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成长需要优质德育

2016-04-12陈木华谭小文

师道(人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学校

陈木华 谭小文



孩子的成长需要优质德育

陈木华谭小文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境界有四个层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个逐级上升的价值层次,要靠教育来实现。从寻求个体的精神愉悦和自我完善的角度来说,教育的道德渗透必不可少。从人性论的角度分析,孟子推崇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那么德育的强化,就能保本固根,巩固天性之善;而对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德育能有效控制恶念的扩散和蔓延,将其一点点同化。笔者认为,凡此种种的确立,有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合力。

首先,课堂塑造道德楷模。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和拣选,涌现出一批具有圣人潜质的道德楷模,如孔子、颜回、孟子、王阳明等人。他们秉承、发扬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他们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老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当下实际,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传递相关意识。

当下,功利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加之网络虚拟世界的冲击,部分青少年存在价值迷失、善恶难分、道德混乱等问题,部分人无心向学、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道德意识模糊,行为的随意性非常突出。那些因小事而对他人甚至是身边的同学、亲人举起凶器的青少年,多是心中缺乏道德和法律约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所致。甚至,一些年轻人之所以狠心杀人,竟然只是出于“我喜欢”“就想教训一下他”“当时心情很不好”之类的理由。屈服于心中的恶念,外在的恶行就会不断滋生。相反,如果我们能在学生心中注入善的力量,或者说唤醒学生天性之善,其恶念自然会得到荡涤,其言行自然也会止于所当止之处。“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教师应在课堂上把握教育契机,借助历代道德楷模的光辉事迹,有意识地在班级传递正能量,如此,学生或许难以成为道德楷模,但至少可以在内心确立基本的道德尺度和道德底线。那些误入歧途的年轻人,当他们正要犯下罪行时,如果心中有一种规劝的声音出现,也许就不会踏上不归之路了。所以,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树立道德典范,进行优良品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其次,品德课堂针对热点话题组织自由讨论。当下,在校青少年很容易迷惑于成人世界种种的道德怪象,诸如遗弃老人、家庭暴力、扶摔倒老人却遭讹诈等现象,背后折射出来的价值伦理扭曲,对阅历尚浅、思辨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而言,确实很难清晰地予以分辨。因而,他们心中经常产生疑问“大人们到底是怎么了”,也就不难理解了。

显然,许多道德问题都无法简单地用“是”或“非”来回答,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回避问题。老师可以通过班级品德课,引导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案例讨论,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充分了解案例发生的背景,使学生意识到道德问题的复杂性,明确所有的道德判断诸如“我们需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谴责什么”等等,必须在认清特定情势的前提下才有其合理性。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积极而深入地投入到讨论中,大胆发言,从而在一种自主探讨的氛围下逐步学会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断。

再次,调整奖惩机制,表彰“道德标兵”。中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又喜欢模仿和学习,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无需任何人督促,他们都会仿效得惟妙惟肖。但道德内容本身却是枯燥乏味的,仁义礼智信,每一项都是抽象且有相对的束缚性,有时直接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无拘无束的天性相冲突。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推行德育渗透之时,能够多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多些鼓励少些约束。

当下许多学校制定的奖惩机制,多以学习成绩为主,体育成绩为辅,德育则往往只起到衬托作用,甚至被完全忽略。这其实也是当今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之一。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氛围中,开展德育工作会占用许多提高学生成绩的“宝贵”时间,因此,很多学校的德育仅仅停留于口号层面,教书育人被狭隘化成应试教育。这种弊病已经越来越突显,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德育逐渐淡出了学生的视野。因而,当下德育的深入开展,亟待学校重新调整教育评价机制。具体而言,学校、班级可定期推选一些道德表现良好的学生为“每周一星”,授予其“道德标兵”称号,在活动课或全校大会上进行表彰,并把其事迹通过广播、墙报、班会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由此,在校内形成一个争当“道德标兵”的良好氛围。

最后,家校共建,塑造良好成长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着学生健康、幸福成长之责,然而,由于某些家庭教育的失误乃至失败,学校教育的成果却可能完全被抵消。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2=0”,即五天优质的班级教育被周末两天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所完全冲掉。

许多家长把学生送进学校,“不问身心问得分”,关注的焦点始终不离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很少关心子女的身心健康,孩子在学校过得快不快乐,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好不好,这些问题都不在他们重点关心的范围之内。而另一些就家长,则惯于溺爱孩子,当孩子在校犯错之时,能包庇就包庇,不能包庇的也要想尽办法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当爷爷奶奶的可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孩子们稍有不快,也吓得坐立难安,根本不管他们是否有孝心。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一切往钱看,不负养老责任者有之,整天围着麻将台转者有之,与那些“小皇帝”的家长相反,孩子犯点小错误,他们动辄拳脚相向,棍棒相逼,一点商量和申辩的余地都没有。试问,在这些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多少能有健全的人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恰恰令孩子有先入为主的意识。加上父母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如果父母的言行、观念与学校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孩子自然会在思想混乱之中偏离正常的成长轨道。显然,这都是家庭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

教育是多方面配合的结果,单凭某一方面的努力,力量微弱,难以奏效,达不到理想效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通过家校联盟,一同为孩子营造洁净的成长环境。

(作者单位:广东高州中学)

责任编辑黄佳锐

学校教育的功能不外乎两个:一是教会学生生活、生存的本领和知识;二是引领学生理解人之为人的基本特质,进而走上“成人”的轨道。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属于工具理性,而人格的铸就则属于人文关怀与人文教育。前者作为生存技能,必须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跟进才能适应;后者则内化成精神活动、思考习惯、价值准则,具有相对恒常的特点,可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可见,学校德育关乎学生的“成人”,再怎么强调亦不为过。那么,作为承负德育功能的基本单位,学校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渗透道德意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推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