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民俗文化影视表现的再认识

2016-04-11金凤杰

视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东北

□金凤杰

东北民俗文化影视表现的再认识

□金凤杰

对本土文化的影像表现是影视创作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作为地域文化之一的东北民俗文化与影视创作始终有着割舍不掉的因缘关系。在协调影视艺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关系中,识别东北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现代媒介需求,以影视创作为基点强化创作的民俗性,从而提升创作的民族性,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影视创作者和民俗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东北民俗文化;影视;再认识

中国对民俗文化的影像表达,具有深厚的传统和基因。从1905年中国电影开篇之作《定军山》到今天,民俗影视片比比皆是,中国影视创作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艺术家对民俗意向的运用和把握往往是用来增强和影响作品的地域特色和表现人物此时此地的情感,让电影作品产生一种亲切感。”①此时的影视创作中,民俗文化更多依附与从属于影像表现需要,处于为影像表现提供媒介的作用。这是民俗对影视的一种最原始而基本的作用,即不强调影像对彰显民俗文化做了什么,而注重民俗文化为影像内容表现提供了什么样的背景需求。这是不注重表现与探究民俗文化内旨,而强调民俗文化的形式作用。建国初期,曾出现过一批立足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视作品,但是这星星之火被随之而来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创作指导思想所扼杀。民俗被认为是显学,更多被当做反面教材,或成为灰色地带。“文革”的终结,创作为政治服务的纠正,使民俗的价值被认可,促进了民俗研究向纵深跨学科拓展。

一、影视艺术两重性的再认识

影视艺术的商品性和非商品性属性,使它具有了追求经济效益和强调社会效益的两重性,使影视呈现两种创作导向。

一方面,以追求最大化经济效益为目标,强调作品的形式,忽视内涵挖掘。新时期以来,工业文明进程的加快,发展周期的缩短,为人类提供了高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人类对享受标准不断提出更高的需求。于是,以解构、怀疑的姿态对权威话语权进行挑战,成为寻求困境解脱的现代途径。“当代审美文化正在从过去传统的功利性向通俗娱乐性方面转变,人们也开始更多地接受以轻松娱乐方式为代表的审美文化。”②为了迎合受众的审美需求,以获得经济效益,于是追求画面的唯美、故事的猎奇、感官的刺激,成为影视创作的潮流。使各类强调功利性的古装剧、偶像剧、神剧,成为影像的宠儿。从短期看,影视投资者实现了预期利润,受众的观影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从长远看,受众的感官享受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愈高,观影后的落差就会愈大,失落感就会愈强。“文学是人学”,脱离“对人的理想生命状态的揭示和回应”③的影视创作的生命力是短暂的。

一方面,以强调社会效益为目标,注重创作的内涵构建。其实人类从生而至今,一直都是在寻求摆脱困境的路上。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克尔凯郭尔通过将人生归纳为三个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的阶段,以探寻解决人生困境。克尔凯郭尔指出人生的低级阶段是审美境界。从时间维度看,审美境界是人生困境的发始。从空间维度看,审美境界是寻求解决人生困境的基石。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的生存困境来自于客体和个体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客观世界对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的或高或低都会使个体产生寻求解脱生存困境的需求。另一方面来自于因个体存在而产生的有罪感。罪恶感使个体困扰于恐惧、厌烦、忧郁、绝望等消极悲观情绪,并生成寻求解决生存困境的需求。困境因人而存在,人因困境而思考,所以人的生存就是不断寻求解脱困境的过程。人的存在即为困境,基于人类解脱困境的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困境生成的能力。所以,工业文明使人类愈发远离原初阶段、愈发摆脱物质限制的同时,困境也得到不断加深。于是面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对立关系,寻求实现二者平衡的有效途径,成为影视创作的重要问题。新时期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民俗题材影视剧目的热播、收视率的攀升,使依托东北民俗影像展现人的生存,成为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寻求以“民俗性”对抗“全球化”的生存策略,构建东北民俗电影的生成途径,成为增强影视内生力的有效手段。

二、民俗的保护与传承媒介的再选择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④对个人而言,立身于世就意味着要受到民俗的影响。新生命降临的习俗活动、成人礼习俗、繁复的嫁娶习俗、丧葬习俗、祭拜习俗,其中还包括琐碎的日常生活习俗,总而言之,只要个体曾经历过人世,就割舍不掉与民俗的联系。民俗的地域性特征,促使该地域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生成了独具特点的地域民俗文化,影响地域品格的形成。于是,民俗因个体的存在而具有了现实意义,个体因民俗而彰显了存在的价值。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传播媒介的网络化、影像化,使民俗原有的传承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过去的创造物今天已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由于丧失了功能,它们有的已经消亡,有的濒临灭绝,有的虽然残在也早已失去昔日的辉煌。”⑤如何在民俗生存困境中寻求适宜的传承媒介,成为民俗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像东北三怪,这样的民俗内容已经日益远离东北地域生活。对这些丧失功能的民俗内容,如果不加以保护,那么它们要么存在于地域记忆中,要么流于文字纸面上,成为永远的曾经的经历。而任何一种民俗内容都有其生成的可能,其中涵盖了地域人民或对自然或对人文的理解与再造,体现出地域特有的人文精神内涵。所以,在不断变换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民俗保护和传承的适宜媒介,是民俗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国家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我们看到了民俗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在加强、机制在健全。满族说部的抢救、东北民俗文化研究机构的设置、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为东北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但是如何使东北地域现存和濒于遗失的民俗能更原貌地保存,如何使那些已经日渐失去功能的民俗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如何寻找依托新媒介挖掘民俗内涵增强民俗内生力,成为民俗工作者延续民俗生命、增强民俗社会功能性所面临的瓶颈。

影视是以影像为构成元素,塑造视听融合、声画合一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认识的艺术形式。影视的形象性、生动性、融再现性与表现性为一体,是其在民俗保护和传承中的不二人选。影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还原民俗原貌,使受众在影像的再现中真切感受地域民俗文化。影视的表现性,赋予民俗以一定意象,使民俗潜在的审美价值被挖掘,使受众在感受民俗文化的地域生成性的同时,品味民俗文化的人文价值和审美内蕴,从而在影视中彰显民俗文化的价值,实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影像的民族性与民俗性的再强化

新时期以来,随着影视创作对民俗文化由外在形式的借用转为挖掘其文化内涵的意象描写,使民俗具有了更高层次的影像审美特性。地域风貌有别于中原,缺少了江南水乡的柔美,增添了白山黑水的粗犷;缺少了中原文化的厚重,多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内敛与包容。东北民俗文化的影像表达,无疑为影视创作注入了新元素、新活力,极大提升了影视的审美空间。在《插树岭》《希望的田野》等众多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作中,不加修饰的居住环境、不过分注重的人物外表、不刻意掩饰的人物个性,通过这些原生态东北民风民俗的直白呈现,探究东北地域人文特性、挖掘东北民俗意象生成过程。这对于看惯了阳春白雪的受众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闯关东》这样的史诗类剧作,将镜头对准历史的深度,在国仇家恨的历史维度中,挖掘压抑与张扬的东北人文个性的深层原因。这就赋予民俗文化以历史感,在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审视民俗文化,这无疑提升了民俗文化了存在价值。

可以说,影视在与民俗文化的多次不断的历史碰撞中,二者的关系得到协调与完善,使影视已逐渐自觉成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媒介载体。新时期以来,虽受市场经济及受众审美需求影响,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经由80、90年代的累积,2000年之后东北民俗题材影视创作呈现数量激增、质量稳中提升的状况。以往一谈到东北民俗题材影视创作,看到更多的是农村题材的剧作,好像“农村”成了东北的代名词。而今看,东北民俗题材剧目类型在增多,《闯关东》《悬崖》《红色通道》《智取威虎山》,使东北民俗作为独立审美元素参与到影视各题材的创作中。其实在实现影视的民俗性的同时,影视的民族性也得到增强,二者是相互辉映的关系。因为“从根本上讲,影视艺术的民族性就是如何在影视作品中体现民俗文化的问题”⑥。于是,中国的影视创作“应该符合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心理状态”⑦,“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⑧

影视创作视角的民俗化,使创作题材得到拓宽。从而为民俗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提升了影视的审美内涵。相较于精英文化,民俗文化当属于底层的草根文化。这就突破了精英文化的叙事视角,将草根人物置于叙事的主导地位,将历史英雄人物割离于国家和民族话语背景,透过社会最底层元素折射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品质。这种民俗性的叙事语境,更易于引起共鸣、强化民俗认同感、增强民族感染力。

四、结语

东北民俗文化深深根植于东北黑土地,是东北人白山黑土情结的外在显现。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东北民俗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情怀。依托影视创作为东北民俗文化提供展现的平台,使东北地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增强了东北地域凝聚力,重塑了东北地域形象,实现以影视为媒介促进东北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东北地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处理好影视创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是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时代需求,是增强影视创作新生力的历史责任。

注释:

①SEARLE J 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Act[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②王德胜.欲望的机器——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视野中大众传播现象[J].文史哲,1998(01).

③王珂珮.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审美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④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⑤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体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J].民间文化论坛,2006(04).

⑥张凤铸.全球化和中国电影的命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⑦陈荒煤.电影导演会议上的讲话[J].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80(10).

⑧李少白.电影民族化琐议[J].电影文化,1981(1).

本文系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影视作品中东北民俗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3B320。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东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民俗中的“牛”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大东北的春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