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财务会计中谨慎性原则
2016-04-11张蕾
◇张蕾
试分析财务会计中谨慎性原则
◇张蕾
财务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提前了解经营中的风险,能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消除了管理人员对企业业绩的过分乐观情绪。谨慎性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人员在做出相应的决策时需要依据真实的财务信息。通过对财务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分析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能够了解到谨慎性原则所存在的不足,对于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提供了参考。
会计;谨慎性原则;应用
10.13999/j.cnki.scyj.2016.11.031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反映企业运行中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谨慎性原则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运行和管理的需要,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等,对企业管理过程中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帮助。谨慎性原则还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地发现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谨慎原则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财务会计工作作为企业日常管理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会计谨慎性原则也可以称之为会计稳健性原则,主要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工作会面临比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会给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带来比较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最终能够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减少会计工作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影响;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所面对的风险在谨慎评估之后,能够了解到企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最终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借助会计谨慎性原则,企业可以在合法范围内拖延企业的纳税支出,从而能够减少企业的成本压力。在会计谨慎性原则下,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根据相关的会计信息,做出慎重投资的决策,能够减少企业投资中的冒险行为,从而能够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企业的合作,能够减少企业
合作过程中由于信息误判所产生的风险。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体现
1.加速折旧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都面临着淘汰的风险,为了保持企业的生产力,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设备使用之前对设备前期计提大部分折旧。加速折旧法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践的过程中一旦确定了加速折旧方法,一般不能变更,常常表现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能够在年初没有去掉预计净残值,所以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时能够将折旧年限到期前的两年之间进行均摊。加速折旧法也能够帮助企业尽可能快地收回投入的资金,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价值。折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费用,企业的折旧额越多,企业的税收负担也就越小。
2.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清查的过程中,当发现存货出现了陈旧或者损坏的状况时,通过低于成本的方式来销售存货,使存货能够转变为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商品,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存货计价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但是由于存货的价格在市场的发展下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更新速度。当存货不能够跟随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时,就可能存在着陈旧过时价格下跌的风险,当市场价格下跌时,就会降低存货的价值。根据历史成本计价的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会计的实际,产生虚增资产等问题,不利于企业自己的周转,不符合谨慎性的要求。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时,可以应用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成本相结合的方式,应用价格比较低的方法来进行计价。
3.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指的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企业中不能收回或者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进行抵销。坏账准备能够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能够使企业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准备。对于企业来说应当在每年年终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并且做好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在进行坏账准备计提工作时,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结合企业管理的经验、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等情况来对相应的信息进行估计,最终确保企业的应收账款能够顺利地收回。在谨慎性原则下,企业的坏账准备范围得到了扩大,除了常见的应收账款之外的应收款都处于坏账准备的范围,这样企业就有了比较大的选择空间,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计提的方法和比例等,提高了企业面对坏账风险的抵御能力。
三、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与其他原则之间的矛盾
谨慎性原则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与其它的会计准则发生矛盾。例如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从实际出发,要反映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但是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工作能够提前预计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和产生的费用,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谨慎性原则也会与权责发生制产生矛盾,权责发生制原则强调本期实现的收入或者负担的费用,不管是否收付,都应当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强调的是收入和费用发生的时间和归属。谨慎性原则重视现在没有发生、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本期提前进入到损益中。谨慎性原则与配比原则也具有一定的冲突,配比原则要求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各种收入和关联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计量,这样能够正确地考核成果。谨慎性原则体现的是在当期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等,这会影响到企业利润的正常计算。
2.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
谨慎性原则重视风险的评估,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的问题。虽然国家在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应用谨慎性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企业对于可能出现的损失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或者在评估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大的自由度,导致企业财务人员难以有效地掌握,从而实现了执行过程中的差异,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例如在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成本不管是按照先进先出的方法计价还是按照加权平均法计价,都会导致企业短期利润偏高或者偏低。固定资产不管应用加速折旧方法和还是直线折旧法,也会导致当期利润偏高或者偏低。当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时,按照投资类别、投资总体、单项投资进行计提,当某项当期投资的比重比较大时,应当以单项投资进行计算和计提跌价准备,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企业的选择余地比较大。
四、结语
谨慎性原则对于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优势和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谨慎性原则能够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风险分析和判断,扩大了企业会计工作的范围,能够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来做好相应的会计工作,从而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此外谨慎性原则具有面向未来的特点,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与其它会计原则发生冲突,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从不同的角度来做好会计工作,从而不断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1]樊保荣.财务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 [J].中国外资, 2012(15).
[2]王晓棠.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02).
[3]易际珠.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15(14).
(作者单位: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