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图”专栏的传播学分析
2016-04-11俞雷
□俞雷
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图”专栏的传播学分析
□俞雷
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21世纪已步入“读图时代”。人民日报适应时代需求,推出了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其中新改版的“图——镜头”专栏别具一格。该专栏主要以图像为新闻播出的主要方式,带给受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解析这一专栏的图像叙事、新闻审美以及传播效应。
人民日报APP;图像;传播
移动阅读的普及催生了媒体产业新一轮的媒介融合,尤其是传统的报纸出版发行单位,纷纷推出贴近用户阅读习惯的手机客户端。人民日报推出的APP摒弃了报纸内容和数字媒体机械拼合的低端做法,坚定选择了适合数字化出版的内容和响应潮流的界面以及创新性的栏目。“图——镜头”专栏(下文简称“图”专栏)就是其中的亮点设计。“图”专栏全部以组图的方式来叙述某一新闻事件,图下或仅有标题,或配以可隐藏的寥寥文字,加上“说两句”、收藏和分享等互动功能,充分满足了现代受众移动阅读的习惯。
一、“图”专栏的图像叙事
“图”专栏不是简单的新闻图片的集合,而是一种图片新闻。与文学叙事类似,它以图片为主要叙事方式,拥有自己的表现手法。
意味。每一张图片都有内在含义,不同的色彩、线条、构图都是一种意义呈现。2016年8月30日对于许多武警官兵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他们在军营里的最后一天。“图”专栏于当天发布组图——“宁夏:老兵退伍季,告别哨位挥别战友”,该组图片整体色彩明亮,烘托了军旅生活的美好,也反映出战士们的阳刚之气,似乎又隐喻了退伍不褪色的意味。其中第一幅图片中士兵队列从第一排排头的45度角拍摄,恰好收入整个队列方阵,整齐的队列、笔直的军姿一览无余。再加上一些喊口令、换岗交枪、惜别警犬的特写既写实了告别仪式的内容,又多方面展现了最后一日的铁汉柔情。
线性。图片的线性叙事类似于文学叙事结构,有顺叙、倒叙以及插叙。以“美国惊现特朗普裸体像,民众争相合影”组图为例,第一幅和第二幅图片分别是一个人形雕像被放在车上和两名工人将雕像装车,而从第三幅到第七幅图片都是民众与雕像合影的画面,最后一幅图片回归到雕像装车的时刻,可以判断为第一和第二幅图片的中间环节。本可以按照时间轴进行叙事,但其运用蒙太奇手法,增加了组图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也非常符合组图本身的主题。
集合。不同的图片表达同一观点,能增加主题的说服性。在组图“世界人道主义盘点‘中国正能量’”中,六幅图片囊括了中国近十年来参与的全球重大灾难事故救援工作,图片内容都是当时救援现场的瞬间。时间不同、人员不同、内容不同,却都反应了一个主题——中国救援队无处不在,中国是一个具有全球责任感的大国。
二、“图”专栏的新闻审美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客观性、真实性与带有感性色彩的审美活动似乎存在矛盾,但图像的介入使两者找到了契合点。图像本身的艺术美与新闻内在的生活美融为一体,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新闻价值的内在呈现。新闻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完善自身的一个窗口,这与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美是一致的。新闻的本质是沟通信息,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北京景泰小学遵循老规矩,国子监里办开学典礼”组图于9月1日发布,这场特别的开学典礼饱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培育祖国新一代文化自信的尝试,与全国中小学开学这一新闻热点交相呼应,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生活美。
审美价值的深度融入。黑格尔说过:“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日趋旺盛。“图”专栏适俗随时,发布了很多富有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图片作品。如“动物百态:鹈鹕意外丢鱼,学枭笑眯眯”组图,其中选取了2016趣味动物摄影奖比赛作品的部分作品,图中各种动物的尴尬瞬间经过放大后,诱导受众产生类人化解读,啼笑皆非。而“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美似油画引游客流连”组图则向受众展示了丹霞地貌的奇特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三、“图”专栏的传播效应
媒体行业求新图变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多地吸引受众,其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都是围绕这一目的展开的。图片以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帮助发行机构赢得良好的传播效应。
真实感。大众摄影时代到来后,报纸中图片篇幅得到了增加。比起单纯的文字,图片更显生动,可以拉近受众与现场的距离,尤其是在报道一些宏达场面时,图片的作用更为明显。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闭幕,焰火绽放古堡上空”和“秘鲁‘利马圣玫瑰’节,民众盛装游行”两组图片,精美绚烂的画面比文字叙述更有冲击力,现场感更强。
吸引力。一般人每天接触和交流信息时,有60%-80%靠视觉,其次才是听觉、嗅觉和触觉。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会本能地优先选取视觉信息。无论是传统的报纸还是现在的网络门户,其头版或首页必定将图片放于最突出的位置,与其说方便受众提取,不如说是能更好地在第一时间抓人眼球。
及时性。媒介发展的一大规律就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广播、电视重创了报纸,而网络又颠覆了整个行业。可以说及时性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受众的最基本要求。图片瞬间捕捉的特点优势明显,省去了字斟句酌的中间环节,创作即传播,照片生成即可发布,几乎可以实现受众与现场同步。
1.韩丛耀.图像:主题与构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段钢.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图像消费[J].江海学刊,2006(2).
3.杨芳芳.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趋势的价值走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