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由雷人剧说起
2016-04-11林梅
林梅
(天津音像公司,天津300070)
试论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由雷人剧说起
林梅
(天津音像公司,天津300070)
目前,我国的大众文化呈现出过度娱乐化趋势,特别是影视剧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发展一味地追求受众关注式商业化效果,完全忽视文化本身的艺术品味与文化内涵。本文从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入手,对文化过度娱乐化的表现进行分析,指出其危害并进行了反思。
大众文化;娱乐;雷人剧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大众文化,是因为大众文化是民众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主要承载者及构造者,并非大众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来说更合理、更民主。“可以说,大众文化正在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因而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就成为认识和阐释人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了。”[1]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大众文化不知不觉超出了自己的“文化场域”界限,被纵容得漫无边际,偏离大众,出现了低俗媚俗化,使得大众文化陷入困局。
一、大众文化的界定
许多学者认为大众文化的兴起,呈现出与精英文化对立统一的格局。但截至目前,学术界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尚未形成统一论述。
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大众文化晚于精英文化。精英文化的初始阶段,多局限在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群体中,他们都具备比较深厚的学识、修养以及独立思考的个性。他们创造了精英文化,抗拒商业化,使精英文化向着讲究理性、反思和批判的理想主义文化发展。[2]
大众文化如何界定,许多学者做出过阐述。王毅在《文化研究术语》一书中介绍,大众文化原来指的是大众的文化或劳动者、工人阶级的文化,同时也包括一些民俗文化、青年文化、亚文化等广为人知的文化,甚至还包括流行的一些小说和电影等。现在最通常意义、最为民众理解的大众文化指大众传播或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在《不同类型的文化应协调发展》一文中,作者张思奎、许士密对大众文化有这样的表述:“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其欣赏消费对象的,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市场需要批量生产的、注重人们感性娱乐的文化。”[3]学者杨凤城对于大众文化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这样的理解:“大众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有着浓郁的现代意味。它是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和市场化的历史进程,伴随着现代化都市具有读写能力的大众及其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市民社会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才逐步产生的具有明显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4]夏崇德认同大众文化是以大众社会的价值观念为取向的,并且通过大众的传播媒介进行传递的。
文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更为发展迅速。王先霈、徐敏则认为大众文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壮大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消闲、娱乐等需要。
二、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一)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以代,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启动期。随着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交流,更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互动,为大众文化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开放性、通俗性成为这个阶段的大众文化主要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和消费社会到来的社会背景下,大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形态中的主流,这个时期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众文化依托有利的环境而迅速壮大发展。以大众文化产品中的电视剧为例,一方面有了物质技术支持,电视剧的产量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增长,观众数量及需求也极其庞大,大众文化在产品与受众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与传播范围;另一方面,娱乐性开始受到重视,娱乐性电视剧开始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方向,影片的娱乐功能、观赏性及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逐渐成为当时中国电影的制作标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家科技实力日益进步,社会生产率大幅提升,导致了大量剩余产品。国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并兼具社会生产主体和社会消费主体双重身份。“消费社会却是一个抵抗‘思想’的时代,它打破了人们关于经典的种种幻想,消费文化的颠覆性在于依靠大众并且借助媒体的力量不断散播着当世的情绪、即兴意识,于是,那些曾经在文学史上无立足之地的欲望化、浅表化、娱乐化作品一夜之间合理化、合法化、时尚化;消费时代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法则更是深深地嵌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了消费社会普遍的价值衡量法则。”[5]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文化形态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欣赏、主张精英文化的人们感受到了自己从“话语中心”被排挤到了“话语边缘”,他们一直认为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低劣”、“粗鄙”、“市侩”、“庸俗”。实际上,大众文化是体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各种体验的文化,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是普通人、庶民认可的文化,其主要特点为“通俗流行”,更贴近生活。
(二)大众文化存在的必然性
回顾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从当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消费社会的背景来说,大众文化逐渐演变成为我国文化主流之一的趋势是一种必然状况,并具有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审美合理性。在20世纪90年代,因市场经济的活跃度上升,民众逐渐有了很强的商品意识,已成为商品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影视剧逐渐被大众接受、认可。这些经济条件的产生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成为社会文化关注的中心,地位迅速提高,扮演的角色也从“配角”变为时代文化的“主角”。民众把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趣味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使自己的文化地位和意识形态话语权得以突显,以特有的娱乐方式叙述着对生活的理解,拥抱着属于自己的世俗欢乐。在这个时期,广播、音像、电影、电视剧,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载体。
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主要呈现消费化、全球化、媒介化等发展趋势。在大众文化产品上,中国电影、电视剧在制作与传播上受西方影响较大,但在内容上仍以表现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与本土、民族特色为主,中国大众文化在受到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还保持了自身的发展轨道和空间。另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不断更新的媒介技术被广为应用在大众文化的生产、制作、流通和消费中,使当代大众文化越来越媒介化。
三、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娱乐化
娱乐化本质上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娱乐化的趋势。按照葛红兵的理解,娱乐化是文化的一种本质属性。[6]“娱乐”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使人快乐或消遣;二是快乐有趣的活动。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下,“娱乐”成为人们解放天性与释放压力的主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放松精神及追求休闲的要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影视媒介传递的信息的娱乐性。在这个时代,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一)大众文化娱乐化的积极意义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压力。活得累是当代人的共识。压力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来自内心的空虚、焦虑和压抑,也可能来自于自身生存、发展困难的现实情况。无论是成功人士还是平民百姓,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对于这种压力的存在,不需要去做过多的论证或分析。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减压、缓释。有的人选择向家人、朋友倾诉烦恼,减轻压力,但大多数现代人会更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愿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苦闷、困惑,于是在无法释放自己的压力时,会导致一些人消极地生活或走向终结人生的可怕后果。在电视剧蓬勃发展的今天,最好的缓压方式就是选择一部或自己喜欢的,或轻松搞笑的电视剧来放松自己,挥去自己的烦恼。一部好的电视剧能让我们暂时忘掉现实生活中的不快进入到剧中的虚幻世界中去,其中有笑声,也有眼泪,在那里,我们可以获得人生启示,获得内心的释怀,获得身体的轻松,进而消除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剧起着心理按摩师的作用。
电视剧满足了观众对娱乐的需求,使观众内心舒适、愉悦。它以人自身作为传播符号,打造成贴近大众生活、通俗易懂的情感事件,实现了对压力群体感官的全方位调动,让人以一种整体状态进入电视剧当中,迎合了人的心理需求,展示了人的天性和情感。同时由于电视与日常生活的休闲、娱乐息息相关,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使得电视剧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手段,具有显著的大众娱乐特征。电视剧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存、减压的一个砝码,让平常生活充满了趣味性。
(二)大众文化娱乐化的消极影响
随着影视剧娱乐功能的过度强调以及内容的过度开发,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过度娱乐的内涵不能等同于娱乐的内涵。过度娱乐是一种病态的大众文化现象,它追求娱乐至上,乃至娱乐至死,缺乏思想内涵,排斥正确价值观,没有了宣传教育的主要功能,摒弃了承载社会主流价值的责任。
纵观近几年的热门电视剧,许多应有的“寓教于乐”式文化引导作用已经淡然无存。商业价值成为电视剧制作者的唯一追求。在剧情上靠一味的搞笑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内容上既没有电视艺术应有的艺术价值,又缺乏道德内涵与人文教化的作用。
一些电视剧制作者只片面追求收视率而无视许多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影视艺术本身所应有的艺术性,单纯地满足人们快节奏的、低层次化的娱乐需求,拍出众多漏洞百出却热播依旧的电视剧。《一起去看流星雨》中男主角穿着过于戏剧化,比如“蕾丝花边衬衣配马甲”的装束,着实让人大跌眼镜,没有体现生活化,演员的表演也过于浮夸,甩不掉偶像包袱;还有《丑女无敌》里女主角的麻花辫、厚眼镜,故意扮丑、装笨,不断挑战观众的观赏底线,在这些所谓的“偶像剧”里,演员的真实演技看不出来,只有夸张、做作的表演,还有突兀的剧情也着实让人着急;更有抗日神剧时不时地会出现手撕鬼子、子弹拐弯、手榴弹打飞机等雷人的剧情。以上雷剧无视正常生活规律或对历史的严重篡改,使得很多观众由于电视剧的误导,而对真实的历史事件产生怀疑和误解。
如果对此不加以限制,终有一天,文化的外在终被各种所谓的“流行”与“娱乐”所包裹,而文化内在美荡然无存,那时文化便类似于舞台中的小丑一般,只成为人们嬉笑与调侃的工具。人们对文化的品位会不断地下降,直至消失殆尽。
四、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反思
精英文化应该作为大众文化的引路人,文化的真正精髓旨在引导大众进行美的体验而不是一味地讲求无聊傻乐式的文化糟粕的咀嚼。但是由于电子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受商业化利益的驱动,以及大众媒体对受众需求的误导,使得我国当前的大众文化呈现过度娱乐化、庸俗化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引导大众文化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文化发展困境。
(一)借鉴精英文化并与之相结合
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大众要求的增强,大众文化也应借鉴精英文化的优势和特点。大众文化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地调整自己,运用市场化的营销策略,吸引更多的欣赏者,追求更多的利润。当今,为了适应市场,大众文化借鉴和吸收精英文化的样式、内容和思想,使得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两种文化紧密结合的结果是生产出更多的、满足各个社会阶层所需要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高雅”大众文化产品。比如《琅琊榜》《潜伏》《三国演义》等电视剧,还有根据金庸的武侠小说搬上银屏的《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剧目,这些作品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前提下,将中国古典文化输入到作品中,将精英文化的某些因素巧妙地渗透到作品中,从而拍出具有“高雅”艺术水准的大众文化作品,成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而那些只穿着“光鲜亮丽”,而无实质内涵、无正确价值观、无正能量的所谓“偶像剧”,虽然流行一时,但昙花一现,没有长久生命力,随时间流逝而被人遗忘。
(二)提升大众的文化欣赏水平
优秀的大众文化能够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同样大众文化的受众群体的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把控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把“高雅”的大众文化传承下去。当下掀起的国学热使得孩子们从小就能系统地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社会上形成一个崇尚文化的氛围,为文化的生存发展培育一片充满生机的肥沃土壤,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大众的文化欣赏水平。
(三)加强大众文化产品的纠偏
大众文化产品,归根结底也是一种商品,它的生产者是要通过获取利润来支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大众文化产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2014年5 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参观赤峰博物馆时曾说过,文化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力量,文明社会须有文化作为基石。可见文化在传承文明、传播核心价值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电视剧等大众文化产品都是要进行审查的,在严格审查制度下,不让雷人剧流向市场(银屏)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重要关卡。而生产和制作大众文化产品的单位也要守土有责,守住文化从业者的职业底线,不能为迎合某些人的喜好或蝇头小利而降低了文化的标准。现在雷人剧遭受到大众的猛烈批判,这便需要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把好关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完善。
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及表现形式由过去的单一枯燥型逐渐走向丰富多彩型,研究者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因此,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发展的眼光与当下的大众文化实践相结合,才能进一步认识大众文化的诸多新特性。既要看到电视剧过度娱乐化是现代社会中典型的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及生产密切相关,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大众身边的,又要认识到大众文化必定触及到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等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只有精神层面的支撑才可能有长久生命力。
总之,一部电视剧若想成为经典,获得观众的好评,其创作者必须从观众的精神需求出发,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基础上,用责任感和真诚心去感染和带动观众,拒绝媚俗化倾向,使电视剧既具备精英文化的艺术审美品味,又具备大众文化的通俗易懂的娱乐化特性,从而使观众既能获得文化品味和知识力量,又能娱乐身心、释放压力。
[1]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J].艺术广角,2000(2).
[2]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7.
[3]张思奎,许士密著.不同类型的文化应协调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2(3):42.
[4]杨凤城.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几个宏观问题研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3):38.
[5]赵学勇.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J].文学评论,2006 (5).
[6]葛红兵.娱乐化,文化的一种本质属性[EB/OL].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6/5484523.html.
[7]赵勇.大众文化与文化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9]周宪.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10]赵勇著.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艺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衣俊卿.世纪的文化批判[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3.
[14]王洪田.娱乐为王[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
[15]高楠.文艺学:传统与当代的纠葛[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16]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8]邢虹文.电视与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9]赵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0]张琳.电视娱乐新闻节日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传播学论坛,2012(2).
[21]傅守祥.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悖论[J].兰州学刊,2006(10).
[22]金惠敏.消费时代的社会美学[J].文艺研究,2006 (12).
[23]陶东风.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J].学术月刊,2009(5).
[24]王颖吉.美丽新世界中的文化危机[J].文艺研究,2010(6).
[25]刘阳.娱乐狂欢的理性思考[J].中国电视,2005(2).
[26]陶东风.无聊、傻乐、山寨——理解当下精神文化的关键词[J].当代文坛,2009(4).
[27]范玉刚.文化走向市场亟需厘清的一个问题——市场中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定位[J].理论研究,2005(1).
G124
A
2095-7238(2016)02-0104-05
10.3969/J.ISSN.2095-7238.2016.02.021
2016-01-15
林梅(1968-),女,天津音像公司副编审。
鹿风芍