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的互动关系

2016-04-11裴茜郭海娜

视听 2016年7期
关键词:爆炸事件危机政府

□ 裴茜 郭海娜

在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的互动关系

□裴茜 郭海娜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频繁发生重大的社会事件或自然灾害,从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都给国家带来了人员和物质上的巨大损失,甚至关系到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问题。处理好公共危机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地方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地方媒体,在公共危机中担负着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政府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探讨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如何在公共危机中进行良性互动。

公共危机;地方政府;地方媒体;良性互动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公共危机定义及特征

公共危机即公共性公关危机,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或者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突发性事件。可简单分为天灾和人祸。

公共危机一般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二是威胁性,公共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带来心理、物质等方面的损害;三是时间有限性,指在危机发生后,管理部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恰当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四是危机的双重效果,指危机发生后,一方面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如果危机处理得当,也会提高社会凝聚力和国家的国际地位。

(二)地方政府

在我国,地方政府是区别于中央政府而存在的,全称为“地方人民政府”,通常被称为基层政府。我国《辞海》认为,“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对称,是设置在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负责行政工作的国家机关。”

在处理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站在危机的第一线,其应对如何直接关系到危机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地方政府既是上级命令的执行者,也是本地区工作的领导者。这也就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担任着预见者、领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三)地方媒体

公共危机发生时,对地方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地方媒体可以利用自身贴近性优势,得到最新和最详尽的新闻信息,但同时也存在着人力、物力等方面相对匮乏的劣势。

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地方媒体作为配合地方政府处理危机的角色存在。首先地方媒体由于自身与公众的接近性,能得到最贴近生活的信息,所以地方媒体是危机预判角色。其次,在危机发生时,地方媒体担任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也起到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作用。

(四)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国媒体坚持党性原则为第一位,做好当党和人民的喉舌,所以我国地方媒体既是新闻媒体单位,又是国家的宣传机关。媒体与政府处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政府大多数时间对媒体行使行政命令,缺乏公关意识,媒体无法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的互动现状分析

天津滨海区于2015年8月12日晚11点发生爆炸事件,短短一分钟内发生了两次爆炸,震感明显。据市民反映,现场火光冲天,方圆十公里均有震感,造成轻轨东海路站建筑及周边居民楼受损。此次爆炸事件造成多人死亡,其中包括普通工人、消防队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在这次危机事件中,以天津卫视为代表的地方媒体,在事件之初并未充分发挥自身职责,表现欠佳,后期在舆论压力之下,有所改进,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对待地方媒体的问题有三点。其一,舆论管控。由于我国政治制度的限制,地方媒体一直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和限制。在爆炸事件发生之后,地方政府并未第一时间通过地方媒体公开重要信息,对于部分敏感问题,例如追责问题避而不谈。截至23日,天津方面一共召开14次新闻发布会,前六次效果不佳。发布会期间,负责人大量使用“不清楚”之类的回答,引起公众的不满。其二,不善于利用地方媒体。地方媒体是地方舆情的观察员,能够安抚地方民众的情绪,能促进地方的稳定发展。在爆炸发生之后,地方政府并未依靠地方媒体随时传达灾情状况,忽略了地方媒体的靠近性,降低了地方媒体的实用价值。其三,沟通失效。在这次爆炸事件中,地方政府并未第一时间通过地方媒体传递重要信息,而是依靠官方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又并未很正面地回答媒体问题,引起了大众的不满。

地方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存在两个问题。问题一是传播角色的失效。在天津爆炸案发生后,天津媒体在第一时间并未对此事进行大规模报道,天津卫视在爆炸发生后,还是一如往常播放韩剧。问题二是竞争的失效。地方媒体虽然占据着接近新闻源的优势,但是也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横向而言,新媒体给地方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天津爆炸案发生后,第一手信息首先是从网络上传来的;纵向而言,来自央视媒体的挤压,央视有着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先天优势,这是地方媒体无法比拟的。

(二)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互动取得的成绩

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得到加强。在这次爆炸事件后期,地方政府改变了前期完全封锁消息的做法,加强了与地方媒体的合作,随时公开救援的最新进展以及伤亡状况,随时公开事故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在事故前期,地方政府对于敏感问题,持有保留态度,这就导致了谣言的传播;在后期,改变策略,正面回答媒体问题,与地方媒体紧密合作,保持信息畅通,使得谣言平息,安抚了公众的情绪。

地方媒体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地方媒体地位的提高,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其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提高。在爆炸事件发生后,地方媒体首先通报了这一消息,并随时向公众公开伤亡状况,起到了桥梁沟通作用,并且不断问责政府,追究爆炸原因,起到了舆论监督作用。

从“非典”事件的媒体集体失位,到现在各大媒体各司其职,地方媒体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了地方媒体的重要性,这推动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之间互动关系的改进

(一)地方政府需正视地方媒体信息传播的角色

在我国,政治体制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担任的是“党的喉舌”角色,这也决定了长期以来政府对媒体属于管理方,媒体无法发挥其“第四权力”。地方政府“居高临下”的态度严重影响了自身与地方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改变其固有观念,正视媒体的地位,两者才能在公共危机中更好地合作。

(二)通过立法保障地方媒体的合法权利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与地方电视媒体良性互动的核心是地方媒体充分行使其新闻采访权利,配合地方政府工作,保持信息畅通,维持社会稳定。所以两者要想保持良好的互动,地方政府必须保障地方媒体的合法权利,首先得保证地方媒体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还需要监督地方媒体合法行使其自身权利。而立法是保障记者权利的有效方法。

(三)地方媒体提高自身职业修养

职业修养的提高对地方媒体发挥自身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持正确的新闻导向;其次,媒体记者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够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协助地方政府保持社会稳定;最后,坚持新闻职业操守。

四、总结

近些年来,我国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地方政府是处理危机的核心力量,地方媒体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地方政府,确保信息畅通,保持社会稳定。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两者平等协作,各自发挥自身功能,保持良性互动,才能促进危机的化解。地方政府需要正视地方媒体的作用,而地方媒体也需要找准自身定位,改变以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平等合作,才能共赢。

1.Rosenthal Uriel.1989.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pringfield:Charles Thomas.

2.斯迈克尔·杰斯特著,陈向阳,陈宁译.危机公关[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3.付铎,洪小潞.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与媒体间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9(7).

4.胡梓南.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与地方电视媒体互动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3.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猜你喜欢

爆炸事件危机政府
洗衣机爆炸事件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墨西哥中部墨西哥州7月5日发生一起爆炸事件 造成至少19人死亡
“危机”中的自信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天津爆炸事件后中国爆发信任危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危机来袭/等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