为张楚廷是“教育思想家”,是能够把“‘校长’‘学者’‘教育家’‘教育思想家’”等称号“集于一身的人”,[16]2-4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思想的人,对教育有着独到见解的人,因而也就是一个具有独特教育智慧的人。

2.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该部分所涵盖的论文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评价了张楚廷的教育思想,包括张楚廷的人本教育思想、人主义思想、素质教育思想、课程思想、教育产业思想、教育经济学思想、高等教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数学教育思想、美育思想、个性发展思想、自由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人格教育思想等。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博士论文2篇和研究论文30篇。

段慧兰的博士论文深刻的论述了张楚廷的教育思想历程是“以人为起点,基于人的本性,朝着人的发展的”,始终贯穿的是“人”这条主线,一以贯之的是“人主义”,“不仅仅是教育人教育自觉的历程,也是人类自我觉醒的历程”,“既是思想的历程,也是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相融共生的历程。”文章认为“人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17]184-185真正的教育自觉源自于人的自觉,实践自觉来自于真正的思想自觉。

辛继湘所著文章题为《为了人的教育——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思想探析》。该文直抵张楚廷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教育根本上是为了人的”,是“完整、深切地关注和理解人的教育,是持守自身独特性的教育,是让人更成其为人的教育”,[18]因而是一种基于人,也是为了人的教育。

3.张楚廷教育理论研究。也有众多的研究者对张楚廷的教育理念、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等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此类研究中,笔者检索到的有硕士论文2篇和其他文章21篇。

在姚晓峰的硕士论文《张楚廷大学理念研究》中,对张楚廷先生的大学哲学理念、大学教学理念、大学管理理念、人才理念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进行了逐一的介绍和阐释,这些理念的核心就是张楚廷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时时处处把人的地位看得特别高,看得特别重。”[19]72始终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特别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黎利云在《人的教育与人的课程——张楚廷课程理论特色及成因》一文中,对张楚廷课程理论的现实依据和主要特色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该文认为,张楚廷“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或‘人哲学’思考教育与课程,提出了人的教育、人的课程、五I课程构想、结构改造主义课程观、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走势等基本概念或命题。”[20]其课程理论内涵深刻,特色鲜明,对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4.张楚廷教育哲学研究。对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教育哲学专著的评述和解读,单独研究其教育哲学思想的论文并不多见。笔者检索到的有4篇论文,分别是陈飞虎的《为教育构筑人性的“神庙”——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哲学漫说》、姚晓峰的《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理念研究》、李建飞的《传统哲学和张楚廷对“规律”认识的异同》、彭志敏的《张楚廷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探析》。仅以陈飞虎的论文为例,该文认为“张楚廷的教育哲学是‘人’的哲学,始终体现出对教师和学生灵魂的皈依”。[21]107-114作者认为,张楚廷的人本教育哲学让我们深切感悟到了生命的情怀和教育的光亮,其言说方式独抒性灵、无拘无束,是一首首心灵的颂歌、生命的颂歌,是用观念和思想的“青山绿水”堆积而成的,是自然而然走向“人”的教育哲学。

5.张楚廷教育管理研究。张楚廷的大学管理智慧有目共睹。他先后成功执掌两所不同性质的大学长达30年,其非凡的胆识与谋略,是大学管理者争相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张楚廷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实践进行研究的有硕士论文1篇和其他文章17篇。

龚常的硕士论文《张楚廷大学管理理念研究》对张楚廷大学管理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认为其“是一种基于人本的大学管理理念,‘人本为本’是其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系统”,[22]65这种理念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来研究人和发展人,因此能够很好的解答我国大学管理中面对的问题,对我国创建高水平大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支持。

姚敏在其文章《学校隐性文化建设——张楚廷隐性管理思想研究》中认为:“隐性管理思想是张楚廷重要的大学管理思想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学校隐性文化建设。”[23]116-125这种思想主要依靠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精心建设好学校主隐性文化、校园建筑和景观文化,于潜移默化中对师生员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我国当前的大学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结语:“人”的颂歌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张楚廷先生著作的读后感还是对其教育思想的解读与评述,都透视出张楚廷的智慧光芒,昭示着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我们伟大民族的拳拳之心。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是对张楚廷教育智慧的肯定与赞扬,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当然也不乏质疑与商榷之声,但声音比较微弱。

张楚廷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从理论到实践,无不折射出一个大写的“人”字。“在中国,张楚廷是对人本教育探讨最多、研究最深、贡献最大的第一人。”[24]59他能思善辨,特立独行,谱写出了华彩的人生篇章,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认识、认同张楚廷先生的教育思想,并在工作中努力践行。

参考文献:

[1]徐继存.走向哲学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读张楚廷先生的《课程与教学哲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2]张传燧.课程哲学:课堂生活里自然流淌着的生命——读张楚廷教授新作《课程与教学哲学》有感[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3]燕良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评张楚廷教授的新著《课程与教学哲学》[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魏饴.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与发展——中美两部《高等教育哲学》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5]何云辉.生命哲学视角的本土高等教育观——对张楚廷教授《高等教育哲学》的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李峻.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个性特征——读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J].高教探索,2008,(4).

[7]周德义.人的教育与教育人的深层思考——张楚廷《教育哲学》述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8]娄小明.从“人”的视角看教育——读张楚廷《教育哲学》有感[J].人民教育,2009,(9).

[9]辛继湘.让思想自由流动起来——读张楚廷先生新著《高等教育学导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10]李碧虹.游刃于形而上下之间——读张楚廷先生《高等教育学导论》[J].大学教育科学,2011,(1).

[11]谭容培.一部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研究专著——评张楚廷教授《校长学概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12]姚晓峰.一位校长的心路历程——读张楚廷校长的《校长叙论》[J].陇东学院学报,2009,(1).

[13]邓小华.多方位创新的研究成果——评张楚廷教授新著《教育基本原理》[J].学园,2010,(3).

[14]李先国.对于创造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张楚廷教授《创造无名》讲座有感[A].燕良轼,刘宇文主编.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15]赵雄辉,古舍.张楚廷和他的教育人生[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16]张应强.思想自然流淌的教育思想家[A].燕良轼,刘宇文主编.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17]段慧兰.走向人的自觉——张楚廷教育思想历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

[18]辛继湘.为了人的教育——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思想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19]姚晓峰.张楚廷大学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0]黎利云.人的教育与人的课程——张楚廷课程理论特色及成因[J].大学教育科学,2014,(5).

[21]陈飞虎.为教育构筑人性的“神庙”——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哲学漫说[A].高晓清主编.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续)[CP/DK].长沙:2011.

[22]龚常.张楚廷大学管理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3]姚敏.学校隐性文化建设——张楚廷隐性管理思想研究[A].高晓清主编.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续)[CP/DK].长沙:2011.

[24]谭伟平.张楚廷人本教育思想探究[A].燕良轼,刘宇文主编.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读后感哲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菱的哲学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