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同养老模式的研究

2016-04-11武紫君

市场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养老院人口老龄化养老

◇武紫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同养老模式的研究

◇武紫君

为了了解家庭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两种模式下老人的基本情况、当前生活现状、对养老模式的看法等,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结合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实际,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西省南昌市的老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家庭养老;养老院养老;人口老龄化;建议对策

10.13999/j.cnki.scyj.2016.08.010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是其中一例。2015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早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威胁。在青壮年增长速度小于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的现状下,刚过去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我国庞大的老龄人口数量、老龄人口高速发展的态势、欠发达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几者间呈现出巨大的不协调,为养老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此时,寻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并能推广开来造福社会的养老模式,使得每个老年人都能够安享幸福晚年,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反映老人需要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其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于提升老人幸福度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要提高老人的幸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满足其生活需要是必需的。这里的需要不单单指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还要求涵盖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健身娱乐、学习发展、情感慰藉、社会参与等多元化、全方位的内容。从调查情况可以了解到老人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从而对症下药,同时满足其有形和无形要求。这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更加体现了使老年人以更健康和积极的状态安享晚年的理念。

(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有了较快发展,政府和社会的目光也渐渐聚焦养老问题,对老年人的关注逐步加大。但是,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和养老院养老存在的诸多问题,无一不对养老体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的养老还存在着公立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入院难;一些私立养老机构收费高、运营管理不规范,收养性的福利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弊端;养老模式没有多元化,养老类型较单一,无法适应养老进程。

因此,社会化赡养将成为必然趋势,这将促使社会养老机制尽快补充完善。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机制,不仅能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使其安享晚年,从而不断提升国民的福利水平。同时,也能帮助政府解决老人问题,树立威信。

(三)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2020年的逐渐逼近,邓小平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在一步一步实现中,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中利益关系的调整,矛盾冲突的显现都冲击着社会稳定。切实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可以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幸福安康过晚年,从而促进家庭安定、实现社会稳定。

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关注与解决,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是国家和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三、统计分析

基于本次研究的主题和所期望了解的情况,在江西省南昌市的数个养老院及社区进行走访,同时在网上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

根据问卷的设计思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分析。首先,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现阶段的养老方式对江西省所有受访者进行分类汇总并分析样本的分布情况掌握总体状况;其次,对问卷的五部分进行统计分析,这五部分为:基本情况、养老模式的选择、养老院养老的基本情况、家庭养老的基本情况、综合情况。

本文综合运用SPSS、Excel和问卷星等工具,采用方差分析、频数分析和交叉分析表等分析方法,结合图表分别对老人目前的养老模式、是否喜欢养老院养老、进行身体检查的次数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主要模块进行统计数据分析。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老人在选择不同养老模式上存在着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子女个数上的差异性;对于老人选择养老院这一养老模式首要考虑因素是不想拖累子女和养老院老人多更加热闹;而老人不愿去养老院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养老院名声不好。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人体检次数的调查结果显示,养老院老人平均进行身体检查的次数多于家庭养老模式下的老人。这说明,养老院在对老人身体状况的关注方面做得比较周全。不同养老方式中,老人的兴趣爱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养老院的老人相对比较封闭,以自己个人活动来打发时间,比如看电视、看报、听歌等;而在家庭养老模式下的老人,更愿意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棋类游戏、聊天和散步。

四、建议

(一)摒弃传统旧思想,提倡优生优育

由于子女越多在对老人的养老问题上存在着更大的争执也存在着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问题,倡导优生优育是防范此类问题发生的有力措施。抓住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思想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只有从思想层面上根本改变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加强道德思想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愿选择养老院养老时还应考虑到老人性格状况

由于不同的养老模式会对老人的性格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即使在老人自愿选择去养老院养老的情况下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到很多老人之所以选择进养老院养老,仅仅是为了缓解孩子的压力,减少家庭的负担,这并不能使老人生活得更开心。如果老人本身性格状况属于消极内向的,即使自身同意在养老院养老,也不赞同将其送至养老院养老。当然,如果实际情况实在不能周全,不得已情况下选择养老院模式,建议子女加大探望次数,抽出固定时间陪伴老人,这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老人心理上的压力与孤寂感,也能增加老人的幸福感。

(三)在家庭养老模式下应增加老人的体检次数

经分析,家庭养老模式下老人的体检次数明显低于养老院老人的体检次数,在养老院中的老人大多数表示会进行每月一次的体检,甚至有9.38%的老人每月进行多次体检,但是在家庭养老模式下老人一般是不进行体检的。当然,大多数人都抱着“没病不检查,不体检”的想法,而这样的保健方式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情况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保证老人的身体安全,以及预防各种重症疾病,处于家庭养老模式下的老人应该按时进行固定的全面体检,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好的了解,以防止有病症但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等状况的出现。

(四)在养老院养老模式下应增加老人的群体性活动

吕新萍(2004)在《养老院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机构专业化——对北京市某养老院的个案研究》中道出养老院的服务部除了负责老人房间的日常清洁卫生工作,简单的起居照顾以外,也适当照顾了老人在群体性活动方面的需求,例如专门有一位活动主管,负责为老人设计和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如绘画、舞蹈、健身、手工制作等。但是,养老院对老人的情感需求等却相对忽视。在实地走访与问卷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在养老院中进行养老的老人多以单独性活动为主,而在家庭养老中老人多以群体性活动为主。可以明确看出,以家庭养老为主的老人一般性格较为开朗,而以养老院养老为主的老人一般较为内向且不容易与人交流,故在养老院模式下应增加老人的群体性活动。

[1]罗娅,刘承亮,石修权,杨晓苏,张忆雄,李小平.东部地区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分析 [J].现代预防医学,2015(05).

[2]田云飞.“多子未必多福”:农村代际关系与养老保障 ——豫南大山头村调查[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肖东.老了,你会去养老院养老吗[J].现代养生,2012(02).

[4]刘轩.家庭养老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分析[J].企业导报,2012(13).

[5]冯旭东.养老院养老,在孝与不孝中发展 [J].山西养老,2006 (06).

[6]吕新萍.养老院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机构专业化——对北京市某养老院的个案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01).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养老院人口老龄化养老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