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索与研究——以公共基础课英语为例

2016-04-12赵金柱肖春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制基础课英语课程

赵金柱肖春艳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索与研究——以公共基础课英语为例

赵金柱肖春艳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高职课程体系现状,以公共基础课英语为例,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并提出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办法和对策。

中高职课程衔接英语

本课题为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新媒体语境下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职场化”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5Z06。

中高职教育现状

1.课程衔接错位

由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曾属于不同的教育行政部门,对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产生一定的影响。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联系和交流不够密切,各自建构课程体系框架,课程结构错位较严重,专业课教学目标、内容重复;基础课教学目标层次不清、内容跨度较大、基础部分存在重复现象。

2.专业设置重复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各自为政,未能统筹规划,显得较为混乱,重复现象频频发生。

3.学制衔接缺失

目前教育部为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将部分本科院校改制为技术应用型本科,弥补职业教育的层次缺失,但短时间内无法使学制体系完整化。这必将导致中高职毕业生无法实现层次上的有效对接,阻碍了中高职衔接的通道。

4.课程知识重叠

高职院校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完全忽视了中职学生的教学实际,这样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跨度较大。

5.招生对象多样化

近年来,高职招生不仅仅招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还有自主招生,单招。其中自主招生的比例逐年上升,有些学校达60%。这种招生的多样化,使得中高职教育体系衔接更为重要。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设计思路

1.制定中高职一体化教学目标

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协调统一的英语课程体系框架,从而提高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出中高职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与实施方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与交叉,促进课程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与整体性。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设置理念应有所不同,对于中职而言,应注重基础知识学习与基本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高职则鼓励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职场情景下提高英语应用技能和人文素养。

2.构建一体化课程结构原则

具体原则是:(1)课程目标满足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及课程的紧密衔接;(2)课程内容采用模块结构:为了做好中职英语课程与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机联系与整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3)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提高”的原则:高职只有以中职为基础,深刻了解并牢牢把握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才能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巩固、提高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

3.实施课程模块化

实施课程的模块化,就是学生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课程,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若以中职毕业就业为目标,就可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模块,以及专业技术初级应用模块,“工学结合”,加大实习力度,从而达到初级工考核要求;若以升学为目标,则可以选择文化基础课的提高模块和专业技术中级应用模块,以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

4.实施课程学分制

为有效实行中高职课程衔接,使其不流于形式,可实行学分贯通制。统一规划专业课、基础课、实践技能课,统一规定每门课程的总学分以及中高职各阶段的子学分。构建课程一体化结构和立交桥,使学生学有所新、学有所盼、学有所成。避免重复枯燥、千篇一律,有效提高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5.遵循“3+2”学制模式课程统筹化

采用“3+2”学制模式实现课程衔接。目前实行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学制主要是五年制高职,即3年中职学习,2年高职学习,获取大专学历。“3+2”模式下英语公共基础课在中职阶段解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参照,制定3年期的英语课程要求和计划。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英语教职委制定最新中职类课程标准,依托该标准,我们可以结合2010年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要求(修订版)更好地衔接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及标准,使课程衔接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

结语

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分工协作,建构中高职协调、统一的课程体系,学制体系和评价体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全面、系统提高人才质量。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夏建国、郭扬:《职教课程模式开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5期。

[5]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报》2011年第3期。

[6]蒋新革等:《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年第4期。

[7]马秋硕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8]《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学制基础课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