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新闻》拓展阅读
——深海大洋锻利剑
2016-04-11倪光辉
倪光辉
《录音新闻》拓展阅读
——深海大洋锻利剑
四十二年潜行百万海里九十昼夜长航刷新纪录
倪光辉
这是一支“静悄悄”的神秘部队:藏身在万顷碧波,虽然时时惊心动魄,但每次出征都悄无声息;潜伏于浩瀚海天,尽管次次表现出色,但凯旋时却默默无闻。
这是一支“撒手锏”的战略部队:让祖国骄傲、令对手胆寒;象征大国地位、支撑国家安全;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驰骋大洋深处、点燃深海雷霆。
这就是中国海军第一支核潜艇部队,日常驻扎在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多年来,基地官兵用忠诚和汗水创造出中国潜艇史上多个“首次”和“第一”:90昼夜长航,创造世界核潜艇一次长航时间新纪录;大深度极限深潜,检验了我国核潜艇深海作战性能;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宣告中国海基战略威慑力量正式形成;作为我军战略铁拳,初步具备了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连续42年守护核安全,从未发生核事故……
42年来,他们听党指挥,将如磐信念镌刻在波谷浪尖。潜艇远航执行的是独立作战任务,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是首要政治要求,基地把政治战略和外交考量融汇进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官兵驾驭核潜艇安全航行百万海里,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试验和战训任务,始终做到“艇由我操纵,我听党指挥”,涌现出被中央军委授予“水下先锋艇”的第11艇员队等一批先进典型。
42年来,他们能打胜仗,在深海大洋锻造利剑。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面对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历史性课题,基地把一切工作向打赢聚焦,率领官兵精练技能、巧练战法、历练谋略。近几年来,他们投入巨资加大信息化训练设施的升级改造,建成功能齐全的信息化训练中心。仅过去5年,他们就填补了某型核潜艇10余项战术训练空白。经历几代人的努力,训练的难度、强度和出海频率逐年上升,基地官兵在一次次闯关历险中创造了20多项首次和第一。
42年来,他们英勇顽强,永远保持舍我其谁的冲锋姿态。基地官兵针对核潜艇部队的特殊风险和考验,着力磨炼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顽强意志和战斗作风。基地组建以来,官兵们驭鲸蹈海,多次在深海大洋与对手强敌交手过招。最大自给力考核实验,装备性能和艇员生理心理都达到了极限值。他们发扬科学求实、敢为人先的精神,先后攻克了12项关键性技术,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具备成功实施核潜艇安全退役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42年来,他们舍生忘死,用无悔青春书写壮丽的人生乐章。基地官兵勇于叫响“怕死不干核潜艇”的口号,为核潜艇事业甘愿透支生命,甚至献出生命。以孟昭旭烈士为代表的机电官兵群体,在故障险情面前勇于“堵枪眼”。一代代艇员把职业情结融入血脉,面对职业风险义无反顾,“父子兵”“兄弟兵”在这里前仆后继、接力奋斗。与此同时,他们的亲人也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一个个故事。
(选自2013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从1982年到2013年,从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宣告中国海军战略威慑力量形成,到我国海军第一支核潜艇部队组建42年来首次解密,我国的国防尖端技术跃上了一个新水平。本文以具体的事实,歌颂了那些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呕心沥血的官兵们。读了本文,你会感受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忠诚卫士,中国梦的实现,才多了一份可靠的安全保障。我们为有这样一大批驾驭核潜艇纵横大洋的精兵强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读有所思]
文中多次出现“42年”,作用是什么?
(徐春方王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