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影响
2016-04-12冯凌月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1
冯凌月(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新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影响
冯凌月(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1)
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信息交流更加方便,新媒体产业更是作为朝阳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在信息时代各种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新媒体对教育教学也产生了许多影响,尤其对艺术类学科的影响更大。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影响,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水平。
新媒体 互联网 民族音乐教育 策略
一、引言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也使沟通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发生了跨时代的转变。新媒体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仅在工作和生活中,在教育教学领域也有一定体现,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快速,尤其是对于各种教学信息、教学资源的传递,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的学科设置越来越全面,民族音乐属于艺术类课程,与美术、舞蹈等属于同一类别,是锻炼高校学生艺术修养能力的重要学科。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当前民族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高校学生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颠覆,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并且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更多资源和素材,使得民族音乐课堂变得更有趣,提高高校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对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实际意义。
二、新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步入新媒体时代,在网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信息共享。发达的网络,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可以实现及时地沟通和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比以往更加广泛、便捷,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新媒体的认知,使得信息共享成为时代特征。新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快捷,各种智能终端平台的研发和应用,为各种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平台,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快速进行信息的浏览和传播,使得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粘结度更高。新媒体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外向性和开放性,新媒体平台的透明度更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便捷,但是也容易滋生一些网络犯罪,这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个弊端。
(二)新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教育教学领域也不例外,从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来看,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了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学资源匮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音乐教育一般都是借助各种大纲教材,对学生进行听、唱训练,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导致实际教学效果较差。伴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媒介形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新媒体信息也越来越丰富,而且学生接触这些信息的渠道更多,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有很多资源可以用于民族音乐教学,而丰富的教学资源势必会引起相关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大多是理论性的,没有丰富的实例分析,不利于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而借助新媒体则可以完全改变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网络平台,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选择,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氛围。
2.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对于民族音乐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十分重要。音乐是一种艺术,是需要学生去体会和理解的艺术,而不是单纯地进行理论学习和歌唱练习就能有很大成效的,在进行音乐赏析的时候必须要进行自主思考、独立分析。新媒体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得信息和学习资源的途径,民族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其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并且能够从各种新媒体平台中挖掘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了解,从而使得自己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找准定位,仔细体会民族音乐艺术,从而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3.促进民族音乐实践教育
新媒体对学生的生活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会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比如微信、微博、各种手机应用软件等,几乎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且教师也能通过新媒体平台给学生传递更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得师生关系不断缓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从而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一)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民族音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脑海中会有很多既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民族音乐教育过程中,也应该要给高校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首先,要不断丰富民族音乐素材,使得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资料。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对音乐作品进行搜寻、下载、收听,让学生的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在音乐课堂上,要将时间留给学生,比如在对一首歌曲进行赏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放松去聆听,去分析歌曲的主题、内涵等,从而使得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断提升。其次,要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演唱练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演唱水平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多唱多练,发现并纠正演唱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在演唱过程中,也要结合多种学习资源,比如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其基础水平高低不齐,有的学生乐感不好,则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对乐感水平,多接触一些作品,跟着音乐作品进行演唱练习,从模仿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开始,逐一解决自己演唱过程中的问题,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二)加强讨论式教育
高校学生的思维已经比较成熟,对很多东西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些意见的交流和碰撞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关于民族音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领悟,在民族音乐课堂上,应该要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给他们提供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水平。比如可以在课堂上给高校学生播放一些歌曲,让高校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歌曲的理解,比如在教学《阳关三叠》这首作品时,就应该要对音乐作品的主题进行探讨。这首作品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由于诗歌表现的是送别的主题,因此这首曲子带有一种依依惜别的情绪,比较温婉,为了让学生对这首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音画同步”的优势,根据歌曲选择一些送别的图片,将这些图片与歌曲的录音编辑在一起,并恰当地插入教学所需的歌谱,使得歌曲可以和图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也有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听歌结束之后,要让学生进行探讨,对其中的主题、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歌曲的演唱技巧、情绪等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对这首歌曲以及民族音乐构建起全新的认知,使得学生的认知体系不断完善。
(三)转变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课程没有兴趣。在互联网时代,音乐教师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够改变这一现状。运用新媒体改变教学过程,首先,要延长课外教学时间。生活是创意的来源,在民族音乐欣赏过程中,应该要将民族音乐课堂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中,将民族音乐欣赏与生活有机结合,使得高校学生在生活中也能随时随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领悟和感知。为了更好地将民族音乐教学延伸到课外,则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的活动,比如每年的大型节假日,都可以组织高校学生参加相应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歌曲演唱表演,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领悟能力。其次,要把握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比如可以借助微信的群组功能,在班级内建立专门进行音乐学习和分享的群组,在这个群组中,学生和教师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是朋友关系,任何一个组员都可以分享自己觉得不错的音乐作品,其他组员也可以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微信平台的使用十分便捷,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使用,便于学生改变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民族音乐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民族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应用,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支撑。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要积极加强对各种新媒体平台和资源的利用,借助新媒体平台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赵会子】
[1]周邦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05).
[2]黄雪.浅析新媒体发展对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01).
[3]李亿军.试论多新媒体技术对高校音乐教学贡献意义[J].音乐大观,2014(11).
[4]尹娜.探析多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36).
[5]崔宏.多新媒体教学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07(09).
G64 【文献识别码】A
1008-8784(2016)04-120-3
2016-04-05
冯凌月(1982—),黑龙江大庆人,蒙古族,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现任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器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