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2016-04-12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中心小学苏银霞
文/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中心小学 苏银霞
语文教学如何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文/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中心小学苏银霞
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铸造美好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铸造健康的人格,而我们的语文教材所显示的人文精神就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发挥语文中情感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修养身心,完善自我,健全人格,那么无疑将对学生的整个人生产生莫大的影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来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呢?
一、利用教材的人文因素,唤醒学生的情感,塑造健康人格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本本身就具有情感美。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如袁鹰 《白杨》体现的是情操美,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穷人》、许申高《别饿坏了那匹马》体现了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许地山的 《落花生》、无名氏 《钓鱼的启示》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这些名篇无一不是作者感情宣泄的力作,无一不是作者感情喷涌的结晶。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人文因素,以情感人,以情入理,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怎样才能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首先要在教学中 “披文入情”’,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把握文中宣泄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所跳动的感情脉搏。如教学 《搭石》一文时,先了解什么是搭石,再抓住2-4自然段的中心句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关键句,作为 “披文入情”的切入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进入课文情景: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可这么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围绕 “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回旋复沓、层层深入地去叩击文本,深化对 “一道风景”的理解。从看得见的景美,到看不见的情美、人美,到抒写心中的美,整堂课教学的主线就是 “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学生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当然能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以达到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他们健全人格的目的。
其次,进行情感熏陶还要寓于朗读训练之中。教师的范读,除了示范作用之外,还能把教师个体的情感体验通过有表情的、高质量的朗读表现出来。学生朗读不只是为了熟悉课文,更重要的还是情感体验的交流和深化,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水到渠成的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情感的涟漪。教学 《慈母情深》时,教师先有感情地诵读全文,诵读时,教师的声调、表情、体态无不反映教师的情感以及对课文人物和事件的感情态度,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感受。有的学生读到作者向母亲要钱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时,母亲用龟裂的手毫不犹豫地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给了作者后谈到自己每天回家都有好饭好菜,而有一次作者偶然回家看到自己的父母饭桌上只有一小碟咸菜和一碗菜汤时,竟哽咽得说不出来,此时,其他同学也被他父母感动,想到自己的父母,教室鸦雀无声,许多同学在周记中纷纷表示要孝敬父母,努力学习。
二、利用作文教学,沟通感情,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作文时,只注意写作技巧,忽视学生在文章流露出的感情,而学生的作文恰恰是学生裸露心声的最佳场所。作为教师,应重视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可贵的真实感情、真实心灵。因为这种真实的感情和心灵一旦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是对我们教师极大的信赖。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直接提供一些关于人格题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人格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正面思考。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时,在一次作文课上,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在课上我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我和我女儿之间的故事,回忆了女儿小时侯的趣事,也讲述了女儿成长之时,我们母女之间的 “热吵冷战”,又说到在女儿的成长中,我对女儿的一些愧疚。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我便拿出女儿读初二时写的一篇作文——《给妈妈的一封信》,信中讲述的是一个长大的女儿对母亲的理解,字里行间藏着无限的爱。同学们沉浸在我们母女之间的深情当中,不少同学还悄悄拭泪。我就这样鼓励学生在信中与自己的亲人交流,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路,更深入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同学们普遍都能写出父母关爱自己的真实的事例来,流露了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真实情感。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