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6-04-12廉江市第五中唐尚江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学习者主体

文廉江市第五中 唐尚江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文廉江市第五中唐尚江

“新课标”的施行,网络教育的发展,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

一、树立 “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 “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接受教育,同时还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语文教学应确立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真正树立以 “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容器,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课堂更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却常常为 “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进度不一致”而埋怨,于是,为了 “完成教学任务”,我常常是牵着学生的鼻子 “走”,尽快地将教案中设计的步骤 “走”完。至于学生在此过程中是从容品读了还是走马观花,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其实,这仍然是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篇文章,学生能理解多少,哪里有疑惑,可能于何处反复质疑讨论,即使教师在备课中 “备”了学生,也仍难以完全确定。因而,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适当调整教学设计方案,不能为了追求单位时间完成了多少 “任务”而牵着学生走。如果学生明明在此有疑惑却置之不理,那么,即使教学设计中各环节都完成了,又怎能说是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变 “教学”为 “导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 “内在的学习”。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 《学记》就提出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主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更坦诚地指出 “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学学生发现真理”,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 “会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去参与作者的创造,去对作品中的 “未定点”与 “空白”进行创造性的补充与组织,从而形成自己新颖独创的见解。

三、给予充足的空间和时间

教学应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是值得研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答案来回答提出的问题,那么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是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受到束缚。因此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的。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梳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因此问题无论是教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才能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空间。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学习者主体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