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浅析
2016-04-12骆洋
□骆洋
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浅析
□骆洋
东北二人转艺术是东北民间戏曲的一个分支,深受东北及全国人民乃至国外友人喜爱。二人转的语言表演是二人转艺术深受喜爱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分为唱词部分和说口部分。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与东北方言、东北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具有幽默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大量运用修辞等主要特征。
东北二人转;唱词;渊源;特征
东北二人转艺术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二人转艺术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盛行于民间,历来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二人转艺术是东北民间戏曲的一个分支,二人转表演主要包括舞蹈表演、绝技表演和语言表演等。二人转的语言表演包括唱词和说口两部分,本文所分析的是二人转语言表演中的唱词部分。本文主要从二人转唱词语言的渊源和二人转唱词语言的特点两方面来对二人转唱词语言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的渊源
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与东北方言和东北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粗犷豪放、通俗形象、生动而又幽默的东北方言是二人转唱词语言的重要精髓,这大大凸显了二人转艺术的通俗性、娱乐性和浓厚的东北地域性以及东北人民的淳朴性。充满东北方言的二人转唱词语言使得这一民间艺术充满了情趣和张力,真实地反映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东北的汉族民歌是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的基础,尤其以小调民歌为主。小调民歌在秧歌中称为“小曲”,其内容题材广泛,体裁丰富多样。“小调民歌的叙事性、说唱性突出发展,由短到长,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进而演变为二人转唱词。”①因此,二人转唱词语言体裁多以叙事性为主,如传统剧目《西厢》《蓝桥》《马前泼水》等。
在唱词语言句法结构和词汇方面,东北方言以及地方文化仍然是二人转唱词的重要渊源,东北方言使二人转艺术的幽默性及通俗性得以充分凸显。“东北方言中丰富的词汇和夸张的表达方式,是二人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②东北二人转唱词也吸收了小调民歌的风格特色。“二人转唱词多为生动的东北庄稼话,通俗易懂。……唱词的形式亦多为七字句,兼有十字句、五字句等长短句、垛句。其衬字亦与民歌小调同出一辙。”③
在唱词语言内容方面,东北二人转亦多沿用了小调歌词的内容,如:“四出戏”“五更篇”“八幅画”“十二月”等。《西厢》中就有描述“八幅画”的唱词:“观罢这个墙,再观那个墙,那墙又闪出,小画又八张啊”。唱词语言内容也蕴含了东北民俗典故,土色土香,农家生活气息浓郁,表现东北劳动人民独特的审美观。除此之外,唱词语言内容中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对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一些内容改编的,再加入东北人民通俗易懂的东北方言。如《西厢》源于元杂剧《西厢记》,《包公赔情》源于明代小说《包公传》及清代小说《三侠五义》,《回杯记》源于明小说《警世恒言》卷十二和明传奇《双杯记》。
二、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的特点
(一)幽默性
幽默性是东北二人转唱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便是悲剧题材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悲剧喜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蓝桥》《冯奎卖妻》《丁郎寻父》等都是悲剧喜唱,既感人,又娱人,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这种幽默效果除了要通过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来体现之外,最根本的是二人转唱词语言具有很强的幽默性,喜兴俏皮、诙谐幽默的东北方言起了关键作用。东北方言生动诙谐、亲切爽朗、感性热辣,是一种充满狂欢韵味的语体。以具有独特语言特性的东北方言为载体的东北二人转唱词理所当然地具备了幽默的属性。如《西厢》中的两段唱词,“花园中千般美景你什么不好讲,为什么唬了吧的单提小张郎,往后你再提那姓张的一个字,别说我狠的横的削你是几巴掌”,“他还不来呢,还不来你就针扎火燎蝎历打掌”。“唬了吧”“削你”“针扎火燎”和“蝎历打掌”都是地道的东北方言,这些东北方言词汇的使用营造了轻松愉悦、幽默欢快的气氛。二人转唱词语言的幽默性使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彰显了幽默性,同时这种幽默背后渗透的是轻松、亲切和淳朴。“二人转语言的有趣,不只是单纯的幽默,它的有趣是与生俱来的,渗透的是出自泥土的亲切纯朴,是不加雕琢的野性,是家常闲话的亲切。”④
(二)通俗性
东北二人转的民间文化属性决定了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的通俗性,无论是内容还是词汇都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这与某些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没有任何二人转专业知识的人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欣赏东北二人转唱词及东北二人转艺术。由于二人转唱词语言与东北方言的渊源关系,东北方言的属性也植入了二人转唱词语言中,没有矫揉造作,没有社会距离感,不拘礼节。二人转唱词语言的通俗性也与东北人的豪爽性格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东北地区平原辽阔广远,冬季漫长寒苦,长期生存于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人们直爽任侠的性格。办事说话直来直去,‘一杆子捅到底’,绝不拐弯抹角,闪烁其辞;说话也高声调、大嗓门、毫无顾忌。”⑤如《西厢》中的一段唱词:“自那日普救寺见你一面,你有情我有意情意深长……我有心领红娘将你探望,路不远老母在如同隔江。”与王实甫原作中的“昨宵个绵囊佳制明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相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通俗易懂、直接、爽朗、明快、不含蓄,没有丝毫的雕饰,大众化特点浓厚。这类简洁的唱词语言,易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东北的劳动人民所接受。
(三)艺术性
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一种,东北二人转的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这种艺术性不但体现在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的舞台表演上,还体现在二人转的唱词语言上。二人转唱词语言合辙押韵,既要讲究音韵的合韵,又要讲究声调的抑扬。在押韵方面,二人转唱词通常是押韵脚,有的是通篇押一个韵脚,有的是交错着押韵。如《西厢》中的唱词“原来是西厢下院抚琴的小张郎;他弹的是凤求凰;你着的是什么忙啊;这琴声一往情深,情深以往;这亲生忧伤满腹,满腹忧伤”。唱词中的尾字“郎”“凰”“忙”“往”“伤”押“ang”韵,而且整篇唱词都遵循这个韵。有的唱段是每隔一行或两行押“ang”韵,“有帮无底有底无盖(ai);有盖无锁有锁无簧(ang);那个破书箱(ang);他还不来(ai)呢;他还不来你就说我把他想(ang);想得我眼发蓝脸发黄(ang)”唱词中是间隔押“ang”韵,每三句唱词中一句押“ai”韵,两句押“ang”韵。这些押韵之处使唱词在表演时听起来抑扬顿挫,音韵和谐优美。“二人转唱词的押韵以传统诗词押韵为基础,又不囿于传统诗词严格押韵的风格,与古诗相比,二人转押韵更灵活,这体现了二人转作家的继承与创新的优良作风。”⑥在平仄方面,成对的唱词通常是上仄下平,即上句尾字用仄声字,下句尾字用平声字。如《西厢》中的唱词“崔莺莺含羞带笑回家转,路过孙飞虎家大门旁”,上句的尾字“转”为仄声,下句的尾字“旁”为平声。“篇首第一句唱词的尾字,也要落在平声上,谓之定辙。”⑦如《西厢》中的开篇唱词“一轮明月照西厢”,尾字“厢”为平声。平仄交替的声调有规律地排列,使唱词抑扬错落、音类悦耳,极具韵律之美。
(四)大量运用修辞
这些充满东北方言的二人转唱词中运用了很多修辞策略,这些修辞策略的运用使二人转这一民间艺术具有了文学色彩、艺术气息,同时在表演时还能较好地给观众带来笑声。本文要谈及的修辞策略包括比兴、夸张、排比、双关、迭韵。其实,二人转唱词中运用的修辞策略远不止这些。本文中谈及的是一些比较常见的修辞策略。
比兴,“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唱词的发端,以引起唱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如《十八里相送》中的一段唱词:“弟好比一朵鲜花招人爱,兄何不变个蜜蜂,采花来?说什么变个蜜蜂把花采,兄弟间这么比方不应该”,祝英台把自己比作一朵鲜花,目的就是引起梁山伯的注意,以便表达自己的爱意。比喻的应用使描述更加逼真化、形象化,这样的唱词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有益于对整段唱词的理解。夸张就是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的特点。如《攀亲家》中的唱词“你们家苍蝇饿得叮门框,耗子饿得啃泥墙”,两句唱词便使用夸张手法来描述牛老大的家境贫寒。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一方面将所描述的事物描述得具体贴切,另一方面又营造了幽默的氛围。
排比就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如《杨八姐游春》唱词中的一段“你写上金镯银镯要八付,金簪银簪要八根,金柜银柜是要八对,那金砖银砖要它八斤沉”,排比句式的运用使语言铿锵有力、语句流畅整齐,充分表现了剧中人物的勇敢、泼辣、豪爽的性格。
双关是指“同一话语中有两种指涉义,明里说此,暗里指彼,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暗里所指才是本意所在”⑧。如《十八里相送》中的唱词“蝴蝶双双绕花飞。眼见蝴蝶成双对,咱俩何不扑一回?只要贤弟不嫌累,愚兄情愿把你陪。扑了半天也白费,蝶不恋花又高飞”,“蝶”和“花”在这段唱词中是一语双关,明指梁山伯和祝英台在路边看到的蝴蝶和鲜花,蝴蝶没有在鲜花上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因此祝英台没能捉到蝴蝶。其实,“蝶”和“花”在这里暗指梁山伯和祝英台,祝英台旁敲侧击说了很多话,而梁山伯依旧没有猜透祝英台的心思使祝英台感觉内心失落。祝英台这么说依旧是在向梁山伯暗示自己对他的暗恋之情。双关语的使用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心理的活动描述得既到位又形象,既具有文学色彩又彰显了艺术特色。
迭韵是指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这与上文提到的押韵相似,在这里就不再详细论述。
“二人转带给人们欢声笑语,幽默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修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人转语言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在运用的同时把东北方言融入到其中,充实了其修辞内涵。将二者统一起来,技巧性和表现力增强了很多,使得二人转越来越成为大众所喜爱的戏剧节目。”⑨
三、结语
二人转唱词是二人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人转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随着舞台气氛的不同而变化的二人转说口不同,二人转唱词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一部二人转能否成为经典剧目,除与二人转演员的精彩表演密切相关外,二人转唱词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东北二人转唱词的历史渊源和东北二人转唱词的幽默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大量运用修辞的主要特征,主要目的是让从事二人转艺术的相关人员和二人转艺术的爱好者对二人转唱词有一个新的认识,也让这些人士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欣赏和评论二人转。
注释:
①李微.东北二人转史[M].长春出版社,1990:11.
②王悦.东北方言与二人转[J].戏剧文学,2012(10).
③李微.东北二人转史[M].长春出版社,1990:12.
④孟繁蕾.二人转语言的接受性审美特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⑤周福岩.方言、二人转与东北地域文化问题[J].民俗研究,2007(2).
⑥赵亚丽.二人转唱词的语言风格要素[J].戏剧文学,2013(12).
⑦郭金杰.浅谈二人转唱词的合辙押韵[J].华章,2014 (10).
⑧王殿珍.《杨八姐游春》的语言特色[J].戏剧文学,1998 (11).
⑨高林波,王美兰.论二人转语言的修辞艺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市艺术创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