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外移民
2016-04-11庄国土
【摘要】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乃至东西方海上和平交往的大通道,也是移民之路。移民所带动的宗教文化、艺术、科技和物种的相互交流,其价值远过于商贸交往。文章拟以中国移民为重点,阐述无论在历史还是当代,海上丝绸之路也是移民之路,移民是中外文明大交流的载体。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华侨 华人 移民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正式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①自此,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战略规划正式启动,各省市纷纷制定海上丝绸之路行动方案,内容基本上集中于扩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措施包括搭建各种产业对接平台、建立各种经贸枢纽和节点及门户城市、设置各类科技和工业园区及保税区等。然而,海上丝绸之路并非仅是商贸之路,更重要的是文明和人员交往之路。本文拟以中国移民为重点,阐述无论在历史还是当代,海上丝绸之路也是移民之路,移民是中外文明大交流的载体。
中外交往的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指中外乃至东西方海上交往的大通道。18世纪以前,除丝绸之外,陶瓷、香料、中外各类方物土产乃至白银,都是这条通道的大宗商品。18世纪初,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外商贸货值最大的商品。②因此,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也称这条中外贸易大通道为“香料之路”、“陶瓷之路”、“茶叶之路”等。之所以冠以“丝绸之路”并被广泛接受,源于从公元前后到18世纪初,“中国丝绸”长期是这个大通道的主要贸易商品。但真正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则在20世纪初。
中外海上贸易发展于唐代而全盛于明清。中外贸易的繁荣既与中外航线的开通与延伸密切相关,而且与丝绸长期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有莫大关系。宋元以前,中国丝绸的海外贩运,主要依靠前来中国沿海各港的“蕃商”、“蕃舶”。自唐末五代,中国海商逐渐开拓远洋贸易。宋元时期,中国海商开始主导海上丝绸之路,足迹所至,遍及东亚水域和印度洋各港。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中外商务交往格局为之一变。欧人的航海探险与沿海殖民扩张的进程基本完成,非洲、美洲、远东的沿海地区相继被据为殖民地,纳入以欧人为主导的世界性贸易网络。中国海商的主要活动范围,不复延伸到印度洋各港口。欧人以通商为目的的远东扩张和全球性殖民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贸易。也正是世界性贸易网络形成以后,中国的出口商品,特别是中国丝绸,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商品。这条中外交往的大通道,更重要的是文明交流之路。中外移民在这条大通道上络绎不绝,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各类宗教和思潮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土,中国的儒学、道教等本土宗教和信仰也因此传播海外。
各类技术和工艺,如阿拉伯、波斯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欧洲的玻璃、医药、纺织等技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制瓷等各类技术和工艺,也传播到海外。更应关注的是海外新物种的传入,如玉米、番薯、烟草、花生等。这些新物种的传入,极大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提升中国土地的人口承载量。
文明交流的载体是人员往来。海外文明的传入和中华文明的传播,都是中外人员往来的结果。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同时也是中国人海外移民的开始。
20世纪以前的中国海外移民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伊始,就可能有因贸易原因而“住蕃”的中国移民。宋代以后,凭借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中国海商取代了穆斯林商人,主导印度洋和东亚海洋之间的海上贸易,大批以商贩为主的中国移民也纷至沓来。到15世纪初,东南亚爪哇的苏拉巴亚和苏门答腊的旧港,各有数千人聚居的中国移民社区,主要从事贸易活动。③
随着明后期海外贸易重新开放,中国海商开始重新活跃于东亚各贸易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海外移民潮,始于16世纪末以后欧洲殖民者在东亚的殖民扩张。一方面,欧洲人将东亚带入欧洲人主导的全球贸易网络,使中国人主导的传统丝绸之路直接延伸到欧洲和美洲。东亚商品,尤其是中国丝绸,从此大规模进入欧洲和美洲。④世界性贸易网络的形成促进了东亚各贸易港的繁荣,吸引了更多的商品和劳动力。
至17世纪前期,东亚各丝绸之路贸易港及其周边地区,已形成大小不一的中国移民聚居区,主要集中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日本长崎、爪哇的巴城、苏鲁马益(泗水)、万丹,马来亚的北大年、马六甲、吉兰丹,暹罗的大城及北缅甸的八莫等地。数量多者数万,少者也在千人以上。
到17世纪前期,中国海外移民数量当在10万人以上。这些中国移民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和载体。
18世纪前期以后,丝绸不复为中国主要输出商品,但中国商贩仍是东亚水域贸易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随着东南亚殖民地的开拓和世界性商贸网络的形成,中国海外移民进入大发展时期。⑤海外中国移民主要分布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各港口地区,从事与商贸相关的行业。到18世纪中后期,中国海外移民的职业和社区分布发生很大变化。随着18世纪东南亚殖民经济的发展,大量中国移民从事采矿业、种植和加工业、营建业等。华人社区也从东南亚沿海港口地区扩展到内地。
19世纪中期以前,绝大部分中国移民都是前往东南亚。极少数中国人移居北美、非洲和印度等地,其数量之微可忽略不计。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前期,以大规模华工出国为标志,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劳动力输出之路。出洋谋生虽非坦途,也强如在家饥寒窃劫。在1876~1898年的23年间,仅从厦门和汕头两地出国往东南亚各地的华人共达285万人。⑥迄20世纪初,华人已达四五百万之众,广布亚洲、美洲、非洲和澳洲各地,约九成聚居东南亚。北美、澳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各地中国移民约有40多万。这些中国移民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和福建。⑦
一战结束以后,中国海外移民掀起第三个高潮,其主要流向仍是东南亚,直接动力是东南亚的经济繁荣。20世纪初以降,西方工业革命所带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陆续波及其东南亚的殖民地。东南亚经济发展刺激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廉价劳动力从中国南方不断涌入东南亚。1922~1939年间,从厦门、汕头、香港出洋的移民就约550万,⑧绝大部分前往东南亚。在1918~1931年间,仅从汕头、香港两地出境的移民,就达380万人。⑨据当地官方统计,1931年时,新马华人中第一代者占68.8%,⑩1932年,泰国第一代华人占45.73%。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东南亚华人至少在700万以上,分布在数以千计的东南亚华人社区。
到1950年代初,世界华人总数约1200~1300万,90%集中在东南亚。荷属印尼超过350万,泰国约300万,英属新加坡和马来亚共约310万,越南约100万,菲律宾和缅甸各约35万,柬埔寨约42万,老挝约5万,文莱约1万人。日本和朝鲜共约6万人,亚洲其他地方约2万人。美国15万,加拿大3.2万,拉丁美洲约10余万人,欧洲约7~8万人。非洲不超过5万人,大洋洲约4万人。中国移民主要来源地仍是广东和福建。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国新移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0年代后期,随着中外海上大交往的中断,持续300余年的中国海外移民大潮也暂时告停。中国政府严厉限制人民向海外迁徙,世界各国,尤其是独立后的东南亚国家,出于对“共产主义”国家的防范,也拒绝接受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因此,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世界华侨华人的人口数量增长,主要是华人人口的自然增长。到1980年代初,华侨华人数量约2000万。
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中外大规模交往重现。全球化时代资本、科技、产业和人力资源的世界性配置,推动中国再次开始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依出国目的、途径和职业结构,中国海外移民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移民是留学生。台湾留学生开创由留学到移民的先河。从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近15万台湾学生来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中国大陆大规模派遣留学生虽迟于台湾,但其数量很快后来居上。近年来,留学规模有增无减,迄2006年,中国大陆留学人员数量已超百万,连同其出国眷属,以留学渠道移民国外的中国大陆人总数当在100万以上。近年来,大陆海外留学人数暴增,2013年和2014年,更分别达到39.6万和46万。
第二类移民为非熟练劳动力,他们主要以亲属团聚理由申请定居身份,少部分人则选择非法途径前往海外定居。非熟练劳动力移民主要前往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也遍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这一类出国者包括很多非正式途径移民。
第三类移民为商务移民,包括投资移民、驻外商务人员和各类商贩。1990年代中期以前,前往发达国家的中国投资移民主要来自港台。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大陆前往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移民数量增长较快。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到201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4436亿美元,投资额达400亿美元。大批中资企业人员和中国商贩在东南亚投资大小不等的项目、承包各类工程,销售中国商品和为这些中国投资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国移民也纷至沓来。
第四类移民为劳务输出人员。劳务输出人员有别于一般移民。大部分劳务人员在合同期满回国,少部分留居当地。
从1970年代至2007~2008年,从中国前往世界各地的移民超过1000万。其中,来自港台的约160~170万,来自中国大陆约800多万。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不再以东南亚为主要迁徙目的地,但东南亚仍是吸引中国海外移民最重要的区域之一。1970年代至2008年,中国的海外移民数量约1050万。其中,前往东南亚的中国人可能达300万以上。
由于大规模的新移民的加入和华侨华人社会本身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至2007~2008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增至约4580万。其中,东南亚约3400万,约占全球华侨华人的74%。根据国务院侨办2014年的新统计,海外华侨华人数量或达6000万以上。
表1:2007年各洲华侨华人数量和分布统计表(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美、加、欧洲各相关国家、日本人口统计与出入境资料;各国人口统计与华社信息;中外文相关报道。
海外移民将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助推力量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大通道,商贸往来只是中外交往的内容之一。相比中外商贸关系,移民所带动的宗教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相互交流,其价值远过于商贸交往。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同时开启了中外人员交往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均有移民中国并在中国繁衍后裔。与外国人定居中国相比,中国海外移民规模更大,迄今已经形成数量约6000万的华侨华人群体。中国海外移民及其后裔,是中外先进文明的传播者和中外友好关系的推动者。
商贸和投资固然可增进共同经济利益,但中外缺乏相互了解和互信,经贸合作就缺乏稳定的基础。文化和人员交往能推动相互理解,理解是互信的基础。因此,文化和人员交往,应当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6000万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最重要合作者。东南亚华商财力雄厚,有众多跨国企业集团。更值得重视的是,东南亚华侨华人大部分聚居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兼通中外文化,软实力突出,熟悉当地国情况,是推动中国与当地国关系的主力军。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能否成功实施,关键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2014年东盟华侨华人数量超过4000万,他们有望在中国与东盟的成功合作中扮演关键角色。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JD810026)
【注释】
①“习近平: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民日报》,2013年10月3日。
②庄国土:“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③(明)马欢:《瀛涯胜览》,爪哇条;旧港条,《丛书集成初编》(62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20页,第26页。
④庄国土:“论明季海外中国丝绸贸易(1567~1643)”,《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泉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5~45页。
⑤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高潮”,《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1期。
⑥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4~185页。
⑦庄国土著:《世界华侨华人简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3页。
⑧游仲勋著,郭梁:《东南亚华侨经济简论》,刘晓民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11页。
⑨福田省三:《华侨经济论》,东京:岩松书堂,1939年,第70~74页。
10傅无闷编:《南洋年鉴》丙编,新加坡:南洋商报社,1939年,第29~30页。
施坚雅著:《泰国华人社会:史的分析》,纽约,1957年,182页。
庄国土,刘文正著:《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其他国家的华人数据,参见:潘翎主编:《海外华人百科全书》,第五章,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
洪丝丝:“华侨历史研究工作的几个问题”,晋江地区侨史学会编《侨史》,1983年第1期。
庄国土等著:《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国务院侨办政研司刊印(内部资料),2011年,第121~122页。
责编/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