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窥《上海年鉴》编纂之要略

2016-04-11吕鲜林

上海地方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资料库年鉴上海

吕鲜林

管窥《上海年鉴》编纂之要略

吕鲜林

《上海年鉴》系统、连续、权威地记载了上海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脉络及主要成就,为认识上海、把握上海、宣传上海、推进上海未来发展提供丰厚的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治理理念及图书文本形式的变革,《上海年鉴》编纂实践也在与时俱进,主要表现为注重编纂宗旨,注重编纂时效,注重继承创新,注重开发利用,注重团队精神。

上海年鉴;编纂要略;与时俱进

编纂《上海年鉴》是上海市政府部门年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年度工作要务之一。自1996年第一本《上海年鉴》公开发行至今,二十卷《上海年鉴》系统、连续、权威地记载了上海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脉络及主要成就,忠实地记录了上海地区形成、发展、变革的历史规律和时代特征,为认识上海、把握上海、宣传上海、推进上海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借鉴。今天,作为上海年度资料性文献之一,《上海年鉴》是“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的对外窗口,是当代上海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为提升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显然,编好《上海年鉴》不仅是上海市地方志工作的份内之事,也是地方政府服务社会、服从大局、立足基层、面向国际的份内工作。如何编辑好当年的年鉴,几乎成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每年都要重申的重大“命题”。

任重道远,《上海年鉴》不辱使命,近几年在屡获全国大奖①《上海年鉴》先后7次参加全国年鉴界评奖,6次获特等奖、1次获一等奖;参加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奖,多次获得特等奖,2次参加上海期刊编校质量评奖,均被评为优秀期刊,其中《上海年鉴》中文版2次、英文版1次获零差错奖。的同时,数次蝉联上海地区同类书刊特等奖。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关于2014年上海开展期刊编校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显示:全年上海地区检查期刊总数为615种,其中遴选出优秀刊物123种,占检查参评期刊总数的20%;合格刊物406种,占66.02%;不合格刊物86种,占13.98%。《上海年鉴(2013)》中、英文版俱为优秀期刊,位列优秀等级之前一、二名,且《上海年鉴(2013)》中英文版包揽优秀等级中仅有的两种零差错社科期刊。此前《上海年鉴(2011)》中文版曾获此殊荣。是故,无论编辑技术还是编纂艺术,《上海年鉴》都堪称同类作品之典范。

笔者根据《上海年鉴》(2016)编纂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多年编辑实践,对《上海年鉴》编纂理论与实务中的成功经验略作浅析,仅供业界商榷。

一、注重指导思想

任何一个社会科学和学术研究,都有一个坚持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都有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研究和编纂年鉴同样也不例外。第一点是牢牢把握年鉴研究、年鉴编纂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第二点是编纂研究年鉴要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①参见上海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世军在2015年上海市年鉴学会换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地方综合年鉴的准“官书”性质决定其文本的基本属性与功能,尽管这是或可争议的定义,然而在没有更好属性归位的情况下,这一定位无可厚非。作为城市窗口性工作,《上海年鉴》始终以党的历次大会精神统领年鉴编纂工作全局,坚持“大局意识”不动摇,充分意识到综合年鉴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性与特殊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平发展”为理念的时代主旋律深入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条战线。“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后,上海明确提出新时期要立足“四新”“四特”②上海社会发展四新:新事物、新情况、新成果、新经验;四特: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年度特性。发展新思维,在坚决围绕“四个中心”“四个率先”“四个全面”做文章的同时,2015年又结合“智慧城市”“工业4.0”“互联网+”,重点聚焦“五个突出”“五大战略”“三大转变”,并与时俱进地把“经济转型升级”“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背景及其主线写进“十三五”规划建议中。③肖林:上海的“十三五”发展主线,中国证券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事实证明,由于“鉴”的“共时性”特征,“以鉴为鉴”更宜于“知得失”。显然,《上海年鉴》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学术性、专业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在整个编纂过程中,既要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地“反映”上海城市的前进方向,又得巨细分明、明察秋毫地“抓住”上海城市的前进脉搏,服务并服从于上海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体现其“存史、育人、教化”的时代责任与历史新使命④2015年4月19日,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

今年是上海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战略筹备之年,作为上海市政府全年工作的重要文本、上海地区综合年鉴的集大成者,《上海年鉴》在“十二五”期间,始终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做出表率⑤《上海年鉴》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修正稿中明确提出,2016—2020年,《上海年鉴》编校质量在全国年鉴系统、上海市评比中保持优秀等级,综合编纂质量在全国年鉴系统、上海市评奖中达到优秀,得分名列前茅。至2020年,《上海年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海派风格的地方综合年鉴,成为国内品牌年鉴,跻身国际大城市知名年鉴行列。(参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年鉴工作处《上海年鉴》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修正稿。),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有方针、政策、纲领性文献精神,在具体编写过程中,发现问题、提炼经验、总结规律、及时更新编纂理论,指导并管理区县年鉴工作,积极促进上海地区年鉴事业紧绕时代特征与区域特色,立足大环境、面对大趋势、树立大目标、坚持大方向、做好大文章,并继续巩固其在全国年鉴界的“一定影响和良好声誉”⑥沪志办【2016】11号《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16年工作要点》第三章。。

二、注重依法编鉴

《上海年鉴》工作自开展以来,始终严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及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相关“年鉴编纂规范”的要求,坚持质量标准与编纂规范相结合,坚持编纂工作的“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

年鉴是科学文献,质量就是生命,是年鉴事业发展的根本。上海年鉴始终抱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逐步强化自觉意识,树立质量第一思想,千方百计提高年鉴质量,经得起读者检阅和历史检验。①参阅殷一璀:2009年在上海市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取决于综合年鉴的“官书”性质及其社会服务功能。质量问题的关键是“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质量达标的努力”,如果前者可理解为“有法可依”,那么后者就应理解为“有法必依”。

综合年鉴编纂质量问题的重点与难点主要表现在四大环节:一是“指导思想、编纂原则、市场定位”等价值取向的“正确—正当”性问题;二是“框架、结构、体例、栏目、分目、条目、要素”等版块架构的“科学—合理”性问题;三是“采稿、组稿、编辑、编撰、编纂、统稿、审稿”等工作流程的“质量—效率”性问题;四是“版式、装帧、印刷、制作、出版、发行”等包装宣传的“优质—创新”性问题。简言之,即一部分涉及价值层面,一部分涉及技术层面。四者之间也可理解为广义上的“形式—内容—功用”关系。在综合年鉴的具体编纂过程中,只有“形式—内容—功用”三者之间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相互统一,才能编纂出一方“形神兼备”的良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年鉴编纂工作要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鉴于此,2009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根据第467号国务院令首次公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2006年)以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2008年),有针对性地拟制了一份《上海市地方综合年鉴质量若干规定》。《上海年鉴》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修正稿中更进一步强调,要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上海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把《上海年鉴》工作纳入法治轨道。②参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年鉴工作处《上海年鉴》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修正稿。

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由于年鉴编纂工作是操作性极强的流水线作业,首要问题是切实践行“有法必依”性问题。“有法必依”不仅是原则性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全面质量标准概念,涵盖年鉴编纂过程中所有的规范与规则,既包括思想价值标准、框架体例标准、条目要素标准,也包括组稿统稿标准、编辑编撰标准以及装帧宣传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把价值观、体例关、资料关、要素关、史实关、规范观、保密关、审核关和时间关。其中政治质量是年鉴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内容质量是年鉴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质量是年鉴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三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是《上海年鉴》编纂工作的基本方向与方略。

三、注重编纂时效

《上海年鉴》始终坚持严格控制时间节点,坚持“时效—目标—质量”管理三位一体原则,严格做到以“时效管理”贯穿全鉴编纂流程。

年鉴是一年一鉴的固定出版物,又是众手成书的集大成者,其“紧迫”的年度性与“繁杂”的综合性,要求编纂工作必须坚持做到“时效—目标—质量”管理相统一。惟如此,才能让一年一鉴成为机制性的“准时出版物”。

“时效管理”主要强调的是“时间效率”,即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具体工作,不仅要有量的限定性,更要有质的规定性,如何实现预期,在具体操作中又必须引进“目标管理”与“质量管理”方案。后者是现代管理学科领域的科学理论与前沿概念,也是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最优策略。年鉴工作主要由“资料编辑”与“流程管理”两大块面构成,其成书的核心作业——“采稿—组稿—统稿—编辑—编撰③此处“编撰”强调分篡对材料的原创性加工。—编纂—审稿”流程环环相扣,欲提高具体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每一环节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时效—目标—质量”管理,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具体管理过程中,需要各种参与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高效运转,主要体现为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方式”进行组稿,按照一定的“规范、规则、方法”进行编辑。

“时效—目标—质量”管理之中都包涵在“一定的时间节点之内所必须完成的一定的工作量”,可见,“时间性”是三者关联的必备要件。年鉴工作的鲜明特色就是“年度性”,岁首立项,岁末结项,不得延误,期间日进月累,环环相扣,如一环受阻,其余皆受影响。每个上游环节都是其下游环节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上、下游环节之间必须及时对接,上游环节要为下游环节提供及时、合格的素材,下游环节要及时承接过来予以继续加工,使材料在整个编辑流程中能够及时得到科学处理、良性运转、顺利移交。具体要求每位“采稿—组稿—统稿—编辑—编撰—编纂—审稿”同志都要准确把握环节流程,及时把握时间节点,按质按量完成,按月按日提交。

经验表明,《上海年鉴》坚持的“时效—目标—质量”三位一体管理原则,本质上是严格执行编纂原则的“三校一审”制度与时间节点的“三—六—九”①按照市委宣传部指示:即3月底前上报条目选题,6月底前完成初稿撰写与送审稿,9月底交付出版。规划相结合的原则。紧扣环节,严把时效关,杜绝拖沓延误——误时、误人、误事,让每位编辑人员既注重目标任务的质量,又注重目标任务的进度,在时间节点上相互配合,协同发展。

四、注重继承创新

年鉴编纂工作是传统史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必须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态度,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历史与现状,用资料说话,用史实说话。但是并不意味着必须始终倚重传统单一的史学手法记述现代多元而复杂的社会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年鉴编纂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上海年鉴》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合理把握“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意识,稳步拓展年鉴编纂工作的服务功能与服务领域,在规范的基础上注重年鉴体例、内容等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年鉴工作迈上新台阶,面向新时代。

近年来,“继承”与“创新”是年鉴界百家争鸣的“焦点”之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显然,“创新”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十分宽泛的概念,是一个极易产生“歧义”与“混淆”的字眼。实践证明,如何正确理解“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才是“创新”的关键。创新决不是量的“任意裂变”以及质的“任意变异”,而是在尊重“现实”、尊重“继承”的基础上合理“变革、优化、提升”与稳步推进。

《上海年鉴》的“创新”实践首先表现为立足综合年鉴之“鉴体”特征,正确处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与“法无定法”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法可依”是“鉴之为鉴”的根本,“有法必依”是“鉴之为鉴”的基础,“法无定法”是“鉴之为鉴”发展。基于此,才有“创新”的坚实基础、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即在扎实做好对基础经验的借鉴与继承的同时,稳步推进现有成果的“改进—优化—提升”,在“继承—创新—完善”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稳步前进。舍此,高谈“创新”,只会导致“变性”与“忘本”,甚至会有“无法无天”的“叛鉴”之嫌。

《上海年鉴》创新经验显示:首先是编纂理念的稳步创新。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时代的进步,上海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每年都有新经验、新举措、新进展、新成就,这就要求我们的认识必须跟上形势发展变化步伐,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理念去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紧紧抓住地域特征,精准挖掘上海所特有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区域性特点,立足后世博效应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趋势,有力彰显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都市、经济社会名城、现代旅游名城、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前沿城市,以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②参见:习近平,上海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新华社,2015年3月5日。的深厚人文底蕴与独特魅力风彩。其次是把继承、创新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继承十几年编纂经验中的好传统、好作法、好框架、好技术保障措施的同时,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在内容与形式上积极探索一条有鲜明特色、有利于年鉴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第三是经营理念的创新。经验表明,经营理念决定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决定竞争优势。要充分利用“继承与借鉴”相结合的比较优势,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

自2010年始,上海年鉴工作全面坚持“心中有读者”的编纂理念,致力做到地情资料工具书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真”之创新目标。2012年起,《上海年鉴》卷首增设“申城速览”专栏,撷取重要统计数字,分区域概况、环境设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国际都市、社会事业、民生发展九大板块,简明扼要地用数据说话,一页在手,尽览申城风云,直观再现上海推进“四个中心”建设进程、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貌以及上海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步伐。重点通过专栏、特记、专文、专记和社会调查等版块加强记述深度和广度,如2011年版设“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栏目,2014年、2015年版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特记。近年专文选题有:“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纪实”“2001—201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上海”“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谋划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设“上海虹桥商务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上海世博会地区开发建设”专记和“浦东开发开放”栏目可大略反映重点地区的开放开发。其中“外国人眼中的上海城市形象”“上海市老年群体生活质量调查”“上海市民生活质量情况”“上海中心城的公共中心分析”“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等社会调查选题广泛,结合具有存史价值的清晰照片,可深刻和全面地反映上海地情。①参见:王继杰“优化《上海年鉴》工作推进上海年鉴事业发展”,上海年鉴2016年组稿大会主题发言。

在逐年完善框架结构的同时,《上海年鉴》也在不断改进、优化和提升入鉴内容资料、体例结构和行文规范:一是以真实为原则丰富内容,要项不缺、要素齐全、要事不漏,既记载成绩又记载失误,既反映显绩又反映潜绩,既体现经济实力又展示文化魅力,既是资料的科学集成又是亲切的乡土记录。在提高常规栏目、常规内容编纂质量基础上开发特色栏目、特色内容,把统计资料、大事记、专文、专记、上海概貌、申城速览、社会调查、图照表格等读者利用率较高的栏目和内容,作为记述重点。二是以合理为原则调整篇目,既顾及事物科学属性和实际分工,又跟踪改革开放状况,及时谋篇布局,并善于运用合适体裁反映新事物。三是以简明为原则规范行文,直书其事,忌空话套话,去冗文衍字,遵守国家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相关规定,且全书一致。②参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年鉴工作处《上海年鉴》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修正稿。

在优化创新体例结构、内容要素和行文规范的同时,《上海年鉴》也注重载体形式的创新。修志问道,编鉴为用。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是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基本职责。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自《上海年鉴》创刊起,在不断优化提升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的同时,已逐步建立中文版、英文版、电子版和网络版“四位一体”的年鉴体系,致力服务上海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起制作电子光盘版,2002年推出全国最早的省级年鉴英文版,2004年开始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上海通网站发布网络版。各种载体各司其责,基本满足社会各界对上海地情信息的需求。③参见:王继杰“优化《上海年鉴》工作推进上海年鉴事业发展”,上海年鉴2016年组稿大会主题发言。

五、关注信息化建设

今天的世界正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对信息资源的占有与支配,国家战略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无不取决于一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优劣。随着信息化全球浪潮的日益加剧,《上海年鉴》编纂工作的总体方向也在朝向对“年鉴资料库”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上,其支持系统就是正在筹备中的“年鉴信息化”建设工程。

“年鉴信息化”建设对“年鉴文本”的“改进、优化与提升”至关重要。“年鉴信息化”建设是“年鉴资料库”建设的必要前提与基础,而完备的“年鉴资料库”建设又是“年鉴文本”坚实的资料平台。其庞大宏伟的资料架构,精细入微的资料要素,对年鉴文本“框架体例—条目要素”设计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为此,上海年鉴正在通过加快对“年鉴信息化”与“年鉴资料库”的筹建,推进《上海年鉴》文本的科学编纂工作。

“年鉴信息化”建设正在按照“网络化→标准化→数字化→资源化→集成化→产业化”①网络化是年鉴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公共平台,可以使编纂人员不受地域等物理因素限制地进行年鉴信息的采集、编辑、流转、审核、评价等活动。标准化是年鉴信息化发展的根基,能够支持各种年鉴资料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使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数字化是年鉴信息的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可以使资源具有更为丰富的动态表现形式、运算统计能力和展示空间。资源化是对年鉴信息的深度再开发,通过科学合理的再分类、再编辑和信息在逻辑上的重组过程,可以使信息真正具有资源的特点与价值。集成化是对年鉴信息资源从形式到内容的再次有序规划、物理整合和科学集成,形成产业数据库以及互动发展的国情地情数据库资源体系。产业化是信息化的市场需求,以满足年鉴的品牌及产业规模需求,获得社会的认知度,促进年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要求,走向一条系统化发展之路。“年鉴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年鉴资料库”建设,包括“框架—结构—体例—要素”的合理设计,支持系统、操作平台的安全运营以及规范科学的管理流程。鉴于年鉴工作在地方志整体工作中的功能定位,“年鉴信息化”“年鉴资料库”建设还必须与“志书信息化”“志书资料库”建设联动发展,最终为地方志的终极产品——“通用地情资料库”(即“数字化上海地情资料库”)建设服务。

“三库联动”②“三库联动”:即“年鉴资料库”“志书资料库”“通用地情资料库”(即“数字化上海地情资料库”)三者之间有机整合,联动发展。模式可简述为:第一,“年鉴资料库”与“志书资料库”分别作为“通用地情资料库”的上游“分库”,以各自所服务的直接对象“年鉴”与“志书”文本属性为依据,兼顾“通用地情资料库”的终极属性,分别直接为各自文本服务,间接为对方服务,最终为“通用地情资料库”服务。第二,“三库”之间以及“三库”与外部所有“资料源”之间要形成“多元互动”关系,即每个“资料库”与每个“资料源”之间都应该形成相对独立的互动关系,包括资料的“采集—入库—编辑(含编审)—反馈—再反馈……”等。第三,“三库”最终要形成无限开放与无限可完善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网——类似于今天的“互联网”,但前者的资料属性要明显高级于后者。

其中“年鉴资料库”作为“三库”之间相对独立的资料范畴,其建库核心是其“鉴体”资料库“框架—体例—要素—流程”的设计与设置问题。这一“致广大、尽精微”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集体智慧的结晶,更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与沉淀。2010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数字化上海地情资料库”包括“年鉴资料库”的正式启动,必将为《上海年鉴》中英文版本的编纂工作提供更为高级的资料支持与信息化支撑。

六、注重开发利用

年鉴编纂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年鉴》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较为完备的记录形式,更在发挥其日益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品质促功能,以功能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突出“读鉴用鉴”“体用并举”③引申自:《荀子·富国》篇:“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所谓体指一物的形体,所谓用指一物的功用。与“经世致用”。

众所周知,综合年鉴的基本功能是“存史、育人、资政”,存史就是所记述内容日后要能为方志与通史编修提供必要的资料线索与史实根据;育人就是要充分发挥年鉴独特的鉴体功能及春秋笔法对现实社会及人的借鉴意义;资政就是能为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市场分析、政策研究、行为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与参考。这三大功能决定了综合年鉴的服务性是多元的,既体现在“存史、育人、资政”的狭义基本功能上,也体现在一般市场规律中的“顾客需求”上,但最终都脱离不了“需求理论”与“服务功能”,即一方面必须面向政府与市场的两大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必须做好对政府与市场的两种主观服务。

综合年鉴服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文本质量的高下。只有记述内容完整、科学、真实、可用,记述形式合理、清晰、简明、得当,使用方式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其服务价值才能全面展开、充分体现。二者似硬币之两面,其内在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上海年鉴》开发利用的前提与落脚点始终紧绕其服务性与实用性:一是始终把握上海发展的脉搏和趋势。今天的社会是信息经济的时代,知识信息的加工、整理与传播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上海年鉴》作为大型资料性工具书,在内容设置上坚持科学、合理、全面,能够为上海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必须的信息服务、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是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上海年鉴》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面向并服务社会各领域,在保证年鉴编纂宗旨的前提下,赢得更多的读者,有效实现其出版价值,更好地为四个中心建设服务。为此,近年来,《上海年鉴》编辑部通过多次市场调研与读者调查,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及读者的需求情况,积极发挥读者和撰稿者之间的桥梁作用,不断改进、调整编纂方针,使年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竞争实力,赢得社会各界认识年鉴应有作用,学会使用年鉴指导工作,宣传上海。

七、注重以人为本

《上海年鉴》编纂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发扬组稿、撰稿、编辑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强学习,在切实增强编辑、编撰、编纂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赋予其应有的责任使命感与价值荣誉感。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在年鉴编纂过程中主要体现为文本内外“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人的自身价值与创造价值的辩证统一。

就年鉴客体内容而言,“以人为本”主要指记述内容的“群众观”“民生观”。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的立足点都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史册性、权威性的年鉴,要为人民立言,为党立言,对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特别关注,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民生指标应有全面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年鉴编纂工作中,把“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民生关怀”作为内容取舍的一项重要标准。注重从民生方面深入挖掘题材,准确、深入和真实地反映民情、民态和民意,提高年鉴的文化含量和人文气息。

就年鉴主体对象而言,“以人为本”有两层内涵:即取之于人,发挥“采稿—组稿—统稿—编辑—编撰—编纂—审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人的创造价值;还之于人,赋予“采稿—组稿—统稿—编辑—编撰—编纂—审稿”人员以客观价值性,充分体现人的自身价值。首先,“以人为本”在年鉴编纂工作中主要表现为“采稿—组稿—统稿—编辑—编撰—编纂—审稿”之间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以及目标清晰、方向明确、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其次,表现在系统反映客观世界真实性的同时,把人的价值蕴涵其中,包括文本内容的“记述者”与“被记述者”,且两者的社会价值含量皆随“文本”自身的价值增加而增加。当一本本装帧精美、内容完备的年鉴出版问世,即使是方寸之间的一段朴文,编撰者的参与价值便被伟大的历史永久性地记忆与镌刻。

坚持年鉴编纂工作“以人为本”,在体现人的“创造价值”与“自身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时,还涉及一个必然要件,即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人的素质与能力。原则而言,“采稿—组稿—统稿—编辑—编撰—编纂—审稿”人员客观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终极产品“年鉴”质量的高下。“年鉴”质量之高下除了受记述客体——社会内容价值含量的影响外,还取决于“采稿—组稿—统稿—编辑—编撰—编纂—审稿”人员自身素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三者之间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显然,编辑出版年鉴既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求年鉴工作者既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具有整体把握度和文字鉴别力。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使入鉴内容体现时代性;只有吃透市情,才能使入鉴内容体现规律性;只有把握编辑出版规律,才能使编纂工作富有创造性。

故此,《上海年鉴》编辑部始终积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专家讲授与相互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相关学习制度与机制建设,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培训,争取让每位编撰人员在思想上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重点”,在理论上自觉“学习研究、自由探索、勇于争鸣”①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力量加强对年鉴编纂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先后编纂年鉴论文集《上海市年鉴编纂20年》《上海年鉴研究论丛》(第一、二辑),营造学术探讨良好氛围。同时,为拓展年鉴工作者的视野,重视重要年鉴文献的整理。2014年影印再版《上海市年鉴(1935)》(三册),该书是上海市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上海市年鉴(1935)》是上海市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也是民国时期年鉴代表之作,因“上海通志馆,实为以科学方法研究地方史料之首创者”(《上海市年鉴(1935)·柳亚子序》,内容、体例呈现中国传统史志文化的特征。最近,计划整理出版现存国内最早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辑的1854年英文版《上海年鉴》,既全文影印保持其文献价值,又辅以导读、考证、选译和专题研究文章等挖掘其资料价值,以推进年鉴史和上海地方史研究。,在实践中自觉“继承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切实把“以人为本”精神落实到具体编纂工作之中。

八、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不言自明,没有团结合作精神,人类社会就没有一项完整的事业可成。因为没有良好的沟通愿望,就没有两个人或两个相互独立的环节可以被“合目的”地、“有效性”地联合起来。良好的沟通愿望与团队合作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综合年鉴事业堪称忠实践行这一“愿望”与“精神”的典范事业。

综合年鉴是“众手成书”的“集体成果”,且在一定时间内要求高质量、高效率与高效益。从“新、特、精”“短、平、快”出发,立足当地,紧扣当年,其“编辑—编撰—编纂”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必须依靠群策群力与精诚合作。

在编纂过程中,“采稿—组稿—统稿—编辑—编撰—编纂—审稿”人员缺一不可,每一环节上的每一操作人员,都要在整个理论体系上达成基本共识,在整个实践流程中取得必要默契。只有这样,既定的目标才能一致,既定的进展才能协调,既定的流程才能融通,既定的工作才能顺畅,既定的阶段性成果才能共享。在整个年鉴的编写成书过程中,首尾工作最为重要,第一稿资料的撰写员是万丈高楼之泥瓦匠,主编作为全程遥控者,是万丈高楼之工程师,原则而言,两者之间是一种无条件的协同关系,是年鉴工作团队精神的主要体现者。

“众手成书”的关键是基于良好愿望的通力合作,良好愿望的主观方面是“职业道德”的内审态度与荣誉感以及公共事业的参与意识与使命感;良好愿望的客观方面是对“共识”与“规则”的理解与遵守。作为综合年鉴的积极参与者,从初级撰稿人到终极编审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必要的操作“共识”与“规则”,让“合作”在“制度、规则、规范、共识”之中取得最佳功效。这是年鉴文化的灵魂之所在,是“众手成书”的必由之路,舍此,年鉴文化将支离破碎,年鉴事业将举步维艰。

显然,在具体编纂过程中,在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愿望—真诚交往—善意沟通—精诚合作—美好友谊”之中,也是个人价值观逐步提炼与升华,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愉快过程。因为所有工作的价值最终都必须取决并回到“以人为本”的社会关系之中。

《上海年鉴》工作是上海历史赋予上海年鉴编辑部的光荣使命,回顾《上海年鉴》(1996—2015)20年编纂历史,业界专家、学者、前辈、领导、主编、编辑等所组成的“年鉴团队”,是《上海年鉴》“文本”内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年鉴》“文化”的文字撰写者、精神缔造者与价值传递者,是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历史“事实—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与忠实记录者。诚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Z5

吕鲜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 200030)

孙长青)

猜你喜欢

资料库年鉴上海
免年鉴
——卯年大事件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基于内容与协同过滤的GitHub学习资料库推荐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字’资料库建设与相关专题研究”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
施工企业技术资料库的建立与完善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