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6-04-12惠东县胜利学校吴煜玲
文/惠东县胜利学校 吴煜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文/惠东县胜利学校吴煜玲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创新意识,教师要突破思想的保守性,思维的陈旧性,思路的局限性,从小处着手,走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现状,积极地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创设愉快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活动具有扩展、强化的功能。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开展争论,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教者要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如现代的教学设备、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提问和创设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愉快而无压力的心境是学生活跃思维,发挥创造才能的前提。
如在低年级《前后》的教学中,可安排小朋友们最熟悉的排队游戏引起他们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忘记在课堂中,放松心情,教师则引导他们自己找找《前后》,体会前后,说说前后。教学源于生活,这样就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此节课的重难点。又如在教学中年级的“质数和合数”的知识后,有学生就提出:“1和0是属于合数还是质数呢?”随即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让学生充分争辩后,用幽默的语言加以引导。在如此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学生自发地展开了辩论,不仅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激活了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孕育而生。
二、鼓励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抓住代表性高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摸球游戏》时,让学生自己摸球,然后猜猜摸到的球是什么颜色。摸了几次后学生心中就产生了疑问,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回答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又如在教学“倒数”概念时,学生提出:“乘积是l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两个数的和、差、商同样是1,却不是互为倒数?”这个问题正是他们思维创新的表现,此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倒数”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恰当地对问题做了解答,同时对他们这种“寻根问底”的精神进行了表扬,促使他们养成好思善问的良好习惯。
三、倡导标新立异
奇特思维,是不断改造旧表象,创建新表象,赋予思维以独特的形式,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的源泉之一,没有奇特的思维,就没有创造的想象,就没有创新。所以,它被人们比喻成“翅膀”。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模式,这时让他们尽量地展示自己,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并对其进行引导和解答。如对于解决问题:“某修路队修一段路,原计划每天修800米,9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8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多少米?”按照常规解法为:800×9÷8-800= 100(米)。有的学生说:“800÷8就可以了。”他说:“9天任务8天完成,提前了一天,原来一天修的800米就必须在8天内去完成,因此800÷8也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的距离了。”当问题已经解决时,有的学生仍在继续思考,这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时机,有的学生说:“我还有一种解法。”或“我想还应该有别的解法。”又例如,在教学中年级的简便运算8000÷125时,一般都是运用商不变规律去运算的,但是有个学生却有不同的方法,他把8000分成8× 1000然后8×(1000÷125),这时我就鼓励大家一起去验证这种方法,得出结论。教师要细心呵护这种求异的思维火花,要鼓励他们获得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告别传统的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坚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合理想象,仔细论证,对于克服思维的保守状态,养成思维创造性品质大有好处。
四、设计新颖教法
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和发散性。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使教学有趣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多运用形式新颖的教学使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去创造有关数学知识。教师尊重学生对解题方法的选择,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