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 “生活化” 焕发课堂活力
2016-04-12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赵成裕
文/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 赵成裕
思想品德 “生活化” 焕发课堂活力
文/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赵成裕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只有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走进生活,用于生活,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焕发思想品德课的魅力。
一、创设直观化情境,导入新课生活化
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 “难报三春晖”教学时,笔者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让他们从这一则公益广告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教师随即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举出实例说明自已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并让同学们评评谁是最孝敬父母的。经过一番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例子,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跟随老师一同进入新课的教学活动中。
二、创设生活化空间,组织形式生活化
如果学生能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学习,其思想就会较为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和灵感,容易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这时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主动大胆地进行探究学习。所以,教师应采取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三框 “维护社会公平”教学时,笔者拿走了课桌,把椅子围成了半圆形,仿照中央电视台的 “实话实说”形式,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氛围,把课堂教学变成一次访谈的活动,老师是主持人,每小组选一名学生来当嘉宾,其余学生当现场观众。整堂课都在组织形式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学生交流更真实,师生关系更融洽。同学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生活情景,教学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说:“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纯粹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想,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三框 “礼仪展风采”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先让学生观看一段三军仪仗队在接受检阅时的录象,让他们欣赏解放军仪仗队的飒爽英姿。再让同学们根据所观看的内容,选几位同学生出来模仿一下,让他们体验一下礼仪的风采。然后联系我校生活中的实际,作为中学生该以怎样的礼仪来展示我们的风采。接下来就让同学分组表演如何站、立、行、笑,让同学们评价一下谁最能体现我们中学生的风采。最后进一步推广: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礼仪都有不同的要求。这时,笔者请了几名同学上台表演:在家中如何接待客人。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确待客的礼仪要求,并进一步让他们明白礼仪的重要性。
四、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课后探究生活化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课为例,笔者在教学之后,就让学生做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亲戚朋友,调查他们上网的时间、目的、态度和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 《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 “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做到趋利避害。这样布置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五、利用情感的驱动,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可运用课文中鲜活的事例,唤起同学们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还可以利用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时事资料,充实感性材料,满足学生道德情感上的需求。
例如,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节 《合作?竞争?》一课为例,在讲授 “现代国家竞争”这个话题时,通过播放有关视频了解中国当前的国际环境,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此认识发展与竞争的关系,现代的机遇是难得,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发展。最后通过视频告诉学生,在面临机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也要认识到机遇中包含着风险的,进一步引导学生要培养爱国情怀和责任,真正理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才能真正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教学才能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