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基层电大转型发展的路径思考
——以广元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2016-04-12侯甫知广元广播电视大学四川广元628017
侯甫知(广元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 广元 628017)
★教育教学★
西部基层电大转型发展的路径思考
——以广元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侯甫知(广元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 广元 628017)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是电大的不懈追求,旨在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这对于推动全社会教育公平、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基层电大怎样才能实现转型,办成开放大学,是一个热议话题。本文以广元广播电视大学为例,探讨基层电大在由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中应确立的基本思路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以此为西部地市级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借鉴。
开放大学 基层电大 转型发展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这不仅是当前中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同时也为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政策支持。随着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便成为整个电大系统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意味着在中国继续教育领域将依托开放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而生成“终身教育”的新常态。与此同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追求和谐、公平的客观需求,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表现出强烈追求优质教育、渴求教育公平的心理需求。在此背景下,依托电大系统网络优势,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开放大学,不仅是西部基层电大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深度思考和务实之举。
二、西部基层电大办学存在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西部基层电大主要针对西部地区的地市州电大,这些电大经过多年的办学历程,利用系统优势和信息技术手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学历补偿性教育和非学历技能培训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性人才,受到基层民众的欢迎,被称为是办在“家门口的大学”。首先,在成人教育系统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以广元电大为例,经过30多年办学,已经培养出40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目前在校生达到6000多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每年10000人次以上,还建起了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网站,年参训人数近10000人次,正在筹建的干部教育网络学院已获得审批,市民学校、社区学习中心等大众化学习形式的开通深受群众好评,真正形成了成人教育的重要基地。其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办学,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且适应在职人员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突出了远程教育特色。再次,在办学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行业及其他高校实行合作办学,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惠及普通民众,满足了边远地区在职人员继续深造的愿望,缓解了区域性人才缺乏的矛盾,发挥出费省效宏的作用,促进了西部边远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学历教育已不再是电大办学的潜在优势。由于受地域发展差异的影响,西部基层电大在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回避。第一,教育观念相对落后,适应市场能力不足,处境危机。随着文凭热的降温,电大招生规模逐年下降,个别基层电大出现生存危机,处在被关、停、并、转的境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重学历教育,缺乏质量意识和创新理念,仅把招生工作作为主要任务,以“生命线”自喻,忽视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学生形象地概括了电大学习“三部曲”:缴费、考试、领文凭。第二,电大办学的社会信誉度呈下降趋势。习惯于定式思维的人认为电大文凭含金量不如普通高校,在一些单位招聘就业条件设置中,有限制成人大学毕业生的现象(含电大);电大内部管理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也无法充分满足大众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第三,系统松散,管理弱化。电大实行的是系统办学,分级管理运行体制,而系统缺乏刚性管理与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客观存在利益至上,责权不明的现象,“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 ”,无法形成纵向贯通,横向相连的管理体制。第四,硬件不“硬 ”,软件较“软”。西部基层电大虽然建起了网络学习平台,但功能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教学设备设施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远远低于普通高校的设施,甚至比当地的基础教育还低;师资力量较薄弱,科研水平不高;校园环境、制度建设、学校文化等相关软件缺乏竞争力。第五,电大办学的政策法规缺乏,政府主导作用发挥有限,无办学自主权、无办学经费投入、无政策支持优势。上述问题,制约了电大自身的发展。
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同挑战并存。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贯彻实施和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步伐的加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五大发展战略,这些都为电大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西部基层电大该如何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立足新起点,克服旧式教育弊端,转型并融入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电大人思考的重要课题。
三、西部基层电大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基于开放大学背景下的电大转型是各级电大的战略目标,处在不同层级的电大该如何转型,虽有不少理论探讨,但还缺乏成功的实践范例。因此,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要顺利推进基层电大转型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遵循找准定位、健全功能、注重特色、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找准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本质体现,西部基层电大就其性质而言是大学,特点是开放,手段是基于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目前的地市级电大应该发展成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国家开放大学和省域片区为依靠,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面向本地社会成员开展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提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新型高等学校。”这样的定位突出了其中的三大要素:一是大学性,其教育内容与规格虽然有别于普通高校,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性质不能变,必须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品质与规格。二是开放性,这是开放大学有别于其他大学的显著特点,体现在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形式全方位的开放,凡是有意愿且能够接受实用性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学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成为现实。三是实用性,基层电大办学必须体现地方本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离开了“地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二)完善办学功能
广播电视大学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拥有依托信息技术形成的多层次远程开放教育资源优势、网络师资优势和系统管理优势,但在完成学历补偿性教育任务后,面对教育领域的新变化,优势不再突出。不仅如此,办学功能不全的短板也随之显现,所以必须加强功能建设,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一是要继续巩固学历教育,为需要进行系统学习且想获得学位的求学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二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其他高校和各类职业技能教育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形成通往各个知识大厦的“立交桥”。
(三)突出办学特色
基层电大转型发展要突破办学瓶颈,迎来生机活力,就必需以特色为重,从专业设置、辅导教师选聘、教学模式打造、学习支持服务、管理体制与机制设计、学习效果的检验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全方位进行创新改革,使其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相连,突出实用性,彰显特色性,避免同质化,树立自身的办学品牌。
(四)注重内涵发展
所谓内涵,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学校内涵发展指相对于学校“表面物理性”因素的发展,诸如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专业特色、制度建设、创新能力等学校文化因素。开放大学要秉承“开放”、“共享”、“多元”、“责任”、“现代”等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出发,科学设置专业,合理开设课程,注重教学质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搭建高效终身学习平台,强化数字资源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以学习者为中心,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创建学生的精神家园;以制度建设和人才集聚为着力点,打造出学校核心竞争力。
四、西部基层电大转型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树立一种理念,办好开放教育
建设开放大学需理念先行,树立终身教育观。“终身教育”源于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5年在巴黎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的教育主张,我国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中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要求。纵观中外教育实践过程,这一观点已逐步普及全球,深入人心,不仅带来了世界教育格局的更新变革,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和生活习惯。如果说我国电大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体验的话,那么,建设开放大学便是终身教育理念的完善与升华。扎实良好的远程开放教育是确保开放大学成功建设的基础保障。不仅如此,远程开放教育也是目前电大办学的主要形式,牢固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切实做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整体设计是电大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西部基层电大,必须要牢牢把握“适应需求、提高质量、开放办学”的办学原则,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教育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配套、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同步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开放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突破传统电大办学的定势思维模式,走创新发展之路,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二)夯实两个基础,完善办学功能
夯实基础建设,提高办学能力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基层电大是未来国家开放大学的前沿与基础,能否正真融入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承担起当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使命,直接关系到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因此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整体部署,需要加强两项基础性工程建设。一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这是支撑开放教育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必须建立起高效、实用、安全、先进的专用学习网站,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促使教学、教务、学籍以及考试等信息化工程不断完善,同时建立起数字化学习港、数字图书馆以及全民学习的资源库,实现高效的信息化建设,打通学习渠道。二是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是保证开放教育有效实施的体制保障,根据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考虑,为满足全民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学习服务的机构必不可少。可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起学历继续教育中心、非学历培训中心、社区大学、市民学校,搭建好终身教育“立交桥”。
(三)组建三支队伍,服务终身学习
开放大学是一所新型高校,其办学方向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无论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学手段和评价标准等,都与普通高校有着显著的差异,有很多细致的工作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去完成,尤其是处在底层的办学单位就更加具体化了。因此,基层电大需要组建三支强有力的教职员队伍。一是管理队伍,包括学校的领导班子、行政管理者、教学教务管理者,这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强有力的工作能力,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二是辅导教师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开放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基层电大转型发展中,拥有一支充满活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的,需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有计划地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不断地充实教师队伍,从而为开放大学的建设构建一个科学化、人性化的现代教师人才库,以此来实现对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员全面而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三是技术支持服务队伍。他们主要从事教学技术层面的工作,包括网络建设、课件制作、设备维修、技术指导等。对于开放大学来说,其重要的技术支持就是以信息化推动开放化,以开放化促进信息化,在远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过程中,良好的硬件建设是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在基层电大尤为重要。
(四)创建四化校园,形成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的一项重要性工作,基层电大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影响力,积极进行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开放大学办学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一是建设信息化校园,充分发挥电大强大的网络优势,利用“互联网+”构建虚拟大学,加强师生的实时联系与沟通,把没有“围墙”的大学变成有“校园”的大学,做到“虚”而实在,“开”而不散,让学生有归属感,使其感觉到虽是微型大学却有无限空间,虽是网络校园却有人性关怀。二是建设优质化校园,把教学资源优、教学效果优、管理服务优作为考核教师及管理者的重要指标;把学习成绩优、思想品行优、工作表现优作为衡量优秀毕业生的评价标准。三是建设法制化校园,按照“六五”普法要求,结合开放大学建设实际,完善各类制度,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四是建设文化校园。以开放大学特色文化为着力点,从环境文化、网络文化、制度文化、品牌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全方位入手,创造提炼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开放大学文化,推进开放大学文化建设新举措。
(五)完善五项保障,建成开放学院
西部基层电大要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建成开放大学地方学院,离不开充分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组织保障。开放大学地方学院要在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包括人员配置、规划方案、教学设施、专业设置等大政方针必须有政府的直接参与指导,没有可靠的组织保障,西部基层电大转型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二是经费保障。开放大学属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西部地区应纳入当地财政全额预算拨款,并按当地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标准的一定比例增加生均拨款,以支持开放大学地方学院的健康发展。三是制度保障。主要从法律层面健全并完善有关开放大学建设的章程及法律法规,既需要国家层面的办学法规,也需要适合西部地方实际的办学制度,这样才能避免因办学依据不全而出现的尴尬局面。四是政策保障。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处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基层,直接面对社会大众,是最接地气的大学,因此,需要一些有利于开放办学的政策优势。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从编制、经费与激励机制上给出优惠政策,鼓励办学,调动教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开放大学加大对西部基层办学的支持力度,主要是教育资源、人员培训、技术设施、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与援助,以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五是体系保障。国家开放大学是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建立起来的新型高校,依靠的就是广播电视大学强大的网络优势和信息化手段,从开放大学的整体框架设计看仍然保留了这样的思维方式,这说明遍及城乡的办学网络是开放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在西部基层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强化体系建设,融入开放大学体系,保持自身特色,加大与上下左右各级开放大学的沟通联系,建立起信息互通渠道,走合作共享的发展之路,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推广应用成果,使开放大学正真成为世界一流而惠及民生的大学。
五、结语
西部基层电大转型发展并建成开放大学建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既要符合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框架的整体设计要求,又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借鉴国内外开放大学的办学经验,立足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创新教育理念,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创新发展,真抓实干,才能顺利推进开放大学地方学院的建设步伐,实现其实质性的转型。
【责任编辑:桂静】
[1] 龚玲平.开放大学构建中西部电大的机遇和挑战[J].云南电大学报,2011(01):16-18.
[2] 卢杰.国内外远程教育模式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5:19-30.
[3] 张晓辉.英国高小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J].教育与职业,2015(01):108-109.
[4] 冯雪飞.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创建天津开放大学[J].天津电大学报,2012.
[5] 乔维德.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嬗变探微[J].天津电大学报,2013.
[6] 乔维德.江苏开放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11(4):12-18.
[7] 胡晓松.建设开放大学应明确的几个战略性问题——“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布局与思路[J].开放教育研究,2011(2):17-21.
[8] 陈鲁雁.创建地方开放大学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建议——以云南开放大学的创建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1(6):38-42.
[9] 陈美中.黄湖滨.市州开放大学构建研究[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
G72
A
1008-8784(2016)04-62-5
2016-03-08
本文系广元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课题“西部基层电大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为14RKXZ009)的研究成果。
侯甫知(1957—),男,四川苍溪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