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野下电视剧《美女的诞生》的传播学分析
2016-04-11苗琨
□苗琨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野下电视剧《美女的诞生》的传播学分析
□苗琨
摘要:新世纪以来,大批韩剧涌进中国市场。随着《蓝色生死恋》《大长今》《我叫金三顺》《继承者们》《美女的诞生》等电视剧的热播,韩剧逐渐抢占影视剧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观点来剖析《美女的诞生》这部有关韩国女性励志爱情题材的电视剧,从“心绪转换”“人际关系”和“自我确认”三方面分析电视剧《美女的诞生》获得中国广大受众关注与喜爱的原因。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美女的诞生;传播学
“使用与满足”研究,就是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使用与满足”理论开创以受众的视角为起点考察大众传播之先河,正如麦奎尔所说的那样,“‘使用与满足’理论不是研究传媒对人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让我们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些什么”。
一、吟唱着悲喜交加的受众心绪转换
(一)罗曼蒂克的画面建构
费希尔说过:“所有传播皆叙事。”“叙事不仅仅是一个包括开头、发展、结局的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在费希尔看来,叙事包括对一系列事件的任何语言或非语言的叙述。”画面就是其中的一个有力的表现。韩剧中浪漫唯美的镜头令人心旷神怡,画面十分注重光线和色彩的组合,善于利用打光将处于大特写下的演员修饰得完美无瑕,熟练运用大量的特写或是推拉镜头用以表达剧中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在后期的剪辑中力图让每个镜头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艺术冲击。剧中拍摄的风景、街道、家居甚至办公室都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在《美女的诞生》中,很多戏份在男女主角两人的住处拍摄,从他们的家具布置到房间的色彩搭配都十分恰当和舒适。比如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女主独自睡在男主的床上,不管是光线还是房间的色彩布调都充满了浪漫与柔和;男女主角在充满昏黄灯光的树林小路拥抱的画面十分唯美;剧中展现食物的镜头都十分精致,秀色可餐。浪漫的情怀充斥于整部剧中,观众沐浴在唯美的氛围中,自然会心满意足。
(二)俊男美女的创作组合
韩剧从不缺乏追随者,毕竟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高颜值就是“吸粉”神器。韩剧正是抓住观众这样的心理,剧中演员大都是俊男美女。男主角高大英俊,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女主角温婉动人,窈窕淑女。此外,韩国与中国文化同根,两国人的长相也相近,对于外貌上的审美自然会唤起观众的认同感。《美女的诞生》中,女主角韩艺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女,她在剧中饰演整容后的莎拉,不仅五官精致,还频繁地更换着各种漂亮时尚的衣服、鞋子和配饰,令许多同样热爱时尚的女性观众瞩目。韩艺瑟很好地演绎出了莎拉因为前夫的背叛而心灰意冷,后来勇敢奋起反抗的女性形象。高大帅气的朱相昱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天才”,虽然有“伤心综合征”这个缺陷,但他会煮饭会打架,是电脑高手,还是钻石王老五,甚至还是大财团的奶奶走失的孙子。一个想要复仇的大婶和一个欲挽回自己喜欢之人的“汤姆苏”组合在一起,既有浪漫色彩,又不失新鲜感。
(三)扣人心弦的音乐传播叙事
韩剧在制作过程中特别安排了音乐导演,可见音乐在韩剧中的地位不可小觑。音乐的渲染,往往能够带动剧情的发展,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烘托恰当的氛围。符合剧情的音乐也可感染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达到“心绪转换”的作用。根据剧情的需要,多种主题的音乐交替登场使观众在听觉上达到更丰富、更立体的效果。比如,在《美女的诞生》中,当前夫想要杀害揭发他外遇事件的女主角时,响起了紧张感十足的旋律;当女主角的母亲拿着已故女儿的照片仔细端详时,响起了舒缓却悲伤的旋律;当男女主角相互吃醋而拌嘴吵架或者一起出招对付复仇时,响起了轻松愉悦的旋律;当女主角一把抱住因伤心综合征要倒下的男主角时,配乐动人却沉重,如泣如诉。配合着画面的播放,音乐仿佛也有了另一种身份,如同陪着观众共同看剧的朋友,不知不觉中也调动了观众的万千情绪。
二、促进受众互动的人际关系传播
电视媒介的人际关系包含两种:一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者“朋友”的感觉;二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等。麦奎尔认为,“拟态”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
《美女的诞生》也迎合了这一效用,演员的外貌、衣着、日常用品或是吃的食物都具有极高的“颜值”,令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精致的画中。饰演本剧女主角的韩艺瑟本身就是高颜值美女,而且从《八面玲珑申小姐》到《幻想情侣》,韩艺瑟在不同的电视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是穿着时髦,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很多女生也是透过她饰演的人物学习到了一些穿衣技巧、恋爱技巧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甚至模仿她饰演人物的健康生活习惯。正是这种偶像化的人物、富于理想的生活和童话般温馨浪漫的剧情,让观众在潜意识里产生了与电视剧的互动关系,满足了观众在传播学上所说的“拟态人际关系”和群体归属感。当然,就像大多数韩剧所展现的那样,家庭之间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必不可少。《美女的诞生》也是如此。在女主角还是莎金兰的时候,在婆家备受欺负,刁蛮的婆婆和两个小姑子对她颐指气使,把吃剩的或者不想吃的东西都扔给她,所有的家务也全都是莎金兰一个人做。面对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待遇,莎金兰并没有想要还击,仍是礼让有节、任劳任怨地做着家务,并傻傻等待着丈夫的回归。可是在外的丈夫却背着她有了外遇。这样的剧情设置,大大激起了观众的保护欲与同情感,成为观众茶余饭后乐此不疲的话题,从而拉进人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同时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中所进行的社会互动和获得彼此认同的需要。
三、“吾日三省吾身”的观众自我确认
传播学认为,“自我确认”效用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能够引起观众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韩剧大多通过细腻的手法描摹平凡人们的真实生活,让大部分观众在观影时有代入感,容易联系自身,仔细体会人性化和日常化的剧情情节。在电视剧《美女的诞生》中,女主角一开始因为身型肥胖和长相普通,在遇到困难时得到的只有人们的冷眼旁观;而当她绝处逢生地变美了之后,在公共场合自己摔倒都会有不同的陌生人前来关心。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分别找了一个漂亮的女生和一个普通的女生,让她们穿相同的衣服,说相同的话,做相同的事,最终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这是个“看脸”的世界。《美女的诞生》中女主角通过整容改造看前夫对待同一个人时的不同态度,何其讽刺,何其现实!观众在感叹剧情十分现实的同时,也会在不自觉中对自身的外貌、身形或是所经历的故事进行对比,然后仿照剧中方式改善自身,以便于像剧中的女主角那样,不求得到多么惊喜的帮助,但求在真正遭遇困境时能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美女的诞生》与多数韩剧一样,主张儒家文化,易使我国观众从心理上产生文化认同感。正如婚后出轨是不洁,小三扶正是不义,相似的道德认同感会带动观众的情绪,观众会为剧中女主角前夫种种不仁不义的行为而愤怒并强烈谴责。剧中的小三扶正后,又被女主反攻,于是小三变得歇斯底里,指责丈夫的不忠。《美女的诞生》又一次借用儒家传统思想告诉了我们这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也让观众在恍然大悟中提高了警惕。尽管《美女的诞生》中讲述了通过美貌获取关注的内容,但是女主角善良、坚韧不拔、不懈努力的精神内核与其特有的女性光辉是剧中着重传达的主题,试图告诉观众善良的内心比美貌的外表更有力量。这使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产生发自内心的赞美与反省,在善恶的交织中分清是非对错,努力变成令自己和他人都喜欢的样子,也让心灵得到净化,达到自我确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力丹,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健.从“使用与满足”视角解读“韩剧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
(作者系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2012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