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权利保障视角下的PDA实施策略分析
2016-04-12辛苗
辛 苗
(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四川内江 641112)
读者权利保障视角下的PDA实施策略分析
辛苗
(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四川内江 641112)
[摘要]PDA是一种即时满足读者个性化文献需求的创新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文献借阅服务,读者有平等参与PDA的权利。PDA应遵循平等服务理念,以公开方式运行,为读者设置相同权限,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同时PDA应尊重读者智识自由,尽量减少对读者所需文献的干预。
[关键词]读者决策采购读者权利信息公平智识自由
1引言
相关研究显示,PDA(Patron-Driven Acquisition,读者决策采购)最早产生于美国巴克尼尔(Bucknell University)大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业务,1990年该馆在馆际互借业务中,对于直接购买文献费用比馆际互借费用低的情况,采取直接购买的方式来满足读者需求[1]。近年来内部需求的驱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了PDA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实施PDA项目。国内学者对PDA的研究始于2011年,随后出现研究热潮,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普遍将PDA作为一种文献资源建设新模式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是馆藏建设。其实PDA真正创新的不是文献资源建设模式,而是文献流通服务模式,PDA是一种即时满足读者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创新服务,图书馆人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通过对PDA的全面解读,从读者权利保障的视角,探讨PDA的的实施策略。
2PDA解读
2.1PDA是什么
PDA最早在美国兴起,近年来迅速发展。国内最早研究PDA的论文是张甲、胡小菁2011年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上的《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藏书建设2.0版》[2]。此后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人投入到PDA的研究行列中,并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是:PDA的国外具体案例介绍、PDA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PDA在国内实施的策略探讨等。
PDA是什么?国外的研究中有人认为PDA是一种文献采访的工具[3],有人认为PDA是一种允许读者发现并获取图书馆缺藏资源的服务[4]。虽然在国内已有研究成果中明确定义PDA的不多,但基本都认为PDA是一种文献资源建设新模式,较早研究PDA的刘华认为:“PDA是指将读者的阅读需求量化成一定指标,作为图书馆文献采购和馆藏建设的决策依据。”[5]王玲将PDA定义为:“PDA是一种基于读者需求的资源建设新模式,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由图书馆以一定的标准或参数确定购入文献。”[6]
从美国各图书馆的实践来看,PDA实施的基本流程是:由图书馆根据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标准设定预设文档和触发参数,书商根据预设文档要求提供书目,图书馆将书目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供读者检索,当读者通过检索系统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图书缺藏时,可点击链接阅读电子书或要求购买纸质书,如果达到预设的点击次数、阅读时间等标准或参数,便自动触发租借或购买指令。因此PDA是由图书馆、图书供应商、读者三方面共同完成的,图书馆设置预设文档、设定触发参数、审核购买请求、评估实施效果,图书供应商提供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的规范格式的征订目录,读者通过检索表达自己的文献需求,通过文献的选择和阅读行为触发租用或购买指令。通过PDA,图书馆实施文献的采购,图书供应商实现文献销售,读者的文献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从图书供应商的角度看,PDA是一种图书销售模式。十多年前,美国NetLibrary公司最早引入这种模式进行电子书销售,近几年来开始快速发展,目前已有多家图书供应商提供这种PDA销售模式,如NetLibrary、Ebook Library(EBL)、Ingram Digital、Ebrary等。不同的供应商PDA模式不同,图书馆与供应商协商确定PDA模式,以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图书馆与EBL公司合作的PDA模式为例:电子书阅览时间小于5分钟免费,5分钟至24小时为短期借阅,支付书价的5%,同种书达到4个以上的短期借阅即触发购买,支付全部书价[2]。
从图书馆的角度看,PDA是一种读者参与的文献采购方式,更是一种新型的文献流通服务模式。为了提高文献利用率和读者需求满足率,图书馆长期以来采取多种方式、构建各种平台鼓励和吸引读者参与文献采购工作,包括如书目选购、现场采购、纲目购书、系统荐购等。从文献采购的角度看,PDA与这些采购方式一样,是一种文献采购的读者参与方式,更确切地说,PDA其实就是纲目购书的网络版。纲目购书是书商将馆员经过预选的图书送到图书馆展示,由读者自主选书,被选的书由图书馆购买,未选的书由书商拉走,相比PDA,纲目购书方式更直观、科学、合理[7]。与传统采购方式不同的是,PDA在文献采购的同时,实现文献的流通,PDA利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及供应商的营销服务,同时调整工作流程,实行“先用后藏”,极大地缩短了读者获取文献的时间,这也是PDA受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因此,PDA是一种新型的文献流通服务模式。
从读者的角度看,PDA是一种即时满足读者个性化文献需求的创新服务。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服务,馆员基于揣测购买的文献难以匹配读者个性化的文献需求,而且文献采购和流通分别处在不同的服务环节,采购的文献需要经过验收、编目、加工、典藏等环节后,才能进入流通。这种服务模式往往导致读者需要的文献借不到、荐购的文献等不到的现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长期遭到质疑,由于借不到或等不到自己所需文献,读者只能另求其它途径,因而造成图书馆文献利用率和读者需求满足率双低的情况。PDA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实现读者参与文献采购,并且文献的采购和流通同步进行,很好地解决了“借不到”和“等太久”的问题。图书馆依托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结合图书供应商的营销模式,同时调整内部业务工作流程,让读者需要的文献能及时获得,对于电子文献能即时获取,对于纸质文献则先使用后加工,即时满足读者个性化文献需求。
目前,PDA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其实PDA最大的贡献是对于读者需要的文献实现选购与流通同步进行,即时满足读者的个性化文献需求,是一种创新服务模式,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缺失。
2.2图书馆为什么要实施PDA
美国巴克尼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图书馆在1990年最早实施PDA,但并不成功,由于经过查询、订购、邮寄等多个环节,读者从提出申请到拿到书等待的时间较长,文献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作为PDA早期实践者,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图书馆于2000年开始实施PDA,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PDA并非新鲜事物,近年来却被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据估算,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美国图书馆实施PDA[8]。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将PDA列为“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之一[9]。
从PDA的驱动因素来看,读者需求的驱动和馆藏文献利用率低是主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搜索引擎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并被过度依赖,人们对所需信息缺乏等待的耐心,对延迟获取信息表现出“零忍耐”[10],读者信息行为的改变要求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必须及时、方便地获取,PDA很好地迎合了这一需求。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受到馆藏文献利用率低的困扰,相关调查显示,40%的馆藏文献基本未被使用,图书馆致力于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以彰显图书馆的价值和效益,PDA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同时美国大学图书馆经费缩减,馆际互借成本高,也是许多图书馆实施PDA的诱因。而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图书供应商销售模式创新,为PDA的实施提供了成熟的条件。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PDA能够成功实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PDA的实施效果来看,PDA能够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和读者需求满足率。由于购买的文献都是读者需要的,并且在使用的同时购买,因此原则上讲文献至少能被利用一次,与图书馆员揣测读者需求而购买的文献相比,针对性更强,利用率更高,因此PDA能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尤其能有效降低馆藏文献的零利用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实施的PDA纸本书项目评估结果显示,通过实施PDA购买的190种图书有很高的流通率,一半以上的图书至少流通过一次,最高达7次,而同期未通过PDA采购的3000种图书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10%流通过[5]。通过PDA,读者的个性化文献需求能得到及时满足,有效提高了读者需求满足率,这种深层次、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深受读者好评,调查显示,超九成的被调查者对PDA服务感到满意,所有被调查者都愿意将PDA服务持续下去[11]。有理由相信,PDA这种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人性化服务,能有效改善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和粘性,发展更多的读者,激发更多的文献需求,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和影响。PDA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不仅带来图书馆业务工作流程的变革,更为重要的是,PDA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将为图书馆工作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影响。
3从读者权利保障的角度分析PDA的实施策略
读者权利是读者享有自由、平等地利用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以满足其文献信息需求的权利,读者权利的核心是文献信息获取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图书馆作为保障和维护信息公平的服务机构,有责任通过自己的资源和服务来最大限度保障和维护读者权利,坚持平等服务原则,将图书馆所有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坚持中立服务原则,尊重读者智识自由,不干涉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选择,充分认识读者权利的个性化特征,针对读者的个体差异,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以最大限度保障和维护读者权利。
目前,关于PDA与读者权利的论述,主流观点认为,所有读者都能够通过PDA提出并满足自己的个性化文献需求,因此真正实现了信息获取的人人平等。但在PDA实施策略的论述中,却又普遍主张根据读者身份设置不同权限。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PDA是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个性化而非普及化服务,如果所有读者都参与PDA,会使文献购买量上升,质量下降,影响图书馆的藏书计划和经费控制,因而不认为PDA能实现信息获取的人人平等[7]。从目前PDA的实施案例来看,多数图书馆根据读者身份设定不同的参与权限。由于现阶段PD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因此研究者主张根据文献采购的质量来设置读者参与权限,无论理论还是实践,读者选购文献的质量成为首要的考量因素,这种理念将导致PDA实施过程中对读者权利保障的忽视。PDA不只是一种采购方式,更是一种服务方式,与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相比,PDA是一种即时满足读者个性化文献需求的创新服务,是一种能更好保障读者文献信息获取权的服务,从读者权利角度分析,所有读者都有平等参与PDA的权利,PDA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维护和保障读者权利。
3.1读者有平等参与PDA的权利
PDA是一种即时满足读者个性化文献需求的创新服务,对读者而言,PDA实际上是一种通过网络实现的文献自动借阅服务,读者使用PDA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文献,而获取文献的过程帮助图书馆实现了文献的采购。在PDA实施过程中,书商根据预设文档提供书目,这些书目导入系统后,对应的文献组成一个网上的虚拟馆藏,跟实有馆藏一样提供给读者借阅。对读者而言,虚拟馆藏与实有馆藏一样,都能提供文献信息,与实有馆藏不同的是,虚拟馆藏的文献图书馆并未购买,还不是图书馆的馆藏,同时虚拟馆藏中的文献是实有馆藏中没有的,当读者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到虚拟馆藏中的书目记录后,点击阅读电子书或要求提供纸质书,自动获取文献,对于购买的文献从虚拟馆藏转到实有馆藏。读者享有平等的文献信息获取权,借阅权的实质是文献信息获取权,PDA是一种文献借阅服务,图书馆应该平等地向所有读者提供这种服务,以保证读者的平等借阅权,因此读者有平等参与PDA的权利。
3.2PDA应遵循平等服务理念
读者权利具有平等性,为了保障读者权利的平等,图书馆确立了平等服务的基本理念,一视同仁对待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从目前PDA的实施案例看,图书馆并未充分考量服务的平等性,存在读者被区别对待的情况,在PDA实施策略的相关论述中,也普遍存在区别对待读者的情况。
(1)以公开面向读者的方式运行:目前PDA主要用于电子书,实施PDA的图书馆大多不告知读者,在读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运行。读者并不知道图书馆提供了这种能即时满足他们个性化文献需求的服务。因为PDA是一项极受欢迎的服务,如美国Newcastle Library在实施PDA项目的五周时间内,花费了67500美元的费用,致使他们不得不采取控制措施[12]。图书馆员有理由相信,如果告知读者,PDA经费将被更快用完[13]。但如果读者对PDA不知情,意味着只有少数的幸运读者能享受到这种服务,这些幸运读者主要是那些习惯使用图书馆检索系统获取信息的人,但OCLC早在2005年的调查结果就显示,只有2%的大学生检索信息时从图书馆网站开始[14],大部分不习惯使用图书馆检索系统的读者将无法获得PDA提供的服务。PDA作为图书馆的一种服务,读者有权知晓,应当面向读者公开,知晓是参与的前提,图书馆不能因为它太受欢迎而不告知读者,这种做法对读者是不公平的。图书馆的一项服务如果害怕读者知晓,而成为少数人的“福利”,这是有违图书馆服务理念和职业精神的。PDA作为一种受读者欢迎的服务,不仅要以公开面向读者的方式运行,而且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读者充分了解和认识这项服务。
(2)为读者设置相同权限:很多实施PDA的图书馆对读者设置不同的权限,限制本科生参与是常见的做法,例如,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UF)图书馆只有老师和研究生读者有申购权限,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BYU)图书馆只有教师有申购权限[15],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PDA采购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的考虑,图书馆员担心如果给予本科生同样的权限,这个庞大读者群会申购大量价值不高的文献,从而影响整个馆藏质量和经费控制。图书馆员有理由质疑本科生的选书水平,在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图书馆和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图书馆的实验显示: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图书馆研究生只占14%,该校的PDA项目主要由本科生参与,在通过PDA选购的图书中,仅有30%是学科馆员认为有必要购买的,而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图书馆的PDA项目主要由教师和研究生参与,学科馆员认为他们选择的图书中仅有2%-4%不适合图书馆收藏[16],我国的有关实证调查也指出,大学生“不会选择图书”是阅读存在的最大问题[17]。这些调查表明,本科生选书水平有限,即使如此,也不应该因此而剥夺他们使用PDA服务的权利,PDA提供的是一种文献流通服务,读者选择文献是为了满足自己个性化的文献需求,而不是为了馆藏建设,虽然他们在获取文献信息的同时,帮助图书馆完成了选购图书的工作,但并非他们的任务或工作,图书馆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读者,让他们平等地享有PDA的服务,满足个性化的文献需求。
(3)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在PDA实施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出现读者过度使用PDA的情况和经费超支等问题。在密西西比大学(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图书馆的PDA项目中,有一位读者选择170本书,占该年度PDA总购置数量的近1/4[18]。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一部分读者过度使用必定会损害其他读者的利益,因此图书馆应该完善制度来保障读者平等享有PDA的服务,如同建立借阅制度一样,如规定每位读者的购书经费、购书数量等,这些规定一视同仁地针对所有读者。由于PDA深受读者欢迎,许多图书馆在实施PDA过程中面临经费超支的问题,如果经费超过年度预算,继续追加费用会影响图书馆本年的整体运作,如果不追加费用,只能停止本年度的PDA服务,后来参与的读者无法享有这种服务,使得PDA成为一种“先到先得”的服务,影响了服务的公平性,因此图书馆要做好经费的预算和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文献信息获取的平等权。同时加强宣传和引导,吸引更多读者参与PDA,帮助不善利用检索系统的读者,使他们能够利用和享受PDA服务。
3.3PDA应尊重读者智识自由
在PDA实施过程中,在读者选择文献的前后,都有馆员的干预,馆员根据馆藏发展政策制定预设文档,由于目前实施的PDA项目主要针对学术图书,因此预设文档中要求一般不包括休闲类图书,图书供应商根据预设文档的要求提供书目,也就是说读者通过PDA检索到的文献都是经过馆员前期筛选过的,而对于读者选择的图书,有的需要馆员进行审核,通过审核才会购买。例如,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图书馆2010年实施的PDA印刷本项目中,读者选择的795种图书,只有190种通过馆员审核后购买[19],显示出馆员很强的干预性。读者的文献需求具有个性化特征,读者有自由选择文献的权利,图书馆为了维护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自由,确立了价值中立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的智识自由,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馆员比读者更高明,在PDA实施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馆员对读者所需文献的干预。
4结语
PDA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电子图书领域,但很多图书馆的PDA项目仍处于实验阶段,PDA的经费也占采购经费的小部分,一般在10%-20%左右,随着PDA的发展,它将会成为图书馆一种重要的服务,而目前PDA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会逐渐找到应对策略,而读者权利始终是PDA研究中应当关注的领域。本文只是从读者权利保障视角,对PDA的实施策略做了粗浅探讨,PDA是一种创新服务,也是一种文献采购方式,如何构建既能保障读者权利,又能保证文献采购质量的PDA实施策略,应是PDA研究中的重要论题。
参考文献
〔1〕Perdue J,Fleet J A V.Borrow or Buy Cost-Effective-Delivery of Monographs[J].Journal of Interlibrary Loan,Document Delivery & Information Supply,1999,9(4):19-28
〔2〕张甲,胡晓菁.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2):36-39
〔3〕Abdullah CZH,Kassim NA.Patron-Driven Acquisition:Current Practice of E-book Selection in Malaysian Academic Libraries[J].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ibraries,2013(1):37-46
〔4〕Walker K.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in U.S.Academic Research Libraries:At the Tipping Point in 2011[J].Bibliothek Forschung Und Praxis,2012,36(1):126-130
〔5〕刘华.“读者决策采购”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45-50
〔6〕王玲.“读者决策采购”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2(5):117-119
〔7〕卞丽芳,袁润.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5):109-114
〔8〕彭凤,黄力军.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特性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9):23-26
〔9〕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2012 Top Ten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2 (6):311-320
〔10〕The British Library & JISC.Information Behavio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EB/OL].[2015-04-15].http://edu.au.dk/fileadmin/www.dpu.dk/viden/temaeraaa/informationskomp-etence/subsites_informationskompetence_20100223144624_information-behaviour.pdf
〔11〕白新勤.图书馆实施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基本路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5):76-80
〔12〕Carol Tenopir.New Directions for Collections[J].Library Journal,2010(6):24
〔13〕谢莉.美国大学图书馆实施PDA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9):65-69
〔14〕OCLC.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A Report to the OCLC Membership[EB/OL].[2015-04-13]http://www.oclc.org/content/dam/oclc/reports/pdfs/studentperceptions.pdf
〔15〕蔡屏.PDA认识误区之解析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6):65-70
〔16〕张丹.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中馆员的角色定位及职业前景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4(2):86-89
〔17〕岳修志.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101-106
〔18〕朱美华,郑建瑜.浅议读者决策采购(PDA)[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2):62-66
〔19〕李威宁.对纸质图书实施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71-74
Analysis of the PDA Implemented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s’Rights Protection
Xin Miao
[Abstract]PDA is an innovation service to immediately meet the readers’ personalized literature requirements, and it is essentially a new-style literature borrowing service. Readers have the equal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e PDA. PDA should follow the equal service idea. It should be open and set the same permissions to readers, improve system and strengthen management. Meanwhile, PDA should respect readers’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minimize the interference in the document that readers need.
[Key words]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Readers’ rights; Information equity; Intellectual freedom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辛苗(1976-), 女,研究馆员,已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