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
2016-04-11沈玉洁
沈玉洁
摘 要:随着高考制度不断地改革创新,高中物理课的改革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高中物理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虽然不如语数外,但仍不能忽略了其重要性。素质教育的实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单纯以应考为目的应试教育已经被素质教育所取代。
关键词:高中物理;改革创新;素质教育;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70-01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全面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有助于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在实处。其显著特点是提高受教育者主动性和主体性的精神,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动手动脑,实践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在高考制度中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提高,传统的物理教学情况,低效率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尤其高中物理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的本身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和思维的局限性,进行创新式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根据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基本的讲解,但是对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透彻,因此需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新的方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们都知道许多真理的发现都离不开反反复复的实验,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用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同时下落,证明了重物与轻物下落的速度一样快,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的错误观点。德国马德堡市轰动一时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亲自动手试验的重要性。对于现在的高中学校里设置了很多物理实验室,很多的物理器材都可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在讲解电流表、电压表的时候,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看看观察电流表电压表之间的差别,以及如何利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估读,理解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和测量误差。例如0.6A的电流表,最小分度为0.02A,如果估读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而估读误差可以估读到最小分度。
对于这种理论性的描述,学生通常很难理解,只能机械的靠记忆来学习,但是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自己动脑思考这个电流表该怎样读,思考在读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实际动手才能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且通过这种动手动脑,独立思考的方式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大脑中形成这次情景模式,再遇到这种问题就会应对自如。这种动手动脑的实践创新教学,灵活多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放手课堂,创新教学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被动机械的接受知识。师生之间进行角色转变,在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中,不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将将知识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而新的教学方式,就是让教师放手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的辅助指导下所进行的教学过程,把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活学活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的奥秘。
三、结合高科技,趣味教学
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越来越多的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互联网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一书,一粉笔,一黑板”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素质教育的提出也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快速、便捷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具有图像处理和情景模拟的功能,尤其对于高中物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景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尤为重要。
比如在讲解分子的热运动这种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色彩鲜明的动态视觉效果和比较动感的音乐,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进行扩展知识,扩散现象就是由物质分子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在科技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例如,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就是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来完成的。
这样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单纯的课堂讲解只会让学生更容易产生一种疲劳感,而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方式,进入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缓解学生的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社会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变革。
四、结合生活实际
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物理知识,物理可以说是我们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因此学好物理知识,并且学以致用至关重要。让学生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可以发现物理应用在生活中的实例。
比如:在学习光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入汽车这个较为常见的代步工具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学生们回想一下汽车的后视镜是一个凹透镜还是凸透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紧接着进一步它所利用的原理是什么,这样充分引发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可以拿一个凸透镜,针对这个问题向学生解释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像、缩小、虚像的特点,而汽车就是利用这个特点,从而保证行车安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妈妈所用的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等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中的小事,使学生觉得更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物理中的概念性的知识,将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生活实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很多生活的小细节都是利用了物理知识,要发现这些小细节就需要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揭示物理规律,根据问题举一反三,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