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把脉人”
2016-04-12蒋志洲
文/本刊记者 蒋志洲
人物 Figure
工程质量“把脉人”
文/本刊记者 蒋志洲
潘延平博士,生前是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事务管理中心主任,曾任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副站长。他是教师级高工、博士,同济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博导,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国家注册质量体系高级审核员,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的评审,国家住建部特聘专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个人,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
“他是一个专家型领导干部,整整30年,倾毕生精力在建设工程监管上,从毛头小伙到知天命之年,从中专生、监督员到大学客座教授、工程质量监督专家,他总是那么的钻研、那么的兢兢业业”。潘延平生前的同事、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党委书记徐国华深情地说。
在上海工程质量监管行业,潘延平是当之无愧的“排险专家”。如果把工程质量行业分成20个领域,超过十个领域,潘延平是一流的专家,其中至少三个领域,潘延平是超一流专家。
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他用专业为上海的工程建设解决了无数问题,完美诠释了“工匠”的新时代定义。
为住宅质量“治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一直高居不下,住宅质量通病问题突出,尤其是由于房屋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建筑物开裂渗漏水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引发住宅质量问题的原因复杂,如何在千头万绪中梳理出“病根”,开出一张有效的“良方”,成为潘延平当时的工作重点。
为了查找原因,潘延平奔波在第一线。他平均一天要跑四五个地方,白天跑现场收集数据,晚上回家归类整理分析,没日没夜地干了几个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随后,在潘延平的牵头组织下,各方协力,成功出台了《关于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若干暂行规定》,针对当时特别困扰用户的主要质量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控制和保证住宅工程质量新举措。如:严格控制多层住宅的设计总长度,严格控制多层住宅的沉降值;多层住宅的地基基础计算必须以控制变形值为主,设计单位必须进行基础沉降量、偏心距和倾斜率的验算;基础最终沉降量必须控制在15厘米以内,倾斜率必须控制在3‰以内,并强调建筑物必须打设桩基。
这些,蕴含了潘延平无数个日夜的心血。
该规定出台和落实以后,大幅降低了住宅工程的质量投诉率,推动上海住宅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万宝全书”的头衔
扎实的专业功底,源于潘延平爱专研的个性和长时间的累积、沉淀。他的知识面极广,业内人都亲切地叫他“万宝全书”。
上海建筑圈“老法师”居世钰,认识潘延平30多年。“他还是个小年轻时,在食堂吃饭,看到专家拿着饭盆就坐过来了,一直在问各种问题。回到家,还自己琢磨,写文章。”近10年来,同为评审专家,居世钰和潘延平平均每周要见一次面,“每次见面,话讲不了几句,他就绕到专业上去了。”
在潘延平家里,有两摞一人多高的剪报,是他攒了三十年的宝贝。从参加工作开始,每当在报纸上看到跟专业有关的信息,潘延平阅读过后,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剪下来黏在纸上,贴上标签归类保存。互联网普及以后,潘延平除了报纸上的信息以外,还会把网上公布的专业资料打印出来,像做剪报一样分类保存。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些资料为他的专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空的时候,翻阅看看;遇到问题,查找案例寻求解决依据。潘延平的老部下周东说:“老潘的专业为什么强,就是因为他的累积,比别人看得多、专研得多。出行的时候不管是汽车、火车还是飞机,他手边总是拿着一本专业书,别人在睡觉,他在看书。在对于知识的渴求方面,他异常执着。”
潘延平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不断充实专业理论和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为了学习嵌岩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他利用星期天跟随导师深入江苏镇江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工程的现场,在导师设计的50 m深嵌岩地连墙围护壁锚碇基坑中实地学习了解了墙体嵌岩情况和墙体混凝土浇筑质量。为了掌握特大型桥梁深水基础施工和悬索桥斜拉桥架索穿缆施工技术,他同样跟导师多次进入导师科研项目的现场——苏通大桥钢套箱施工工地和润扬、苏通大桥的上部结构施工作业面。潘延平的导师,同济大学教授徐伟说:“从课堂学习知识到现场实践,潘延平掌握新技术的时间非常短,刻苦学习加上对行业的天生敏感,使他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和市政工程施工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监管能力非常强。”
一身正气“硬碰硬”
作为上海工程质量监管的专家,潘延平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秉性,尤其在遇到涉及民生的原则问题时,他敢于“硬碰硬”。
有一次,潘延平在工作中发现上海一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存在问题,涉及一家著名房地产企业。他立即要求相关科室负责人详细了解情况,整理材料向他报告。当指出“勘察设计”、“混凝土质量”、“建设程序”问题的三份报告摆在潘延平的办公桌上时,一些同志认为该企业行政级别高、经济体量大,建议召开专题会议,提出整改要求,把该尽的责任尽到就可以了。但潘延平力排众议,作出了约谈该企业法人、分管领导和项目存在问题的负责人的决定。他说,“这家公司参与上海保障性住房工程多、影响大,抓一个点就能推动一个面。这个硬必须碰!否则,保障房不保障,会苦了老百姓”。
第一次约谈,对方只来了房产部经理等中层干部,并不符合约谈的规定要求。但约谈照常进行,他指出了对方勘察设计、混凝土质量等问题。最后,潘延平对被约谈的人说:“今天你们来了,我们把问题说了,但这不是正式约谈,因为你们不是我们要求的约谈对象,请回去向你们单位主要领导汇报,请他接受约谈”。在场的许多人知道,潘延平是怕约谈的问题被“贪污”了,担心他们向主要领导汇报约谈情况时避重就轻。
不到一个星期,对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到场,详细了解存在的问题,作出整改承诺,并在回单位后召开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举一反三部署整改。一个资深的监督员说,“到目前为止,上海工程质监系统,约谈这么大企业老总是第一次,潘延平真有魄力”。
党建与工作结合
“由潘站长牵头,他所在的党支部跟我们党支部结对共建,结合破解防水材料发展的瓶颈问题发动党员攻坚克难”。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防水分会会长何家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过去8年,有了这个党建联建的渠道,何家旭一旦遇到了专业问题,总是拿起电话,直接向潘延平请教。“潘延平没有架子,哪怕是凌晨3点,只要和工程有关,他接到电话绝对不生气,而且不厌其烦解答,电话里讲半个小时是常事。有的时候,还要麻烦他到工地现场指导。”更让何家旭佩服的,是潘延平做出这些指导,全都是“义务劳动”。“他连专家费都不肯收,愿意把知识贡献出来,帮助工程少走弯路,真正体现了‘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在潘延平的指导下,党建联建成果斐然。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防水分会对建筑防水卷材进入上海建筑市场进行行业自律备案管理,质量全面受控,使上海防水市场成为全国防水市场的管理典范。
援建时的余震报警器
2008年汶川地震,潘延平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向上级申请参加震后绵阳地区抗震救灾过渡安置房建设工作。
2008年5月22日23:00,潘延平随上海市建设交通两委派遣的第二批赴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现场人员抵达绵阳。过渡安置房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各方面要求高,工作千头万绪,加之身处异地,在地块落实、与当地政府部门协调、设计与施工推进、对内对外宣传、信息统计以及后勤保障等过程中,面临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潘延平每天在外奔波查看基础材料,夜以继日地协调矛盾问题,经常工作到凌晨,但他毫无怨言,为了确保过渡安置房建设实现节点目标,争分夺秒。
那时,地震余威未散,常常发生余震,援建的同志们夜里都睡不好觉。
潘延平想出了一个点子,把空啤酒瓶倒立在桌子上,成为一个余震报警器。他告诉大家,一旦睡觉时听到瓶子倒下的声音,马上跑到外面的空地上,保护自己安全。
这个小小的余震报警器,成了同志们夜里的守护者,伴随大家一直到援建工作圆满完成。
病房里的手机
2016年2月,潘延平病倒了。
“他太热爱自己的工作了,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身体,一些小毛病都是能挺就挺,实在挺不住了才会去医院”,潘延平的好友、新民晚报经济部主任晏秋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住院期间,潘延平仍不忘工作,经常一打电话就是二十分钟、半小时,医生让家属把他的手机收起来,潘延平还对他爱人徐女士发脾气:“我知道现在应该修养,可是我讲电话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能耽误。要不然,你给我个耳机,我躺着听电话总可以了吧。”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一直到主治医生恼怒发脾气说“再不好好休息就一直住在这不能出院”,才告一段落。
3月,潘延平的病情开始恶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医生建议做肝移植手术。在手术的那天,上级领导前来探病,潘延平恰好清醒。在交谈中,潘延平向领导说,“感谢组织上对我的关心,等我身体好起来,一定加倍努力,不负上级对我的期望。”
这时的潘延平,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好,看着他吃力地说出这样的话,全病房里的人,连同照顾他的男护工,都感动得流泪。
记者手记:
2016年4月29日,53岁的潘延平离开了人世。出殡那天,殡仪馆大厅里站得满满的,大厅外也站得满满的,近2 000人来为他送行。
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有个带着换洗衣服的包,随时准备出差,他说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对于工作,忠。
他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到母亲家陪母亲聊天;每次出差后,下了飞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母亲家里探望,报平安。对于长辈,孝。
他唯一觉得对不住的可能就是朋友,因为他陪朋友吃饭不喝酒,跟朋友打牌会因为接工作电话而把牌局变成座谈会。但在记者采访他的十余位好友时,得到的是异口同声的好。对于朋友,义。
在这个物欲横流、缺少信仰的时代,这样一位忠、孝、义的人,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是多么宝贵。
三十载工程监管
履职尽责建奇功
千万间广厦建造
保驾护航留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