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会议新闻报道,提升党报传播力、引导力
2016-04-12张红梅
□张红梅
创新会议新闻报道,提升党报传播力、引导力
□张红梅
会议新闻报道是地方党报内容的重头戏,是读者了解党政方针的一个重要窗口。笔者在一线从事会议新闻报道工作,现结合工作实践,探讨目前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并对《包头日报》近年来探索会议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进行剖析。
地方党报;会议新闻报道;创新;传播力;引导力
一、地市党报在会议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会议新闻报道是地方党报的核心内容之一,每一次重要会议,都事关一座城市的发展走向、决策部署、民生关切,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目前各类媒体在改进会议报道和创新报道形式方面仍有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地处西部的地市党报,在会议报道上缺乏新意。
第一,内容上缺乏新闻性,没能充分提炼会议主题和挖掘新闻亮点。在会议报道中,记者没有从会议的文件和材料中提炼出会议的主题,挖掘出会议的新闻亮点,记者缺乏对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和思考,缺乏新闻的敏感度,无法找到政策主导和百姓关切的结合点,盲目地摘录领导讲话,成为会议内容的“收发员”,使报道显得平庸枯燥。
第二,形式上缺乏创新性,语言和画面表达生硬沉闷。当前的很多会议报道形式上千篇一律,表达方式与“新、实、活”的要求差距较大。很多关于会议的报道,无论是新闻的语境还是画面和图片,都缺乏鲜活生动的表达,缺乏个性化的色彩,没有用新闻的手段把会议中最有价值、最重要、最新鲜的信息突显出来,在形式上很少进行创新和突破。
第三,在深度上缺乏专业性,对重要会议和重要决策部署缺乏深度解读和评论。对于一些涉及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会议,没有进行延伸和深度报道,特别是缺乏专业化的解读和评论,缺乏深度的分析和个性化的表达,没有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
第四,在模式上缺乏规范化,各级各类会议报道的模式差距很大。目前会议报道模式没有形成规范,比如,哪级哪类会议需要以会议形式报道,哪些会议不以会议形式表述而以时政新闻形式出现,不能按标准执行。再如,在拟题上,哪一级领导可以在主标题中出现名字,哪一级领导只在副题中标明,在具体操作上比较随意。
二、《包头日报》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方法
紧跟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形势,保持党报影响力是《包头日报》一直以来的宗旨,为此会议新闻的报道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所提出的“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要求,唯有这样,才能继续吸引读者的目光,增加读者粘合度,提升党报传播力、引导力。近几年来,《包头日报》在会议新闻的报道上一直求变求新,不断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方法与形式,少空话、有内容、找亮点、多贴近,遵循新闻规律,努力挖掘会议新闻的“灵魂”,让读者在其重要性之外更有“易读”与“悦读”的体验感,使读者印象深刻,于无声处入人心。
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关于改进会议报道的要求,精简会议新闻的报道次数与字数。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过程中,《包头日报》制定了详细的具体规定,对所有全市性的重要会议,如两会、全委会、市委常委会等的报道字数有明确要求,对一般工作会议报道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等。更为重要的是,在版面安排上,《包头日报》一版头条位置除市委常委会及全市性特别重大会议外,一般会议消息都放侧栏,将一版重要位置留给民生、经济新闻,使会议新闻在版面上所占比重大大下降。
二是突出标题,画龙先点睛。在这个每分钟有数个重大新闻发生的时代,读者看新闻有时只是快速浏览而过,要配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标题必须抓人眼球。《包头日报》的会议新闻在标题上力求一语点破会议主旨。如《9位专家评审赛汗塔拉台地公园设计方案》,这个消息是市委主要领导参加的一个会议,按惯例如有市委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一般要写“市委召开……评审会”,以示会议的重要性。但记者抛弃了约定俗成的写法,直接开宗明义,让读者对这个消息要说什么一目了然。同时为避免标题长的累赘感,对“赛汗塔拉台地公园”8个字美编作了叠加变色处理,使得整个新闻一改沉闷的基调而变得轻快明亮。
三是内容为王,对会议主题和新闻深度的挖掘要独到。新闻的形式无论怎么变,始终是要以内容取胜。会议新闻重要,但写不出重要在哪里,那么依然无法找到政策主导和读者关心的结合点,成了盲目地摘录领导讲话和会议内容的“收发员”。如《包头工业经济中的“惟一”与“第一”》,这篇记者写自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消息,抛开会议诸多议题,敏锐观察到包头经济中的现象,消息简短却内容丰富,同时配发了短评《要第一,也要惟一》,受到了广泛好评。再如《六委员询问副市长大气污染防治》这篇稿件,导语用“包头市什么时候开始监测PM2.5?有时环境空气质量日报与大家的感觉不一致是为什么?……”开头,把一次市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写得别开生面。这是一篇会议消息类的精品,也使《包头日报》在会议新闻上第一次获得了自治区好新闻一等奖(2013年)。
四是形式创新,多种手段表现会议新闻。会议新闻未必一律要写消息,即使写成消息也要让读者“易读”加“悦读”,这是《包头日报》在会议报道上的目标。如《投入1.2亿我市大幅提高民生保障标准》,这篇来自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上的消息,把所有重要数据都制成图表,放在消息之上,形式新颖且彼此相得益彰,是对会议消息的一种新尝试。又如《今年我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锁定12906元》在“本报讯”之前把会议要点先行提炼出来放在整篇稿件之前,而且添加了“链接”,不仅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到最主要的讯息,而且内容延伸,让本身呆板的会议消息有了亮点。写自全市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工作协调会的消息《三大领域着力祛除诚信缺失公德失范》,在正文中把“三大领域、几个重点行业”分隔开来,并加小标题,打破了消息中没有小标题的传统模式,使读者阅读起来更方便明了,这是《包头日报》为改变会议消息内容多且杂的办法。为改变会议新闻就“会”而“会”的空洞无物,缺乏专业化的解读和评论,《包头日报》尽可能在会议消息之外配发短评和采访手记,这也是近年来《包头日报》运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五是重大报道,推陈出新受赞誉。2014年“两会”前夕,《包头日报》联合《包头晚报》、包头新闻网、包头手机报及报社三家官方微信进行报网联动,共同推出“两会连着你我他”栏目。读者可以通过热线、微信等不同方式提出对城市发展各方面的建议意见,记者将这些建议意见收集整理后于次日在《包头日报》《包头晚报》重要版面及包头新闻网、包头手机报首页予以刊发。这一报网联动策划得到了包头市民的广泛响应,两周时间内,百姓通过各个热线和平台提出的意见建议上万个,刊发有见地的建议意见几千条,策划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后仍有市民拨打热线。《包头日报》将征集到的市民意见建议归为环保、城建、社保、拆迁等几大类,并将问题带到“两会”上,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呼吁,推动落实。在最终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包头提出打造“五大幸福工程”,其中很多都是市民在“两会连着你我他”栏目中关心关注的热点。2015年、2016年两会继续完善和延续了这一品牌互动栏目。这一成功的案例,充分说明在对重大会议的宣传上,包头日报在积极改革创新中提高了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从市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至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议,包头日报在做好会议消息、评论报道的同时,每次都精心策划了整版的解读,图文并茂,深度分析,为让会议精神深入人心、凝聚各方面力量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屡次受到自治区党政领导的高度表扬。
1.岑文华.城市党报的“亲民”探索[D].浙江大学,2009.
2.陆峰.党报时政报道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传媒观察,2010(06).
(作者单位:包头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