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效率提升路径
2016-04-11郭金铭
□郭金铭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效率提升路径
□郭金铭
摘要:尽管新媒体的崛起不断地向传统媒体施加压力,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传统媒体依旧拥有优势,例如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仍被看作是速度最快的新闻传播方式。面对挑战,电视媒体势必调整步伐:一方面,加强媒体融合、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加强对自身生产方式的深加工,实现更高的传播效率。本文详析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效率提升路径,在指出业界实践误区的同时,也给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传播效率;价值次序;细节
如今,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信号传输技术手段已经越来越成熟,除了卫星直播车以外,4G包与手机也已经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直播新闻的选题范围,并降低了直播的难度。传播技术越来越先进,使得现场直播在新闻节目中司空见惯,同时也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现状。我们衡量一场直播报道是否精彩,不光要看信号传输技术手段是否有助于新闻呈现,更要看记者能否驾驭直播手段,提升直播的传播效率,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有时,即便运用了直播手段,但是如果记者不了解电视直播的传播特性,依旧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传播效果。在实践中,经验不足的电视直播记者往往不知道如何驾驭新闻现场,语言表达和现场采访都抓不住重点,让观众看完直播依旧云里雾里,这就浪费了一个精彩的新闻现场。为了合理利用直播手段,令直播的优势进一步凸显,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升直播的传播效率。
一、排列新闻要素的价值次序
现场直播能够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时效性就显得更加重要。直播信号切入导播间的早晚,是体现电视媒体报道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不过,即便是在报道突发新闻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发展,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也会有所调整。因此,直播记者必然需要考虑新闻要素的价值次序。
当突发新闻发生时,记者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并马上进入现场直播的工作流程。新闻有很多内容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后果等,直播新闻同样也不例外。因此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基本信息的收集并排定其价值次序。突发新闻发生之初,受众并不了解现场发生了什么,因此对于直播记者来说,介绍地点、概括事件并描述现场是理所应当的,这些内容的价值次序理应排在事件原因和后果之前。由于直播需要快速反应,而事件的原因和后果往往一时难以理顺,或者难以第一时间从权威部门获取精确的调查结果,因此记者不宜仓促自行下结论。于是,对新闻现场的呈现成为初始阶段最具传播价值的报道方向。
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直播报道的重点自然会有所转移。这一方面是由受众的收视习惯所决定的。受众已经不满足于记者一直对现场画面进行描述,而是期待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披露出来。其次,这也是由新闻采编规律所决定的。权威部门的调查相继展开,更多采访对象对事件进行还原,有助于记者获取更多的报道素材并探寻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因此,相对于事件刚刚发生时的直播报道而言,记者应该开掘新闻的深层次信息,从而令报道更趋完整和立体,在局部真实的基础上,满足总体真实的更高要求。
总而言之,在不同报道阶段有不同的报道重点,新闻元素的价值次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更改。如果没有抓住重点,就会让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手段无法发挥更大的效用,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也浪费了直播技术。
二、提升信息的表达效率
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选题对时效性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突发新闻现场,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记者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组织语言。在直播报道开始后,时间更是分秒必争,因此出镜记者就更应该锤炼自己在镜头前的表达技巧,提高表达效率,将信息高效地传递给观众。
第一,出镜记者的口语表达应该简洁。由于直播现场出镜要求必须一遍通过,没有第二遍重新录制的机会,因此就对记者的口头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电视新闻的各种体裁当中,消息的新闻写作要求语言准确并具有逻辑性。虽然电视直播出镜词未必要达到电视消息文稿那样精炼,但是仍然要在日常大白话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收看突发新闻直播时,观众急切地想知道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出镜记者始终说不到重点,语言支支吾吾、不流畅自然,说了半天仍旧让观众一头雾水,那么这场直播就是对新闻资源和媒体资源的一种浪费,很容易降低媒体在观众心目中的美誉度。
第二,出镜记者要明确表达新闻的核心信息。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最通俗易懂的写作方式是开门见山地表达观点,接下来再对观点进行论证。而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同样需要出镜记者明确地表达出新闻的重点。先对直播的整体内容或者段落进行提炼,然后再通过现场的细节或者采访进行佐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报道方式,可以让观众减少误读,准确接收记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如果出镜记者未能表达明确的新闻关键词,而只是罗列了一堆细节,那么观众在接收零散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难以把握新闻总体内容的情况,或者在自行提炼新闻主题的过程中产生误读。因此,记者在报道中明确表达对新闻主题的提炼,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第三,不应对一看就懂的画面进行过多阐释。在出镜报道中,经验不足的出镜记者往往有语言啰嗦的毛病。在新闻现场,记者往往能够发现很多与新闻主题有关的细节,有些记者往往分不清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于是在直播中一股脑儿地全都表达出来,似乎说得少就没有报道全面。事实上,并非所有细节都有报道的必要,也不可能有那么充足的直播时间来一一展现。记者在报道中要有所取舍,千万不能面面俱到。如果记者什么都想说,最终只能造成“贪多嚼不烂”的后果,令整场报道显得拖沓,无法体现出直播该有的节奏。记者不仅要提取最能服务于主题的新闻要素,还要为各种要素排定价值次序,并进行取舍。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好,说明记者实践和思考的力度不够,还需要继续积累。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过程中,最简单的一条取舍准则就是:观众能够一眼看明白的新闻细节,不要花太多口舌进行描述。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面对宝贵的直播时间,记者应该运用电视手段,把精力花在更需要记者去报道的细节上。同样的道理,在直播中采访新闻当事人时,也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问题上,不要提那些不用问就知道对方会怎么回答的问题。如何报道现场细节?如何向采访对象提问?不仅考验记者的业务能力和新闻传播技巧,也考验记者对观众收视习惯的精准把握。
第四,直播新闻标题要高度浓缩新闻核心内容。通常情况下,和其他新闻体裁一样,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会在屏幕上打出新闻标题。有些直播还会在打出主标题之后,按照记者报道内容打出多个副标题,以进一步明确新闻内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标题不仅要体现出新闻的重点,还要言简意赅,让观众一看就懂。不同于报纸的传播规律,在电视的线性传播过程中,信息在不断释放,出镜记者也在不断通过语言表达新闻内容,因此屏幕上呈现的新闻标题一定要起到促进信息传播的作用,有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的了解。如果新闻标题太长太啰嗦,则会增加观众接收信息的时间成本,并有可能造成信息理解不到位。如果新闻标题并未有效概括出新闻的核心内容,那么就可能会造成新闻误读。因此,直播过程中所呈现的新闻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新闻事实,争取做到一字千金。
除了对出镜记者有上述要求之外,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还对整个报道团队提出了要求。电视传播讲究的是团队协作,单兵作战难以呈现一场精彩的直播。因此,无论是出镜记者、摄像、现场导播还是演播室主持人,都应该相互配合,有力地推动直播报道向前发展。为了提升各工种的默契,在正式直播开始前,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出镜记者、摄像、导播与演播室主持人应对直播内容进行必要沟通,让各岗位都明确自己该如何为直播的最终呈现效果贡献力量,以避免发生因沟通不畅而导致传播效率低下的情况。
三、围绕主题布局谋篇
评价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否精彩,一方面要看新闻事件本身,另一方面则要看记者的报道水平。面对同样的食材,为什么不同的厨师会烹制出味道不同的餐食?原因就在于厨师拥有各自不同的烹饪方法。新闻报道也是如此,面对同一个新闻现场,不同的记者会有不同的报道方式,从而有可能呈现出不同的传播效果。不同的报道思维,决定了直播记者在现场如何选取细节、如何串联细节、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节奏。然而,尽管报道方式有别,但是新闻报道的原则不变,即要根据报道主题来布局谋篇。
一场令观众印象深刻的直播报道,肯定会包含现场精彩的细节。那么,细节选取的原则是什么?答案就是能否为主题服务。任何新闻报道都不是新闻事实或者细节的简单堆砌,而是按照明确的新闻主题来布局谋篇。这样一来,哪些细节最能反映新闻本质就选取哪些细节,再按照电视新闻直播的规律,对细节进行有效呈现。曾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新闻报道看作是一棵花树,那么细节如同花朵,新闻主题就如同树木的枝干。如果新闻的主题不明确,树木的枝干不稳,那么花朵则无从依附;只有在树干的支撑之下,花朵才会更具生命力。因此,新闻的报道主题必须明晰,花朵才会给整棵树添彩,细节才会给报道增色。
当然,直播报道并非如此简单。细节选定后,记者还应该综合考虑新闻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现场的各种客观因素,确定报道结构。与文学写作相似的是,新闻写作也讲究段落结构。如何一开头就吸引受众的关注,如何起承转合,如何让观众了解报道内容的逻辑与层次?这些都需要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用心设计。报刊新闻写作可以通过自然段的方式提醒读者新闻内容的层次,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则可以通过出镜记者口头语言的表达来体现新闻内容的层次。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是在出镜词中明确表达类似信息:“首先,我要向观众朋友介绍的是……”“说完了这些内容,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我这一场连线的结尾,我要向大家展示的是……”等等。这种通过口头语言给直播报道划分层次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让摄像记者和导播清楚地知晓出镜记者接下来的报道重点,便于各工种相互配合;另一方面也让观众对新闻加深印象,并对接下来所报道内容产生收视期待。
说到段落,就不得不提节奏。为什么优秀直播记者的报道会更加吸引人,而平庸的记者则会让观众有按遥控器换台的冲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记者的讲述风格。有的记者会站在观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让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感觉不到疲倦,如何释放自己所掌握的新闻信息,如何让观众能被记者的报道牢牢吸引住?这些都是日常直播经验的总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无法对镜头进行精编,只能通过有限的机位来展现正在发生的新闻内容,因此画面呈现极易显得单调。出镜记者的口头表达应与镜头画面相互配合,并对新闻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展现出一场精彩的直播。
文学创作领域有“豹尾”这一概念,指的是文章结尾应简洁有力。新闻报道同样可以借鉴这个概念,从而令报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不过,经验不足的记者往往意识不到收尾的重要性,使得报道呈现出收尾仓促之感。如何才能避免直播报道给人虎头蛇尾的印象呢?最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再次点明新闻的主题或关键词,回顾整场报道的重点内容,或简洁有力地表达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尽管记者的首要职责是报道事实而非评论新闻,但是有时候简单而有节制的观点表达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场报道的传播效果。
尽管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对传播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记者的报道方式依然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传播效率则是评判记者业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